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 著·
曹 兵1,丁 奇2,刘熙鹏1,刘 明1,张秀峰1
(1.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河北 张家口 075000;2.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摘要]目的观察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术后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经去骨瓣减压术后的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去骨瓣减压手术后给予脱水降颅压、抗血小板聚集、神经营养保护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在去骨瓣减压手术及脱水降颅压、抗血小板聚集、神经营养保护剂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2组在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含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观察组血清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结论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脑梗死;红景天;超氧化物歧化酶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老年人乃至中年人身体健康的一大因素,大面积脑梗死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严重类型,是导致人类死亡或残疾的重要疾病,多表现为意识及肢体活动障碍、病程相对单一,最终因不可逆性高颅压致脑疝形成,往往因小脑幕切迹疝死亡[1-2]。大面积脑梗死致残率较高,抢救成功后患者生活质量较低,对其常规治疗方式包括抗血小板聚集、神经营养保护剂、控制血压血糖以及营养支持等,但单纯内科治疗预后往往较差,目前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应用较成熟的手术方式是去骨瓣减压术,术后结合内科治疗可以降低病死率、致残率,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红景天中含有多种生物碱、有机酸和微量无机元素[3],其主要成分红景天苷具有清除自由基、调节中枢神经递质、促进神经修复及抗神经细胞凋亡等多种作用[4],对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心脑组织耐缺氧具有明显作用。近年来大株红景天注射液逐渐应用于临床,在各种心脏及脑部急慢性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观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经去骨瓣减压手术后应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经颅脑CT和(或)MRI诊断为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60例,且具备以下条件:CT或MRI检查梗死灶超过一个脑叶或梗死灶直径大于4 cm;发病48 h内入院;具有去骨瓣减压术的指征,进行手术治疗。病例排除标准: ①治疗过程中出现药物过敏者;②年龄>80岁;③血压>200/120 mmHg;④新近有出血、血小板、凝血功能异常或手术史;⑤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⑥血液系统疾病;⑦既往有致残性脑卒中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38~78岁,平均(63.56±5.27)岁;高血压21例,2型糖尿病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3例,高脂血症8例,冠心病9例,心房颤动8例,烟和(或)酒嗜好7例;CT显示基底节区梗死19例,颞顶叶梗死7例,枕叶梗死4例。观察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35~80岁,平均(62.41±5.45)岁;高血压22例,高血脂7例,2型糖尿病5例,冠心病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2例,房颤7例,烟和(或)酒嗜好8例;CT显示基底节区梗死20例,颞顶叶梗死6例,枕叶梗死4例。2组性别、年龄、既往史及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在患者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
1.2 治疗方法 2组手术均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行梗死侧的去骨瓣减压术。术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均采用吸氧、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脱水降颅内压及康复对症等常规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大株红景天注射液10 mL加入250 mL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 1次/d, 14 d为1个疗程。密切观察治疗过程中是否出现相关不良反应并详细记录。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2组在治疗14 d后的临床疗效。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术后14 d患者的意识水平、凝视功能、视野情况、面瘫情况、肢体运动功能、感觉能力、语言能力等方面分别进行评分。①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②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③进步:能缺损评分减少≥18%。④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不足17%;影像检查无变化。⑤死亡。其中基本治愈、显著进步和进步认定治疗有效。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分别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4 mL,2 000 r/min,离心10 min,提取血清,置于-20 ℃冰箱保存待检,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清SOD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软件对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比较分别采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及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疗效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n=30,例数)
2.2 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程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分)
2.3 2组治疗前后血清中SOD含量比较 治疗前,2组血清中SOD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2组血清中SOD含量均较治疗前上升,但观察组血清中SOD含量上升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血清中SOD含量的比较
大面积脑梗死是指大脑中动脉主干、椎基底动脉主干以及颈内动脉主干等在内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属于完全性卒中,梗死原因主要是由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因素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脑血栓形成[5-6],一般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由于供血障碍,致脑组织大范围缺血缺氧,逐渐进展至不可逆性脑组织坏死,继而引起脑水肿、颅高压等,具有起病急、病情重、病死率及致残率高等特点,脑疝是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常见的合并症,传统内科保守治疗大面积脑梗死伴脑疝往往预后差,临床效果不佳,患者病死率高达76%[7]。去骨瓣减压术除了在重度颅脑创伤以及颅内血肿等导致的恶性颅内压升高外科治疗中广泛使用外,在缺血性脑卒中的疾病治疗中也有积极有效的作用。该手术可以增加颅内代偿空间,降低颅内压,恢复脑血流灌注。当然,在实施去骨瓣减压术时,手术时机的适应证尚未统一,但相关临床研究证实早期进行去骨瓣减压手术对提高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患者均采用额颞顶大骨瓣减压术,在患者早期发病或一侧瞳孔散大时实施手术,扩大颅腔容积,为脑组织提供最大的缓冲空间,改善减压区域同侧大脑半球的脑血流量,切断脑水肿的恶性循环。其暴露范围广,减压充分,必要时可行内减压,避免了因骨窗较小造成术后脑组织在骨窗处嵌顿、坏死,具有常规开颅减压术不具备的优点。去骨瓣减压术在降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病死率及致残率上已经取得了临床医生的共识,故外科手术应是大面积脑梗死出现恶性脑肿胀的首选治疗手段,对于挽救患者生命、降低患者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8]。
大株红景天为景天科植物,主产于吉林、西藏、四川及云南等地,全名大株粗茎红景天,在《神农本草经》、《千金翼方》及《本草纲目》中均有记载,素有“高原人参”、“北极玫瑰”的美称。具有保护心脏、抗疲劳、抗衰老、抗辐射、调节生理机能、延长寿命的作用,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品和化妆品等领域。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是由大株红景天经提取、分离、精制和膜过滤制成的中药注射液,目前在临床中主要应用于冠心病、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其药理作用为扩张外周血管,从而减轻心脏前后负荷;明显降低血小板聚集率,降低血液黏度,防止形成血栓,从而改善冠心病的症状[9]。近几年,大株红景天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展,如治疗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非小细胞肺癌、特发性肺纤维化[10]及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相关药理作用研究已有报道。①大株红景天可以增加缺血神经细胞三磷酸腺苷含量,降低糖酵解产物的含量,提高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里相关酶的活性,从而改善脑组织缺血后的能量代谢障碍。②脑组织缺血后,神经细胞会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继发神经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红景天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使得氧自由基生成减少,通过增加脑组织中SOD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含量,减轻神经细胞的损伤。SOD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具有强氧化性的抗氧化酶[11],是体内降解、清除自由基的主要抗氧化酶,平衡机体的氧化与过氧化,作为人体垃圾清道夫,可有效清除氧自由基,进而阻断自由基对细胞的伤害,通过对抗脂质过氧化达到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12-13]。本研究结果显示,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能够提高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体内SOD活性,因SOD的抗氧化作用而减少了氧自由基的产生,减轻了自由基对神经细胞的损害,说明红景天对神经细胞功能的保护有积极影响,在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③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红景天苷可以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及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防止一氧化氮大量的产生,从而减轻一氧化氮引发的神经细胞损伤[14]。④红景天苷可以减轻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的炎症反应,抑制凋亡因子Bax的表达,保护缺血后损伤的神经细胞。⑤红景天注射液能够下调脑梗死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纠正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糖脂代谢紊乱,从而提高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15]。红景天在脑梗死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多,方式也是灵活多样,不仅局限于单独使用,而且可与常规药物或者特效药物联合使用[16-18]。大株红景天与溶栓药物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不仅可有效减轻神经功能损伤,而且能提高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本研究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经过早期去骨瓣减压手术,术后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结果显示观察组神经功能恢复较对照组好,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该药临床使用可靠。血清SOD是一种非特异的辅助诊断指标,但其可以反映出机体内脂质过氧化和机体细胞受自由基攻击的损伤程度[19]。本研究观察组血清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机体有保护作用。大株红景天在大面积脑梗死临床的研究越来越多,将会得到更多的认可。
[参考文献]
[1] 杜伟,庞长河,薛亚轲,等.美国神经重症监护学会《大面积脑梗死治疗指南(2015)》解读[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6,15(1):2-5.
[2] 周红青,刘鸣.大面积脑梗死的研究进展[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3,10(3):9-12.
[3] 赵娜,赵国华,王仁久,等.大株红景天化学成分的研究[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6,22(2):119-125.
[4] 谢卉,朱大会.红景天苷对神经系统疾病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7):2505-2509.
[5] 薛新宏,王淑珍,张晓付,等.糖尿病与脑梗死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5,36(4):444-446.
[6] 李美琳.高血压与非高血压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2,33(12):1369-1371.
[7] Ye N,Liu S,Lin Y,et al. Protective effects of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TAT-SOD against focal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rats[J]. Life Sci,2011,89(23/24):868-874.
[8] Gupta YK,Briyal S,Sharma U,et al. Effect of endothelin antagonist(TAK-044) on cerebral ischemic volume, oxidative stress markers and neurobehavioral parameters in th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odel of stroke in rats[J]. Life Sci,2005,77(1):15-27.
[9] 石惠荣,王德伟,赵丹丹,等.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伴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血清hsCRP、VEGF的影响[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6,37(2):129-132.
[10] 张静,杨松柏,汪雨静.大株红景天治疗冠心病研究进展[J].临床军医杂志,2016,44(5):545-546.
[11] 王伟,刘世军,安法娥,等.黄连多糖提取、分离纯化鉴定及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测定[J].山东医药,2013,53(10):79-82.
[12] 欧智颖,孟兵,蔡树雄,等.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4):125-126.
[13] 吕丽霞.大面积脑梗死伴发脑疝的手术治疗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7):2358-2359.
[14] 丁奇,曹兵,刘熙鹏.红景天对神经系统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医生,2014,42(7):23-25.
[15] 宋瑛世,李艳娇,赵健琦,等.红景天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糖脂代谢影响的研究[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5,35(5):53-55.
[16] 夏柳录.大株红景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3):7-9.
[17] 崔涵,马勇,韩海生,等.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波立维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15): 2936-2939.
[18] 赵志中.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6):74-75.
[19] 贾洪君,王国涛.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及SOD、MDA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14,38(6):640-641.
(本文编辑:刘斯静)
[收稿日期]2016-11-21;
[修回日期]2017-01-06
[基金项目]张家口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1421120D)
[作者简介]曹兵(1981-),男,汉族,河北张家口人,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主治医师,医学硕士,从事神经外科疾病诊治研究。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3205(2017)07-0822-04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7.07.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