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 著·

健康教育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焦虑状态及临床依从性的影响

何英辉1,申淑芳2,李建科3,刘维丽4,张 瑶1*

(1.河北医科大学门诊部,河北 石家庄 050017;2.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河北 石家庄 050000;3.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外科,河北 石家庄 050031;4.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肝胆外科,河北 石家庄 050031)

[摘要] 目的观察强化健康教育和院外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焦虑状态及临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胃癌术后化疗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形式的健康宣教和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强化健康教育和院外护理干预,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为胃癌防治相关知识,充分利用现代通讯工具作好院外随访护理,分别于住院时、出院后3个月、出院后6个月调查评估患者的焦虑状态和临床依从性。结果2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均呈降低趋势,观察组SAS评分、HAMA评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其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临床依从性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胃癌治疗过程中,强化对患者的胃癌防治知识宣教和院外护理干预,能有效帮助患者克服焦虑情绪,并提高其临床依从性。

[关键词] 胃肿瘤;健康教育;焦虑;临床依从性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0.01.023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据GLOBOCAN最新流行病调查显示,2018年全球新发胃癌病例约103.3万,居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5位,发展中国家是胃癌高发区,每年新发胃癌病例占全球的70%以上,中国更是胃癌高发国,胃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占到了全球的42.6%和45.0%[1]。胃癌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不断加强胃癌防治应作为相关医务工作者的重中之重[2-3]。众所周知,胃癌是令人谈之色变的严重疾病,有将近80%的新发胃癌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加之胃癌治疗的手术创伤、化疗不良反应、经济困境等必然给患者带来更大的心理和精神压力,导致其焦虑、抑郁、恐惧甚至绝望等负性情绪增加,严重降低其生活质量,进而恶化预后[4-7]。如何在治疗过程中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保证其治疗效果意义重大[8-9]。本研究旨在分析胃癌治疗过程中改进护理方法、强化健康宣教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胃癌术后化疗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和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纳入标准:①胃镜活检病理确诊为胃癌,外科手术治疗并接受术后化疗者;②预期生存期在半年及以上者;③无心、肝、肺、肾、脑等重要脏器疾病;④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本课题研究者。排除标准:①存在认知障碍或其他精神疾病者;②对课题研究存有抵触情绪、弄虚作假等不能保证提供真实情况者;③通联方式不便,难以随访至研究结束者;④有癌肿转移可能者。研究过程中,因失访、中途退出或其他原因,观察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3例。 2组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手术方式、家庭月收入水平、临床分期等基本信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由责任护士向入院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医院环境、科室情况、主管医师和主管护士,为患者安排床位,教会患者识别和使用病房内的各种设备,如医用升降床、呼叫器、电器开关等,向患者详细讲解医院的有关规章制度,如生活作息制度、亲友探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提醒患者注意保管好贵重物品和财物;还要注意日常起居安全,避免坠床、滑倒、碰伤等意外事件发生,耐心解答患者住院期间提出的各种问题如所患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方案、用药原则、注意事项等;患者出院时帮助患者办好各项出院手续,交待患者要严格按照出院医嘱巩固好后续治疗,指导患者作好院外护理,嘱咐患者要记好门诊复查时间。

表1 2组基本信息比较 (例数,%)

基本信息对照组(n=47)观察组(n=49)χ2/t值P值性别 男性 女性29(61.7)18(38.3)32(65.3)17(34.7)0.1350.714年龄(x-±s,岁)63.89±6.6764.06±6.830.1230.902受教育水平 初中及以下 高中及以上23(48.9)24(51.1)26(53.1)23(46.9)0.1630.686手术方式 全胃切除术 胃部分切除术19(40.4)28(59.6)20(40.8)29(59.2)0.0020.969家庭月收入水平 <3 000元15(31.9)16(32.7) 3 000~5 000元22(46.8)25(51.0)0.3630.716 >5 000元10(21.3)8(16.3)临床分期 Ⅰ期和Ⅱ期 Ⅲ期和Ⅳ期7(14.9)40(85.1)10(20.4)39(79.6)0.5010.479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着重进行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的宣教,利用幻灯片、动漫视频、讲座音频等多媒体形式,客观生动地向患者讲解胃癌防治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医嘱,要向患者家属或其陪护人员强调亲情和社会支持对患者治疗的重要性,帮助患者不断建立正性情绪,避免或减轻焦虑等负性情绪;患者出院后,利用现代通讯技术与患者保持沟通联系,作好随访指导;同时,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作出精神状态评估,针对患者在院外治疗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给予专业指导。

1.2.3 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 SAS一共包括20个题目,目的是为全面调查患者最近1周(包括调查当天)被各种症状烦扰的程度;20个题目均设置有“没有或很少时间有”、“有时有”、“大部分时间有”、“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均有”4个选项,患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从中选择1个最佳选项,4个选项分别赋值为1,2,3,4分。在SAS 20个题目中,第5,9,13,17,19题为反向计分,其他题目均为正向计分,数据处理时需要先将反向计分转换成正向计分;20个题目的得分合计为量表粗分,粗分乘以1.25并取整数部分即为量表的标准分,为25~100分,标准分<50分为正常,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为重度焦虑。

1.2.4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 《CCMD-3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将HAMA列为焦虑症的重要诊断工具,HAMA数据均由经过规范化培训的精神卫生科医师负责采集;HAMA一共包括14个评定项目,分别是焦虑心境、紧张、害怕、失眠、认知功能、抑郁心境、肌肉系统症状、感觉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胃肠道症状、生殖泌尿系统症状、自主神经系统症状、会谈时行为表现,每个评定项目对应若干症状,根据症状的有无及表现程度设置5级评分,即分别用0,1,2,3,4分表示“无症状”、“症状轻微”、“有肯定的症状,但不影响生活和活动”、“症状重、需加处理,或已影响生活或活动”、“症状极重,严重影响其生活”;HAMA评分范围为0~56分,≥29分为“有严重焦虑”,≥21分为“有明显焦虑”,≥14分为“肯定有焦虑”,≥7分为“可能有焦虑”,<7分为“没有焦虑”。

1.2.5 临床依从性调查问卷 临床依从性调查问卷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内容包括饮食控制、行为锻炼、药物使用情况、居家护理、门诊定期随访5个方面;一共12个单选题目,每个题目设置“完全不符合”、“不符合”、“不确定”、“符合”、“完全符合”5个选项,分别赋值为0,1,2,3,4分,问卷得分=12个题目得分合计×100/48,问卷得分81~100分定义为依从性好,60~80分定义为依从性一般,<60分定义为依从性差。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住院时、出院后3个月、出院后6个月调查评估2组焦虑症状和临床依从性。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比较分别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照组与观察组SAS评分比较 2组SAS评分均呈降低趋势,观察组SAS评分降低幅度较大,其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SAS评分比较 分)

组别 例数住院时出院后3个月出院后6个月对照组 4755.81±10.2852.72±9.9947.38±9.77观察组 4956.86±8.9749.41±8.7440.37±8.19组间 F值=7.328 P值=0.008时点间 F值=44.784 P值=0.000组间·时点间F值=4.665 P值=0.014

2.2 对照组与观察组HAMA评分比较 2组HAMA评分均呈降低趋势,观察组HAMA评分降低幅度较大,其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HAMA评分比较 分)

组别 例数住院时出院后3个月出院后6个月对照组 478.23±4.957.43±2.806.45±3.66观察组 498.63±3.765.51±3.064.08±2.66组间 F值=4.261 P值=0.042时点间 F值=50.595 P值=0.000组间·时点间F值=10.870 P值=0.000

2.3 对照组与观察组临床依从性比较 入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时,2组临床依从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时,观察组临床依从性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有4。

表4 2组临床依从性比较 (例数,%)

组别例数入院时差一般好对照组4716(34.0)23(49.0)8(17.0)观察组4919(38.8)20(40.8)10(20.4)Z值0.155P值0.877组别例数出院后3个月差一般好对照组4714(29.8)24(51.1)9(19.1)观察组499(18.4)23(46.9)17(34.7)Z值1.845P值0.065组别例数出院后6个月差一般好对照组479(19.1)24(51.1)14(29.8)观察组497(14.3)16(32.6)26(53.1)Z值2.034P值0.042

3 讨 论

在我国,胃癌居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第2位,约80%以上的胃癌患者在就诊时已错过最佳治疗期,预后极不乐观,加之为改善症状或延缓病情发展,多数胃癌患者需要接受手术及手术后化疗处理,这均会给患者造成巨大的身体创伤和心理压力,导致患者出现多想、个性敏感、心情压抑、意志低落、心烦等负性情绪,甚至相当一部分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精神障碍,不良情绪不仅会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极大弱化患者遵循医嘱的依从性,恶化治疗效果[10-15]

本研究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多种有效方法强化对患者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帮助患者客观认知自身的病情和正确理解拟定的治疗方案,通过专业指导或培训使患者家属和亲友较好地掌握陪护方法和话语技巧,帮助患者尽可能多地获得亲情和社会支持,当患者居家治疗期间,研究人员充分利用现代通讯工具,实时跟踪观察患者的后续治疗,对患者在院外治疗期间碰到的诸多问题和困扰及时给予专业指导。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SAS评分、HAMA评分均呈降低趋势,观察组SAS评分、HAMA评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治疗过程中强化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和护理干预有关,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不仅能激起患者的学习兴趣,也能改善患者对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从而使其紧张、焦虑、不安的情绪得到有效缓解;同时,持续给予患者贴心、专业、及时的护理指导,帮助患者解答和处理治疗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疑惑和问题,使患者治疗和战胜癌魔的信心不断得到加强,良好的心理状态也会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8,16]。本研究结果显示,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临床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原因可能是患者在健康宣教和护理干预过程中,与医师、护士的关系变得更加亲近和密切,如此建立起的良好医患关系和护患关系,增加了患者对医生和护士的信任感和认同感,更为积极遵从和执行医嘱的态度和行为、良好的临床依从性对保证治疗方案的落实和最佳治疗效果的实现至关重要,好的治疗效果又能使患者的治疗信心得到鼓励和支持,从而形成胃癌治疗的良性循环[17]

总之,在胃癌临床治疗过程中,重视胃癌防治知识的宣教和院外护理干预,能有效帮助患者克服焦虑情绪,提高其临床依从性,进而有力保证治疗效果,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参考文献]

[1] 彭智.GLOBCAN胃癌流行病学数据解读[J/CD].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2018,4(4):63-65.

[2] 王智慧.老年胃癌术后抑郁患者服用抗抑郁药依从性相关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16):3887-3889.

[3] 郑潇豪,解亦斌.中国晚期胃癌的诊疗现状[J].癌症进展,2019,17(1):13-19,48.

[4] 杨静.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胃癌化疗患者焦虑的影响探析[J].当代医学,2019,25(8):77-78.

[5] 王雅宁,赵辉,周江红,等.人文关怀护理对胃癌化疗患者人格特征及短期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19,40(1):72-75.

[6] 田慧子,王会英,李静燃.快速康复护理对中青年胃癌术后病人康复和心理复原力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9,33(5):859-862.

[7] 高明月,徐晓丽,杨冬冬,等.延续性护理健康教育对胃癌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17,30(3):417-419.

[8] 李东莲.综合护理干预对胃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9):70-71.

[9] 邓新娅.心理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患者负性情绪、疼痛及睡眠时间的影响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2):149-150.

[10] 杨洋,刘丽.《早期胃癌内镜下规范化切除的专家共识意见(2018)》解读[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9,40(6):623-628.

[11] 邱野,姜秀明,李玥,等.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29):252.

[12] 苏欣,刘瑞云,杨垚,等.胃癌术后化疗病人症状群及生活质量的相关性[J].护理研究,2019,33(7):1130-1134.

[13] 郑军,韩文.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褪黑素浓度的影响及其与苏醒期谵妄的关系研究[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7,38(3):321-325.

[14] 乔玲.针对性护理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焦虑的影响研究[J].心理月刊,2018,13(4):19-20.

[15] 顾可可.心理干预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2017,24(22):73-74.

[16] 杨贺,郑振东,周丽娟,等.综合干预在改善胃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营养中的研究[J].辽宁医学杂志,2017,31(3):36-38.

[17] 李清文,王建祥,吴海龙,等.基于坚强概念的健康教育在胃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健康教育,2018,34(2):170-173.

[收稿日期]2019-06-21;[修回日期]2019-07-16

[基金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课题(20190411)

[作者简介]何英辉(1975-),女,河北元氏人,河北医科大学门诊部主管护师,从事临床护理学研究。

*通信作者。E-mail:291578999@qq.com

[中图分类号] R735.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3205(2020)01-0099-04

(本文编辑:赵丽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