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 著·
任会彩1,王志先2,张彦敏3,王 力3*
(1.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急诊科,河北 石家庄 050082;2.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妇产科,河北 石家庄 050082;3.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082)
[摘要] 目的观察人文护理模式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6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人文护理模式,对2组各项症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前后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理后酮体转阴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理健康、心理状态、独立能力、社会关系和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护理模式用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护理,能够促进酮体转阴和患者症状缓解,并发症少,患者生活质量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人文护理模式;生活质量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8.05.024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为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临床上表现为蛋白质分解、高酮血症及水电解质紊乱等,其起病急、病情进展速度快,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1]。研究表明,临床在对糖尿病酮症症酸中毒患者实施急救处理过程中辅之以必要的临床护理对于患者康复治疗及预后至关重要[2]。本研究将人文护理模式用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护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急诊科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14~83岁,平均(47.5±6.6)岁,糖尿病病程1~16年,平均(8.6±3.1)年;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15~82岁,平均(47.6±6.5)岁,糖尿病病程1~17年,平均(8.7±3.2)年。2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诊断及实验室相关检查,诊断结果与国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诊断标准相符[3];②该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认可,并征得临床科室的支持,入组患者均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脏器官疾病及肝、肾功能不全者;②智力障碍者;③存伴随严重器质性疾病者;④临床资料不全者;⑤妊娠期及哺乳期孕妇[4-8]。
1.3方法
1.3.1常规护理 2组均进行常规护理:①针对患者酸中毒及脱水症状,给予患者补液处理,纠正患者临床症状,给予胰岛素治疗,起始静脉滴注速度控制在500 mL/h左右,然后逐渐增至1 000~2 000 mL/h,结合患者的年龄、肾功能等调整滴速,避免发生心力衰竭、脑水肿;②采集患者各项检测标本,结合患者的各项指标调整治疗方案,为预后判断提供指导;③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在抢救过程中,护士应加强临床监测,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以及血压变化情况等,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1.3.2人文关怀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人文关怀。①患者入院后给予体检及病情评估,建立急救治疗小组及护理小组,明确患者病情,制定相应的急救及护理方案。首先纠正患者水电解质紊乱,缓解患者的酮症症状,与此同时针对患者的糖尿病情况给予降糖治疗,碱液补充要适宜,防止患者出现低血糖、低血钾症状,降低脑水肿并发症率;针对停止输液患者,睡前给予胰岛素注射治疗,剂量为4~8 U,避免次日发生酮体。②严格按照护理计划实施各项护理操作,确保24 h无缝隙护理,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异常,满足患者的需求。饮食护理禁食,待昏迷缓解后改为糖尿病饮食或者糖尿病半流质饮食,定时定量饮食,通常6:00~9:00早餐,11:00~13:00午餐,17:00~19:00晚餐,若难以控制时间,建议两餐之间间隔3 h为宜。③加强心理调适:护理人员要注重询问患者存在的不适,了解患者的心理,与患者交流时要保持温和的态度,赢得患者的信任,向患者介绍治疗的有效性及治疗进展,促进患者负性情绪的缓解;并通过成功案例的讲解增强患者治疗信心。④卫生护理管理: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指导,增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加强对患者口腔及皮肤的综合护理,避免出现感染,确保皮肤清洁,定时为患者翻身,以防发生压疮;女性患者则要保持外阴干燥、清洁。
1.4观察指标 对2组各项症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前后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生活质量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其主要包括生理健康、心理状态、独立能力等条目,每个条目100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好[9-10]。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比较分别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和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2组各项症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酮体转阴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2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前2组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生理健康、心理状态、独立能力、社会关系、总体健康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
*P<0.05与护理前比较(配对t检验)
2.3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30,例数,%)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起病急、病情危重,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安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多伴随代谢紊乱,当其发展到脂肪分解加速阶段,血中酮体体积>2 mL时即可判断为酮血症,大量酮酸聚积,患者产生代谢性酸中毒症状,即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以高血糖、高血酮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表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会显著增加脑水肿、永久性神经损害和死亡等的风险。研究报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主要是由于患者依从性差、机体受到应激性刺激以及急性胃肠道疾病等引起[11-12],病情凶险,预后较差。因此,对该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尤为重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程长短不一,少则几小时,多则数周,部分年轻患者发病几小时后便会产生昏迷,患者家属必须关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高危信号,一旦发现患者异常立即送医院就诊,为患者争取治疗时机。治疗包括持续静滴小剂量胰岛素、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必要时给予补碱治疗。注意监测血糖及生命体征。血渗透压不宜下降过快(儿童、老年人<3 mmoL·L-1·h-1),以免出现脑水肿。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主动询问患者病史及不适,耐心倾听患者及陪同人员的主诉,对患者的病情作出客观的评估,明确其意识状态、呼吸频率等,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起病急、病情危重,在治疗时护理人员要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做好患者家属及患者的安抚工作[1]。作为一种新型的临床护理模式,人文护理模式强调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护理服务,除常规的技术性护理操作外,还应注重患者的心理状态,深入患者内心,了解其顾虑和担忧。大部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多伴随不同程度紧张、焦虑、烦躁等负性心理,再加上各类外界应激刺激,患者病情会不断加重。过度紧张会增加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促进交感神经兴奋,加快脂肪的分解速度,导致酮症病情加重。护理人员要及时疏导患者的负性情绪,对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科学评估,掌握与患者交流、沟通的方法,为患者提供宣泄的途径,帮助患者排解焦虑、烦躁等。通过科学的解释以及成功案例讲解增强患者治疗的依从性[13-15],缓解焦虑、抑郁心理,进而为各项临床治疗操作扫清障碍。本研究观察组接受人文护理模式,结果显示各项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说明人文护理能够对患者症状起到显著改善作用。本研究观察组并发症率仅为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7%(P<0.05)。说明人文护理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16-17]。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给予人文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症状缓解,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改善预后,故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 王丹,王玲玲,朱传英.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24):3150-3152.
[2] 程倩.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疗效观察与护理[J].海峡药学,2017,29(11):206-208.
[3] Vavilala MS,Marro KI,Richards TL,et al. Change in mean transit time,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nd cerebral blood volume during pediatric diabetic ketoacidosis treatment[J]. Pediatr Crit Care Med,2011,12(6):e344-349.
[4] 杨海燕,彭思萍,张琳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7,32(9):40-41.
[5] Harati H,Sharma V,Motazedi A. 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 inhibitor-associated diabetic ketoacidosis: Report of two cases with hyperglycemic ketoacidosis in type 1 diabetes[J]. J Diabetes,2016,8(1):165.
[6] 陈斌斌,闻亚军,瞿礼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急性肾衰竭、横纹肌溶解症一例的急救与护理[J].江苏医药,2016,42(12):1419-1420.
[7] 王丹蕾,季梅丽,唐文娟.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效果的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6):670-672.
[8] Lien AS,Jiang YD,Mou CH,et al. Integrativ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rapy reduces the risk of diabetic ketoacidosis in patients with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J]. J Ethnopharmacol,2016,15:324-330.
[9] 侯敬茹,辛颖.初发1型糖尿病患儿酮症酸中毒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5,30(8):585-588.
[10] 田玉先,王冬梅,任平香,等.静脉血气分析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5,36(1):79-80,81.
[11] 王珊,吴华妹,黄珍影.综合护理在急诊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的运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9):185-186.
[12] 肖伟,雷蕾.整体护理在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的作用探讨[J].医药与保健,2015,23(10):145-146.
[13] 蒋秀芳,雷延龄,董燕.婴幼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疗体会[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4,35(10):1213-1214.
[14] 黄映华,陈雪云,郭粉莲.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海南医学,2014,25(22):3431-3432.
[15] 张培红.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21(6):11-13.
[16] 郭伟.急救护理用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5,35(18):6-8.
[17] 韩丽丽.综合护理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30(21):2666-2667.
[收稿日期]2018-03-12;[修回日期]2018-03-22
[基金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20140057,20150395)
[作者简介]任会彩(1976-),女,河北鹿泉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主管护师,医学学士,从事临床护理学研究。
*通讯作者。E-mail:wangli519@sina.com
[中图分类号]R587.2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3205(2018)05-0597-04
(本文编辑:许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