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是临床中最常见的胰腺恶性肿瘤,其预后极差,目前临床中针对该病具体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推测疾病的发生可能与饮食习惯、吸烟、饮酒、环境污染及遗传因素等密切相关[1]。胰腺癌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因而临床诊断时具有较高的误诊率与漏诊率[2]。近年来随着我国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超声检查在胰腺局灶性病变的早期诊断中的作用被日益重视[3]。但临床研究发现,常规超声检查并不能较好地对胰腺局灶性病变进行定性诊断,在胰腺肿瘤与局灶性炎症的鉴别诊断中存在很大困难[4]。近年来,诸多学者开始在研究中提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胰腺癌临床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定性鉴别能力较强,声触诊组织定量成像技术(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ication,VTQ)作为一种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可对直径≤8 cm的解剖结构组织硬度进行定量评价,从而提高了胰腺癌与炎性病变鉴别准确性[5]。本研究应用VTQ对胰腺局灶性病变进行弹性测量评估,旨在探讨VTQ在胰腺癌与胰腺炎鉴别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的胰腺局灶性病变患者80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37例,年龄45~77岁,平均(56.8±6.7)岁,病灶直径2.1~6.7 cm,平均(4.0±0.6) cm。所有入选患者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胰腺存在实性或以实性为主的囊实性病灶。排除标准:①病灶距体表位置>8 cm者;②胰管明显扩张且伴有胰腺实质萎缩者;③存在意识障碍,检查过程中不能屏气配合者。
1.2 方法 应用Siemens Acuson S2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Siemens,Mountain View,CA,USA)进行常规超声检查,显示病灶位置、大小、形态、边界及内部回声等,当病灶显示最佳切面时,将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切换至 VTQ 模式,其取样线与角度不超过15 °,以此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值。明确感兴趣区(10 mm×6 mm) ,分别置于病灶及相邻的胰腺实质,嘱患者屏气后连续测量5次,将数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剔除,取平均值作为病灶剪切波值(lesional shear wave velocity,LSWV)和相邻胰腺实质的剪切波速值(parenchymal shear wave veloc-ity,PSWV)。检查过程中若速度显示为“X.XX”则表明其检测结果存在较大误差,需重复进行5次数值的测量。VTQ检查过程中的所有操作均由同1名超声弹性成像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独立完成,避免因操作方式的不同而对本研究各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感兴趣区选择原则:病灶内感兴趣区不能包含血管、胰胆管结构、坏死及出血囊性病变区、钙化灶,而相邻胰腺实质的感兴趣区需距离病灶位置2~3 cm,同时区域内不能包含有血管及胰胆管结构。
1.3 诊断标准 若患者入院前存在外科手术治疗史,则需以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学特征作为诊断标准;若患者未进行过任何手术治疗,则可参考穿刺细胞的组织学阴性诊断作为标准;本研究中恶性病变组病灶及良性组肿瘤病灶均经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证实。
良性病变中非肿瘤性未进行穿刺细胞的组织学检查的病灶,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体征,参考相关影像学检查结果、肿瘤标志物、血清淀粉酶等实验室指标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定,并对患者进行不少于6个月的跟踪随访排除恶性病变作为入组诊断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良性组与恶性组基本情况比较 根据患者胰腺局灶性病变的良恶性分为良性病变(良性)组38例和恶性病变(恶性)组42例。2组性别及病灶位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年龄及病灶直径显著大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良性组病变类型:实性假乳头状瘤21例(55.3%),神经内分泌肿瘤8例(21.0%),自身免疫性胰腺炎3例(7.9%),神经鞘瘤3例(7.9%),肿块型胰腺炎2例(5.3%),腹腔结核1例(2.6%)。恶性组病变类型:导管腺癌30例(71.4%),神经内分泌癌10例(23.8%),腺泡细胞癌2例(4.8%)。
表1 良性组与恶性组基本情况比较
Table 1 Comparison of basic situation between benign group and malignant group
组别例数性别(例数,%)男性女性年龄(x-±s,岁)病灶直径(x-±s,cm)病灶位置(例数,%)胰头区胰头体胰体区胰体尾胰尾区良性组3820(52.6)18(47.4)42.86±5.483.65±0.4212(31.6)4(10.5)6(15.8)10(26.3)6(15.8)恶性组4223(54.8)19(45.2)59.37±6.024.78±0.5114(33.3)5(11.9)5(11.9)10(23.8)8(19.1)t/χ2值0.52412.78010.7510.159P值0.5680.0000.0000.903
2.2 良性组与恶性组SWV值、SWV差值比较 恶性组病灶SWV值、病灶周围胰腺实质SWV值和SWV差值均大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良性组与恶性组SWV值、SWV差值比较
Table 2 Comparison of SWV value and SWV difference measurement results in benign and malignant groups
组别例数病灶SWV值病灶周围胰腺实质SWV值SWV差值良性组381.95±0.541.41±0.39 0.52±0.31恶性组422.40±0.581.61±0.47 0.81±0.26t值3.5942.0784.507P值0.0010.0410.000
2.3 胰腺癌与胰腺炎性病变SWV值、SWV差值比较 本研究中胰腺癌30例,胰腺炎性病变5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3例,肿块型胰腺炎2例)。胰腺癌患者病灶SWV值、病灶周围胰腺实质SWV值和SWV差值均大于胰腺炎性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胰腺癌与胰腺炎性病变SWV值、SWV差值比较
Table 3 Comparison of SWV value and SWV difference between 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 and pancreatitis
组别 例数病灶SWV值病灶周围胰腺实质SWV值SWV差值胰腺炎性病变51.99±0.521.43±0.410.58±0.28 胰腺癌 302.44±0.601.65±0.56 0.83±0.29t值 3.5932.0183.921P值 0.0010.0470.000
超声弹性成像主要基于不同生物组织间特定的内在硬度特征,通过对病灶硬度差异进行分析后对病灶性质进行较为准确的判定,已广泛应用于多类疾病的临床诊断中[6-7]。弹性成像技术可分为应变力弹性成像和剪切波弹性成像,声辐射力脉冲成像属于近年来新兴的剪切波成像技术,其中的VTQ主要测量横向剪切波,后根据测量结果对病理组织的弹性程度进行评估[8]。
本研究探讨VTQ在胰腺局灶性病变临床诊断中的鉴别价值,共选取80例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恶性组患者年龄和病灶直径明显大于良性组,病灶SWV、病灶周围胰腺实质SWV、SWV差值均大于良性组。这一结论与费正东等[8]、韩洁等[9]学者的研究相符。苏欣悦等[10]指出,老年患者因机体多器官功能减退、免疫能力低下等,胰腺局灶性恶性病变的发病率会较大程度提升。近期国外一篇关于胰腺局灶性病变的研究指出,正常胰腺实质SWV检测值在1.30 m/s左右[11]。本研究中良、恶性胰腺局灶性病变病灶相邻的胰腺实质SWV检测值均明显高于1.30 m/s,提示发生局灶性病变患者胰腺实质硬度较正常胰腺实质高,即慢性胰腺炎可能进展至癌变。近期国内有学者对57例胰腺局灶性病变患者进行研究发现,良、恶性胰腺局灶性病变病灶SWV检测值分别为(2.25±0.95) m/s和(2.48±1.01) 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恶性胰腺局灶性病变相邻胰腺实质SWV检测值及SWV差值显著大于良性病变[12]。分析造成该结果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病灶内部及其相邻的胰腺实质可能均出现纤维化改变,相对减小了两者的硬度差值[13-14]。但本研究结果显示,恶性组病灶SWV值、周围胰腺实质SWV值、SWV差值大于良性组,或可提示使用VTQ鉴别胰腺局灶性病变的良、恶性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持[15]。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胰腺癌患者病灶SWV值、病灶周围胰腺实质SWV值及SWV差值均显著大于胰腺炎性病变患者,说明胰腺癌胰腺实质的硬度明显高于胰腺炎性病变,提示临床针对胰腺癌患者可采取检测SWV值的形式提高诊断准确性,为患者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及改善均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综上所述,VTQ在胰腺局灶性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可为疾病鉴别提供数据参考,但考虑到本研究所纳入样本数量较少,且未对病灶进行多点取样,因而所获得数据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VTQ具体临床应用价值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1] 吴曙军,季晶晶,郝历红,等.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中的价值[J].江苏医药,2016,42(9):1048-1050.
[2] 吴苑华,胡萍香,朱彤,等.超声弹性成像声触诊组织定量分析技术在慢性肾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装备,2016,13(12):59-61,62.
[3] 刘琳,吴蓉,吴晶心.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对乳腺BI-RADS-US 4类肿块的诊断价值[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6,22(1):21-23.
[4] 田文娟,邢伟,张凡.超声弹性成像及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在亚急性甲状腺炎病程分期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6,18(8):538-541.
[5] 杨雪,王正滨,于宁,等.声触诊组织定量评价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肾间质纤维化的应用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6,32(4):340-342.
[6] Pierre T,Cornud F,Colléter L,et al.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of the prostate: should we use quantitative metrics to better characterize focal lesions originating in the peripheral zone?[J]. Eur Radiol,2017,28(5):2236-2245.
[7] 蓝晓锋,姜凡,张新书,等.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超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安徽医学,2017,38(4):415-418.
[8] 费正东,谢卫峰,曹磊,等.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VTQ)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6,27(9):612-615.
[9] 韩洁,吕珂,姜玉新,等.声触诊组织定量在胰腺局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初步应用[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7,39(2):266-271.
[10] 苏欣悦,王正滨,刘荣桂,等.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对痛风与2型糖尿病患者胰腺损害的对比检测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6,32(3):240-242.
[11] Peng Z,Li C,Chan T,et al.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Gd-EOB-DTPA uptake in focal liver lesions by using T1 mapping: differences betwee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epatic 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 and cavernous hemangioma[J]. Oncotarget,2017,8(39):65435-65444.
[12] 曾增,吴蓉,刘卉,等.常规超声联合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诊断乳腺肿块的价值[J].声学技术,2016,35(2):142-145.
[13] 李广涵,赵玉珍.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弹性成像评估胰腺弹性的初步研究[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7,31(4):233-235.
[14] 宋琳琳,杨宗利,宁春平,等.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初步探讨[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6,18(7):483-485.
[15] 石秋玲,张磊,徐金锋,等.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鉴别诊断乙肝相关性小肝癌与肝硬化增生结节的应用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7,19(5):305-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