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疾病是全球的第二位死因,是中国的第一位死因[1-2]。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是指颈内动脉主干或皮层支的完全性卒中,是神经内科常见的急重症之一,患者常因梗死后脑细胞水肿导致颅内压升高,甚至形成脑疝,脑组织损伤严重,病死率和致残率高[3]。颅内压增高作为脑梗死不可避免的一个环节,通过颅内压监测可以很好地反映颅内压的变化及严重程度,但受到条件限制[4-5]。已有研究证实脑特异性蛋白质对脑梗死病情评估及预后有参考意义[6-7],但能否通过测定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S-100B蛋白含量变化间接反映颅内压变化,临床方面还未有相关研究及报道。本研究动态监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急性期颅内压的变化,并监测同时期血清NSE及S-100B蛋白水平,旨在为判断颅内压严重程度提供参考指标。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10月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病房住院的大面积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病例组),均经CT或MRI确诊为大面积脑梗死,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Adama分型法中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标准:梗死灶≥3 cm,累及2个以上解剖部位。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42~78岁,平均(61.3±14.5)岁。病例组纳入标准:发病24 h内入院,既往无明显心肝肾功能不全,无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血液疾病等。治疗方法为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清除自由基、营养脑细胞、降低颅内压以及补液等综合治疗。对照组为同时期入我院正常体检者30例,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40~77岁,平均(61.9±14.7)岁。2组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
1.2 标本采集 病例组入院后立即采肘正中静脉血3 mL,之后分别于发病后第3天、第5天、第7天清晨空腹采肘静脉血3 mL;对照组于体检当天空腹抽取肘正中静脉血3 mL。集中由专人收集放置于真空采血管中,存放4 ℃冰箱中不超过1 h,后立即去医学检验室行2 500 r/min离心10 min收集血清,并放置-80 ℃冰箱保存。
1.3 颅内压测定 所有受检者均于入院时同时、同步应用无创颅内压监测仪(NIP-320型,重庆海威康医疗仪器有限公司)监测颅内压,所测得结果为左侧颅内压与右侧颅内压的平均值。
1.4 血清NSE和S-100B蛋白含量测定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NSE、S-100B蛋白含量,所有步骤均严格按照北京康斯利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试剂盒说明书由专人进行操作。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比较分别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F检验和SNK-q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发病24 h内颅内压、血清NSE和S-100B蛋白比较 发病24 h内病例组颅内压、血清NSE和S-100B蛋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发病24 h内颅内压、血清NSE和血清S-100B蛋白水平比较
Table 1 Comparison of intracranial pressure,serum NSE and S-100B protein levels in 2 groups within 24 hours after onset
组别颅内压(mmH2O)血清NSE水平(mg/L)血清S-100B蛋白(mg/L) 病例组138.433±6.7113.352±0.093 1.541±0.113 对照组131.352±5.6431.151±0.4321.152±0.431t值8.9732.0555.042P值0.0000.0000.000
2.2 病例组不同时点颅内压、血清NSE和S-100B蛋白比较 病例组入院第3天、第5天、第7天颅内压、血清NSE和S-100B蛋白均高于入院24 h,在入院第7天开始下降,但仍高于入院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病例组不同时间点颅内压数、血清NSE和血清S-100B蛋白水平比较
Table 2 Comparison of intracranial pressure,serum NSE and S-100B protein level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in the case group
检测时间颅内压(mmH2O)血清NSE(mg/L)血清S-100B蛋白(mg/L) 入院24 h 138.433±6.7113.352±0.093 1.541±0.113入院第3天195.042±0.061∗4.681±0.244∗2.162±0.162∗入院第5天208.741±13.371∗#8.132±0.173∗#3.032±0.171∗#入院第7天188.052±11.613∗#△7.061±0.161∗#△2.731±0.121∗#△F值6.3569.3935.734P值0.0030.0000.016
*P值<0.05与入院24 h比较 #P值<0.05与入院第3天比较 △P值<0.05 与入院第5天比较(SNK-q检验)
颅内压是相对于大气压的颅内空间的压力[8]。颅内压反映了脑脊髓轴的容量增减与其适应这些变化能力之间的动态关系[9]。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由于脑组织缺血、缺氧,微循环产生灌注不足,导致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钾离子泵功能丧失,不能将细胞内钠离子泵出到细胞外,使得细胞内渗透压增高,出现细胞源性水肿。随着缺血时间的增长,缺血4~6 h后,血脑屏障遭到破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血管内容物渗透至细胞外液,进而会出现血管源性水肿,此时神经元陆续出现坏死,导致细胞外液水分增多,增加颅内压力,进一步压迫周围脑组织,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会增加神经功能缺损,还可能导致颅内压增高甚至形成脑疝,危及生命[10]。颅内压增高是急性大面积脑梗死不可避免的病理生理现象,故及时发现颅高压的严重程度,控制颅高压、减少脑组织的进一步损伤是急性脑损伤的主要治疗目标[11-12]。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在出现颅内压增高的同时,常常伴随着脑特异性蛋白质的高表达,且随病情变化而变化[13]。
血清NSE是独属于神经内分泌细胞和神经元的一种蛋白酶,呈酸性,由α、β和γ 3种亚单位组成,以γ为主。由于自身在神经内分泌肿瘤监测方面具有较高特异性,已有研究证实NSE在神经母细胞瘤、小细胞肺癌和甲状腺髓质癌等诊断中有较高参考价值,其中小细胞肺癌的检出率高达70%左右[14]。在神经内外科方面,NSE作为神经组织特异性的标志物,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学者与专家们的关注。国内有学者研究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治中的价值[15],而在国外对于NSE与肿瘤、重型颅脑损伤之间的关系是目前研究的热点[16-17]。因此,NSE可用于神经系统、内分泌以及肿瘤等疾病的鉴别诊断、病情监测、疗效评价和复发预报。S-100B蛋白是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酸性钙结合蛋白,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由2个亚基构成[18]。作为神经元的另一重要特异性标志物,与NSE相比,S-100B蛋白主要是用于颅脑损伤的评价[19-20]。目前国外发现S-100B蛋白还可以作为选择生物标志物用于Ⅲ期黑色素瘤完成淋巴结清扫[18]。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对于S-100B蛋白可间接判断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等引起了更多国内外学者的兴趣。研究发现,急性脑梗死发生后,正常脑细胞的细胞膜完整性遭到破坏,导致NSE及S-100B蛋白较易进入细胞间隙,由于缺血缺氧导致血脑屏障通透功能降低,这些特异性较高的中枢神经系统蛋白就会进入外周血中[21]。由于对外周血监测NSE和S-100B蛋白操作简单、方便,相对于直接监测颅内压及脑水肿等脑损伤指标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较少,可以大大缓解社会经济压力,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与社会价值。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热衷于研究血清NSE和S-100B蛋白作为检测指标间接评估脑组织损伤的严重程度[22-23]。本研究病例组血清NSE、S-100B蛋白含量与颅内压变化大体一致,多于入院,第3 d开始升高,第5天达到高峰,第7天又降低。
本研究结果显示,病例组颅内压水平较对照组高,且颅内压的变化伴随着血清NSE、S-100B蛋白含量值变化,即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清NSE、S-100B蛋白含量越高,颅内压也越高。
综上所述,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清NSE和S-100B蛋白水平与颅内压变化有一定的关系,可及时反映颅内压的动态变化,为高颅压早期发现和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提供间接参考,值得临床更进一步的研究。
[1] Nii M,Maeda K,Wakabayashi H,et al. Nutritional improvement and energy intake are associated with functional recovery in patients after cerebrovascular disorders[J]. J Stroke Cerebrovasc Dis,2016,25(1):57-62.
[2] 董雯,李保玉,屈园利,等.急性脑血管病发病特点的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2):254-255,267.
[3] 周映彤,刘李攀,黎罗明,等.52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颅内压动态监测的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7,38(1):16-17.
[4] 方黎晓,胡少玄,徐洪飞,等.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治疗中的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2):1631-1632,1635.
[5] Syed H,Unnikrishnan VU,Olcmen S. Characteristics of time-varying intracranial pressure on blood flow through cerebral artery: a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approach[J]. Proc Inst Mech Eng H,2016,230(2):111-121.
[6] 景增秀.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S100B、半乳糖凝集素-3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3):623-625.
[7] 陈锦景,张旸,朱春然,等.血清S100B和NSE联合检测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判断的价值[J].现代医学,2016,44(11):1602-1604.
[8] 于海东,高麟,李海龙,等.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研究,2015,28(2):212-213,216.
[9] 王立江,元小冬.有创颅内压监测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7,29(8):55-59.
[10] 王忠,苏宁,吴日乐,等.显微血肿清除术及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症大面积脑出血及早期颅骨修补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6,37(8):903-907.
[11] 潘运高.高渗盐水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继发脑水肿、颅高压的价值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6):169-170.
[12] 任军伟,吴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颅内压、脑灌注压与血压调控研究进展[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6,43(3):251-254.
[13] 郭清保,谢曼丽,杨彦龙,等.大骨瓣减压联合亚低温对大面积脑梗死病人血清hs-CRP、NSE、S100-β3蛋白水平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18):2360-2363.
[14] 滕悦,袁成,朱爱玲.血清ProGRP和NSE在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16(24):2440-2442.
[15] 郭映辉,李梅,刘新光,等.动态监测血清caspase-3和NSE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治中的价值[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6,37(9):1069-1072.
[16] 张建国,张德厚,胡振奎,等.NSE、D-D、CRP在重型颅脑损伤病情判断中的价值[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7,25(12):749-752.
[17] 李岚.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多种指标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临床肺科杂志,2018(1):178-181.
[18] Damude S,Wevers KP,Murali R,et al. A prediction tool incorporating the biomarker S-100B for patient selection for completion lymph node dissection in stage Ⅲ melanoma[J]. Eur J Surg Oncol,2017,43(9):1753-1759.
[19] Egashira Y,Zhao H,Hua Y,et al. White matter injury after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role of blood-brain barrier disruption and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J]. Stroke,2015,46(10):2909-2915.
[20] 李季林,盛罗平,陈仁辉,等.颅脑损伤后血清中MMP-9、S-100B蛋白的表达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及脑水肿相关性的研究[J].创伤外科杂志,2017,19(3):185-188.
[21] 朱青川.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及S-100B蛋白动态变化及意义[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0):54-55.
[22] 刘联平.血清S-100B蛋白、NSE及GST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西南军医,2016,18(2):137-139.
[23] Gultekin R,Huang S,Clavisi O,et al. Pharmacological interventions in traumatic brain injury: can we rely on systematic reviews for evidence[J]. Injury,2016,47(3):516-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