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是引发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病原体。自1981年首次分离出HIV以来,AIDS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增加[1-2]。血液输注虽是改善细胞缺氧状态、补充血容量的主要临床治疗手段,但同时也是导致HIV在人群中扩散的重要传播途径。尤其近几年多家采供血机构的研究表明,无偿献血人群的HIV感染率呈逐渐增长趋势[3-4]。因此,HIV感染者进入无偿献血给血液安全带来极大威胁。对于一个采供血机构能够及时详尽地了解本地区HIV感染者的人员构成、主要组成人员近几年HIV感染率的变化趋势至关重要。有针对性地加强这部分人员HIV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同时增强咨询招募工作人员的识别和排除高危人群能力,从而将HIV感染者阻隔在献血流程的第一道屏障之外。为此,本研究收集河北省血液中心2011—2017年无偿献血人群中的HIV感染者,观察HIV阳性献血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分布特征,分析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率的变化趋势。
1.1 无偿献血者资料收集 无偿献血者献血前均必须认真填写《无偿献血登记表》,并进行血压、脉搏、体重、血红蛋白含量(硫酸铜目测法)、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干化法)、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免疫金标法)等相关指标检测,以上指标检测合格者方可献血。所有献血者均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中的相关规定和标准。采用唐山启奥信息管理系统Shinow 9.0收集2011—2017年河北省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的资料,该资料来源于献血者本人所填写的《无偿献血登记表》,并将其按照献血年限及献血者性别、年龄、职业等指标进行分类统计分析。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STAR 全自动加样器(瑞士Hamilton公司),FAME 全自动酶免分析仪( 瑞士Hamilton 公司), HIV抗原抗体联合诊断试剂盒(英国DiaSorin公司,Murex Biotech Ltd,北京万泰公司)。Ampli STAR CH8全自动核酸提取分析仪、ABI7500荧光定量PCR仪、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Ⅰ/Ⅱ)-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均为苏州华益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所用检测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1.3 血液标本的检测 采集的血液标本首先采用2种不同厂家的HIV抗原抗体联合诊断试剂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初筛检测。2种试剂检测结果均呈非反应性,判定该血液标本为HIV阴性;2种试剂检测结果均呈反应性,判定该血液标本为HIV阳性。2种试剂中任一种检测结果为反应性,采用2种不同试剂同时进行双孔复检,2种试剂复检结果均呈非反应性,判定该标本为HIV阴性,任1种试剂单孔或双孔复检呈反应性,判定该标本为HIV阳性。初筛的HIV阳性标本送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进行确证试验。确证试验呈反应性的即认为该献血者为HIV感染者。
采用唐山启奥信息管理系统Shinow 9.0挑选ELISA检测阴性的血液标本进入核酸检测,血液标本核酸检测采用混检模式(8∶1)。如检测呈反应性,即对该献血者进行追溯,联系其来血液中心重新采集血液标本进行检测。再次采集的标本同时采用ELISA和核酸2种方法进行检测。当2种方法检测结果均呈反应性时,判定该标本为HIV阳性,即认为该献血者为HIV感染者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比较采用线性趋势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011—2017年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率变化趋势 共检测血液标本1 178 295例,其中HIV阳性献血者151例,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率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见表1。
表1 2011—2017年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率变化趋势
Table 1 The change trend of HIV infection rate of blood donors from 2011 to 2017
年份献血人次HIV阳性阳性率2011139 84475.01/10万2012156 9231912.11/10万2013167 5252313.73/10万2014169 8722313.54/10万2015172 4992212.75/10万2016183 1332714.74/10万2017188 4993015.92/10万χ2值5.670P值0.017
2.2 2011—2017年HIV阳性献血者性别、年龄、职业分布特征 HIV阳性献血者主要为男性占96.03%,女性仅占3.97%; HIV阳性献血者以18~25岁和26~35岁年龄段为主,分别为33.11%和28.48%; HIV阳性献血者以自由职业和职员为主,分别为33.11%和25.83%。见表2。
2.3 2011—2017年男性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率变化趋势 无偿献血者中的HIV感染者以男性为主,男性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率呈明显上升趋势(P<0.05),见表3。
表2 2011—2017年HIV阳性献血者性别、年龄、职业分布特征
Table 2 The gender, age and occupations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IV-positive blood donors from 2011 to 2017
分布特征HIV阳性构成比(%)性别 男性14596.03 女性63.97年龄 18~25岁5033.11 26~35岁4328.48 36~45岁4026.49 ≥46岁1811.92职业 自由职业者5033.11 职员3925.83 农民2818.54 工人117.29 学生159.93 干部85.30合计151100.00
表3 2011—2017年男性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率变化趋势
Table 3 The change trend of HIV infection rate of male blood donors from 2011 to 2017
年份男性献血人次HIV阳性阳性率201190 73277.72/10万2012105 5561918.00/10万2013111 8932118.77/10万2014116 2572218.92/10万2015120 1202117.48/10万2016126 1862519.81/10万2017127 0003023.62/10万χ2值4.862P值0.027
2.4 2011—2017年不同年龄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率变化趋势 无偿献血者分为18~25岁、26~35岁、36~45岁、≥46岁4个年龄段。18~25岁年龄段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率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26~35岁、36~45岁年龄段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率未见明显变化(P>0.05)。见表4。
2.5 2011—2017年自由职业者和职员HIV感染率变化趋势 无偿献血者职业分为自由职业者、职员、农民、工人、学生、干部。自由职业者和职员占HIV阳性献血者多数。职员HIV感染率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而自由职业者HIV感染率未见明显变化(P>0.05)。见表5。
表4 2011—2017年不同年龄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率变化趋势
Table 4 The change trend of HIV infection rate of blood donors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from 2011 to 2017
年份18~25 岁例数HIV阳性阳性率26~35岁例数HIV阳性阳性率36~45岁例数HIV阳性阳性率201154 36823.68/10万37 90435.18/10万35 47425.64/10万201251 814815.44/10万45 432613.21/10万42 962511.64/10万201348 670816.44/10万46 328510.79/10万41 581716.83/10万201444 361715.78/10万49 533918.17/10万43 85736.84/10万201531 668618.95/10万51 02159.80/10万45 440919.81/10万201639 2381128.03/10万52 767713.27/10万46 923510.66/10万201750 148815.95/10万51 702815.47/10万45 611919.73/10万χ2值4.3480.5551.954P值0.0370.4560.162
表5 2011—2017年自由职业者和职员HIV感染率变化趋势
Table 5 The change trend of HIV infection rate of freelance worker and staff from 2011 to 2017
年份自由职业者例数HIV阳性阳性率职员例数HIV阳性阳性率201134 27512.92/10万23 478312.78/10万201245 5601021.95/10万21 760418.38/10万201359 682711.73/10万21 075523.72/10万201460 81446.58/10万19 087631.44/10万201551 096611.74/10万17 184634.92/10万201655 122916.33/10万18 771737.29/10万201754 5371323.84/10万18 874842.39/10万χ2值2.9745.089P值0.0850.024
随着我国居民医保的全面普及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国各地的临床用血量均呈逐渐增长趋势[5]。而无偿献血人群的HIV感染率近年也在不断增加,通过输血导致的HIV感染与传播给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6]。因此,如何降低献血人群的HIV感染率,提高血液安全成为采供血机构亟待解决的重点和难点。最初为了防止HIV阳性样本发往临床,对血液标本采用ELISA法进行HIV抗原抗体联合检测,为了进一步缩短“窗口期”,提高血液安全,在血清学检测的基础上又增加了HIV-RNA检测,进一步降低了HIV阳性样本发往临床的概率。本研究结果显示,2011—2017年通过传统ELISA抗原抗体联合检测共检出HIV阳性标本149例,核酸法检出HIV阳性标本2例。证实了病毒核酸检测的必要性。但由于试剂检出能力的限制,并不能完全杜绝“窗口期”标本的存在。故而,降低献血人群的HIV感染率应从多渠道出发。献血者咨询招募是血液采集的第一道环节,也是减少HIV感染者进入献血流程的第一道屏障。为此,需要采供血机构对本地区献血人群HIV感染者的构成以及主要HIV感染者感染率变化趋势有深入了解,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咨询招募工作,尽可能将高危人群阻隔在献血流程的第一环节。
河北省血液中心是省会石家庄市唯一的采供血机构,在2011—2017年共检出HIV阳性标本151例,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率呈逐渐升高趋势。与合肥[7]、重庆[8]、济南[9]、泉州[10]等地一致。说明提高血液安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本研究绝大部分HIV感染者为男性,与安阳[11]、无锡[12]、济南[9]等地的性别差异趋势一致;以年轻人为主,18~25岁占33.11%,26~35岁占25.83%,HIV感染者年轻化趋势与许昌市[13]、贵州省[3]相一致。本研究以自由职业者、职员和农民为主,HIV感染者的职业构成与济南市[9]、许昌市[13]等地存在差别。可能与石家庄城镇化快速发展、大批农村人口进入城镇有关;此外,我中心为满足临床供血需求,不断拓展献血者资源,大型商场、超市、农村集市等自由人群比较聚集的地方均成为特有的采血地点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所以,石家庄献血人群HIV感染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分布既有与其他采供血机构相同的特点,同时也有自身的特有之处。
在HIV感染者中,男性几乎是女性的24倍,且其感染率呈上升趋势。这种高比例的差异,除了与男性献血人数高于女性献血者之外[14],还与以下两个主要因素有关。第一,按照“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点,男性参与社会交际的机会与频率明显高于女性,故他们接触社会不良现象并发生高危性行为的机会也大大增加,尤其部分人无法抵制腐朽堕落思想的侵蚀,导致这种社会现象的进一步加剧,而“性交”则是引发HIV传播的一个主要途径。第二,男男性行为已成为引发HIV传播的一条主要途径[15-16]。在中国,由男男性行为人群导致的HIV感染呈上升趋势,已由2006年的487例迅速增加到2015年的30 000例以上[17]。因此,男男性行为人群引发的高HIV感染率已成为血液安全的严重威胁[18]。本研究男性献血者HIV感染率从2011年到2017年增加2倍多,这种上升趋势是否与男男性行为人群引发的高HIV感染率密切相关?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
石家庄地区献血人群的HIV感染者同上海市杨浦区[19]、济南市[9]、南京[20]等地区一样主要集中在青壮年,但也有自己的特殊之处。石家庄地区18~25岁献血者不仅是HIV感染者的主体,其HIV感染率还呈明显上升趋势。原因可能为此年龄段人群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身体和精力均旺盛,接受新思想新事物的能力强,发生高危行为的可能性也较大。有研究显示,男男性行为人群多为城市青年,年龄多集中在20~29岁[17]。
献血人群HIV感染者主要为自由职业者、职员等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即为没有固定工作者,职员多为在公司打工或从事商品买卖的人员。这两类从业人员的共同特点是工作变动较大、人员流动性强。因此,这两部分人群不易进行集中化HIV相关知识宣传教育,HIV防治知识缺乏,使其成为主要的HIV感染者。职员的HIV感染率呈上升趋势可能与这部分人群参与社交场合、发生高危性行为的机会相对较多有关。
综上所述,石家庄地区无偿献血人群的HIV感染者主要集中在青年男性,尤其是作为职员的青年男性,这也是本地区的高危人群,其感染率还在呈上升趋势。对此,应采取以下措施:①增强献血招募人员的排查能力,有针对性地加强献血前的排查征询工作,将高危人群隔离于献血前,从第一环节提高血液安全,而不是将征询工作流于表面形式;②通过多种途径,如短信、微信、电视等多种信息传播媒介加强HIV防治知识的传播,提高高危人群的安全意识;③有针对性地招募低危人群成为主要献血者,从献血源头提高血液安全。
[1] Zhang C,Li X,Liu Y,et al. Emotional,physical and financial burdens of stigma against 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 in China[J]. AIDS Care,2016,28(Suppl 1):124-131.
[2] Tang W,Babu GR,Li J,et al.The difference between HIV and syphilis prevalence and incidence cases:results from a cohort study in Nanjing,China,2008-2010[J]. Int J STD AIDS,2015,26(9):648-655.
[3] 王妤,丁显平.贵州省某市无偿献血人群感染HIV情况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2):245-247.
[4] 乔淑艳,曹会珍,杨永生.2009-2013年唐山市无偿献血人员HIV抗体检测状况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5,31(12):1403-1405.
[5] 王素玲,王磊,王切,等.2004-2014石家庄地区献血人群的年龄和文化程度分布及变化趋势[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5,36(9):1048-1052.
[6] 朱绍汶,胡文佳,王亚武,等.江苏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趋势调查[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38(10):1311-1312,1318.
[7] 段友红,程卫芳,吴君胜,等.合肥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的检测及流行病学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5):641-642.
[8] 徐婷,喻荷莲,罗阳,等.重庆市沙坪坝区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情况调查[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19):2854-2856.
[9] 陈秀莲,韩雪莹,刘正敏,等.2006-2013年济南市无偿献血者HIV检测情况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5,17(4):353-355.
[10] 陈惠民,吴丽惠.2010-2014年泉州地区不同献血人群HIV感染情况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7,19(2):135-136,141.
[11] 冯娟.安阳地区无偿献血者及其中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感染情况调查分析[J].安徽医学,2018,39(2):170-173.
[12] 李林,郭方,钱惠忠,等.无锡市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7,19(5):447-450.
[13] 杨志伟,张萌萌,赵囡,等.2015-2016年许昌市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情况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17,24(10):1225-1227.
[14] 王素玲,王切,何天博,等.2004-2014年石家庄地区无偿献血人群的分布特点及变化趋势分析[J].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15,38(5):393-398.
[15] Cai YM,Song YJ,Liu H,et 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ommercial sexual behavior amo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in Shenzhen,China,in 2011-2015[J]. Zhonghua Yu Fang Yi Xue Za Zhi,2016,50(11):943-948.
[16] Liu Y,Zhang Y,Ning Z,et al.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victimization and HIV infection amo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in Shanghai,China[J]. Biosci Trends,2018,12(2):142-148.
[17] Qin Q,Guo W,Tang W,et al. Spatial Analysis of the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Epidemic amo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in China,2006-2015[J]. Clin Infect Dis,2017,64(7):956-963.
[18] Xu YY,Zhu ZP,Wu SS,et al. Infection status of HIV in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in Nanjing,2011-2015[J]. Zhonghua Liu Xing Bing Xue Za Zhi,2016,37(11):1503-1508.
[19] 郭菲,臧艳,郭慧军,等.上海市杨浦区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状况调查及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5,28(8):884-885.
[20] 石洁,贾璐,骆莺,等.2013-2015年南京市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状况调查及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7,19(1):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