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 著·

延续性护理对痛风出院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赵瑞丽1,杨洪喜2,郭立双3

(1.河北省邢台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河北 邢台 054001;2.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生理学教研室,河北 邢台 054000;3.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外科护理学教研室,河北 邢台 054000)

[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痛风出院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相关疾病的护理干预提供指导和参考。方法将收治的126例痛风患者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延续性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63例。观察护理前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以及延续性护理对痛风出院患者干预的效果。结果2组自我管理能力各项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提高,且延续性护理组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尿酸水平均较护理前明显下降,且延续性护理组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提高,且延续性护理组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痛风出院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降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痛风;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延续性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8.02.026

痛风是一类因尿酸排泄或嘌呤代谢障碍所导致的血尿酸累及而引起的风湿性疾病,一般病程较长,常表现为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发作,甚至累及肾脏病变,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体和心理创伤[1]。研究表明,高血脂、高血糖、肥胖体质及作息不规律等均与痛风发作密切相关[2-3]。因此,对痛风患者除了坚持对症治疗外,科学而有效的护理策略对保障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4-5]。本研究对痛风出院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膳食、运动等院外指导方案,引导患者积极复查,提高其遵医嘱依从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河北省邢台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痛风患者126例。纳入标准:①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关于痛风的诊断标准[6];②患者有一定的语言沟通和理解能力,能够满足健康宣教需要,且愿意配合随访观察;③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本研究;④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排除标准:①正在服用或近期服用过降低尿酸药物者;②合并严重肝、肾衰竭者;③合并精神障碍而影响正常研究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延续性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63例。延续性护理组男性58例,女性5例;年龄28~64岁,平均(43.33±10.70)岁。常规护理组男性56例,女性7例;年龄29~62岁,平均(42.90±9.04)岁。2组性别、年龄、文化水平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基础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向患者进行痛风知识宣教,嘱患者低嘌呤饮食、坚持减肥、注重休息,以及出院后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等。

延续性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模式。①成立延续性护理小组:根据护理人员的技能水平及年资等条件综合评定,由护士长任组长,1名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及责任护士共同组建延续性护理小组;所有小组成员参与讨论制定延续性护理方案,由护士长负责对所有小组成员进行规范化的延续性护理技能培训,并监督护理措施的执行;小组成员经过考核后负责对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措施,并负责护理前后的数据收集。②建立健康管理档案:为延续性护理组每一位患者建立健康管理档案,包括个人一般情况、工作和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健康状况、病史和在服药物信息等资料,结合患者在院治疗期间康复情况,制定一份出院指导计划,包括饮食建议、合理运动、充分休息、定期复查计划等。③健康教育:通过分发宣传资料、组织观看视频、举办健康讲座等形式向患者传递痛风科学管理知识,重点从科学膳食、合理运动、遵医服药和复查、防寒保暖和休息的重要性等方面增强其自我管理能力。④随访和复查:每月由延续性护理小组责任护士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服药、饮食、减肥、睡眠等遵医嘱情况,及时记录并上报医生;嘱咐患者按照复诊计划定期复查,复查时由医生根据复查结果,并结合随访情况为患者给出治疗建议。⑤家庭支持:呼吁家庭成员和患者充分理解医护人员给予的健康指导建议,坚持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给予患者以更多关心和支持,提高延续性护理的效果。

1.3 观察及评价指标 ①于患者出院前(护理前)和干预半年后(护理后)评价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各项指标,每项指标分为1~5分5个级别,满分25分,得分越高表示自我管理越好[7]。②护理前和护理后采集患者静脉血3 mL,1 500 g离心5 min收集血清,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尿酸水平。③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8]评价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分为躯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和精神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精神健康)共8个维度,每个维度按照(实际得分-可能最低分)/(可能最高分-可能最低分)×100进行计算。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和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组护理前后自我管理能力比较 干预前2组科学膳食、合理运动、遵医服药和复查、防寒保暖和休息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护理措施干预后,2组科学膳食、合理运动、遵医服药和复查、防寒保暖和休息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明显提高,且延续性护理组较常规护理组提高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护理前后自我管理能力各项评分比较分)

组别科学膳食护理前护理后tP合理运动护理前护理后tP延续性护理组18.27±3.1723.15±4.187.3830.00017.22±3.1421.06±3.886.1060.000常规护理组 18.55±3.2620.36±3.672.9720.00016.89±2.9319.25±3.414.1660.000t0.4893.9810.6092.781P0.6260.0000.5430.006组别遵医服药和复查护理前护理后tP防寒保暖和休息护理前护理后tP延续性护理组14.29±3.4720.13±4.068.6790.00019.28±3.2423.70±3.497.3670.000常规护理组 14.61±3.3317.58±3.724.7220.00019.63±3.1721.51±3.443.1900.000t0.5285.2330.6133.547P0.5980.0000.5410.001

2.2 2组护理前后血尿酸水平变化 经不同干预措施护理后,2组血尿酸水平均较护理前明显下降,且延续性护理组较常规护理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护理前后血尿酸水平变化

组别护理前护理后tP延续性护理组436.04±29.11381.67±23.8511.4670.000常规护理组 432.46±28.73398.51±26.186.9330.000t0.6953.774P0.4890.000

2.3 2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经不同护理措施干预后,2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提高,且延续性护理组较常规护理组提高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组别生理功能护理前护理后tP生理职能护理前护理后tP延续性护理组54.63±10.1073.18±15.627.9160.00046.15±11.8365.33±18.726.8750.000常规护理组 55.14±9.7865.44±12.365.1870.00047.38±12.4654.25±14.552.8470.000t0.2883.0840.5683.709P0.7740.0030.5710.000组别躯体疼痛护理前护理后tP总体健康护理前护理后tP延续性护理组52.08±11.2371.66±19.266.9710.00042.79±12.0860.53±17.226.6940.000常规护理组 51.45±12.4659.37±15.883.1140.00043.28±11.8351.64±14.813.5010.000t0.2983.9080.233.107P0.7660.0000.8190.023组别活力护理前护理后tP社会功能护理前护理后tP延续性护理组43.68±11.2362.55±16.437.5260.00055.28±14.6972.59±20.335.2880.000常规护理组 44.05±10.5853.78±13.924.4170.00056.41±14.2064.28±17.662.7570.000t0.1933.2330.4392.449P0.8490.0020.6610.156组别情感角色护理前护理后tP精神健康护理前护理后tP延续性护理组43.17±12.2960.18±16.266.6240.00043.67±17.1463.73±21.115.8550.000常规护理组 43.43±12.0652.44±13.253.9920.00044.35±16.7355.10±19.673.3040.000t0.1192.9290.2252.374P0.9050.0040.8220.019

3 讨 论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等均发生了很大改变,痛风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增高的趋势[9]。痛风属于慢性疾病,病程较长,且难以有效根治,多长期伴随患者,以关节红、肿、胀、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反复发作可导致肾脏功能障碍,甚至引起肾结石的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0-11]。目前,痛风的治疗方案多以药物治疗和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为主,但临床实践发现,患者由于对自身疾病的认知不足而影响遵医嘱依从性,难以有效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引起病情恶化[12-13]。因而,科学合理的护理指导是痛风患者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提高痛风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水平,实现有效的自我管理,对降低痛风并发症发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4-15]

延续性护理是院内护理的延伸,强调整体性、有效性、可操作性,并以结果为导向,能够及时调整护理方案,做到个性化护理,使得患者更容易接受,并能积极配合治疗,促进疾病的康复[16-17]。本研究对63例痛风出院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与同期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相比,其自我管理能力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提高,血尿酸水平明显下降,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患者,体现了延续性护理模式在提高痛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改善高血尿酸水平方面的优势。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本研究特别成立了延续性护理小组,由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策略,针对性强,通过建立责任制,由护士长任组长,监督护理方案的实施,小组成员及时收集数据并反馈医师,便于医师调整治疗方案,保证了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②加强痛风疾病宣教,传统多通过医嘱和院内护理环节向患者传达痛风疾病知识,形式单一,效果有限,对出院患者缺乏有效的健康指导,而本研究通过定期举办健康讲座,邀请医术精湛的医师讲解痛风疾病的相关知识,并辅以宣传手册、播放视频,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患者传递痛风疾病的危害、科学治疗及健康的生活行为干预等,便于患者理解和记忆,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得益于科学有效的自我管理,痛风患者的高尿酸水平也得到了有效的纠正。③在强化医护人员专业支持的同时,积极调动家属的能动性,给予患者以关心和支持,并监督患者谨遵医嘱,坚持治疗,养成科学的饮食、运动、作息习惯。方青枝等[18]应用家庭跟进式护理,突出家庭和家属对痛风患者的影响,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亦表明,经家庭支持和家属督促,延续性护理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与相关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通过成立延续性护理小组,制定科学合理的院外护理策略,能够有效提高痛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其血尿酸水平,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体现了延续性护理方案的积极效果。不过,本研究尚存在样本量不足,部分高龄患者对宣教内容理解能力有限,延续性护理对生活质量各维度的价值关联性还不够明确等问题,这将成为今后相关研究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田新平,曾小峰.加强痛风的长期规范化管理改善痛风患者的长远预后[J].浙江医学,2017,39(4):243-244.

[2] 王靖宇,常宝成.高尿酸血症/痛风流行病学特点及危险因素[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16,36(2):78-81,88.

[3] 张磊,刘永建,焦丽亚,等.石家庄市40岁以上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5,36(3):364-366.

[4] 刘红,肖纯玥,浦佳,等.对因护理对痛风患者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6):35-38.

[5] 应银燕,王筱萍,黄英,等.痛风患者达标治疗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护理学报,2015,22(24):42-46.

[6] 邵苗,张学武.2015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美国风湿病学会痛风分类新标准[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5,19(12):854-855.

[7] 徐文艺,邱雪.延续性护理在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病人干预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30(9):3303-3305.

[8] Jiao HC,Ju JQ,Li YL,et al. Efficacy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on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SF-36)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J]. Complement Ther Med,2015,23(3):494-504.

[9] 刘婷婷,成志锋.痛风的综合管理与药物治疗新进展[J].新医学,2017,48(2):83-86.

[10] Wood R,Fermer S,Ramachandran S,et al. Patients with Gout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Urate-lowering Therapy: Association with Disease Control,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nd Work Productivity [J]. J Rheumatol,2016,43(10):1897-1903.

[11] 于飞,叶丛,凃巍,等.影响痛风患者降尿酸治疗疗效的因素分析[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7,21(2):110-113.

[12] 付永红,秦素娟.健康教育对体检人群中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影响评价[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6(S2):1421-1422.

[13] 杨俊萍.对痛风患者进行科学管理的必要性[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1):58-59.

[14] 郑淑瑛,周建平,胡瑜.模块式护理计划对痛风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7):2077-2079.

[15] 刘红,刘涛,刘丹,等.痛风患者依从性与其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探讨及应对策略[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2):232-234.

[16] 许美丽,王申.国内外延续性护理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19):28-30.

[17] 艾艳,王芸,余茜,等.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脑卒中延续护理模式效果的问卷调查[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12):1278-1280.

[18] 方青枝,卓素联,林俊玲.家庭跟进式护理干预痛风患者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临床护理,2014,6(2):165-166.

[收稿日期]2017-08-02;

[修回日期]2017-08-22

[作者简介]赵瑞丽(1981-),女,河北南和人,河北省邢台市人民医院主管护师,医学硕士,从事临床护理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R589.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3205(2018)02-0228-04

(本文编辑:刘斯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