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 著·
郭建兵,马文有*,张英杰,孙 妍,乔小芬,刘小云
(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开滦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河北 唐山 063001)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康复训练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8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研究组采用药物联合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药物和基本的工娱疗法,研究时间1年,每个季度进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BREF,WHOQOL-BREF)和生活满意度指数B量表(Life Satisfaction index B,LSIB)评估。结果随着治疗干预时间的延长,研究组与对照组WHOQOL-BREF和LSIB评分呈逐渐升高趋势,研究组升高的幅度大于对照组,其组间、不同时点间、组间·不同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精神康复训练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有明显效果。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生活质量;病人满意度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08.008
精神分裂症患者是精神疾病中最常见的病种,这类患者病程迁延,服药依从性低,缺乏主动性,生活质量差,社会功能受损,重者会出现精神衰退甚至残疾。临床中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较多,导致患者自身的生活质量下降[1]。有研究发现住院康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存质量全面低下[2]。提高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延缓精神衰退、降低致残率,是精神症状控制后精神康复工作的重点[3],也是医务工作者应尽的责任[4-5]。抗精神病药虽能有效控制精神病性症状,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的提高效果并不明显,因此探索适应精神分裂症恢复期康复治疗的新模式尤为重要[6]。郝军锋等[7]提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要走开放式、社会化、综合性的路径,包括优良的住院康复环境、开放式管理、系统性康复训练,多专业团队全程参与。本研究旨在探讨精神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1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1例,男性17例,女性24例;年龄30~60岁,平均(50.98±7.08)岁;病程(20.15±9.63)年;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30例,高中及中专8例,大专及以上3例;有家庭支持35例,无家庭支持6例。对照组40例,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30~60岁,平均(51.35±7.27)岁;病程(22.78±9.29)年;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30例,高中及中专3例,大专及以上7例;有家庭支持32例,无家庭支持8例。2组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入组标准:①符合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10次修订本(International List of Causes of Death,ICD-10)中的精神分裂症的诊断;②经过系统的药物治疗后,病情缓解[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分≤70分],自知力基本恢复,处于恢复治疗阶段;③目前服用药物在维持治疗剂量,病情基本平稳;④研究时间内不能办理出院,但可回家探亲;⑤年龄在30岁以上;⑥不存在严重的躯体疾病。
1.2 评定工具
1.2.1 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BREF,WHOQOL-BREF)[8] 由世界卫生组织制定,包括5个领域、26个项目(躯体,心理、社会、环境及综合),运用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具有多种文字的评定量表。量表得分按正向(即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计分。本研究根据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实际情况,选取WHOQOL-BREF的15个项目进行测定。
1.2.2 生活满意度指数B量表(Life Satisfaction Index B,LSIB)[9] LSIB是生活满意度量表的一个独立的分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包括3个独立的分量表:生活满意程度评定(Life Satisfaction Rating,LSR)量表、生活满意度指数A(Life Satisfaction Index A,LSIA)量表、LSIB量表。LSIB量表是由12项与LSR量表高度相关的开放式、清单式条目组成。本研究根据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实际情况使用LSIB量表。LSIB评分从0(满意度最低)~22(满意度最高)。
1.3 评定方法 因精神病患者的特殊性,量表的评定工作由经过专门培训且对患者非常熟悉的主管护师或副主任护师协助患者评定。训练前和训练后1、2、3、4个季度对2组进行WHOQOL-BREF、LSIB评定,为期1年。所填写的每份量表经研究人员仔细检查确认无漏项后收回。
1.4 干预措施 2组均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研究组由受过专门训练的医务人员实施干预,进行有计划的康复训练;对照组则实施传统的工娱疗法。
1.4.1 生活技能训练 可实行小组或个体单独辅导形式。先组织安排患者观察护士示范动作,进行操作示范同时强调动作规范要点,然后组织患者进行操作,护士对操作进行点评及指导。小组训练每组2~4人,互相监督指导,找出不足。最终目标是衣、食、住、行等各项生活技能患者能独立完成,护士定期评估,对训练效果好的患者予以表扬及奖励。
1.4.2 社交技能训练 鼓励患者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及自身条件参加各类活动小组,如合唱组、临摹书画组、阅读组、情感交流小组、角色扮演组等,以强化患者倾听、表达、处理问题等基本技能,改善人际交往能力。每月对患者进行评估总结,并为患者安排作业题目,引导患者根据题目以小品形式完成内容。
1.4.3 职业技能训练 鼓励患者参加手工制作,由易到难,如包装、包棉签、手工折花、清洁、治疗超市、洗车等。在患者进行手工制作时及时给予鼓励和认可,培养患者养成按时工作、按时休息的生活习惯。
1.4.4 音乐治疗 从物理、生理、心理和社会4个方面发挥作用,主要形式有集体教唱歌曲、卡拉OK 歌曲演唱、被动性聆听、音乐想象等,每天40~60 min。达到转移病态注意力、提高自控能力、缓解攻击性行为、能够克服逃避环境和消除退缩现象的目的。
1.4.5 心理疏导 每月为患者及家属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帮助正确认识精神科疾病,理解和鼓励患者,推荐其借阅相关书籍,定期开展某一话题的小组讨论,以培养患者应对压力的技巧,提高情绪控制能力。
1.4.6 学习技能训练 每天为患者安排书法、绘画、背诵英语单词、阅读书报等活动。积极培养患者学习兴趣,每天为患者安排作业,包括叙述各种新闻、抄写有关养生保健等方面的知识。
1.4.7 体能训练 根据患者的情况每天为患者安排慢跑、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板球、托球、医疗保健操、太极拳等活动,逐渐延长活动时间、增加活动强度,以锻炼患者的体能,提高身体素质。
康复治疗内容以康复小组的形式组合在各康复项目中,每天上午8:30~10:30,下午2:00~4:00,根据患者每天的精神状况安排小组,做到周计划日安排。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随着治疗干预时间的延长,研究组与对照组WHOQOL-BREF和LSIB评分呈逐渐升高趋势,研究组升高的幅度大于对照组,其组间、不同时点间、组间·不同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2。
表1 2组各时段WHOQOL-BREF评分比较
Table 1 Comparison of WHOQOL-BREF scores in 2 groups at different time periods ,分)
表2 2组各时段LSIB评分比较
Table 2 Comparison of LSIB scores in 2 groups at different time periods ,分)
患者在长期住院生活中,各种因素导致其生活质量降低,产生不良影响因素,不仅是患者自身,还存在医疗因素。影响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包括经济、医院管理、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家庭支持、病耻感等[10]。袁勤等[11]提出生活自理能力越差的患者其生活质量越差。郭细先等[12]提出住院方式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另有研究指出长期持续存在的阳性、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受损也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原因[13]。国外有学者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首先是精神病症状,其次是社会功能恢复[14]。针对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研究人员对患者进行了系统的治疗设置,同时与患者所在病区的主任、护士长、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得到医院、家庭的理解支持,从多方位组成治疗研究联盟,开展手工操作、角色扮演、清洁、维修、文体训练、娱乐活动等康复活动,在活动中肯定其进步,以代币劵形式或其他物质奖励形式给予奖励。梁可美等[15]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运用代币制疗法进行康复训练,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另外,及时地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心理教育及行为矫正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6]。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干预后2组WHOQOL-BREF评分呈逐渐升高趋势,研究组升高的幅度大于对照组。表明康复训练能够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虽然研究组患者康复训练1个季度后WHOQOL-BREF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2个季度后研究组满意度LSIB评分才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说明虽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但患者没有感觉到改善的体验;这种现象表明只有患者的病情继续改善,生活质量持续提高,患者才能感受到生活质量的满意。因此,康复训练需长期坚持,在重视患者基本生活技能训练、社会交往技能训练、沟通技能训练以及家庭适应训练的同时,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理念应从传统的单一工娱疗法的模式转变为日间治疗、夜间治疗、周末度假、家庭与社会适应能力训练等,建立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康复训练模式,这种促进临床整合治疗的理念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虽然本研究发现康复训练对患者的功能康复有一定意义,但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有些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生活满意度量表及生活质量量表的内容不能正确理解,也可能对问题不能作出客观评价,只能靠研究人员根据患者的自我评估,结合患者的现实情况给予适当的评分。
[参考文献]
[1] 李武,李龙飞,韩鹏,等.抑郁发作患者自测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1,24(1):31-33.
[2] 钟伟英,张程.住院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存质量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刊,2007,19(23):1080-1081.
[3] 贾海涛,白玉红,袁小平.综合康复治疗对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J].疑难病杂志,2012,11(8):597-599.
[4] 王长奇,马文有,乔小芬,等.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心理健康、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相关性调查[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5,36(10):1134-1137.
[5] 石军梅,王晓翔,刘英,等.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5,33(10):1183-1185.
[6] 郑昌爱,姜俊.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及社会功能的恢复作用[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3,20(19):61-62.
[7] 郝军锋,王美,周平,等.综合性康复措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1):53-55.
[8] No authors listed.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WHOQOL):development and general psychometric properties[J]. Soc Sci Med,1998,46(12):1569-1585.
[9]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15-120.
[10] 陈平勋,刘涛芳,罗建慈.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3):343-344.
[11] 袁勤,陆红英,朱雪梅,等.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的调查[J].护理研究,2013,27(36):4127-4129.
[12] 郭细先,徐莉,陈连洲,等.住院方式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19(6):580-582.
[13] 董琳琳.阿立哌唑与喹硫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2,18(6):506-508.
[14] Romney DM. Psychosocial functioning and subjective experience in schizophrenia:a analysis[J]. Schizophrenia Bulletin,1995,21(3):405-410.
[15] 梁可美,汪桂兰,李玉琴,等.代币制疗法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2):18-19.
[16] 杜菊梅,徐璐,易和平,等.引导式训练对精神病患者生活及心理状态影响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10):1535-1536.
(本文编辑:赵丽洁)
GUO Jian-bing, MA Wen-you*, ZHANG Ying-jie,SUN Yan, QIAO Xiao-fen, LIU Xiao-yun
(Department of Clinical Psychology, Kailuan Mental Health Center Affiliated of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bei Province, Tangshan 063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mental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n the life quality and satisfaction of in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Methods Eighty-one schizophrenia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41 cases) and control group(40 cases).The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drugs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drugs and basic work and recreational therapy. The research lasted for one year and the assessment of life quality and satisfaction scale were carried out each quarter by using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BREF(WHOQOL-BREF) and Life Satisfaction Index B(LSIB). Results With th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time extended, the WHOQOL-BREF and LSIB scores in the study group and in the control group showed a gradual increasing trend. The amplitud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inter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and between groups(P<0.01). Conclusion Mental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lif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Key words]schizophrenia; rehabilitation nursing; quality of life; patient satisfaction
[收稿日期]2015-12-23;
[修回日期]2016-01-14
[作者简介]郭建兵(1974-),女,河北唐山人,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开滦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护师,从事临床护理学研究。
*通讯作者:。 E-mail:mawenyou163@163.com
[中图分类号]R74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3205(2016)08-09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