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 著·

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疾病抑郁症产妇生活质量影响分析

袁 坤,尹丽娜,赵慧波,刘爱民,贺秀芳,王 慧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医院妇产科,河北 石家庄 050011)

[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后抑郁症产妇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88例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后抑郁症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9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个体化护理,试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2组护理前焦虑、抑郁情况以及生活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综合护理后,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妊娠高血压疾病抑郁症产妇生活质量有显著作用,在临床护理中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高血压,妊娠性;抑郁症,产后;生活质量

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孕产妇常见的严重并发症,由于该病可以危及母子生命,往往导致早产,所以产妇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较大,更容易发生抑郁症[1]。产妇抑郁症作为一种抑郁综合征,具有非精神病性,主要是指分娩前后产妇有抑郁症状产生,对产妇的身心健康造成较大的危害,同时对婴儿的生长发育也有极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产后抑郁症发生于产后6周之内,但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常常在产前就有表现,临床可有恐怖、急躁、精力不足、失眠、哭泣、情绪低落、悲伤、焦虑及抑郁等[2]。目前对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抑郁症发生率的报道不一致,在6%~54.5%之间[3],并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对于妊娠高血压疾病抑郁症产妇而言,在积极治疗的同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是提升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我院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发现综合护理干预方法效果较为理想,为进一步观察其临床效果,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188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抑郁症产妇进行分析、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医院收治的188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抑郁症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94例。对照组年龄26~40岁,平均(29.9±2.7)岁;病情轻度22例,中度36例,重度36例;早产81例,足月产13例;初产妇76例,经产妇18例;自然分娩20例,剖宫产74例。试验组年龄27~40岁,平均(29.6±2.6)岁,病情轻度23例,中度35例,重度36例;早产82例,足月产12例;初产妇77例,经产妇17例;自然分娩21例,剖宫产73例。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即对产妇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药物护理干预等;试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

1.2.1 产前护理干预 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在分娩前,护理人员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如健康讲座、多媒体教育及发放健康宣传手册,让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多了解孕期相关的知识及注意事项,告知孕妇及家属要定期产检,如何正确处理孕期常见症状,合理安排饮食营养等。护理人员要有现代护理观念,护理目的是满足妊娠高血压疾病孕产妇的健康需求,正确评估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的行为、心理及健康等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或计划,如果患者存在心理问题,护理人员要加强与其之间的沟通及交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并对其进行行为干预。对患者采取鼓励的态度,并告知患者一个积极的心态对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本身及胎儿的重要的作用,以此将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的治疗及护理依从性提升,消除不良情绪[4]。针对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特殊病理生理情况,耐心教育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提高对妊娠高血压疾病知识的认知度,如发生子痫的原因,孕期头痛、水肿、蛋白尿、高血压发生的原因,容易发生早产的原因等,从而提高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预防子痫、避免早产的意识。

1.2.2 产时护理干预 营造和谐气氛,构建愉快氛围,给予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音乐护理,为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使得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情绪平静,且心情愉悦,将心理负担减轻,防止产生孤独、恐惧及紧张等不良情绪[5]。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在入院后即严密观察产程,并对其进行妊娠高血压疾病知识的宣教工作,从一开始就给予生理、情感及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为产妇构建轻松、安全及舒适的生产环境,让其接受早产、溶血等特殊情况的发生[6]。针对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需要及时终止妊娠的特殊情况,耐心疏导产妇对孩子的担心,对剖宫产手术风险的忧虑,可以由高年资护理人员讲解妊娠高血压疾病治疗成功的经验,打消产妇对分娩、手术、胎儿的焦虑心情。

1.2.3 产后护理干预 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在生产后常表现为情感脆弱,需要帮助和关心,护理人员要针对这个特点对其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评估其心理状况,护理态度要自然、和蔼和亲切,采用主动的态度对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担心的问题进行指导,将新生儿相关的护理知识向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及家属进行宣教,将母乳喂养的正确方式告知产妇[7]。同时要加强与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及家属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明确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产后抑郁的原因,关心和爱护是改善其抑郁症的关键,提升家庭的支持力度。针对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对病情和婴儿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恐惧心理,护理团队要态度和蔼可亲,详细介绍病区环境、 医院的医疗水平、 技术能力,使患者对医院的诊疗有信心,建立护患间的信任关系。

1.2.4 循证护理干预 妊娠高血压疾病以高血压、蛋白尿和水肿为特征,作为容易导致产后抑郁症的特有疾病,可引发抽搐、昏迷,甚至危及母婴安全,早产和继发子痫的发生不仅给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也常常造成新生儿窒息,对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和新生儿的预后产生阴影,以往的护理措施无法对患者的病情做到个体化护理,而通过循证学依据可以制定出科学化、个体化的最佳护理方案,通过检索、总结妊娠高血压疾病护理的前沿知识,对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发生抑郁症的新材料进行分析,提出适应临床实践的护理方法和思维,推动护理质量的提高,从而对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后抑郁症患者进行正确干预。

1.2.5 子痫前期护理 对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出现的子痫前期表现,如头痛、头晕、眼花、胸闷、上腹部不适等症状,要反复提醒孕妇注意此时血压往往升高,随时有抽搐的危险,并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进行预防,如准备开口器、舌压板、氧气等急救用品。针对孕妇对发生子痫的焦虑心情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配置患者于单人房间,避光,保持安静,避免任何刺激,要设专人护理,密切观察血压、尿量,做好护理记录。始终提高警惕,遵医嘱给予镇静、降压等治疗。先兆子痫产后仍可能发生子痫,所以产后仍不能放松血压、尿量和上述症状的观察。

1.3 评价标准 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对2组患者的抑郁情况进行评定,前者的标准为EPDS≥10分表示为产后抑郁,后者的标准为HAMD≥17分表示为抑郁;采用GQOLI-74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对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主要包括物质生活维度、社会功能维度、心理功能维度及躯体功能维度,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2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3项,护理满意度为非常满意度和满意度之和,护理满意度越高护理效果越好[6]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组护理前后抑郁情况比较 护理前,2组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后,2组抑郁评分均低于护理前,试验组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2组护理前后抑郁情况比较,分)

组别护理前护理后tP试验组23.47±3.869.60±2.5529.9300.000对照组23.09±3.9013.51±2.7919.3700.000t1.15010.030P0.2520.000

2.2 2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前,2组生活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后,2组除物质生活维度,其他维度得分均高于护理前,试验组生活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除物质生活维度外,其他维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见表2。

表2 2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比较,分)

组别物质生活维度护理前护理后社会功能维度护理前护理后心理功能维度护理前护理后试验组47.18±8.6648.84±9.1741.58±8.1252.17±9.48*39.51±7.8953.93±8.66*对照组47.24±8.6248.67±9.4941.84±8.5545.78±9.46*40.57±8.3048.70±8.26*t0.0470.1250.2144.6268.9744.237P0.9620.9010.8310.0000.3710.000组别躯体功能维度护理前护理后生活质量护理前护理后试验组42.18±6.9852.19±7.70*166.78±9.87202.17±10.99*对照组42.17±7.1247.26±7.61*167.25±9.80187.59±9.76*t0.0104.4150.3289.617P0.9920.0000.7340.000

*P<0.05与护理前比较(t检验)

2.3 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n=94,例数,%)

组别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护理满意度(%)试验组61(63.64)33(36.36)0(0.00)100.00对照组38(30.30)44(42.42)12(27.27)72.73Z/χ23.86812.820P0.0000.000

3 讨 论

对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必须进行特有的护理干预,如让患者正确理解早产、提高对子痫的认知、乐观面对该病对胎儿的不良影响等[8]。而对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后抑郁症患者而言,通过综合护理干预改善其心理状态,对妊娠高血压疾病认知行为干预是关键[9],护理人员要与患者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患者的思维进行充分了解,将其思维中不合理的方面挖掘出来,对其不合理的认知进行分析,采用心理互动的方式,将不正确的认知转变为良好的认知方式,提升其适应能力,对其行为及心理进行改善。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由于对该病缺乏正确的认知,就诊时可能表现为痛苦、无助,所以需要护理人员帮助其树立信心,逐渐形成相互信任的关系[10]。通过循证学依据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准确把握患者心理,与患者达到心灵的共鸣,扭转患者对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恐惧心理,引导患者疏泄焦虑、绝望的抑郁心理,帮助患者摆脱因认知欠缺而产生的悲观想法,促使患者选择有意义的行为方案和有责任的行为,有效控制生活,将缓解心理压力的正确方法向患者讲解[11],如音乐疗法、呼吸调控、生物反馈等,促进其放松,将自身的活力激发出来,对情感起到触发的作用,将压抑的情绪释放出来。

调查表明,54%的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对妊娠高血压疾病可能导致的后果不清楚[12],但如果医护沟通不正确,护理干预不及时,则100%的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会担心产妇和胎儿的安全,对产妇的生活造成影响[13]。护理人员在妊娠高血压疾病症患者住院期间要评估孕妇的家庭情况、情绪状态及精神内涵,对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存在的抑郁心理和情绪异常及时掌握,通过HAMD的各项内容测评患者的心理素质,及时帮助患者克服因为家庭支持不能满足的心理需求[14]。护理人员应积极给予患者心理关怀,针对性地给予患者解释、暗示、鼓励等,特别是责任护士,要与家属有效沟通,告知家人心理支持的重要意义,帮助患者走出心理误区,并创建个人生活方式,科学地进行自我护理,保证围产期生活质量[15]

医患之间都有属于自己的知识、情感和对妊娠高血压疾病疾病的认知水平,对这些知识的模糊想法会使护理干预更加困难[16]。医患之间的信息传递十分重要,会直接影响患者心理、社会、躯体功能维度[17]。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面对分娩会产生恐惧的心理,特别是造成早产、溶血等产生的负面影响[18],护理人员要帮助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对可能发生的情况减轻恐惧感[19]。并告知丈夫要多给予妻子情感支持,作为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心理支撑,并将预防子痫的保健知识向产妇及家属进行讲解,解除患者被焦虑煎熬的压力[20]。并将产后抑郁的临床特征及原因向患者介绍,对症状表现形式进行分析,使其明确产后抑郁会极大的影响婴儿的成长,提升患者治疗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在产后抑郁症产妇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对产妇的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作用,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唐金锋,孙惠文.心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疾病救治过程中的效果评价[J].河北医学,2014,20(4):680-682.

[2] 杜莉红,凌敏,曲学华,等.护理干预对改善产褥期产妇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19):2677-2680.

[3] 王丹丹.心理干预和血压控制对妊高征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9):58-59.

[4] 吴转子.对产后抑郁症产妇护理干预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14):134-134,136.

[5] 陆亚萍,钟晓仙.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症产妇的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10):1373-1375.

[6] 卢丽艳.高压氧联合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4):8-9.

[7] 商田歌,刘海波,叶翼华,等.循证护理在产后抑郁症家庭护理干预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0):93-94.

[8] 杨小春.整体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妇的临床影响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1):2010-2011.

[9] 王惠,万丽娟.循证护理干预在预防产后抑郁症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20):102-104.

[10] 叶凤英.产后抑郁症的护理干预对产妇心理健康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4):322-323.

[11] 庞桂萍,金素珍,陈兴阳,等.心理治疗对围绝经期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2,33(3):322-323.

[12] 廖妮虹,陈艳,陈秀甜.产前抑郁与产后抑郁相关性研究[J].吉林医学,2012,33(4):713-714.

[13] 罗晓华,王成亭.综合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疾病综合征患者产后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6):274-275.

[14] 姜蕾,王竹珍,邱丽蓉,等.社会支持对产后抑郁的影响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6):2576-2579.

[15] 黄艳红,李红丽,亢兴娟.个体化产程管理对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负性情绪、自我效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6):641-643.

[16] 付建英,刘丽俊,焦雪梅.同感心心理干预妊娠高血压疾病综合征情绪抑郁30例[J].人民军医,2008,51(10):677-678.

[17] 李艳朵.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方法[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2):242-243.

[18] 姜利.对妊娠高血压疾病疾病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1):117-118.

[19] 陈天英.妊娠高血压疾病综合征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J].临床研究,2016,24(3):124-125.

[20] 吕红芝,崔怡,丁俊琴,等.基于患者需求的精准护理服务的调查研究方案[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6,37(4):468-470.

(本文编辑:刘斯静)

[收稿日期]2016-06-17;

[修回日期]2016-09-08

[作者简介]袁坤(1981-)女,山东茌平人,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医院主管护师,医学学士,从事临床护理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R714.24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3205(2016)11-1334-04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1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