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研究·
2016年2月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颁布了《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大纲(试行)》(下称《大纲》),对保障新入职护士的培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大纲中明确要求新入职护士要进行医学人文培训[1]。同理心作为医学人文的重要内容,是护患关系的核心特质,也是护士必备的基本素质和实际能力[2-5]。同理心亦称共情,是指个体站在他人的立场,感知他人精神世界,理解他人情绪情感的能力[6]。然而,目前我国新入职护士培训更侧重于临床专业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尚未将人文素养培育与医学实践有机结合。因此,医院培训有必要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提升新入职护士的同理心水平。体验式教学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实践认识周围事物,用亲身经历去感知、理解、验证教学内容,帮助培养护士同理心等人文素质[7]。我院将“黑暗中对话”体验式教学应用到新入职护士培训中,旨在增强护士对患者及家属的同理心,提高新入职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并探讨体验式教学对提升新入职护士医学人文素质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我院新入职护士162人。男性12人,女性150人;年龄22~26岁;大专4人,本科156人,硕士研究生2人。纳入标准:经过医院公开招聘,并通过面试、理论考核和复试的应届毕业生。排除标准:①接受过同理心相关培训者;②有黑暗恐惧症者。
1.2 研究工具
1.2.1 人际反应指标量表[8] 由Davis编制的应用于一般人群的同理心测量,是多维取向的同理心测量工具;包括了22个条目,分为观点选择、想象、同理心关怀、个人痛苦4个维度,采用Likert 5分制,1分代表非常不同意,5分代表非常同意;4个因素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分别为0.698、0.677、0.651、0.621,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784。
1.2.2 Jefferson护士同理心量表 由Hojat等编制的评估护患互动中护士同理心的工具,由马莉[9]翻译成中文;包括了20个条目,分为观点选择、情感关怀、换位思考3个维度,采用Likert 7分制,1分代表非常不同意,7分代表非常同意,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797。
1.2.3 课程反馈单 由培训小组参照杨颖[8]研究共同讨论编制,该反馈单采用Likert 5分制,1分代表非常不同意,5分代表非常同意;涉及内容为对课程内容的接受度或认可度、成员在同理心培训中的参与度、成员对团体气氛的接受度及感受度。
1.2.4 培训体会 主要内容涉及成员在课程中的收获和心得体会以及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同理心的情况。
1.3 研究方法
1.3.1 成立培训小组 培训小组由5名成员组成,其中护理部副主任1名(负责人),护士长2名,护士2名;硕士研究生4名,本科生1名;主任护师1名,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2名。小组成员纳入标准:①培训组长1名,培训导师2名,有“黑暗中对话”体验经历,对同理心相关理论较熟悉,担任护士长5年以上,有较好的管理及协调能力,能及时处理体验活动中的各种问题;②成员2名,能够协助培训导师完成工作。小组成员职责:①组长主要负责整个活动策划、物品申请、与小组成员讨论演练流程;②培训导师负责体验场地的选择、体验场地的布置、体验过程引导;③小组成员负责体验用物购买、体验场地的布置,承担体验活动中小商店服务员等工作。
1.3.2 “黑暗中对话”实施过程 活动开始前,培训组长讲解体验活动注意事项,新入职护士上交身上所有发光的物品,只允许自带3~4元零钱。①模拟体验场地选择医院技能操作室,场地面积266 m2,用遮光窗帘使体验场地做到黑暗,按照设计的路线图搭建行走场地,设置蔬菜水果市场、超市、公园内小商店等场景,确保体验效果。提前备好所需物品和用品,同时注意拐角处安全,防止碰伤及擦伤等。②将新入职护士分为15组,每组11~12人,每组一半人员与另一组一半人员组成一个新组,每组设小组长1名,避免互相熟悉的人员分在一组,主要培养新入职护士与陌生人的沟通合作能力。③每组新入职护士由小组长带到相对安全、安静且距离“黑暗模拟体验场地”50 m处,每人发放一副眼罩及一支盲杖,由培训导师指导每位新入职护士正确使用盲杖、配戴眼罩,要求每名新入职护士左手始终搭在前一同伴的左肩上,作好体验前准备。一组结束后,另一组进入。④进入模拟体验场地后,导师引导新入职护士体验每个场景,依次经过蔬菜水果市场、超市、公园小商店等场景,采用触、摸、嗅、听的方式,体验盲人的日常生活。⑤在公园倾听鸟叫声、风声、流水声、雨声等声音,最后进入小商店,购买自己喜欢的食品,再由导师带领进入一个相对悠闲的环境休息,与同伴交流10 min。体验活动结束,导师带领新入职护士走出体验场地,带到一个距离体验场地50 m处,营造出神秘感,此时新入职护士取下眼罩,结束体验。⑥最后,新入职护士回到教室,分享参加活动的真实体验及感受。
1.4 效果评价 ①人际反应指标及Jefferson护士同理心量表:分别在体验活动前后当场填写,填写时间10~15 min。对回收的问卷当场检查有无漏项,如有漏项,要求研究对象及时填补。②课程反馈单:在活动结束后当场填写并回收。③培训体会:在体验活动结束后,由新入职护士自行书写,内容主要涉及新入职护士在课程中的心得体会及日常生活中运用同理心的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体验前后人际反应指标测量得分比较 体验后,人际反应指标中的观点选择和同理心关怀维度以及总分明显高于体验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体验前后想象、个人痛苦2个维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培训前后人际反应指标体验活动得分比较 [n=162,M(QR),分]
维度观点选择想象同情关心个人痛苦总分培训前20.00(4.00)23.00(4.30)25.00(4.00)16.00(5.00)82.00(10.00)培训后20.00(4.00)24.00(5.00)26.00(5.00)15.00(6.30)84.00(9.00)Z值3.4931.5312.6541.5152.298P值0.0000.1260.0080.1300.022
2.2 体验前后Jefferson护士同理心量表测量得分比较 体验后,Jefferson护士同理心量表总分高于于体验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体验前后观点选择、情感关怀、换位思考3个维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培训前后Jefferson护士同理心量表体验活动得分比较 [n=162,M(QR),分]
维度观点选择情感关怀换位思考总分培训前41.00(3.00)33.00(3.00)8.00(2.00)83.00(6.00)培训后41.00(2.00)34.00(4.00)8.00(0.00)84.00(5.00)Z值1.6031.9481.2312.057P值0.1090.0510.2180.041
2.3 课程反馈单 课程内容评价结果见表3。
表3 体验活动后课程内容评价得分 (分)
条目 M(QR)喜欢本次体验活动和内容5.00(0.00)积极投入到体验过程中5.00(0.00)体验活动改变自我认识4.00(1.00)体验过程能学到的同理心技巧4.00(1.00)希望与他人分享体验感受5.00(1.00)体验活动对今后工作及生活有帮助5.00(0.00)在体验中相互坦诚,能感受到相互信任5.00(0.00)体验活动培养向心力和凝聚力5.00(1.00)对培训导师的引导方式满意5.00(0.00)
3.1 新入职护士同理心培养是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重要途径 同理心是医学人文素养的重要体现,是构建人文关怀的基础。医护人员的关心、呵护、同情等人文关怀是影响患者就医行为的因素[10]。王彧等[11]研究发现医务人员人文关怀能力越强,越能体会患者的感受。患者对医疗、护理水平的初步印象,决定着医患间的彼此信任度,恰当的人文关怀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12]。“黑暗中的对话”创始人是德国社会企业家海宁克博士,目的是消除社会对残障和弱势群体的偏见和歧视。本研究培训小组3名成员在新加坡学习期间亲身经历了“黑暗中对话”体验活动,深刻感受到换位思考、团队合作及相互信任的重要性,并将这种体验模式应用到新入职护士培训中。体验活动对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入职护士来说,形式新颖,易于接受,通过体验活动能够感受到盲人生活的不易;而遭受病痛折磨的患者同样会产生焦虑、无助等负性情绪,需要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应用同理心技巧,关注患者的感受,使患者在护理过程中被了解、被尊重、被关怀。将临床工作中学习到的同理心技巧应用在护患人际沟通中,主动去体会患者的感受,站在对方立场思考问题,用语言表达出对患者的理解,有利于建立更加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治疗护理依从性并改善患者体验[5],提高护士的幸福感[13-14]。
3.2 体验活动提高了新入职护士的同理心水平 以体验为理念的教学模式可以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专业学习的情感水平和技术水平,提高沟通交流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15-16]。本研究体验活动前、后结果表明,人际反应指标中观点选择和同情关心维度得分较培训前显著提高,人际反应指标、Jefferson护士同理心2个量表的总体同理心水平较体验活动前显著提高。可能与新入职护士本科以上学历占比97.5%(158/162)、学习能力及领悟能力较强有关[17]。新入职护士的同理心认知水平以及对他人想法和情感的理解能力提升较快,说明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研究人际反应指标中,个人痛苦、想象2个维度培训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efferson护士同理心量表中,观点选择、情感关怀、换位思考3个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是由于新入职护士临床实践经验不足,本次体验活动对自身护患活动的同理心影响不大。
3.3 体验活动提高了新入职护士个人参与度,增强了团队凝聚力 体验活动过程中,各小组组长扮演重要的角色,小组活动中新入职护士共同参与体验活动并愿意表达体验感受,感受到了自我的成长。体验活动中,打乱了新入职护士日常分组,互不熟悉的护士戴着眼罩,依靠盲杖、团队成员相互搀扶以及导师引导完成体验活动。新入职护士认为,如果没有团队成员的相互搀扶、鼓励和信任,无法自主完成体验活动,可见团队合作在体验活动中的重要性。在小商店购买食品后找零钱环节中,培训小组设置故意找错零钱的环节,让护士体会到人与人之间建立信任关系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体验活动培训让新入职护士感知到住院患者痛苦与不易,提升了同理心水平。由于条件的局限,人员较多,体验时间较短,在同理心培训效果评价中未将护士日常工作密切的患者纳入在内,故在未来研究中可以加入患者评价及回馈内容,使护士和患者评价相结合,将同理心真正落实到临床护理中。
[1]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 (试行)》的通知[EB/QL].(2016-01-22)[2018-03-01]http://www.nhfpc.gov.cn/yzygj/s3593/201602/91b5a8fa3c9a45859b036558a5073875.shtml.
[2] Hsiao CY,Tsai YF,Kao YC.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a chinese version of the Jefferson scale of empathy-health profession students[J]. J Psychiatr Ment Health Nurs,2013,20(10):866-873.
[3] Williams J,Stickley T. Empathy and nurse education[J]. Nurse Educ Today,2010,30(8):752-755.
[4] 项俊之,季诚.医学生同理心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的研究进展[J].医学与哲学,2016,37(23):69-72.
[5] 陈立荣,周靖,刘明书,等.人文关怀在树突细胞治疗中青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4,35(4):400-403.
[6] Chaffin AJ,Adams C. Creating empathy through use of a hearing voices simulation[J]. Clin Simul Nurs,2013,9(8):e293-e304.
[7] 赵新爽,王朝娟,孟海英,等.体验式教学模式在《护理管理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20):1863-1866.
[8] 杨颖.护士长同理心培训的实践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2.
[9] 马莉.中文版Jefferson同理心量表编制及护理人员同理心现状的调查研究[D].沈阳:中国医科大学,2009.
[10] 蔡飞跃,陈庆奇,李维嘉,等.深圳市代谢综合征患者就医行为及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25):3069-3073.
[11] 王彧,尹梅.关怀医生:论医学人文关怀的全面性[J].医学与哲学,2013,34(19):35-37.
[12] Palese A,Tomietto M,Suhonen R,et al. Surgical patient satisfac-tion as an outcome of nurses′ caring behaviors:a descriptive andcorrelational study in six European countries[J]. J Nurs Scholarsh,2011,43(4):341-350.
[13] Bourgault P,Lavoie S,Paul-Savoie E,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mpathy and well-being among emergency nurses[J]. J Emerg Nurs,2015,41(4):323-328.
[14] 朱宇,王维利,周利华,等.护患共情测评工具的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Z1):227-230.
[15] 梁园园,江智霞,张永春,等.体验式教学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与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0):880-882.
[16] 葛鑫,轩昆,周志斐,等.PBL教学法在八年制学员儿童口腔医学实习中的应用[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8,39(4):473-476.
[17] 李妍,李楠,赵燕,等.石家庄市三甲医院临床护士护患沟通能力现状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7,38(7):854-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