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 著·
我国是胃癌高发区,每年胃癌的新增患者和死亡患者人数均居世界首位[1],早诊早治是减轻我国癌症医疗经济负担的重要手段[2-4]。肿瘤标志物在胃癌的筛查诊断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而术前肿瘤标志物对于评估胃癌患者生存预后也有一定价值。本研究对符合纳入条件胃癌患者的术前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链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糖链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水平和病理组织学特点以及生存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术前肿瘤标志物检测的必要性及其在评估胃癌患者生存预后的价值,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相关依据。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8年4—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经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107例,所有患者无手术禁忌,且均经影像学、胃镜、手术及术后病理确诊。患者均由同等年资医生采用相同术式完成手术,并获完整随访,排除其他疾病导致死亡者4例,最终有103例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胃癌术后患者纳入本研究。以患者术后5年生存状态将其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生存组45例,男性27例,女性18例,年龄33~86岁,平均(59.8±6.2)岁;死亡组58例,男性36例,女性22例,年龄36~89岁,平均(61.9±7.1)岁。2组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肿瘤标志物的检验方法 患者入院次日晨起采术前空腹静脉血3 mL,待自然凝固后离心4 min﹙3 500 r/min﹚,分离上清液。肿瘤标志物的测定应用美国雅培ARCHITECTi2000SR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和雅培公司提供的配套试剂盒。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中CEA(正常参考值0~5 μg/L)、CA125(正常参考值0~35 kU/L)和CA19-9(正常参考值0~39 kU/L)。操作步骤严格按说明书进行。
1.3 随访 随访方式为门诊复诊、住院及电话随访。随访截至2014年1月,生存时间指自手术日期到随访结束或患者死亡,术后5年生存状态指到随访截止时患者是生存还是死亡。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M(QR)]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l-Wallis H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 χ2检验进行生存率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术前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与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 侵及或穿透浆膜层者CEA和CA19-9水平高于局限性黏膜层和侵及黏膜下层者,CA125水平高于局限性黏膜层者,肿瘤直径>3 cm者CEA、CA125和CA19-9水平高于肿瘤直径≤3 cm者,分化程度中度分化者CA125水平低于低分化者,高分化者CA125水平低于中分化者,有淋巴结转移者CEA、CA125和CA19-9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病理特征者CEA、CA125和CA19-9水平比较 [M(QR)]
临床病理学指标例数CEA(μg/L)CA125(kU/L)CA19-9(kU/L)浸润程度 ①局限黏膜层151.05(1.07)8.00(4.08)6.98(7.36) ②侵及黏膜下层131.54(1.27)8.60(3.00)5.91(7.00) ③侵及肌层162.29(1.21)13.00(11.70)10.82(28.45) ④侵及或穿透浆膜层597.00(16.95)∗#18.00(60.80)∗27.00(87.00)∗#Hc值 27.03023.25316.810P值 0.0000.0000.001肿瘤直径 ≤3 cm431.8(177.3)9.2(91.2)14.0(389.4) >3 cm6013.5(337.9)49.0(201.5)43.3(553.1)Uc值3.0073.2212.578P值0.0030.0020.006分化程度 ①低分化717.47(24.75)92.70(44.25)92.00(83.54) ②中分化662.31(9.92)12.20(24.45)11.33(37.32) ③高分化302.17(16.95)11.70(8.33)11.70(8.33)Hc值2.1827.9854.153P值0.3360.0190.125淋巴结转移 有626.7(337.6)16.6(240.6)19.6(658.2) 无411.7(11.7)8.4(99.4)8.9(315.3)Uc值4.9913.8512.718P值0.0010.0010.007
*P值<0.05与①比较 #P值<0.05 与②比较(秩和检验)
2.2 生存组与死亡组CEA、CA125和CA19-9水平比较 死亡组术前血清CEA、CA125和CA19-9水平较生存组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生存组和死亡组CEA、CA125和CA19-9水平比较 [M(QR)]
组别例数CEA(μg/L)CA125(kU/L)CA19-9(μg/L)生存组452.2(129.3)11.2(122.8)9.1(376.1)死亡组5843.4(316.7)49.0(283.5)27.0(617.3)U值2.0932.3172.917P值0.0110.0090.006
2.3 术前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正常组与升高组5年生存率比较 至随访截止,分别统计CEA、CA125和CA19-9水平正常者和升高者的生存率,结果显示CEA、CA125和CA19-9升高者较正常者5年生存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CEA、CA125、CA19-9正常组与升高组5年生存率比较
检测指标例数5年生存(例数,%)Log-rank χ2检验P值CEA 正常 升高832041(49.4)4(20.0)9.334 0.002CA125 正常 升高921144(47.8)1(9.1)7.2540.005CA19-9 正常 升高871642(48.3)3(18.8)6.9910.005
美国癌症联合会胃癌TNM分期是目前临床中最重要的评估胃癌预后的方法,但该评估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使同一TNM 分期的胃癌患者,其预后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别[5-6]。寻找一种新的评价体系,或独立,或联合辅助,以更好地评估胃癌术后患者的转归情况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肿瘤标志物是一种与肿瘤有相关性的抗原,并非特异性抗原,它是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类化学物质,在人体正常组织中其产生微乎其微甚至不产生,它的升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示肿瘤性疾病[7-8]。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广泛的胃癌肿瘤标志物有CEA、CA19-9、CA72-4、CA125、CA242等。理想的肿瘤标志物应该具有检测方法简便、实用,可重复性强,易于临床广泛开展,且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等特点。本研究所采用的CEA、CA125、CA19-9均是目前临床上已广泛开展的检测项目,主要应用于胃癌的筛查诊断、治疗效果评价、术前分期及术后监测复发等[9-10],是较为理想的肿瘤标志物。
有研究报道,早期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在90%以上,有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可降至70%~80%[11-12],而进展期胃癌的生存率则不容乐观。近年来,随着胃癌筛查的开展及消化内镜技术的不断进步,早期胃癌的发现率逐步提高[13],使得胃癌的总生存率有所改善。已有研究证实影响胃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因素很多,主要与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病灶大小、肿瘤浸润深度、肿瘤组织学类型以及患者治疗、术后复查是否规范等因素有关[14-16]。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前血清CEA、CA125和CA19-9水平与肿瘤的浸润程度、肿瘤直径大小、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即侵入程度越深、肿瘤直径越大、分化程度越低、有淋巴结转移者CEA、CA125和CA19-9水平越高;死亡组较5年生存组CEA、CA125和CA19-9水平高。
综上所述,术前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25和CA19-9对于评估胃癌患者的肿瘤浸润深度、病灶大小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学特点及术后转归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左婷婷,郑荣寿,曾红梅,等.中国胃癌流行病学现状[J].中国肿瘤临床,2017,44(1):52-58.
[2] 程捷瑶,吴晰,杨爱明,等.超声内镜对浅表胃癌诊断及治疗决策的影响[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6,33(10):663-666.
[3]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Cancer Collaboration,Fitzmaurice C,Dicker D,et al.The global burden of cancer 2013[J].JAMA Oncol,2015,1(4):505-527.
[4] Siegel RL,Miller KD,Jemal A.Cancer statistics,2016[J].CA Cancer J Clin,2016,66(1):7-30.
[5] Watanabe M,Ito H,Hosono S,et al.Declining trends in prevalenc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by birth-year in a Japanese population[J].Cancer Sci,2015,106(12):1738-1743.
[6] 黄晓培,朱红波,常文军,等.外周血粒淋比联合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对术后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2018,45(2):77-82.
[7] 李林海.常见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及进展[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39(12):995-998.
[8] 王燕,何燕霞.胃癌应用CA724、CEA、CA242、CA199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的价值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6,23(S1):137-138.
[9] 谭海燕,马书进.胃癌患者术前血清肿瘤标志物监测[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7,34(10):1766-1767.
[10] 陈洛海,张雨,陈旻湖,等.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甲胎蛋白、糖类抗原125和糖类抗原19-9在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升高情况及其对预后评估的价值[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7,20(9):1002-1008.
[11] 王永向,高亮,王元宇,等.早期胃癌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4,17(2):180-181.
[12] 孙秀静,张倩,邢洁,等.超声内镜对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的诊断价值及影响因素分析[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8,39(5):669-674.
[13] 赵恩昊,李晓波,曹晖.2015年日本消化器内视镜学会《早期胃癌内镜黏膜切除术和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指南》解读[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8,36(1):79-83.
[14] 曹惠华,束平,唐兆庆,等.美国癌症联合会第7版与第8版胃癌TNM分期系统的差异及其对预后评估的比较[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8,17(6):605-611.
[15] 贾纯亮,张磊,刘远廷.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的安全性、肿瘤根治性以及术后早期疗效[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5,36(4):405-407.
[16] 周荣健,赵骏杰,束平,等.90例青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7,20(11):1288-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