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  著·

杂合式血液净化序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刘云峰1,高咏梅2,杨婕琳2,马琴琴3,韩树池1,王俊利1

(1.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河北 张家口 075000;2.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河北 张家口 075000;3.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摘要]目的探讨杂合式血液净化序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临床诊断SAP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2组均给予常规集束化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序贯给予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及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CVVH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Ⅱ)评分、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血清淀粉酶、白细胞计数、氧合指数(PaO2/FiO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临床症状、血清淀粉酶、白细胞计数、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时间及病死率。结果2组APACHEⅡ评分、PCT、血清淀粉酶、白细胞计数、TNF-α均呈下降趋势,2组氧合指数均呈上升趋势,但观察组下降和升高的幅度大于对照组,2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观察组住ICU时间、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2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序贯CVVH治疗策略较单一CVVH治疗更有助于提高SAP患者的疗效。

[关键词]胰腺炎,急性坏死性;血液净化;血液灌流;血液滤过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08.021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症之一,早期伴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极易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病死率高达30%~50%[1]。随着对SAP 病理生理机制的深入研究及“白细胞过度激活”、“炎症介质二次打击”等学说得到认同,针对致炎因子及内毒素的清除,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技术已应用到SAP的救治,目前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ous venus.venus hemofiltration,CVVH)模式用于治疗SAP较多,在稳定患者内环境及体液平衡中作用显著,但由于滤过膜的存在及吸附面积的限制,使血浆中的中-大分子炎性介质难以完全清除,说明以对流为主的机制清除炎症介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选取42例SAP患者,观察比较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序贯CVVH治疗与单纯给予CVVH治疗对于SAP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发病24~72 h内入院接受治疗的SAP患者42例,均合并SIRS;并发急性肾损伤19例,并发急性肝损伤10例,并发肠衰竭5例,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6例,并发休克8例,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0例;其中胆源性胰腺炎20例,高脂血症性胰腺炎10例,酒精性胰腺炎8例,其他原因4例。SAP的诊断均符合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4]。排除标准:既往有甲状腺相关疾病者,终末期肾脏疾病及慢性心肺基础疾病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并发消化道出血或近期有过出血病史者,入院即需外科手术治疗者。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1例。观察组男性14例,女性7例,年龄22~70岁,平均(42.3±2.8)岁;对照组男性12例,女性9例,年龄25~71岁,平均(45.0±1.6)岁。2组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均给予常规集束化治疗,包括重症监护、吸氧、液体复苏、抗生素控制感染、抑制胃酸分泌、抑制胰腺外分泌及抑制胰酶活性、脏器功能保护、营养支持、止痛、足三里封闭促进胃肠蠕动、通腑等综合性治疗,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行呼吸支持、伴胸腹腔积液及脓肿者在B超引导下充分引流、伴腹压增高行减压治疗等。 观察组在液体复苏后实施HP治疗,经右侧颈内静脉或股静脉置入双腔管建立血液通路,灌流器选用珠海健帆生产的HA-330树脂灌流器,温度设置39~41 ℃,血流量为200 mL/min,每次HP时间为2~2.5 h,灌流后监测PCT,如果PCT<5 μg/L,停止灌流,如果PCT不下降或继续升高,间隔2~4 h后继续行HP,平均灌流1~3次可基本达到要求,应用肝素抗凝,灌流前后监测凝血功能,必要时给予鱼精蛋白拮抗。灌流后继续行CVVH治疗,应用德国产 Prismaflex系统、型号P/N 113080血液净化机,应用AN69 ST膜材滤器,温度设置40~42 ℃,碳酸氢钠以100~180 mL/h输入,血流量为120~150 mL/min,采用前后稀释各50% 的方式,用青山利康4 000 mL无钾置换液,根据血钾调整氯化钾的加入量,置换液总量为1.5~2.5 L/h,根据中心静脉压测量值调整超滤量,每12 h更换滤器,出现凝血立即更换,应用枸橼酸联合葡萄糖酸钙局部抗凝,每12 h进行综合评估并监测PCT。血液滤过停止的指标:患者一般情况好转,腹痛缓解且APACHEⅡ评分<8分和PCT<2.0 μg/L时停止血液滤过。HP时间为(4.0±2.8) h;血液持续净化总时间为(88.0±14.8) h。对照组在液体复苏后实施CVVH治疗,置管、滤过方法及停用血滤指标同观察组。血液持续净化总时间为(132.0±20.6) h。

血清PCT采用双抗体夹心法通过罗氏601全自动发光仪测定;TNF-α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试剂盒由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

1.3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疗效分为治愈、好转、无效。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除,机体血清淀粉酶水平恢复正常。好转: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除或有效缓解,机体血清淀粉酶水平恢复显著或者出现胰腺炎相关并发症。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恶化、死亡。有效率=(治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4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治疗前、血液净化治疗3天后及治疗2周时APACHEⅡ评分、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血清淀粉酶、白细胞计数、氧合指数(PaO2/FiO2)、TNF-α的变化、住ICU时间、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病死率。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比较分别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的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组APACHEⅡ评分、PCT、血清淀粉酶、氧合指数、白细胞计数、TNF-α比较 2组APACHEⅡ评分、PCT、血清淀粉酶、白细胞计数、TNF-α均呈逐渐下降趋势,2组氧合指数(PaO2/FiO2)均呈上升趋势,但观察组降低或升高的幅度大,2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2组APACHEⅡ评分、PCT、TNF-α、血清淀粉酶、氧合指数、白细胞计数比较

组别 APACHEⅡ评分(分)治疗前治疗3d治疗2周PCT(μg/L)治疗前治疗3d治疗2周观察组 29.8±5.011.0±2.33.2±1.128.2±7.15.5±2.40.8±0.5对照组 28.5±7.316.1±2.55.5±2.125.1±10.215.3±8.51.3±0.3组间 F=125.121 P=0.000F=196.421 P=0.000时点间 F=153.876 P=0.000F=154.156 P=0.000组间·时点间F=163.642 P=0.000F=189.364 P=0.000组别 血清淀粉酶(U/L)治疗前治疗3d治疗2周白细胞计数(×109/L)治疗前治疗3d治疗2周观察组 2298.5±432.5258.0±50.875.3±20.125.9±4.113.2±3.36.2±3.2对照组 2138.6±552.61007.2±101.3186.1±36.323.6±6.916.8±7.98.6±3.9组间 F=172.653 P=0.000F=121.521 P=0.000时点间 F=163.315 P=0.000F=178.351 P=0.000组间·时点间F=148.786 P=0.000F=246.361 P=0.000

表1 (续)

组别 氧合指数治疗前治疗3d治疗2周TNF-α(ng/L)治疗前治疗3d治疗2周观察组 160.2±65.8209.5±40.1305.5±30.2995.5±265.2205.5±89.489.1±13.6对照组 172.6±78.3192.3±32.5282.1±23.4906.3±330.1.789.3±110.2150.5±18.8组间 F=124.691 P=0.000F=156.271 P=0.000时点间 F=151.451 P=0.000F=113.361 P=0.000组间·时点间F=163.981 P=0.000F=187.841 P=0.000

2.2 2组住ICU时间、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住ICU时间、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2组住ICU时间、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

组别住ICU时间(d)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d)观察组5.2±1.513.2±2.8对照组8.9±3.620.6±1.2t4.34811.132P0.0000.000

2.3 并发症及转归 在行CBP治疗过程中2组均未出现休克、血小板减少、过敏、出血、凝血等严重不良反应。2组有效率、并发症和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观察组出现胰腺假性囊肿3例,死亡2例(其中1例死于脓毒症并发消化道大出血,1例死于MOF);对照组出现胰腺假性囊肿5例、脓毒症3例,死亡5例(全部死于MOF)。

表3 2组有效率、并发症和病死率比较 (n=21,例数,%)

组别治愈好转无效发症死亡观察组6(28.6)13(54.2)2(9.5)3(14.3)2(9.5)对照组4(19.0)12(57.1)5(23.8)8(38.1)5(23.8)Z/χ21.1743.0790.686P0.2400.0790.408

3 讨  论

SAP病理生理机制十分复杂,早期大量激活的胰酶致使体内发生细胞免疫反应,尤其是出现白细胞过度激活-炎性因子级联瀑布效应时,免疫细胞会过度释放TNF-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等促炎因子,继而引起微循环紊乱,致使胰腺及胰外器官低灌注、缺血、坏死。随着组织损伤加重,尤其是肠道功能衰竭后,肠道组织在受到内毒素的攻击后,组织细胞会进一步释放出大量的致炎因子,从而造成恶性循环[5]。因此,SAP的本质是过度的炎症反应,清除致炎因子、阻断SIRS的链式反应成为SAP治疗的关键。

CVVH能通过对流清除小分子物质及部分中分子炎性因子,同时滤过膜能通过吸附清除部分中、大分子炎性递质和细胞因子[6],从而达到清除血液中有害物质的作用,并能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恢复酸碱平衡及稳定内环境[7-8]。CVVH 血流速度较慢,因此对循环系统几乎无影响,且滤过效率高。目前许多研究表明CVVH用于SAP患者,能迅速降低血胰酶水平,清除炎性因子,维持内环境的稳定,清除乳酸,同时可通过超滤减轻全身水肿,从而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少胰腺渗出,维持毛细血管通透性,能阻断早期炎症的瀑布样连锁反应,重建机体免疫稳态,减轻SIRS,控制胰腺炎症的发展[9]。但是目前的高通量滤过膜的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一般在10~20 000,对于相对分子质量更大的中分子毒素(如TNF-α相对分子质量为54 000)及蛋白结合毒素(如PCT相对分子质量为12 700,结合毒素后相对分子质量更大)的清除仍非常有限,而这些毒素的滞留可引起一系列不良生物学效应,包括免疫应答功能受损、慢性炎症状态以及内皮细胞损伤。而且CVVH无法清除脂溶性物质、胆红素、胆汁酸及大分子毒素[10]。因此,受限于CVVH只清除水溶性溶质的特性及滤过膜孔径的大小、有限的吸附面积,单一的CVVH模式治疗SAP从理论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HP是将患者血液从体内引到体外循环系统内,通过灌流器中吸附剂吸附炎症介质、毒素,达到清除这些物质的方法,属于CBP治疗中的一种。本研究灌流器选用珠海健帆生产的HA-330树脂灌流器,通过范德华力的作用吸附疏水、亲脂基团或带有苯环的环形结构的中大分子物质,吸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500~50 000[11-12]。同时树脂灌流器具有相对特异的吸附性能、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吸附容量大、清除速率高等特点[13],可清除血液中部分TNF-α、PCT、氧自由基、抗原抗体复合物等中大分子物质,很好地弥补了CVVH的不足。

本研究中采用了TNF-α、PCT作为观察指标。TNF-α由活化的巨噬细胞分泌,积极介导和参与炎症反应,主要作用为损伤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功能紊乱,形成微小血栓,造成局部组织血流中断而发生缺血、坏死,并能造成毛细血管渗漏、间质水肿,还能刺激产生并播散几乎所有脓毒症中的致炎因子,最终导致MOF。PCT作为目前国内外公认的细菌感染标志物的指标,在严重感染继发脓毒症时明显升高,当PCT水平超过2 μg/L时,脓毒症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严重的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PCT浓度可波动在5~500 μg/L之间;但国内外研究发现,在无细菌感染的SIRS时也可升高,可作为严重炎症反应的生物学指标。在急性胰腺炎中高水平PCT是病情严重、出现器官功能衰竭及预后不良的指征,PCT浓度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成正比[14]。PCT的分子结构为一根单肽, 属中分子物质,血液净化可部分清除体内的 PCT, 同时血液净化清除 PCT的量代表了血液净化对中分子物质清除的充分性[15]。因此,本研究引入PCT值来反映治疗的效果,并将PCT值作为HP和CVVH治疗时间的依据。

当前,对流、弥散和吸附杂合式血液净化是当今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本研究采用HP+CVVH序贯治疗的杂合式血液净化方法,目的是在SAP早期尽可能清除大中分子量的炎症因子。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APACHEⅡ评分、PCT、血清淀粉酶、白细胞计数、TNF-α均呈逐渐下降趋势,2组氧合指数(PaO2/FiO2)均呈上升趋势,且观察组下降或上升幅度更大,2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住ICU时间、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说明HP+CVVH序贯治疗的杂合式血液净化方法较单一的CVVH血液净化方法能更好地治疗SAP。机制可能为在SAP早期通过HP治疗清除了部分大中分子炎症因子(包括相对分子质量未处于CVVH清除范围内的炎症因子),结果PCT及TNF-α明显减少,且序贯CVVH治疗进一步减轻了全身炎症反应,改善了致炎因子对微循环的损伤。

综上所述,在常规集束化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杂合式血液净化——HP+CVVH序贯治疗,能显著提高SAP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医师协会胰腺病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急性胰腺炎多学科诊治(MDT)共识意见(草案) (2015)[J].中华医学杂志,2015,95(38):3103-3109.

[2]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J].中华外科杂志,2015,53(1):50-53.

[3]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3年,上海)[J].中华消化杂志,2013,33(4):217-222.

[4]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2013中国急诊急性胰腺炎临床实践指南[J].中国急救医学,2013,33(12):1057-1071.

[5] 芦波,钱家鸣.重症急性胰腺炎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2,7(7):590-592.

[6] 徐彦立.联合血液净化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症因子和疗效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5,44(18):2553-2556.

[7] 何晓山,曹海泉,聂成慧.连续血液净化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5):29-30,38.

[8] 李新江,方艳伟,魏浩飞,等.早期持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肺损伤患者的影响[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6,37(2):198-201.

[9] 杨杰,邹海波.连续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8):794-795,796.

[10] 刘月英,王永杰,贡旭楠,等.血液净化在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体会[J].吉林医学,2015,36(12):2563-2564.

[11] 钱明江,高飞,陈淼,等.血液灌流联合CVVH治疗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8):16-18.

[12] 李莉,张为卿,陈瑜,等.血液灌流治疗难治性高脂血症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4):2819-2820.

[13] 王佳,余毅.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持续肾脏替代治疗[J/CD].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9(13):2460-2463.

[14] 瞿嵘,罗裕锋,梁小仲,等.降钙素原监测在重症胰腺炎患者抗生素治疗中的指导价值[J].中国医药,2014,9(10):1498-1500.

[15] 金俐明,侯明,童世君,等.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脓毒症中的变化及其意义[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5,27(9):764-766.

(本文编辑:许卓文)

[收稿日期]2016-03-16;

[修回日期]2016-04-08

[基金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20150467)

[作者简介]刘云峰(1979-),男, 河北大城人,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主治医师,医学硕士研究生, 从事危重症诊治研究。

[中图分类号]R57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3205(2016)08-095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