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 著·
阑尾异位是发育异常所致,阑尾起源于盲肠根部,它的基底部与盲肠关系恒定,其位置会随盲肠位置的不同而发生变异,可以高至肝下,低至盆腔,甚至可以越过腹中线,到达左侧腹腔[1-2]。异位阑尾炎属于阑尾炎的一种,临床主要表现为转移性腹痛、发热、恶心、呕吐、腹部压痛和腹肌紧张等。若异位阑尾炎被延误诊断或治疗,可引起腹膜炎,甚至发生致死性的腹腔内感染。临床上易被误诊的异位阑尾为盆腔位、肝下位和左侧位等。因鉴别诊断较为困难,故必须仔细询问病史。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及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异位阑尾炎在临床中的诊断率也逐年升高,但仍有医生因经验不足导致误诊,从而造成手术失误[3]。为提高异位阑尾的诊治水平,现将河北省廊坊市中医医院及广安医院近年来收治的62例异位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1月—2017年6月于河北省廊坊市中医医院及广安医院行异位阑尾手术患者62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其中男性37例,女性25例;年龄17~55岁,平均(45.72±5.84)岁。患者就诊至手术时间1~25 h,平均(13.1±3.5) h。
1.2 症状和体征
1.2.1 一般表现 出现腹痛、肌紧张、腹部压痛共52例(83.9%),其中腹痛转向腰部呈现放射性疼痛10例,腹痛转移至右下腹3例,腹痛转向转移至会阴部呈现放射性疼痛9例,右肾区叩击痛4例,腹部其他部位疼痛10例,腹痛伴右腹股沟斜疝痛2例,阑尾固定点压痛6例,腹部包块8例;尿频、尿急、尿痛3例(4.8%);尿频、尿急合并大便次数增多6例(9.7%);轻度腹泻11例(17.7%);患者外周血象表现出增高56例(90.3%);恶心58例(93.5%);呕吐46例(74.2%);发热52例(83.9%);里急后重感5例(8.1%)。
1.2.2 体征检查 体征检查要领:肝下阑尾炎可表现为右肩背部放射性疼痛;盆腔阑尾炎可出现腹泻、尿频、尿急等临床症状;腹膜后位阑尾炎上述症状少见,多为腰痛。
1.3 超声检查 可排除胆道、泌尿、盆腔的疾病,能快速诊断异位阑尾炎,是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4]。
1.4 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检查 64层及以上MSCT具有快速高分辨率,是阑尾炎术前检查诊断的重要手段,当下低剂量CT检查已经成为趋势[5]。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采用四格表的诊断性试验分析方法计算超声检查和MSCT检查诊断异位阑尾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异位阑尾类型 异位阑尾炎患者以化脓性阑尾炎和单纯性阑尾炎居多,见表1。
表1 异位类型与阑尾病理类型 (例数,%)
病理类型盆腔内盲肠后高位(肝下位)壁内左位单纯性阑尾炎7(11.3)8(12.9)9(14.5)2(3.2)1(1.6)化脓性阑尾炎9(14.5)8(12.9)8(12.9)1(1.6)1(1.6)坏疽性阑尾炎1(1.6) ----阑尾周围脓肿2(3.2) 4(6.5) 1(1.6) --
2.2 影像学检查结果 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超声检查和MSCT进行评价,超声检查的敏感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较MSCT检查更高,二者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超声检查与MSCT检查异位阑尾炎诊断结果比较 (例数)
超声检查 `病理结果阳性阴性 合计阳性56157阴性325合计593敏感度94.9%特异度66.7%准确度90.3%阳性预测值98.3%阴性预测值40.0%MSCT检 病理结果阳性阴性 合计阳性50151阴性9211合计593敏感度84.8%特异度66.7%准确度80.1%阳性预测值98.4%阴性预测值18.2%
2.2.1 超声检查结果 ①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共27例,阑尾直径明显增粗,>6 mm,多在7~8 mm,纵切面呈“腊肠”样改变,横切面呈“同心圆”状改变, 阑尾肠腔内部回声尚均匀, 肠壁血流信号丰富, 伴发轻度回盲部肠壁增厚、回声模糊。②化脓性阑尾炎:共25例,阑尾直径增粗更为明显,可达8~10 mm,严重者可达20 mm;肠腔内可为无回声,内部或可呈细密点状回声,为化脓所致,少数阑尾腔内可见形态规则或不规则、大小不一的稍增强回声或强回声, 后方伴或不伴声影;在检查阑尾时, 如果发现有强回声,可借此提示粪石形成。③坏疽性阑尾炎:1例,阑尾失去正常形态,周围可伴无回声渗出区;明显肿胀,正常形态消失,腔内信号强弱不均,管壁肠壁模糊不清、连续性中断,阑尾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呈相互黏连状态,回盲部肠管水肿增厚明显,相互黏连成团,可见游离性暗区。④阑尾周围脓肿或肿块:共9例,阑尾正常结构模糊不清,疼痛区显示低无回声包块样回声,边界不清晰,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且杂乱,包块周围网膜增厚,回声明显增强。
2.2.2 MSCT结果 阑尾直径明显大于正常管径,阑尾外径>6 mm,肠壁厚度>3 mm,阑尾管腔内径可明显变窄,与盲肠连接处显示不清,肠管周围的脂肪组织间加宽,周围脂肪组织内出现片絮状或条纹状增高密度影,阑尾或小肠系膜水肿增厚,邻近侧锥筋膜、肾后筋膜增厚, 阑尾周围积液, 伴有蜂窝织炎,亦有脓肿形成及盲肠肠壁水肿增厚征象。
2.3 手术与转归 阑尾位置已经确定的患者,可就近行腹部切口,对于其他不能确定阑尾位置患者,可选用右腹直肌切口或腹部旁侧正中切口,以利于术中切口的延长;尚可选取麦氏点常规切口,术中阑尾若不在右髂窝处,可根据具体情况行向上和(或)向下探查。手术时间为50~230 min,平均(69.7±12.3) min。取麦氏点位置切口26例,右侧经腹直肌切口21例,上腹正中切口7例,左下腹正中旁切口8例;取阑尾术中逆行切除14例,阑尾全切除48例。行腹腔冲洗引流术2例,合并急性肠梗阻行肠粘连松解术1例。未发现伤口感染及腹腔、盆腔脓肿者,亦未出现出脂肪液化。
3.1 异位阑尾形成 胚胎发育至40 d,盲肠和阑尾的原基形成,其尖端逐渐生长为阑尾,至70 d,开始逆时针方向旋转[6],在胎儿分娩时共旋转270 °,盲肠和阑尾在转位过程中远离左下腹而停留在其他部位,即形成异位阑尾[7]。临床上较多见的异位阑尾为盆腔位、高位(肝下位)和左侧位等位置,较为特殊的情况是阑尾位于盲肠后方的腹膜外[8]。
3.2 异位类型临床表现及诊断 异位阑尾炎因其位置不同,临床表现较复杂,多数症状及体征不典型[9-10],易被临床医生误诊误治。
3.2.1 盆腔位阑尾炎 本研究盆腔位阑尾炎19例,占异位阑尾炎的30.6%(19/62)。盲肠因位置过低不能正常固定于后腹膜,阑尾位置可达盆腔,临床表现为麦氏点无压痛,下腹部位隐痛,压痛点位置于耻骨或者腹股沟韧带处,且压痛范围较广泛,程度亦较轻,腹肌紧张不明确。由于阑尾邻近膀胱或直肠,可发生排尿困难或疼痛,排便感较明显;直肠或阴道检查可现盆腔内明显触痛;若为女性患者,可有盆腔器官炎症等症状。下腹部阑尾超声探查可发现肿大的阑尾回声位于盆腔内。
3.2.2 盲肠后腹膜外阑尾炎 本研究盲肠后腹膜外阑尾炎20例,占异位阑尾炎的32.3%(20/62)。因其部位在盲肠后固定在腹后壁上,加之浆膜缺乏,炎性反应易扩散,常有右下腹腹膜后感染的表现,腰大肌刺激症状较明确,右下肢多呈屈曲状态,直伸疼痛可加重。腹膜后神经受到刺激时可致股部、阴囊、阴唇部疼痛。检查右侧胁腹及髂肌以上部位有明显深压痛,也可为右侧腰大肌位置的压痛,腰大肌试验阳性,因转移性局限疼痛部位不确定,腹壁触痛和肌紧张不明显。
3.2.3 高位(肝下位)阑尾炎 本研究高位(肝下位)阑尾炎18例,占异位阑尾炎的29.0%(18/62),阑尾多异位于脐部以上,右侧者居多,表现为腹部触痛和肌紧张,且局限在右上腹,以急性腹膜炎的症状体征为主。由于阑尾位置均较高,炎症反应很容易发生扩散。当阑尾发生穿孔后,常导致严重腹膜炎甚至毒血症[9];外科医生遇到此类异位阑尾炎时应与胆囊炎、胃穿孔等疾病相鉴别,辅助检查可选用肝胆超声、立位腹部X线平片检查[11]。当此类异位阑尾炎形成包块时,还要与肠脂垂炎、结肠憩室炎包块等疾病相鉴别,其包块性质是鉴别的关键,异位阑尾其包块内含有典型的、有盲端的结构。
3.2.4 壁内阑尾炎 本研究壁内阑尾炎3例,占异位阑尾炎的4.8%(3/62)。阑尾位于回盲部组织内,多数包埋于盲肠壁的浆膜层。这是由于阑尾在胚胎发育期出现变异,分化减慢,与盲肠壁内无分离,包裹于浆膜层。分为3类:盲肠壁内型、回肠壁内型、系膜内型,以盲肠壁内型多见。临床症状有明显的转移性右下腹痛,呕吐症状较重,发热常>39 ℃。
3.2.5 左位阑尾炎 本研究左位阑尾炎2例,占异位阑尾炎的3.2%(2/62)。由于先天性内脏异位,盲肠可位于左下腹;后天性游离盲肠,也可移动并粘连固定于左下腹,阑尾也随之固定在左髂窝内。临床表现同普通阑尾炎,但触痛和肌紧张局限于左下腹。对患者的急性腹痛作常规全身检查时若发现先天性内脏异位,则对左位阑尾炎的诊断大有补益。
3.3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异位阑尾炎的主要治疗手段,保守治疗以使用抗生素为主,但其复发概率大,最终回归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中切口的选择以阑尾所在位置而定。盆腔位阑尾炎切口以腹下部右侧直肌为佳;盲肠后腹膜外阑尾炎最好采用右下腹斜行切口,经腹膜外途径显露阑尾,尤其在阑尾周围脓肿形成时更需如此;肝下位阑尾炎可采用高位斜行切口或肋缘下切口;左侧阑尾炎则以左下腹斜行切口为宜。手术中关键是确定阑尾位置:首先确定升结肠,并沿结肠带向下寻找阑尾;若盲肠位于腹膜后者,阑尾可在腹膜后探及;升结肠不能及时探查者,则可结合临床体征进行查找;右上腹疼痛者要排除盲肠未降落而位于肝下情况,此时延长术中切口至右上腹,在回盲部可找到阑尾;有时回盲部找到后却不能发现阑尾,应考虑到壁内阑尾的可能,再结合患者回盲部存在炎性水肿,于水肿部位切开盲肠浆肌层,便可找到阑尾。但临床中极少数的阑尾异位或位于肠系膜内的阑尾,需在手术中仔细查找方能顺利完成手术。异位阑尾炎的病情较复杂,病变阑尾可位于腹腔内的任何部位,由于其解剖位置可有明显异常,导致临床医生诊断时误诊率较高。术前明确阑尾的位置有利于外科医生选取手术方式,有利于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并发症。因此,对于不能明确诊断的急腹症患者应及时进行超声检查或MSCT检查,其中超声检查诊断率较高,操作简便,无辐射,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尤其适合小儿急性阑尾炎。高、低频超声联合扫查能提高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符合率,借助影像学图像的特征性表现,以辅助临床尽快诊断。同时对不同部位的异位阑尾炎及表现均要有足够的认识,解剖结构要清楚,诊断要及时。在临床应用中,手术疗法、保守疗法各有利弊,在抗炎保守治疗时,应严密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如出现进行性加重或腹膜炎等体征,要及早进行剖腹探查术,赢得最佳治疗时机。术后积极抗感染治疗,鼓励患者早日下床活动,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其尽早康复。
[1] 陈孝平,汪建平.外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85.
[2] 熊义林,刘光富,王丽.螺旋CT对异位阑尾炎的诊断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7,4(19):3692,3694.
[3] 唐翠,王健,续晋铭,等.多层螺旋CT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临床意义[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7,14(4):159-161.
[4] 庞志英,陈军,李智锋,等.高频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与术后病理结果的对照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7,26(3):787-789.
[5] Sun J,Yu T,Liu J,et al. Image quality improvement using model-based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in low dose chest CT for children with necrotizing pneumonia[J]. BMC Med Imaging,2017,17(1):24.
[6] 安红银,王加祥,储建,等.低压空气灌肠辅助定位在小儿异位阑尾炎诊治中的应用[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17,16(3):285-287,297.
[7] 陈国明.异位急性阑尾炎的治疗分析[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5,36(3):15-17.
[8] 李俊辉,魏东霞.超声及螺旋CT对异位阑尾炎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29):109-111.
[9] 钱雷敏,戈军刚,黄建明.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不典型阑尾炎的早期诊断价值[J].腹部外科,2016,29(2):119-122.
[10] 陈海荣,袁立新,赵永江.MSCT诊断异位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7,27(5):858-860,864.
[11] 黄天佑.探讨异位阑尾炎手术的临床治疗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9):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