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 著·
杨芳丽1,郭建花2*,柴雪姣3
(1.国家医学考试中心试题开发四处,北京 100097;2.河北省石家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防治所,河北 石家庄 050000;3.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医务科,河北 石家庄 050051)
[摘要]目的分析河北省卫生人力资源投入的经济效应、人力资本效应及对居民卫生服务需求的满足程度,为合理配置该省卫生人力资源提供依据。方法对源自1994—2014年相关年鉴的河北省数据、政府部门数据进行Granger检验,分析百人卫生人员数与国内生产总值、人口数、从业人员数、居民就诊人次数、居民住院人次数间的因果关系及其贡献率。结果ADF检验显示上述6变量经变换后为平稳序列。Johansen协整检验显示,除人口数外,百人卫生人员数与其他4变量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Granger检验表明河北省百人卫生人员数是辖区内国内生产总值(F=11.591,P=0.003)、从业人员数(F=9.672,P=0.010)的Granger原因,对二者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04.19%、90.15%。居民门诊人次数(F=10.342,P=0.005)、住院人次数(F=11.233,P=0.003)是百人卫生人员数的Granger原因,两变量每独立增加1个单位,百人卫生人员需分别增加10.26、0.11个单位。结论河北省卫生人力资源的经济效应、人力资本效应明显,但对解决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效应不明显。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促进了卫生人力资源的增加,但经济增长、人力资本效应的增加对卫生人力资源的反馈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卫生人员;资源分配;卫生服务
卫生人力资源(health human resource,HHR)是成功提供卫生服务的关键组成成分。提供的卫生服务是否有效,人起着决定性作用。合理的HHR配置,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提高人口素质,推动社会进步及经济发展。近年来,我国HHR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有很大的飞跃和长足的进步,然而这与我们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还存在不少的距离[1-2]。河北省HHR总量逐年增加,但其效果如何尚待评估。本研究从卫生投入与医疗卫生活动之间的均衡互馈方面分析河北省百人卫生人员与医疗卫生活动的时间效应,旨在探索制约河北省医疗卫生发展的原因。
1.1 资料来源 河北省卫生统计年鉴(1994—2014年)、河北省卫计委规划处、中国统计年鉴(1994—2014年)。
1.2 内容与方法 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以百人卫生人员为分析用HHR指标,以居民门(急)诊就诊人次数(outpatient,O)、住院人次数(hospitalization,H)为居民卫生服务需求解决程度指标,以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为分析用经济发展指标,以年末人口数(number of population in the end of year,P)、从业人员数(number of employeer,EMP)为人口发展效应指标。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是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莱夫·格兰杰(Clive Granger)开创的用于分析经济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的一种检验方法。本研究采用该方法分别分析河北省HHR与经济发展、居民卫生服务需求解决程度、人口发展效应的时间因果关系及其综合效应。
1.2.1 时间序列平稳性的单位根检验 分析要求时间序列数据为平稳序列,需先进行序列平稳性检验。采用通用的ADF检验方法,上述HHR、GDP、P、EMP、O、H 5个数据列均为时间序列,拒绝原假设,说明数据序列是平稳性序列,否则需对其进行变换后再进行检验。
1.2.2 协整检验 协整是指非稳定的单整时间序列变量之间存在一个平稳的线性组合,该组合可能构成一个新的平稳序列。协整的意义在于虽然各个变量间有各自的长期波动趋势,但如果变量之间的线性组合不具有随机趋势,即变量间存在一个长期稳定的关系。对上述变量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的常用检验方法有Engle-Granger协整检验和Johansen协整检验,前者适用于两变量间的检验,后者适用于多个变量间的检验,故采用后者。首先分别检验HHR与P、EMP、GDP、O、H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然后检验HHR与上述4指标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1.2.3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对2个(X、Y)或多个平稳、且存在协整关系的序列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及其因果关系的方向进行检验。序列方程为[3]:
结果可能为以下4种之一:X对Y有单向影响;Y对X有单向影响;X与Y存在双向影响;X与Y间不存在影响。
1.2.4 百人卫生人员的贡献率分析HHR对GDP(P、EMP、O、H)的贡献率=弹性系数×HHR平均增长率/GDP(P、EMP、O、H)平均增长率×100%。其中弹性系数为协整模型方程的协整系数。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Eviews8.0统计软件进行ADF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及Garnger因果关系检验;应用Excel2003软件分析贡献率。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百人卫生人员分别与GDP、人口数、EMP、居民O、居民H间的ADF检验结果 6个时间序列数据经变换后,在α=0.05的水平平稳,可能存在协整关系。变量1阶或2阶差分后的单位根检验结果见表1。
表1HHR、EMP、O、H的序列平稳性ADF检验结果
Table 1 Test results of HHR,EMP,O,and H sequence stationarity ADF
* c、t、k分别表示常数项、趋势和滞后阶数
2.2 百人卫生人员分别与GDP、人口数、EMP、居民O、居民H间的协整关系检验及其综合协整关系检验结果 百人卫生人员数分别与GDP、EMP、居民O、居民H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其弹性系数分别为4.669、1.136、5.558、0.155;与人口数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同时引入上述4个有关系变量,其综合的长期稳定的关系依然存在,弹性系数分别为0.081、0.789、0.020、-1.620。见表2。
表2 标准化系数协整关系模型方程
Table 2 Normalization coefficient co-integration equation
2.3 百人卫生人员分别与GDP、EMP、居民O、居民H间的Garnger因果检验结果 河北省百人卫生人员是辖区内GDP(F=11.591,P=0.003)、EMP(F=9.672,P=0.010)的Granger原因,反之则不是;居民O(F=10.342,P=0.005)、H(F=11.233,P=0.003)是百人卫生人员的Granger原因,反之则不是。河北省百人卫生人员与辖区经济、EMP、居民O、居民H之间不存在互馈效应。见表3。
表3 Garnger因果关系检验
Table 3 Garnger causality test
2.4 百人卫生人员对GDP、EMP的贡献率分析 由于百人卫生人员不是O、H的Garnger原因,因此百人卫生人员与GDP、EMP的因果方程为D(HHR)=0.081D(GDP)+0.789D(EMP)。
百人卫生人员、GDP、EMP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7.193%、32.221%、9.064%。扣除其他因素影响,百人卫生人员对GDP、EM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04.191%、90.152%。百人卫生人员每增加1%,综合带动GDP、EMP分别增长0.081%、0.789%。
2.5 居民O、居民H对百人卫生人员数的影响 由于居民O、居民H是百人卫生人员数的Garnger原因,故居民就诊住院需求直接影响着百卫生人员的数量。其调整协整方程为D(HHR)=10.263D(O)+ 0.114D(H)。即居民O每增加1个单位,百卫生人员需增加10.263个单位;居民H每增加1个单位,百卫生人员需增加0.114个单位。
卫生人力资源是卫生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医疗卫生行业的第一生产力,不仅是维系医疗卫生系统自身稳定与发展的关键[3],也是保障居民健康、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4-5]。卫生人力资源投入效应有待提高是全球性问题[6],现有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配置公平性[5-7],主要研究方法有指标描述[3]、模型预测[4,7]、卫生服务需求法[3,7]、专家咨询法[7]、人口比值法[8]、卫生服务需要法[9-13]等。本研究将近年来经济学研究中常用方法——Garnger检验,引入卫生人力资源投入的时间效应分析,评价河北省卫生人力资源投入与国民经济发展、劳动力增长、居民医疗卫生需求解决程度等的时间效应,在国内尚属首次。
分析发现,河北省百人卫生人员数量、GDP、人口数、EMP、居民门(急)诊人次及其住院人次6个指标增长的稳定性有待提高。近年来河北省百人卫生人员数量与GDP、EMP、居民门(急)诊人次及其住院人次4个指标间分别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而未发现与人口数间有长期稳定的关系。进一步的Garnger检验发现,百人卫生人员数量与GDP、EMP间存在单相因果关系,与居民(急)诊人次及其住院人次间无明显的因果关系。
3.1 对河北省卫生人力资源的经济效应分析 卫生人员数是GDP的Garnger原因,说明卫生人力资源数量的增长促进了经济增长,体现了卫生人力资源的经济效率,即卫生人力资源通过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了居民健康水平,促进了经济发展,与其他行业的研究结果一致[13-14];但百人卫生人员没有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长,河北省百人卫生人员与实际经济增长之间互馈效应不明显,提示河北省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有待优化。建议一方面加强卫生人力资源投入力度,另一方面需要调整优化卫生人力资源投入的结构。
3.2 百人卫生人员对河北省卫生人力资本效应分析 卫生人员数是EMP的Garnger原因,即河北省卫生人力资源数量上的不断发展,是社会劳动力不断增加的原因,说明人力资源数量的增长促进了EMP量的增长,体现了卫生人力资源的人力资本效率,反映出医疗卫生行业通过治疗疾病、预防传染病、增加劳动力的卫生防疫知识等多种渠道改善了居民健康状况,提高了劳动者素质,提高了劳动者的工作效率和市场参与率,其人力资本效应明显。但社会劳动力的不断增加,未对卫生人力资源数量的正向增加产生明显影响,与居民“有病才求医”的实际医疗救治需求相符。
3.3 对河北省居民卫生服务需求的满足程度分析 尽管百人卫生人员、居民门(急)诊就诊人次与住院人次同时在增长,但其随着时间变化的互馈效应并不存在。百人卫生人员数不是居民就诊、住院人次的Garnger原因,而反之则成立,即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促进了卫生人力资源的增加,但卫生人力资源的增加并没有从本质上解决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提示卫生人力资源数量不足并不是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原因,政府与相关学者应从其他方面查找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深层次原因。
3.4 百人卫生人员对GDP、EMP的贡献率分析 百人卫生人员数对GDP、EMP的独立贡献率均较高,产生的经济效率甚至超过了人力资本效率。从综合贡献率来看,百人卫生人员每增加1%,产生0.081%的GDP增长率的同时,为社会增加0.789%的劳动力。
本研究佐证了河北省卫生人力资源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但也反映出其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有待优化、卫生人力资源数量的增加没有从本质上解决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因此,政府应重视经济、从业人员增长的同时,要重视其反馈效应,优化配置卫生人力资源,使之更好地服务社会,保障居民健康。
本研究亦有不足:一方面是时间点数据量偏少,结果的稳定性有待提高;另一方面是仅分析了卫生人力资源数量投入的时间效应,未对其结构投入的效应进行评价。因此,需收集更多资料,以进一步提高结果的稳定性,探索不同专业卫生人力资源的时间效应,明确限制其发展的主要环节,更好地解决居民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
[参考文献]
[1] 赵丰伟,柯华,崔小波.郧县2012年乡镇公共卫生站人力资源现况调查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4,30(4):451-452,455.
[2] 杨泽锋,陈抒豪,麦冰,等.佛山市免疫规划人力资源现况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3,29(6):664-666.
[3] 李雪芳,龚幼龙,陈启明,等.四类农村地区卫生人力配置效率的现状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1999,19(3):38-39.
[4] 宋燕,卞鹰.我国卫生人力配置公平状况的预测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1,28(1):54-57.
[5] 陈浩.卫生投入对中国健康人力资本及经济增长影响的结构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10,24(2):92-112.
[6] 刘杰新,翁书和.美国政府评定医务人员及医疗服务短缺的方法[J].中国医院管理,2009,29(2):46-48.
[7] 胡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视角下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研究[D].南京:南京医科大学,2014.
[8] 王公望,叶兰春,王世泽,等.高等教育供求关系与卫生人力客观调控[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4):15-16,27.
[9] 武广华,藏益秀,刘运祥.中国卫生管理辞典[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02.
[10] 凌莉,方积乾,汤泽群.时间序列方法在卫生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统计,1999,16(5):266-268.
[11] 颜丙约,唐才东,杨启佑,等.卫生资源配置标准测算方法及其应用[J].中国卫生资源,2000,3(2):87-89.
[12] 吴国安,雷海潮,杨炳生,等.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研究的方法学评述[J].中国卫生资源,2001,4(6):271-274.
[13] 孙维峰,阴慧芳.中国R&D人力资源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2,31(4):118-120.
[14] 张喜照.科技人力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协整与因果关系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5.
(本文编辑:赵丽洁)
YANG Fang-li1, GUO Jian-hua2*, CHAI Xue-jiao3
(1.Department Ⅳ of Item Development, National Medical Examination Center,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97;2.Department of Institute of Epidemiolog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hijiazhuang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Hebei Province, Shijiazhuang 050000, China; 3.Department of Medical, the Second Hospital of Shijiazhuang City, Hebei Province, Shijiazhuang 050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conomic effect, human capital effect, and the situation of the solution about the health demand from the health human resouce input in Hebei province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evidence for the rational allocation of the health human resouce. Methods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ealth staff and gross domestic product, population, employees, the number of outpatients and the number of inpatients was analyzed by Granger test based on the data from 1994 to 2014, respectively. Results ADF test showed that above-mentioned 6 time series transformed were all the stable sequences. Then, Johansen cointegration test showed there was a long-term co-integration relationship among the health staff and gross domestic product, employees, the number of outpatients and the number of inpatients. Further, Granger causal test found that the health staff was the Granger cause for gross domestic product(P=11.591,P=0.003), and for the employees(F=9.672,P=0.010), respectively.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health staff was 104.19% and 90.15% for gross domestic product and for the employees, respectively. The number of outpatients(F=10.342,P=0.005) and the number of inpatients(P=11.233,P=0.003) was the Granger cause for the health staff, respectively. When the number of outpatients and the number of inpatients increases 1%, the number of health staff will increase 10.26%, 0.11%. Conclusion The significant economic effect and human resource effect were obtained from the health human resource input, while the effect on the solution of the health demands of residents was not confirmed. The number of health human resource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of health demand of residents, and that did not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ing of gross domestic product and the number of employees.
[Key words]health personnel; resource allocation; health services
[收稿日期]2016-04-18;
[修回日期]2016-09-12
[作者简介]杨芳丽(1965-),女,陕西西安人,国家医学考试中
[中图分类号]R1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3205(2016)11-1312-05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11.018
心主管护师,医学硕士,从事卫生事业管理研究。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