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研究·
高校实验室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生产试验、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1],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同时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状况更是一所院校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2]。由此可见,实验室的规范管理与科学建设对于医学院校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医学实验室是因其独有的专业性而存在的实验场所, 其实验内容及实验方法复杂多样, 涉及安全隐患较多, 安全管理难度大。因此,规范化的管理对医学[3]实验室尤为重要。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及新时期下对医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医学院校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更应该与时俱进、动态化、现代化。各层次医学院校课改的大力进行,其实验课的改革也是重要方面。开放实验室,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对实验室的管理提出了新的问题和考验。为了适应这些变化,我校教研室实施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管理举措,经过几年的不断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就基础医学实验室的规范管理进行初步探讨,旨在为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
人员出入随便,出入时间不固定。进入实验室人员穿着随意,不着实验服或白大衣,女同学头发披散。将自己的随身物品(书本、手机、电脑等)随意放置在实验台上,甚至有同学在实验室做饭、洗衣服。实验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挥发性的废弃液直接倾倒至下水道,沾染血液等污染性生物样本的废弃物随意丢弃在普通垃圾箱中,不作任何特殊处理。实验过后的动物尸体不作任何处理而随意丢弃。各实验室之间私自互借实验仪器。对于有毒、有害、有挥发性、有腐蚀性的药品不作特殊标识,难以与普通药品区别等[4]。实验室中的任何一个隐患,任何一个小小的疏忽,轻者可能毁坏仪器设备,重者可能损毁实验室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等。因此,规范化的实验室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2.1 建立和健全实验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实验室标准化管理的前提,只有实验室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并从根本上防止和杜绝各类潜在隐患发生,才能可持续地加强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5]。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基本覆盖了实验教学及科研活动的所有环节,并将相关制度上墙,让进入实验室的学生可以随时看到并阅读相关规章制度,加强学生规范化操作的思想意识。
学校根据出现的新问题及时对各类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和补充,形成了一套集安全管理、实验人员、仪器设备、特种设备、实验药品、化学试剂为一体的综合实验室管理制度。①基本规章制度: 各类学生实验守则、实验室工作人员守则、实验技术人员岗位技术条例、实验室管理守则、安全岗位责任制、实验室安全管理员岗位职责。②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实验室特种设备管理办法、仪器设备运行登记制度、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与使用制度、报废注销制度、固定资产损坏赔偿办法。③实验药品及化学试剂管理制度:实验药品及化学试剂使用管理制度、实验室危险化学用品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剧毒及危险化学品管理办法、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办法。④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实验室突发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实验室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实验室环境与安全管理办法、实验室安全检查制度、实验室准入考试制度、实验室负责人责任制度、各类实验室安全防护管理办法、实验室安全检查记录。同时,学校对实验教师及学生进行定期培训,对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对检查出来的问题向实验室负责人进行书面通告,责令限期整改,并将整改情况作出书面说明上交国资处备案。
2.2 规范化的人员管理 设立严格化的实验室准入制度。要求所有教师及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反复熟悉各项实验室管理的规章制度;各个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的放置情况;各个实验室的消防器材的存放位置及使用方法;各种大型仪器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对于特种设备的使用必须由专业实验教师一对一的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告知可能的危险和防护措施;实验药品存放的要求;发生安全事故之后的应急预案等。培训完毕后,学生需要参加安全培训考试,成绩合格后方能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6]。学校定期对每个学科的安全管理员进行培训,将实验操作中常见的安全事故及应急处理办法制作成《实验室安全手册》,发放到每一位教师及学生手中,增强师生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意识。定期检查,奖惩分明。
实验工作人员对特种设备的使用情况及废物、废液及实验动物的处理情况等项目须重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7]。
同时,学校制定了《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其目的是为了有效应对各类实验室突发事故,作好安全事故的善后工作,尽可能减少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必须全面、细致,应包含组织机 构、应急措施和事故处理步骤等一些具体内容[8]。学校还不定期地进行日常演练,以保证事故发生后相关人员能够熟练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及时有效的应对。
2.3 实验仪器设备的精细化管理 对现有的大型实验仪器设备建立《设备档案》,包括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购置时间、配件、放置地点、使用人、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仪器使用记录、仪器维护、维修情况登记等。完善各类大型仪器设备及精密仪器的使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并将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张贴在仪器周围醒目的地方,方便学生随时查阅。要求学生真实填写《使用记录》,仪器发生故障时要第一时间通知实验室老师,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仪器损坏或给自身及他人安全、实验室安全带来伤害[9]。对特种设备(如高压灭菌锅等)建立定期检查制度,明确特种设备的安全负责人。对液氮、低温保存箱等需要密切观察的设备设立专人负责制,及时维护、登记,并将生物标本分类登记保存[10]。
2.4 实验药品的合理、规范化管理 学校为每个药品库安装了火灾报警系统,配备了消防设备;安装排风装置和防盗门。同时,实验技术人员应对药品库中的所有药品进行清点,根据药品的种类、性质,将药品严格分类存放。对有毒、有害、易燃、易爆、致病微生物、麻醉品等危险药品,须分类放到不同房间,专室专柜储存,并指定专人保管[11]。危险药品的领用采取双人领取制度,同时作好领用和出入库记录。
实验室中的常规药品要求学生放置在药品架上[12]。要在瓶子的醒目位置标注药品名字、特性、浓度及配置时间。
2.5 废弃液、废弃物及动物尸体的妥善管理 要求学生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有挥发性的废弃液分类收集,并在瓶身上作好标注,填写《有机、无机废弃液统计表》,并在规定的时间、地点上交学校统一处理。
实验动物在医学实验中具有重要作用,作为不同药物的受试者,作为各种疾病的动物模型,为医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13]。医学工作者应该尊重实验动物。在实验室管理工作中,要求实验人员将处死的实验动物上交学校统一处理,同时作好转接记录。
实验室安全评价体系可为制定防范措施、实施安全管理决策提供有实践价值的大数据和信息,并对科学规范管理起到了导向作用,是一个综合的评价系统[14]。通过实验室安全评价体系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存在的各种隐患,及时排查,及时清除,从而保障实验室安全高效的运转。
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涉及到教学及科研工作的各个方面,是一项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并且需要深入仔细研究的工作。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不仅仅需要制度、机制、人员、教育等要素,更需要全体教师、实验师、学生的共同积极参与。教研室十分重视并强调实验师管理工作,领导带队定期进行实验室工作检查,居安思危,常抓不懈,切实加强忧患意识。实验室的老师积极按照学校及教研室的各项政策规定,严格管理,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同时,研究生们也紧绷安全这根弦,严格遵守学校及教研室的规定,改变了以往“习惯成自然”的不良实验习惯。现在,实验室各项实验工作开展的井井有条,实验室管理也更加规范化、科学化,能够充分发挥实验室辅助教学、科研的功能。
医学院校实验室是培养人才、科研探索、服务社会的重要基地,是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激发探索创新欲望、提高综合能力的课堂[15]。只有规范实验室管理,才能使实验室工作有序进行,从而使实验室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加强实验室规范化管理任重道远,学校及教研室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的前提下,经过几年的不懈实践探索,制定了一系列适合自己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为实验室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今后应加强与其他医学院校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取长补短,从而建立健全更加完善、更加规范的实验室管理制度。
[1] 侯建成,朱文赫,张巍,等.医学院校科研实验室科学管理与创新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31(4):17-18.
[2] 邵渊,张梅,吴胜利.医学实验室的科学管理在医学研究生培养中作用的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16,24(1):83-85,119.
[3] 陈一星,吴兵,董君枫,等.高等医学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践[J].中国医学装备,2016,13(4):54-56,57.
[4] 牛杰,崔柳苏,高利洁,等.医学形态学实验室管理工作新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7(32):267-268.
[5] 聂莉,陈启云,何新康.基础医学实验室规范化管理浅析[J].科技展望,2016,14(18):175-176.
[6] 姚婧婧,孙品阳,孙琦,等.医学类高校实验室安全准入培训工作的调查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2):260-262.
[7] 聂立华,何御舟,王秋芳,等.高校医学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11):257-258,274.
[8] 李树龙,肖风丽.医学类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分析与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1):92-94.
[9] 李双武.高校医学实验室管理的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1):176-177.
[10] 黄嬛,蒋小红,赵桂珠.新时期高校医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探讨[J].新教育时代,2017,20(2):78-79.
[11] 蒋玲芳,郭利忠.高校医学实验室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8,9(27):255-256.
[12] 王蓓,刘永红,张宜欣,等.5S现场管理法在高校医学化学类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8):257-259.
[13] 刘玲玲,郭素琴,宋予震.动物医学实验室建设与精细化管理研究[J].现代牧业,2017,37(4):58-60.
[14] 王孟禄,张镭.中外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比较及启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11):227-231.
[15] 赵娜,汤丽霞,唐玉莲.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开放实验室管理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12):261-263,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