·论 著·
何翠竹,梁 欣,苏 斐,方 昱,曲银玲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四科,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延续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因心肌梗死或心绞痛住院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96例,依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延续护理。对所有患者进行1、3、6和12个月的电话回访或家访形式干预,对2组患者生活方式与饮食控制、治疗依从性和心绞痛症状发作次数以及再住院率进行比较。结果2组生活方式改变与饮食控制依从性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心绞痛症状发作次数与再次住院次数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进行家庭延续护理不仅能够改变患者生活习惯,还能够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关键词]冠心病;治疗结果;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08.006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是威胁全球人类健康的重大疾患之一[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目前已成为冠心病的首选治疗方案,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预后、挽救患者生命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2]。现今人们更加关注生存质量,开展延续护理尤为重要。延续性护理是在医护随诊基础上,增加了对患者及患者家属间沟通交流、相互教育的内容,为PCI术后患者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及加大家属对患者支持力度有很好的作用,也加强了患者家属对患者的监督[3]。延续护理干预不再局限于住院期间,可更加有效地保障医疗服务的连续性、规范性[4],是临床护理工作发展的趋势。本研究对96例PCI术后患者给予延续性护理服务指导,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 3—12月在我院心内科因心肌梗死或心绞痛住院行PCI的患者96例,依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和延续护理组(观察组)。观察组49例,男性31例,女性18例,年龄39~69岁,平均(56.2±8.2)岁;对照组47例,男性32例,女性15例,年龄38~67岁,平均(57.3±7.5)岁。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WHO的冠心病诊断标准和PCI手术的适应证,能够准确进行语言交流;同意出院后家庭护理干预,配合电话随访;排除严重心脏瓣膜病、心肌病、肺心病、语言和认知障碍等患者。2组一般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入院后据病情均给予抗凝、抗血小板、硝酸酯类、调脂及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内容,患者在入院时对其进行指导,低盐、低脂饮食,清淡为主,少吃油炸、油腻的食物,要少量多餐,不可过饱(七八成饱),避免暴饮暴食。嘱其适量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氧运动,避免劳累、情绪激动和刺激性的运动。叮嘱患者按时服药,定时监测血常规、肝功能及凝血常规。出院后定期来院复诊,定期参加院内的冠心病健康教育。若有心悸、胸闷时及时来院就诊。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延续性护理指导,患者从入院开始由责任护士负责。患者出院1个月后进行电话随访1次,以后每3个月电话随访或家庭访视1次。患者出院后,每月开展1次家庭随访,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和治疗中存在的问题,排除干扰因素,为患者发放病情追踪卡,记录用药、不良反应和复诊时间,护士根据患者的饮食、运动、服药情况、复诊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口头提醒、督促患者及时服药和改变生活方式等,以提高患者出院后的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 对2组患者进行1、3、6和12个月的电话回访或家访。并填写调查问卷,评定患者生活方式改变,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依从性(心绞痛症状发作次数、患者的再住院率),见表1。
表1 治疗依从性赋分方式
Table 1 Treatment compliance mode
*戒烟、限酒、每周规律运动各1分,即满分3分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各时点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2组生活方式改变以及定期复诊、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依从性在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各种依从性比较
Table2 Thecomparisonofvariouscompliancein2groupsofpatients ,分)
表2 (续)
2.2 疾病控制情况 2组心绞痛症状发作次数与再次住院次数在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心绞痛症状发作次数和再住院次数比较
Table 3 The number of episodes of angina pectoris
and the number of re hospitalization ,次)
冠心病是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病程长、预后差,PCI能够迅速、有效缓解冠心病患者症状,改善预后,其高效、安全、创伤小等优点使其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延续护理是医院护理工作的延伸和拓展,这种模式也是医疗护理发展的趋势,既方便又实用,特别是对PCI术患者来讲,不管是从节约费用和时间上,还是解决患者和家属的后顾之忧,以及对出院后各种遵医行为的监督、指导等都有很大帮助。早期康复干预可以使患者能够在熟悉的环境中接受各种有利于健康的信息,从而减轻了患者及家属的经济和心理负担,提高了患者一般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并提高其生存质量[5]。通过电话进行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延续护理,护士可以把专业指导延伸到家庭,延伸到患者出院后的康复,使患者不同程度地提高对PCI的认识及相关知识的了解,降低或延缓冠心病的发作率,是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降低再住院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切实可行的护理模式。
护理人员通过对出院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使患者在出院后仍能获得同样质量的护理,教育指导和督促护理对象继续遵照医嘱规律服药,采取正确的健康行为,保证了该类患者在治疗与康复干预上的延续性和持续性,有利于提高该类患者的自护能力,使疾病的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6]。护理人员通过家访、电话回访、短信提醒、网络交流和定期预约复诊等健康指导,能与患者及其家庭进行面对面交流,并根据患者不同年龄特点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7],解决了生活中实际问题。定期家访可以不间断地提醒患者按时服药,并调动患者服药积极性。与患者共同制定合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循序渐进,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8]。
本研究随访中发现患者按心理重视程度大体分为2种:一种以焦虑为主,患者有恐惧感,担心PCI术后再次发生不良事件,害怕体力活动影响心功能而不敢锻炼,告知其冠心病并非“不治之症”,PCI、良好的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可有效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另一种以盲目乐观为主,认为PCI术后冠心病已治愈,无需进一步治疗,对盲目乐观者应告知其冠心病是一种慢性疾病,PCI并非一劳永逸,缺少药物治疗及生活干预可明显增加心血管事件。
目前的文献报道主要侧重于对PCI患者进行住院期间的健康宣教和出院指导,而对于患者进行延续护理指导以及疗效观察等方面的系统性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以冠心病行PCI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出院后进行延续护理或者常规护理,通过比较了解延续护理是否能帮助和督促患者控制疾病的高危因素,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提高PCI的疗效,减少再住院率,提高生活质量。冠心病的二级预防包括健康的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众所周知,胆固醇增高是引起冠心病的罪魁祸首,患者应该通过饮食控制和适当服用降脂药物,把胆固醇降到4.6 mmol/L以下,这样可大大降低心肌梗死的再发率。每天进食过多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蛋黄等,是促发冠心病的最大危险因素。因此,冠心病患者应当远离这些高胆固醇食物,饮食方面应选择低盐、低动物脂肪、低热量、低胆固醇的食物,多食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及植物蛋白的食物, 保持营养平衡, 避免暴饮暴食,避免饮浓茶、咖啡等含咖啡因的饮料,以免引起心率增快,增加心脏负荷。出院后早期康复治疗能减轻患者恐惧及焦虑,减轻应激反应,有利于濒死心肌的恢复[9]。延续护理服务时医务人员应告知患者及家属疾病发作的前期表现、应对措施,教会患者及家属急救的方法及技巧[10],能够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积极配合,才能使延续治疗“有的放矢”,避免盲目性[11]。坚持适量运动可提高心肌对活动的适应性,增加心肌营养和氧的供应,还可减轻体质量,有助于糖尿病、高血压等合并症的控制。运动强度要遵循个体化和从轻到重循序渐进的原则,针对经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的血管穿刺部位假性动脉瘤为常见的血管并发症,在解除压迫后,患者下床活动或突然用力,腹压瞬时增加,导致穿刺口部位局部压力增大,在局部压力突然增大下,血流冲破血凝块,从而导致迟发型假性动脉瘤出现[12]。在患者出院后也要重视观察,向患者及时宣教,了解有无迟发发型假性动脉瘤的发生。观察运动中和运动后的感觉,如出现乏力、呼吸费力、头晕及面色苍白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然而大多数患者对于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的改变不够重视,给持续性治疗造成了困难。所以,冠心病患者对延续性护理的需求是非常大的[13]。本研究结果显示,未进行延续护理的患者,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在出院3个月时较进行延续性护理的患者差异已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延续护理的宣教,观察组大部分患者能够努力做到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并从中受益。说明对冠心病行PCI术的患者实施延续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使患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疾病的恢复过程中。
相比较而言,患者更注重药物治疗与定期复诊,但是仍有一定数量的患者由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在出院半年后开始漏服药物,甚至自行停药。对于行PCI术的患者,若多次漏服抗血小板药物,引起支架内血栓及再狭窄的发生率会明显增高。对于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或高血脂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粥样硬化斑块均易增大破裂形成血栓,从而增加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的发生率,影响患者的长期预后。延续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在医院外仍然能够得到治疗和健康指导,及时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和致病的危险因素[14]。我们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延续性护理,患者焦虑及抑郁负性情绪明显减轻,并且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和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提高[15]。
本研究结果亦显示,延续护理组患者由于治疗的依从性较高,大多数患者能做到按时服药,定期复诊,健康饮食,戒烟限酒和适量运动,其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再住院次数均较对照组减少。说明延续护理能够提高治疗的疗效,阻止或延缓疾病的发展过程,减少再次发作的危险,改善疾病的预后。
总之,延续护理可以使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受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再住院率。
[参考文献]
[1] 江小燕,黄瑜.延续性健康管理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人治疗术后的远期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3,10(3):70-72.
[2] 梁欣,杨蓉,苏斐,等.早期康复对急性心肌梗死经急诊介入治疗后患者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4,35(12):1462-1463.
[3] 邓春友,谢志恒,张俊玲,等.行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开展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对其疾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5,5(13):125-128.
[4] 涂雪梅.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预后质量的影响及临床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6):4-6.
[5] 朱爱霞.早期康复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2):17-18.
[6] 张翠萍.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康复期患者服药依从性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2):4-6.
[7] 吴倩.不同年龄段冠心病患者心脏介入术后并发症比较及护理效果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2):130-132.
[8] 邵秋丽.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J].交通医学,2015,29(4):418-419.
[9] 刘巧玲,肖璐,葛智平,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d康复治疗的可行性评估与疗效研究[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7):1521-1522.
[10] 牛洪艳,倪静玉,徐静娟,等.出院冠心病患者延续护理需求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13,28(23):10-12.
[11] 郭金美.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康复期患者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14,13(3):5-7.
[12] 高东学,曹万才,张讯英,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迟发型假性动脉瘤8例[J].临床荟萃,2012,27(3):239-240.
[13] 刘冠英,梁碧君,容超兰,等.延续护理模式在冠心病出院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7):809-811.
[14] 张海波.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4):76-76.
[15] 明洪莉.延续性护理对老年冠心病负性情绪及心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4,20(1):174-176.
(本文编辑:刘斯静)
HE Cui-zhu, LIANG Xin, SU Fei, FANG Yu, QU Yin-ling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the Second Hospit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Shijiazhuang 050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test the effects of an extended family care for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Methods Patien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according to digital random method, including 96 individual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fter PCI. The control group(n=47) received routine care and the study group(n=49) received extended family care. The study was carried out o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1 month, 3 months, 6 months and 12 months of telephone visits or home visits. The lifestyle and diet control, 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the onset times and re hospitalization rate of 2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group, time and time between the groups for the changes of lifestyle and the compliance of diet control in 2 groups(P<0.05).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group, time and time between the groups for the number of episodes of angina pectoris and the number of times of hospitalization in 2 groups(P<0.05). Conclusion Extended family care for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not only changes the habits of patients, but also improves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patients.
[Key words]coronary disease; treatment outcome; nursing care
[收稿日期]2015-11-02;
[修回日期]2016-03-11
[基金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ZD20140406)
[作者简介]何翠竹(1979-),女,河北三河人,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主管护师,医学学士,从事临床护理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3205(2016)08-089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