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 著·

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

刘 茹1,张素芬2,李红军1,张素琴1,吕福周1,吴乃中3

(1.河北省保定市第三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河北 保定 071051;2.河北省保定市第三中心医院综合内科,河北 保定 071051;3.河北省保定市第三中心医院办公室,河北 保定 071051)

[摘要]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可能危险因素,为治疗帕金森病认知障碍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29例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将患者分为无认知障碍组102例和认知功能障碍组127例,比较2组一般情况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分析导致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 认知功能障碍组男性比例、年龄、帕金森病病程、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明显高于或长于无认知功能障碍组,受教育年限明显低于无认知功能障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帕金森病病程、CRP和IL-1β水平是帕金森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受教育年限是帕金森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教育年限短、病史长、血清炎症因子CRP和IL-1β水平高的高龄男性帕金森病患者更容易出现认知功能障碍,针对可以改变的因素进行治疗可能有助于降低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

[关键词] 帕金森病;认知障碍;危险因素

帕金森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老年退行性神经系统疾病,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和过度凋亡为特征,以由此引起的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减少而发病,并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及姿势步态障碍等运动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1-3]。另外,帕金森病还可能与神经元细胞和神经胶质中氧自由基增多、线粒体功能异常有关[4-5]。帕金森病患者常伴发认知功能障碍,这是最为重要的非运动表现之一,早期患者会因此感到抑郁、焦虑和情绪低落等,随着程度加重会将逐渐发展为痴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家庭及社会负担[6-7]。认知功能障碍根据病情可分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帕金森病患者除运动功能受损外,常伴有认知功能受损表现,主要表现为学习能力降低、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早期可能不影响生活,不易发现,随着功能进一步降低最终导致痴呆。目前,国内外关于帕金森病患者中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的研究很多,但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差异,经统计,其发生率为25%~60%,其中很多帕金森病患者就诊时就已经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大概在30%左右。绝大多数伴发认知功能障碍的帕金森病患者最终发展成痴呆。在帕金森病患者出现认知障碍早期阶段,患者能够进行一般日常活动,生活可以自理,家属可能对患者认知情况很少关注,就医时也往往治疗运动症状,容易导致就诊延迟。除此之外,帕金森病患者认知情况具有很大波动性,与患者情绪及精神状态等均密切相关,且医生关注点不同,很多认知障碍症状被遗漏,导致治疗延误。 近期研究表明,在帕金森病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这一病理过程中,免疫反应及炎症因子参与其中,炎症反应及高炎症因子水平导致神经元细胞损伤和凋亡,影响患者的学习能力、记忆力、注意力、执行能力,进而导致认知功能障碍[8-10]。对认知功能障碍高发患者,密切观察尽早识别认知功能障碍,给予有针对性的治疗及康复训练,早期干预,延缓认知障碍的进展,减少痴呆的发生,保留患者的自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降低家庭及社会负担。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29例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导致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报告如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229例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标准:①患者均经MRI、CT扫描等影像学检测确诊,符合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②无严重视觉、听觉障碍,能阅读文字,可进行神经行为学方面的测试;③既往无心肺疾患史,无窦性心动过缓,无药物过敏史。排除标准:①既往有痴呆、精神病或者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病史;②正在服用镇静药物、抗抑郁药物或激素;③嗜酒或者药物依赖者;④以前曾入选此类研究;⑤不能进行长期随访或依从性差者;⑥一般情况差,合并严重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肝肾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疾病病史,难以存活3个月以上者。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将患者分为无认知功能障碍组102例和认知功能障碍组127例。

1.2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帕金森病病程、受教育程度、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危险因素确定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组临床资料比较 229例帕金森病患者中认知功能障碍者127例(55.46%)。认知功能障碍组男性比例、年龄、帕金森病病程、血清CRP和IL-1β水平明显高于或长于无认知功能障碍组,受教育年限明显低于无认知功能障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体重指数、糖尿病和高血压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资料比较

组别 例数性别(例数)男性女性年龄(岁)体重指数高血压(例数,%)糖尿病(例数,%)病程(年)受教育年限(年)CRP(mg/L)IL-1β(mg/L)无认知功能障碍组102495365.87±13.8925.62±5.5844(43.1)25(24.5)4.33±1.676.98±2.985.67±2.290.43±0.08认知功能障碍组 127874069.75±14.9726.27±3.5251(40.2)31(24.4)6.13±2.013.46±1.058.16±1.370.67±0.07χ2/t值 9.8222.0131.0730.2060.0027.2538.76910.19324.192P值 0.0020.0450.2840.6490.9860.0000.0000.0000.000

2.2 Logistic回归分析 以认知功能障碍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病程、受教育程度、CRP、IL-1β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帕金森病病程和IL-1β水平是帕金森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受教育年限是帕金森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保护因素(P<0.05),见表2,3。

表2 变量赋值表

变量类别变量名变量赋值自变量性别女=0,男=1年龄<65岁=0,≥65岁=1帕金森病病程<4年=0,≥4年=1受教育年限<5年=0,≥5年=1CRP<5.5 mg/L=0,≥5.5 mg/L=1IL-1β<0.5 mg/L=0,≥0.5 mg/L=1因变量认知功能障碍无=0,有=1

表3 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

指标 回归系数标准误Wald χ2值P值OR值95%CI性别1.8220.0454.4320.0342.1251.567~3.052年龄0.0460.0135.9860.0141.0331.001~1.089帕金森病病程0.0380.4754.8840.0281.1721.012~1.597受教育程度-0.3530.3425.1340.0330.9010.891~0.979CRP0.3320.5244.1330.0411.3161.082~1.985IL-1β0.1120.2346.0250.0131.8411.562~2.334

3 讨 论

早期发现识别帕金森病患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尽早给予干预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减轻家庭社会负担至关重要[11-13]。应密切观察随访,尤其是注意患者非运动型功能障碍,尽早发现认知功能受损,对于其中可控因素给予针对治疗,以降低炎症因子释放,减少神经元细胞凋亡,延缓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

本研究结果显示,男性是帕金森病患者伴发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OR=2.125,P=0.034),年龄>65岁是帕金森病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OR=1.033,P=0.014),高龄患者除关注运动功能外,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认知功能;帕金森病病程>4年是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OR=1.172,P=0.028),对于病程较长的患者应注意甄别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受教育年限>5年是帕金森病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保护因素(OR=0.901,P=0.033),由于受教育原因,接触以及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途径多,可以使脑部神经元细胞处于一种活跃状态,大脑皮质神经突触联系丰富活跃,有助于降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高血清CRP(OR=1.316,P=0.041)、IL-1β(OR=1.841,P=0.013)水平是帕金森病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故降低炎症反应可改善患者预后。既往研究发现,神经系统炎症应激反应是帕金森病病情进展加重的重要病理过程,患者黑质纹状体中小胶质细胞过度活化,可以激活诱发炎细胞因子的过度释放;此外,还可以导致氧化应激系统激活,产生相应的生理作用,导致脑组织中神经元细胞变性甚至坏死凋亡,进而对患者运动和认知功能产生相应的损伤[14-15]。就神经炎症反应这一病理过程,大量相关研究发现,抑制神经系统炎症启动,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可以减少神经元细胞的坏死凋亡,延缓此类患者病情进展,保留运动及认知能力,有助于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生存质量[16-17]。炎症反应在神经退行性变性疾病中有重要作用,抑制炎症反应可能是这类疾病治疗的一个重要方向;黑质纹状体中小胶质细胞在诱发炎症反应中起到关键作用,寻找靶点抑制小胶质细胞所介导的炎症反应,可能起到降低炎症反应、改善患者预后的作用,是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

综上所述,教育年限短、病史长、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高的高龄男性帕金森病患者更容易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对存在这些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密切观察随访,及早发现认知功能障碍,给予早期干预治疗,这有助于改善此类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抗炎抗氧化治疗可能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陈晓婷,徐思敏,崔理立,等.SIRT1与帕金森病[J].海南医学,2018,29(6):815-817.

[2] 李进,孙杰,赵楠,等.3种不同脑区定点注射6-OHDA单侧损伤大鼠帕金森病模型的比较研究[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6,37(6):667-671.

[3] 徐一心,陈秋惠,张医芝.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24):6303-6307.

[4] Wang G,Huang Y,Chen W,et al. Variants in the SNCA gene associate with motor progression while variants in the MAPT gene associate with the severity of Parkinson′s disease[J]. Parkinsonism Relat Disord,2016,24:89-94.

[5] 林瑶,许茜,蔡晶.线粒体功能障碍与帕金森病研究进展[J].海峡药学,2017,29(12):5-13.

[6] 姜海波,高忠明,王小川,等.安宫牛黄丸联合经颅低频磁刺激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和情感障碍的改善作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34(6):1470-1472.

[7] 刘培茹.高同型半胱胺酸血症与帕金森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6,43(1):30-33.

[8] Demirci S,Aynali A,Demirci K,et al.The serum levels of resisti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other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 patients with Alzheimer′s disease[J].Clin Psychopharmacol Neurosic,2017,15(1):59-63.

[9] Kouchaki E,Kakhaki RD,Tamtaji OR. Increased serum levels of TNF-α and decreased serum levels of IL-27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 disease and their correlation with disease severity[J]. Clin Neurol Neurosurg,2018,166:76-79.

[10] 李杨,谢字宽,邱华艳,等.行为疗法联合普拉克索对早发型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患者HAMD评分、Zung评分和UPDRS Ⅱ、Ⅲ评分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26(1):10-13.

[11] Wang W,Wang X,Fujioka H,et al. Parkinson′s disease.associated mutant VPS35 causes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by recycling DLP1 complexes[J]. Nat Med,2016,22(1):54-63.

[12] Yang X,Lou Y,Liu G,et al. Microglia P2Y6 receptor is related to Parkinson′s disease through neuroinflammatory process[J]. J Neuroinflammation,2017,14(1):38.

[13] 沈杨,张琦,赵佳奇,等.阿尔兹海默病与帕金森病共性病理机制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8,36(2):319-322.

[14] Ko JH,Katako A,Aljuaid M,et al. Distinct brain metabolic patterns separately associated with cognition,motor function,and aging in Parkinson′s disease dementia[J]. Neurobiol Aging,2017,60(8):81-91.

[15] Sznejder-Pachoiek A,Joniec-Maciejak I,Wawer A,et al. The effect of α-synuclein on gliosis and IL-1α,TNFα,IFNγ,TGFβ expression in murine brain[J]. Pharmacol Rep,2017,69(2):242-251.

[16] Lee DS,Lee M,Sung SH,et al. Involvement of hemeoxygenase -1 induction in the cytoprotective and neuroin-flam matory activities of Siegesbeckia Pubescens isolatedfrom 5,3-dihydroxy-3,7,4′-trim ethoxyflavone in H T2 2cells and B V2 cells[J]. Int Immunopharmacol,2016,40:65-72.

[17] Weng L,Zhang H,Li X,et al. Ampelopsin attenuates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inflam m atory response through the inhibition of the NF -κB and JAK2 / STAT3 signaling pathw ays inmicroglia[J]. Int Immunopharmacol,2017,44:1-8.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9.10.022

[中图分类号] R742.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3205(2019)10-1211-03

[收稿日期]2019-05-07;[修回日期]2019-06-12

[作者简介]刘茹(1980-),女,河北保定人,河北省保定市第三中心医院主治医师,医学学士,从事神经内科疾病诊治研究。

(本文编辑:赵丽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