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指经静脉向患者输入具有造血潜能的干细胞,使得造血功能重新建立,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随着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发展,造血干细胞移植成为目前治疗白血病、遗传性疾病、恶性实体瘤等疾病的主要方法[1]。在患者移植过程中,由于处在封闭的治疗环境,加上超大剂量的放化疗、免疫抑制剂等所导致的不良反应,以及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并发症给患者造成的痛苦等均可导致患者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产生较大的心理波动,从而影响疾病的治疗和恢复[2]。大量的研究证明,在疾病的发展与转归至恢复健康的过程中,心理社会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6]。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一般经历反应期、假愈期、极期、恢复期4个阶段[7]。极期是指造血干细胞回输后至植活前期间(造血干细胞回输后第2天至第9天),患者白细胞接近零值,对于是否能够成功植活充满不确定性,最容易出现焦虑的负性心理问题。目前国内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心理护理多数集中在支持性心理治疗及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过程与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相关知识为主的方法,措施较为单一。本研究旨在运用放松训练缓解消除患者焦虑情绪,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使其平稳度过细胞零期,确保移植的成功。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1月—2015年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内科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指征的患者;②年龄大于18岁,有阅读和语言沟通能力;③初中以上文化水平;④自愿参加并配合本研究。排除标准:①有精神、意识障碍者;②存在严重感染或并发症者;③存在高血压及心脏病者。将30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2组年龄、民族、婚姻、文化程度、职业、费用支付方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n=15,例数,%)
项别试验组对照组χ2P年龄 ≤40岁 >40岁9(60.0)6(40.0)7(46.7)8(53.3)0.540>0.05民族 汉族15(100.0)15(100.0)1.000>0.05婚姻 已婚15(100.0)15(100.0)1.000>0.05文化程度 初中5(33.3)4(26.7) 高中及中专4(26.7)4(26.7)0.190>0.05 大专及本科6(40.0)7(46.6)职业 农民 职员 个体 无业10(66.7)4(26.7)0(0.0)1(6.7)8(53.3) 6(40.0)1(6.7) 0(0.0) 2.620>0.05费用支付方式 自费 省医保 市医保 新农合1(6.7) 1(6.7) 3(20.0)10(66.7) 1(6.7) 2(13.3)2(13.3)10(66.7) 0.530>0.05
1.2 方法
1.2.1 研究人员的选择 由造血干细胞移植专科护士经过放松训练统一培训后对研究对象进行干预,研究人员熟练掌握造血干细胞移植知识且从事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工作3年以上,沟通能力佳。
1.2.2 干预方法 对照组在患者极期(第2天至第9天)采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常规,包括用药护理,病情监测、生命体征检测、心理支持、健康教育。试验组在采用造血干细胞移植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放松训练。①研究人员向研究对象讲解放松训练具体过程,指导其做好准备,认真体会放松时全身的变化。②为研究对象提供安静的环境,以便达到更好的放松效果。层流病房保持在24~26 ℃,进行放松训练前患者应排空大小便,并且精神集中、心无杂念。③三线放松法即放松身体,放松神经,不拘姿势,站、坐、卧均可。将身体分为两侧、前面、后面三条线,自上而下将整个身体逐次地进行放松。第一条线:头部两侧→颈部两侧→肩部→上臂→肘关节→前臂→腕关节→两手→十个手指。第二条线:面部→颈部→胸部→腹部→两大腿→膝关节→两小腿→两脚→十个脚趾。第三条线:后脑部→后颈部→背部→腰部→两大腿后面→两膝窝→两小腿→两脚→两脚底。先注意一个部位,然后默念“松”,同时注意离开这一部位,再注意下一个部位,再默念“松”。由第一条线开始,循序而下,待放松完第一条线后,接着进行第二条线放松,然后再进行第三条线放松。每放松完一条线,在止息点轻轻意守1 min。第一条线的止息点是中指;第二条线的止息点是大脚趾;第三条线的止息点是前脚心。当放松完三条线即一个循环后,再将注意力集中在脐,轻轻地意守该处,保持安静状态3~4 min。通常每次进行2~3个循环。④呼吸松弛训练法即采用稳定、缓慢地深呼吸,以达到松弛目的。一般要求连续呼吸20次以上,呼吸频率10~15次/min。吸气时双手慢慢握拳,微屈手腕,最大吸气后屏气3 s左右,再缓慢呼气,双手放松,全身肌肉处于松弛状态,如此重复呼吸。⑤由研究者指导患者进行训练,训练时患者注意力应高度集中,以便达到良好效果。待确定患者掌握后要求其每日晨起与睡前练习2~3个循环。
1.2.3 评价方法 应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8]在干预前及干预后对2组患者状态焦虑水平进行评价。并在干预前及干预后应用心电监护仪测量4次患者的心率及收缩压,取其平均值。问卷填写采用患者实时填写的方式,在干预前后下午医疗活动较少时由患者独自完成填写,时间为10 min。填写量表前采用量表统一指导语,向患者解释量表内各条目含义,使患者充分理解量表内容,然后根据其此时此刻的内心实际感受填写量表。填写完成后由研究人员校对填写情况,如发现漏项或与实际情况不符,应重新询问患者并加以校正。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比较分别采取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前试验组与对照组状态焦虑严重程度、焦虑水平得分及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状态焦虑水平得分及心率均较干预前下降(P<0.05),干预后试验组焦虑水平及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3。
干预前试验组与对照组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收缩压显著降低(P<0.05),而干预前后对照组收缩压无明显改变(P>0.05)。见表4。
表2 2组干预前状态焦虑严重程度比较 (n=15,例数,%)
组别中度焦虑严重焦虑试验组6(40.0)9(60.0)对照组8(53.3)7(46.7)χ20.536P0.464
表3 2组干预前后焦虑水平得分及心率比较
组别状态焦虑水平(分)干预前干预后tP心率(次/min)干预前干预后tP试验组48.80±1.9739.53±1.1917.7970.00085.27±3.3577.20±4.0011.0990.000对照组47.80±1.7841.40±1.5511.3550.00085.20±4.6083.10±4.393.154 0.007t1.4584.4540.0456.099P0.1560.0010.9640.000
表4 2组干预前后收缩压比较
组别收缩压干预前干预后tP试验组121.27±8.88117.07±5.013.5720.003对照组122.60±8.13121.60±8.091.8710.082t0.4291.849P0.6710.076
3.1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普遍存在焦虑 在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患者要经受大剂量的放射治疗与化学药物治疗,目的是将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摧毁,以便输入健康的造血干细胞后重建新的免疫系统。由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患者免疫力为零,极其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如肺部感染、肠道感染、皮肤感染、口腔黏膜感染等,故患者需要住进无菌层流病房。大剂量的放疗与化疗,与外界隔离的孤独,没有亲人的陪伴,身心的双重煎熬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虑等不良的负性情绪[2]。焦虑是指人类对于未来所发生事情结果不确定性的一种不安与恐惧的状态。长时间或过度的焦虑会给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本研究应用Spielberger的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回输后的状态焦虑进行评分,结果显示干预前试验组中度焦虑者为6例(40.0%)、严重焦虑者为9(60.0%),对照组中度焦虑者为8例(53.3%)、严重焦虑者为7例(46.7%)。由于患者入层流病房后对环境的陌生及对是否能够成功植活的不确定性,加之医护人员会将放疗及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告知患者,使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Pillay等[9]对60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后3个月进行随访,发现焦虑在移植2~3周时最为严重。有研究指出,患者如果存在焦虑,对于信息的接受能力将较往常下降[10-13]。因此,医护人员应积极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讲解造血干细胞移植免疫系统重建的过程就如同一个种子从发芽到长成参天大树的过程。种子在刚发芽时需要全方位的耐心呵护,经不起任何的风吹雨打,就如同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细胞零期,随着种子嫩芽逐渐长大,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免疫系统逐步重建,直至种子由嫩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可以经得起风吹雨打时,就像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免疫系统完全重建。这样生动形象的讲解可以增强患者移植的信心;向患者解释移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放疗及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可使患者有心理准备,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过程中的配合度。
3.2 三线放松法结合呼吸松弛训练的放松训练方法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极期焦虑的效果分析 放松训练,也可被称为松弛疗法,是指练习者经过专业指导后进行一段时间练习以放松躯体及精神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三线放松法是由我国传统气功演化而来,是指通过意念调整身体及气息动作,帮助身体在短时间内达到静息状态的主动放松手段,属于意念放松法[14]。三线放松法是有意识按照一定顺序放松全身肌肉,其目的是引导人体逐步进入松弛状态,从而降低应激水平,减轻负性情绪,改善生理功能。呼吸松弛训练法即采用稳定、缓慢的深呼吸,达到松弛目的。目前临床上医护人员应用种类多样的放松训练缓解、改善患者各种紧张和焦虑等负性情绪,这已成为一种降低应激反应的有效方法[15-16]。徐虹等[17]对60例脑血管介入待术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应用三线放松法结合呼吸松弛训练的放松训练方法后焦虑水平明显下降,血压及心率也较对照组有所降低,深度睡眠质量提高。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试验组焦虑水平较干预前明显下降[焦虑得分由(48.80±1.97)分降至(39.53±1.19)分],对照组焦虑水平较干预前下降[焦虑得分由干预前的(47.80±1.78)分降至干预后的(41.47±1.55)分],但试验组焦虑水平下降幅度更大。说明与造血干细胞移植常规护理相比,三线放松法结合呼吸松弛训练的放松训练方法降低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极期焦虑水平的作用更为显著。
3.3 三线放松法结合呼吸松弛训练的放松训练方法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极期心率的效果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试验组心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由(85.27±3.35)次/min降至(77.20±4.04)次/min],对照组心率水平也较干预前下降[由(85.20±4.60)次/min降至(83.4±4.39)次/min],但试验组心率水平下降幅度更大。说明三线放松法结合呼吸松弛训练的放松训练方法比造血干细胞移植常规护理在降低移植患者心率水平方面更为有效。
3.4 三线放松法结合呼吸松弛训练的放松训练方法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极期收缩压的效果分析 收缩压过高时患者会出现头疼头晕等不适症状,长时间的收缩压偏高会对身体多个脏器造成危害,甚至危及生命[18]。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试验组收缩压水平较干预前明显下降[由(121.27±8.88)mmHg降至(117.07±5.01) mmHg],对照组收缩压与干预前比较无明显变化。尽管2组干预前后所测数值均在正常范围,但对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来说,在极期期间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均极度低下的情况下,正常值范围内偏低的血压可降低脑出血的发生概率。所以,三线放松法结合呼吸松弛训练的放松训练方法对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在降低收缩压水平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总之,三线放松法结合呼吸松弛训练的放松训练方法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降低心率及收缩压水平,对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确保移植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1] 侯彩妍,王国权.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手册[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0:192-193.
[2] 周菲菲,傅荣.血液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及干预[J].江苏医药,2014,40(11):1350-1351.
[3] Amler S,Sauerland MC,Deiters C,et al. Factors influencing life satisfaction in acute myeloid leukemia survivors following allogene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 cross-sectional study[J]. Health Qual Life Outcomes,2015,13:28.
[4] 黄丹,梁列新,方秀才,等.精神心理因素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J].中华消化杂志,2015,35(9):599-605.
[5] 朱翔贞,刘文宾,卢眺眺,等.血友病A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生活质量的研究[J].浙江医学,2017,39(9):734-735.
[6] 林郁清,陈秋慧,史定妹.恶性肿瘤患者睡眠质量及其对恐惧疾病进展的影响[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7,11(6):559-562.
[7] 阮海涛,李玲.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入住层流室期间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5,29(36):4594-4596.
[8]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05-209.
[9] Pillay B,Lee SJ,Katona L,et al. A prospectiv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nse of coherence, depression, anxiety, and quality of life of ha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 patients over time[J]. Psychooncology,2015,24(2):220-227.
[10] 智红晓,山慈明,白雪.围术期健康管理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20):112-113.
[11] 杜洁.护理干预对脑卒中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16):92-94.
[12] 沈光芬.妊娠晚期孕妇心理健康状况对分娩方式的影响研究[J].职业与健康,2015,31(18):2514-2517.
[13] 马将,闫晓丽,黄洁,等.集体康复训练对卒中后焦虑抑郁情绪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6,37(9):1001-1005.
[14] 付秀华.三线放松疗法联合药枕对改善胃癌化疗患者睡眠、疲劳状态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23):94-95.
[15] 范飞,姜贵云,王立宁,等.肌电生物反馈放松训练治疗下背痛伴情绪障碍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7,39(7):529-531.
[16] 刘娟,曹仲茹,安云飞,等.正念减压疗法结合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32):4627-4630.
[17] 徐虹,马晶晶.三线放松法结合呼吸松弛训练对脑血管介入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13,25(1):66-67.
[18] 许峰,陈昌乐,胡敏,等.三线放松功辅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2017,39(6):846-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