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AMI患者急诊PCI术后家庭支持与遵医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王 卉1,杨 莉2,许健峰1*

(1.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质量管理科,河北 石家庄 050082;2.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血管内科,河北 石家庄 050082)

[摘要] 目的探讨中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家庭支持对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中老年AMI急诊PCI术后患者95例,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家庭支持、遵医行为和心脏事件发生情况,并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中老年AMI患者家庭支持得分5~15分,平均(11.3±2.4)分,高家庭支持组50例,低家庭支持组45例。高家庭支持组术后病情监测、坚持服药、健康心态、康复运动、定期复诊、科学膳食评分均高于低家庭支持组,心绞痛、AMI、急性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低家庭支持组(P<0.05)。遵医行为的病情监测、坚持服药、健康心态、康复运动、定期复诊、科学膳食评分与家庭支持呈正相关。结论家庭支持状况直接影响中老年AMI患者的遵医行为,医护人员应重视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为其提供高水平的家庭支持,以提高患者术后依从性。

[关键词] 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家庭支持;遵医行为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8.12.024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目前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最有效的手段[1-2],但PCI术后仍然存在冠状动脉再狭窄和缺血的风险,20%~30%患者在术后3~6个月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并出现明显的心绞痛,甚至出现AMI症状,预后较差[3]。AMI病情凶险,患者PCI术后需长期应用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降压、降脂等多种药物治疗,患者术后自我护理能力、健康行为的形成、应对心脏不良事件的能力等均需要家庭的持续关注及共同参与。近年有关PCI术后家庭支持、遵医行为对疾病及预后影响的报道增多,且多数收到了良好的效果[4-6],但有关中老年急性AMI患者PCI术后家庭支持与遵医行为相关性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采用调查问卷方式探讨中老年AMI患者PCI术后家庭支持与遵医行为的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我院成功接受急诊PCI术的中老年AMI患者95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45例;年龄60~76岁,平均(67.0±5.7)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1例,高中44例,大学及以上20例;职业:干部21例,工人36例,农民28例,其他10例。入选条件:①患者成功植入支架;②思维和语言能力正常并自愿配合调查者。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方法 出院后3个月~1年发放调查问卷,本研究采用的调查问卷分三部分。①个人一般资料: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情况、主要照顾者、费用报销情况等;②家庭支持自评量表:共15个条目,回答“是”得1分,回答“否”得0分,根据得分情况将家庭支持水平分为高功能家庭(≥10分,高家庭支持组)、低功能家庭(<10分,低家庭支持组)2个档次,分数越高表示家庭支持的水平越高;③患者术后的遵医行为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包括病情自我监测、用药情况、科学膳食、康复运动、按时复诊、健康心态6个方面,按严格遵守、大多数情况遵守、偶尔遵守、完全不遵守分别评为3、2、1、0分,分数越高表示遵医行为越好。首先详细向患者说明本调查的目的和意义,由责任护士负责发放调查问卷,然后向患者详细讲解问卷题目的内容,使被调查者完全理解后自主填写调查表,共发放问卷95例,全部回收,问卷有效率为100%。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中老年AMI患者的家庭支持情况 95例中老年AMI患者家庭支持得分为5~15分,平均(11.3±2.4)分,其中高家庭支持组50例(52.63%),低家庭支持组45例(47.37%)。出院后照顾者为配偶41例,子女29例,其他家属16例,保姆9例。

2.2 2组中老年AMI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高家庭支持组和低家庭支持组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安放支架数目、家庭收入、费用报销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中老年AMI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例数,%)

组别例数性别男性女性年龄(x-±s,岁)职业干部工人农民其他文化程度初中以下高中大学以上 高家庭支持组5026 (52.0)24(53.3)66.40±5.7610(20.0) 19(38.0) 15(30.0)6(12.0) 16(32.0) 23(46.0)11(22.0) 低家庭支持组4524(53.3) 21(46.7)66.97±5.7811(24.4)17(37.8)13(28.9)4(8.90) 15(33.3)21(46.7)9(20.0)χ2/t/Uc0.0160.4310.4390.213 P0.8960.9780.9320.831组别例数安放支架数目1个2个3个以上月家庭收入1 001~2 000元2 001~3 000元3 001~5 000元>5 000元费用报销情况医保 农合自费高家庭支持组5011(22.0)22(44.0)17(34.0)6(12.0)15(30.0)19(38.0)10(20.0)20(40.0)19(38.0)11(22.0)低家庭支持组459(20.0)20(44.4)16(35.6)4(8.9) 13(28.9)17(37.8)11(24.4)18(40.0)17(37.8)10(22.2)χ2/Uc0.2240.5900.001P0.8220.5540.999

2.3 2组中老年AMI患者遵医行为各评分比较 高家庭支持组术后病情监测、坚持服药、健康心态、康复运动、定期复诊、科学膳食评分均高于低家庭支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中老年AMI患者遵医行为各评分比较 分)

组别例数遵医行为病情监测坚持服药 健康心态 康复运动定期复诊科学膳食高家庭支持组502.05±0.322.30±0.272.14±0.672.16±0.652.52±0.502.50±0.58低家庭支持组451.79±0.321.65±0.301.22±0.421.37±0.491.35±0.481.31±0.47t3.95411.1157.9156.63011.60511.031P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2.4 家庭支持与中老年AMT患者PCI术后遵医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遵医行为的病情监测、坚持服药、健康心态、康复运动、定期复诊、科学膳食评分与家庭支持呈正相关(P<0.05),见表3。

表3 家庭支持与中老年AMT患者PCI术后遵医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遵医行为家庭支持rP病情监测0.3250.005坚持服药0.3760.002健康心态0.4000.001康复运动0.4290.000定期复诊0.5120.000科学膳食0.4130.001

2.5 2组PCI术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高家庭支持组心绞痛、AMI、急性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低家庭支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中老年AMI患者心脏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例数,%)

组别例数心绞痛AMI急性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高家庭支持组509(18.0)2(4.0) 3(6.0)4(8.0)低家庭支持组4520(44.4)9(20.0)10(22.2)11(24.4)χ27.8095.9225.2764.816P0.0050.0150.0210.028

3 讨 论

3.1 PCI术后患者家庭支持来源和重要性 家庭是我国社会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支持对于疾病的恢复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生理功能减退导致记忆力差、接受专业知识水平有限及不良生活方式,均易导致中老年患者病情反复发作,而家属则是患者的主要照顾者。有研究显示家属在医院没有接受足够训练,在家庭救护时心脏事件发生率高[7]。同时中老年PCI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关怀度有密切关系,健康的心理状态可以促进遵医行为的形成[8]

宋美燕等[7]对168例PCI术后患者及198例家属延续性护理需求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排名前5位的分别为用药指导、饮食指导、术后并发症知识、休息与活动指导、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家属延续性护理需求排名前5位的分别为心脏不良事件应对、休息与活动指导、术后并发症知识、病情监测、疾病复发急救知识。说明PCI术后患者的家庭支持及护理需求对患者的康复及预防心脏不良心脏事件尤为重要。本研究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7.0±5.7)岁,子女和配偶是患者出院后的主要日常照顾者,家属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通过医护人员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意识到在医院治疗期间病情康复及预防的重要,更需要回归家庭后治疗的延续性。

3.2 中老年AMI患者PCI术后家庭支持情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95例患者中对家庭支持程度总体持满意态度高者50例,未出现家庭支持低于5分的患者。分析原因:一方面大多数患者与配偶或子女生活在一起,家属给予患者身心支持;另一方面中老年AMI患者接受支架治疗大多遵从其家属的意愿,从侧面反映了家属支持度较高。家庭支持各条目中,“家庭成员乐于帮助我解决问题”、“家庭成员分享我很多感兴趣的事情”等得分较高,显示家人对患者给予了充分的照顾,患者对家庭充分的信任,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生活有了信心和动力。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在“家庭愿意听我想什么、家庭对我的个人需求敏感”2项得分较低,考虑患者退休在家,术后严密监测自己的病情,有时过度敏感于自身的变化,而配偶或者子女除了照顾患者的生活起居外,忙于家务或者工作,比较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忽略了患者的情感变化,降低了患者的家庭满意度。

临床研究证实,患者的康复效果与社会支持、家庭功能密切相关,良好的社会、家庭环境(支持)能够帮助患者更好的康复[9-11]。家庭支持作为护理工作的延续,在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2-13]。另外,经济困难是妨碍良好家庭支持的原因之一,也是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中的一大难题。

3.3 家庭支持对PCI术后中老年AMI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PCI术后6个月再狭窄发生率高达25%~35%,晚期、极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除与病例选择不当、植入技术不成熟、规范的药物治疗不到位有关外,还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态度及遵医行为有关[14-15]。对于中老年AMI患者,支架手术缓解了犯罪血管的血液供应,改善了临床症状,但术后康复是长期的过程,术后血管再狭窄发生率高,患者及家属需要了解如何从饮食、用药、生活方式等方面维护健康,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用药方案。有研究显示,通过遵医行为可以识别术后复发胸痛及支架内再狭窄的高危患者,遵医行为不佳会导致患者出院后康复治疗的不延续或者中断,导致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

家庭是一个自然支持系统,扮演着促进和保护个人健康的重要角色。本研究结果显示,高家庭支持组病情监测、坚持服药、健康心态、康复运动、定期复诊、科学膳食评分高于低家庭支持组,心绞痛、AMI、急性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低家庭支持组,家庭支持情况与支架术后遵医行为呈正相关。表明患者获得的家庭支持越多,其对待疾病的态度越积极。对支架治疗后预防及康复认识有所提高,会采取对疾病康复有促进作用的积极应对方式,增强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

综上所述,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和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是深远的,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医护人员有责任对家属进行有效的家庭支持教育,以确保患者在非住院期间养成良好的遵医行为,减少并发症和疾病的复发,改善患者预后,从而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Mizuguchi Y,Hashimoto S,Yamada T,et al.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for nonagenarian patients with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experience of a single Japanese center[J]. J Cardiol,2016,67(4):331-334.

[2] 王红雷,董平栓,尚喜燕,等.急诊PCI中监测血管饱和度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和预后的影响[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2(4):247-250.

[3] 梁祥文,李平,甘剑挺,等.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再狭窄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4,22(3):283-286.

[4] 张绍果,杨辉.基于护理结局分类对糖尿病病人治疗过程中家庭支持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4,28(4):1711-1712.

[5] 张帆,陈昆婵,苏小游.家庭支持系统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有效性研究[J].浙江医学,2015,37(23):1953-1955.

[6] 何凯立,宋涛,骆燕鸣,等.家庭支持干预对老年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7):18-19.

[7] 宋美燕,许丽芳,方舜贞,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与家属延续性护理需求的调查研究[J].护理学报,2016,23(17):63-65.

[8] 董晓晶,杨萌萌,郑伟.老年PCI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关怀度的相关性研究[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35(1):72-74.

[9] 张爱菊.社会家庭支持干预对精神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社区医学杂志,2016,14(8):18-20.

[10] 赵惠芬,尤燕清.家庭支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4,15(11):971-973.

[11] 罗会强,吴侃,钱佳慧,等.家庭支持对我国老年人身心健康影响的城乡差异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48(2):263-267.

[12] 何翠竹,梁欣,苏斐,等.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延续护理的效果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6,37(8):893-896.

[13] 赵瑞丽,杨洪喜,郭立双.延续性护理对痛风出院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8,39(2):228-231.

[14] 韩冬丽,胡爽,王丽丽.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遵医行为、疾病认知状况与疾病预后相关性分析[J/CD].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60):11764-11765.

[15] 董士佳.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内支架植入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原因及处理措施[J].中国处方药,2017,15(3):107-108.

[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3205(2018)12-1463-04

[收稿日期]2018-06-14;

[修回日期]2018-07-22

[基金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20170208)

[作者简介]王卉(1962-),女,河北石家庄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副主任护师,从事临床护理学研究。

*通讯作者。E-mmail:xujf@163.com

(本文编辑:赵丽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