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 著·
乳腺癌是女性恶性肿瘤中常见疾病之一[1],也是导致女性死亡的第二位恶性肿瘤,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占所有癌症类型的1/5,且逐年增加,并且发病年龄逐渐变小,趋向年轻化[2-3]。有研究数据显示,乳腺癌的早期筛查和检测对患者生存至关重要,在适龄妇女乳腺癌普查中尽早查出乳腺癌的相关因素,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乳腺癌的进一步恶化,降低病死率,而诊断延迟会影响后续治疗并导致病死率增加[4-5]。但许多研究表明,我国女性乳腺癌相关知识欠缺、筛查意识落后,不了解乳房自我检查、临床检查和X线检查是3种有效的普查方法,自愿接受乳腺相关健康检查的意识水平较低,从而造成病情延误,影响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6-8]。因此,专家提出加强对女性乳腺癌的健康教育刻不容缓[9]。本研究旨在通过相关的系统化乳腺癌健康教育,提高妇女对乳腺癌知识的认知程度、自愿主动接受乳腺检查的积极性及早期筛查的意识。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6月—2018年7月河北省乐亭县医院妇科门诊患者及体检中心体检者中符合乳腺癌筛查(年龄35~61岁,中专及以上学历)的适龄女性356例,随机分成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各178例。通过预试验,得到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对乳腺癌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1%和54%,设α=0.05,β=0.1,2组间样本量之比为1∶1,使用PASS软件计算得样本量n=166。为避免失访,额外增加约10%,至每组178例。健康教育组年龄35~61岁,平均(45.63±3.31)岁;对照组年龄35~61岁,平均(45.42±3.47)岁。2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调查方法
1.2.1 调查工具 制定《认知水平及健康教育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分为社会人口学特征调查、乳腺癌相关知识调查以及系统化健康教育后其认知水平和健康教育满意度评分3个部分。基础调查包括妇女年龄、家庭状况、受教育程度、经济来源和收入、日常生活习惯等;预防乳腺癌相关知识包括日常防癌知识、肿瘤相关高危因素、肿瘤“三早”防治内容,还有对于乳腺癌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健康教育完成后以认知水平、健康教育的满意度直观表现出系统化健康教育对乳腺癌筛查的影响。
1.2.2 筛查设计和实施 调查问卷的发放、填写和回收均由参与本次调查的医务人员统一进行监督管理和数据统计,问卷的填写采取参与者自行填写的方式,部分参与者年龄较大或存在其他因素不便于填写,则由工作人员进行询问,代其填写。在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及时核对问卷数目以及是否存在信息不完整和填写遗漏的问题,发现遗漏部分及时让患者补充填写完整。问卷的发放按照时间先后分为2次,分别于健康教育前和健康教育后向356例受检对象发放调查问卷表。本研究共得到有效问卷35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
1.2.3 教育方式 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指导、口头宣教预防乳腺癌的注意事项。健康教育组则实施系统化的健康教育。①社区宣传:在各生活社区公共场所设置健康教育专栏,刊登有关影响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如何预防疾病和乳腺癌筛查等知识。②书面宣传:在体检中心、妇科门诊为每位体检、就诊者发放有关乳腺癌筛查健康卡片和手册,以文字或图片为工具,通过公众易于接受的文字描述,将乳腺癌筛查知识制作成宣传卡片、手册,发放给相关者,提高公众的认知水平。③开展乳腺癌知识讲座:定期开展乳腺癌相关知识讲座,详细讲解乳腺癌病因、高危因素、危害性及预防筛查方法等;通过图片、动画、视频等应用和现场讲解、互动等多种方式,更加直观地认识疾病,提高适龄女性的认知。④建立网络社区:建立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微博等,通过微信推送或微博平台宣传乳腺癌相关健康知识,与适龄女性分享和学习,培养其良好的生活理念和方式。⑤扩大筛查覆盖面:定期免费开展红外线乳腺检查活动,对治疗结果及时反馈;筛查过程中如有问题则嘱其作进一步检查,以达到明确发病原因、降低潜在发病因素、及时准确控制发病率的目的。
1.3 观察指标 以知识知晓率评价2组女性人群的乳腺癌认知水平,观察2组在干预前后对乳腺癌认知水平的变化;比较参与筛查的积极性评分、健康教育满意度评分(设置评分标准为百分制,分值越高代表其积极性和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干预前后乳腺癌相关知识知晓情况 干预前,2组病因及高危因素、早期/主要临床表现、治疗手段、预防知识、主要筛查手段知识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健康教育组对乳腺癌病因及高危因素、早期/主要临床表现、治疗手段、预防知识、主要筛查手段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干预前,对照组对乳腺癌病因及高危因素、主要筛查手段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干预前,健康教育组对乳腺癌病因及高危因素、早期/主要临床表现、治疗手段、预防知识、主要筛查手段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干预前后乳腺癌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Table 1 Comparison of knowledge of breast cancer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between two groups (n=178,例数,%)
组别病因及高危因素干预前干预后早期/主要临床表现干预前干预后治疗手段干预前干预后预防知识干预前干预后主要筛查手段干预前干预后健康教育组61(34.26)135(75.84)∗84(47.19)148(83.14)∗ 77(43.25)142(79.77)∗ 69(38.76)133(74.72)∗ 63(35.39)140(78.65)∗ 对照组 62(34.83)88(49.43)∗81(45.50)93(52.24)79(44.38)84(47.19)73(41.01)86(48.31)67(37.64)90(50.56)∗χ2值0.01224.5350.09835.2960.04437.6150.18224.3380.15728.231P值0.9120.0000.7550.0000.8340.0000.6700.0000.6920.000
*P值<0.05与干预前比较(χ2检验)
2.2 2组参与乳腺癌筛查的积极性评分、健康教育满意度评分比较 干预后,健康教育组女性参与筛查的积极性评分和健康教育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参与筛查的积极性评分、健康教育
满意度评分比较
Table 2 Comparison of positivity score and health education satisfaction score between two groups 分)
组别参与筛查的积极性评分健康教育满意度评分健康教育组93.71±2.7895.47±2.64对照组 80.82±3.7581.63±3.41t值7.3699.465P值 0.0000.000
2.3 2组乳腺癌筛查率比较 干预后,健康教育组乳腺癌筛查167例(93.82%),对照组乳腺癌筛查139例(78.09%),健康教育组乳腺癌筛查率高于对照组(χ2=18.242,P=0.000)。
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宫颈癌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且呈年轻化趋势,发病早期常无典型症状[10-11] 。提高女性对宫颈癌相关防治的知识知晓率及筛查行为,能有效预防宫颈癌的发生[12]。研究显示,年龄>40岁的女性需每1~2年接受1次乳腺癌检查[13]。本研究选择符合乳腺癌筛查年龄的适龄女性,制定综合性的健康教育方法,发现系统化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女性群体对乳腺癌的认知水平,可提高参与筛查的积极性和对系统化健康教育的满意度。
加强妇女对乳腺癌筛查的认识是提高乳腺癌筛查率的基础。卫生保健知识和信息是健康行为改变的基础,正确的信念和态度是行为发生改变的动力[14]。要有效及时地宣传和普及系统化健康教育知识,使更多人认识到乳腺癌筛查的重要性。只有让育龄妇女建立乳腺癌筛查的认知,才能建立正确的乳腺癌筛查自我效能态度,从而自主地接受乳腺癌筛查行为。健康教育已成为现代医疗、预防疾病和保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医护人员对疾病的健康宣教能够提高人们对疾病的认知。
系统化健康教育中不同的宣传教育方式产生的效果与影响存在差异。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干预前,女性群体对乳腺癌高危因素及临床表现的认识不充分。因此,迫切需要公共卫生机构采取措施提高其认知水平。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各生活社区公共场所设置健康教育专栏,刊登乳腺癌危险因素、预防和筛查知识,在妇科门诊、体检中心为每位就诊、体检者发放宣传单等宣传形式更容易被人接受,效果亦更为突出。
本研究入组者年龄跨度大,部分女性年龄较大,对现代信息的应用过于生疏,一定程度上接收不到或者回避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及微博上的宣传知识。但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网络知识的认可与接受会越来越普遍。相信网络宣传乳腺癌知识可以通过视频等方式,更直观便捷地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故应将线上线下的宣传结合起来,以满足不同层次妇女的需求,达到系统化健康教育的目的。
个人受教育程度和职业对接受系统化健康教育存在影响。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研究对象均为中专及以上学历,学历较高的女性更易于接受系统化健康教育;在前期乳腺癌筛查中,其积极性与职业也存在相关性,当个人职业与医学健康相关时,其对各种疾病的预防和认识相比较于他人更多,参与乳腺癌筛查的积极性更高,也更易于接受健康教育。
虽然影响乳腺癌筛查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但是在系统化健康教育后,不论参与者的年龄、职业及受教育程度差异如何,均增加了其对乳腺癌相关知识的了解,对于乳腺癌筛查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也有很大提高,从而有利于乳腺癌的早筛查、早诊断和早治疗。
综上所述,系统化健康教育可提高女性群体对乳腺癌知识的知晓率,提高其参与筛查的积极性,有利于早诊断、早治疗,且节约医疗资源,故值得推广。
[1] Alkhasawneh E,Al-Farsi Y,Al-Simadi F,et a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Culturally-Tailored Breast Cancer Health Education Programme for Arab Women[J]. Sultan Qaboos Univ Med J,2017,17(2):e181-190.
[2] Siddharth R,Gupta D,Narang R,et al. Knowledge,attitude and practice about breast cancer and breast self-examination among women seeking out-patient care in a teaching hospital in central India [J]. Indian J Cancer,2016,53(2):226-229.
[3] Liu LY,Wang YJ,Wang F,et 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in sufficient awareness of breast cancer among women in Northern and Eastern China:a case-control study[J]. BMJ Open,2018,8(2):e018523.
[4] Liu Y,Zhang J,Huang R. Influence of occupation and education level on breast cancer stage at diagnosis,and treatment options in China:a nationwide,multicenter 10-year epidemiological study[J]. Medicine(Baltimore),2017,96(15):e6641.
[5] Abu-Helalah AM,Alshraideh HA,AL-Hanaqtah M,et al. Delay in presentation,diagnosis,and treatment for breast cancer patients in Jordan[J]. Breast J,2016,22(2):213-217.
[6] 方琪,杜亚平,高强,等.杭州市女性乳腺癌筛查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7,18(3):214-218.
[7] 曹庆,西铮,左志平,等.浅议健康教育在农村乳腺癌筛查中的重要性[J].医学动物防制,2010,26(6):585-586.
[8] 沈红霞.健康教育在宫颈癌、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及价值评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5):167-169.
[9] 尹蓉蓉.健康教育对社区妇女乳腺癌筛查行为及相关知识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27):161-163.
[10] 李银平,郑之敏,王淑珍.健康教育对女性两癌认知水平及筛查行为的影响[J].癌症进展,2016,14(6):572-574,577.
[11] Zhang Ying-ying,Pan Xiao. Application of we chat health education model in health education for 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 among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in rural areas[J]. Chinese Nursing Research,2017,31(35):215-217.
[12] 张莹莹,潘晓.微信健康教育模式在农村育龄妇女宫颈癌筛查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7,12(35):4544-4546.
[13] 朱兴蓉.健康教育对社区妇女乳腺癌筛查行为及相关知识影响探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62):205.
[14] 徐艳,黄许光.浅谈健康教育对妇女乳腺癌筛查行为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7,23(16):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