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 著·
妊娠期糖尿病是产妇在妊娠期出现的糖代谢异常状况,或者存在糖耐量减退的糖尿病类型,临床较为常见,有调查研究显示,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将近5%[1]。妊娠期产妇的机体以及心理方面均较为特殊,而心理情绪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可能出现各种精神系统异常,包括抑郁、焦虑、恐惧、强迫等,而其中最为常见的是焦虑和抑郁[2]。有研究证实,产妇在妊娠过程中存在焦虑和抑郁的不良情绪比例在55%左右,而产妇焦虑和抑郁对产妇分娩疼痛、新生儿预后等有明显的影响,易出现早产及剖宫产等情况,同时还可能出现新生儿生长过度、产后呼吸障碍、低血糖等[3]。本研究旨在探讨焦虑和抑郁与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关系。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160例,妊娠超过15周。产妇均不存在精神疾病病史,不存在典型的糖尿病临床症状,空腹血糖在7.0 mmol/L以上或者餐后2 h血糖在11.1 mmol/L以上[4],排除妊娠之前合并抑郁、焦虑以及强迫等精神系统疾病者,排除存在精神系统药物史的产妇,排除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者,排除妊娠期心脏病、子痫前期等疾病的产妇,排除合并先兆流产的产妇,排除合并宫内感染性疾病的产妇。以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进行分组。将SAS在50分以上或者SDS在53分以上者视为研究组91例,年龄22~41岁,平均(35.18±3.46)岁,平均体重(57.13±6.08) kg,平均身高(157.08±7.19) cm,平均孕周(15.52±0.71)周。将其余SAS不足50分且SDS不足53分者视为对照组69例,年龄23~42岁,平均(34.73±3.52)岁,平均体重(57.01±6.11) kg,平均身高(157.23±7.64) cm,平均孕周(15.36±0.80)周。2组年龄、体重、身高、孕周等基础性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2组均进行指导培训,由同一组专业人员完成,进行SAS和SDS测评。SAS和SDS均由20项测试项目组成,评分方法为4级评分法。SAS评分在50分以下则为不存在焦虑情绪,SAS评分超过50分则为存在焦虑症状;SDS评分在53分以上则为存在抑郁症状,而SDS评分不足53分则表示不存在抑郁情绪。
1.3 观察指标 所有产妇均在我院分娩,保持对产妇以及新生儿的随访观察。统计2组产妇最终选择的分娩方式,同时记录产妇分娩以及妊娠过程中的并发症,包括羊水异常(过多或过少)、妊娠期呕吐、胎膜早破、围产期感染、产后出血。记录新生儿结局,包括早产、低体重新生儿、巨大儿、新生儿呼吸障碍、低血糖等。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5.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 研究组顺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分娩方式比较 (例数,%)
组别例数顺产引产产钳助产剖宫产研究组9167(73.63)5(5.49)4(4.40)15(16.48)对照组6963(91.30)2(2.90)2(2.90)2(2.90)χ2值8.0500.1640.0057.627P值0.0050.6860.9410.006
2.2 2组产妇并发症比较 研究组围产期感染、羊水异常、产后出血和胎膜早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妊娠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2组产妇新生儿结局比较 研究组早产、新生儿呼吸障碍、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巨大儿、新生儿低体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2组产妇并发症比较 (例数,%)
组别例数妊娠呕吐围产期感染羊水异常产后出血胎膜早破研究组919(9.89)19(20.88)31(34.07)13(14.29)11(12.09)对照组691(1.45)3(4.35)9(13.05)3(4.35)2(2.90)χ2值3.4409.0439.2504.3064.439P值0.0640.0030.0020.0380.035
表3 2组产妇新生儿结局比较 (例数,%)
组别例数早产儿巨大儿新生儿呼吸障碍新生儿低体重新生儿低血糖研究组9111(12.09)10(10.99)10(10.99)8(8.80)11(12.09)对照组691(1.45)2(2.90)1(1.45)1(1.45)2(2.90)χ2值6.4023.7034.1882.7224.439P值0.0110.0540.0410.0990.035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心理、身体均比较脆弱,生理功能受伤害时往往伴随心理变化,如果加上一些外部条件的打击,孕妇就会在产前出现精神障碍,如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惧症等,而这些精神疾病的发生,必然增加孕妇孕期的痛苦,对孕妇自身健康、新生儿发育造成很大影响。妊娠期女性的心理素质本身容易受情绪影响,合并糖尿病史时,由于增加了对分娩结局的担心,常常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这些不良情绪持续存在,均会对妊娠期女性的身体健康和胎儿发育产生严重负面影响,特别是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也会伴随母婴出现一些并发症的风险,对这些风险的关注,使得孕妇的心理承受能力更加脆弱。因此,医护人员必须对妊娠期糖尿病女性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密切关注,并预测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目前,孕妇大多处于优越的生活条件中,抵抗疾病的能力不足,对心理负面情绪的自我保护能力较差,故需要正确、科学地对待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心理疾病,避免母婴健康受到影响。
现代社会观念中,保障妇女儿童健康已经成为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点问题。而在胎儿生产分娩前,能否在母体环境中健康生长,不仅仅与胚胎质量有关,同时也与母体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5]。孕妇宫内环境可能直接影响到胚胎的发育成长,宫内环境则与孕妇心理以及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现代医学的研究证实,影响最终妊娠结局的妊娠期因素较多,除了最主要的遗传因素之外,孕妇心理、营养及个体状况均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6]。现代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患者年龄也在不断向低龄化发展。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孕妇较为常见的并发疾病,其中部分产妇在妊娠前就患有糖尿病,而另一部分患者则是在妊娠过程中,由于需要摄取大量的营养及热量为体内胎儿补充足够的能量,多数营养品的含糖量较高,从而导致正常孕产妇出现血糖水平异常升高的情况,均包含在妊娠糖尿病的范畴内[7]。近年来,在满足胎儿生长发育需求的急切心理下,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很多女性妊娠期过程中,过度摄入热量及营养。而妊娠期糖尿病对于妊娠期孕妇及体内胎儿的影响比较严重,可能引发多种产妇及胎儿的不良问题[8]。妊娠期营养过剩,增加了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可能,对母婴健康均会产生巨大影响。
孕妇在妊娠期情绪波动较为明显,可能出现明显的焦虑和抑郁不良心理,而经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焦虑和抑郁不良情绪均会对孕妇及胎儿有严重的不良作用,可能导致孕妇及胎儿发生并发症[9]。焦虑属于不良情感体验及状态的一种,是以情绪调节的神经中枢完成控制的,主要表现是行为及交感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异常反应,严重的焦虑症患者可能存在持续及广泛的焦虑,同时并发反复性发作的惊恐与不安,大多伴随有自主性的神经功能失调。抑郁则属于复杂的综合性情绪活动,主要的不良情绪为痛苦,同时可能引发悲伤、愤怒、自罪、忧虑、羞愧等不良情绪。抑郁情绪较为轻微的患者主要表现为郁闷,而严重的患者则为忧郁,但在不断加剧转变为病理状态后,则出现病态反应,可能影响到正常的机体状态。妊娠期糖尿病者在糖尿病病态反应及妊娠期状态下,容易出现抑郁和焦虑的不良心理状态,从而引发机体内激素水平的失调,在生长激素、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分泌不断升高的情况下,继而影响到血糖水平的稳定控制,从而对血糖水平稳定、产妇机体康复及妊娠结局产生不良影响[10]。近年来的围产期医学研究中,关于正常孕产妇不良情绪影响妊娠结局的研究较多,而针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不良情绪与妊娠结局关系的研究较少[11-12]。而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由于病理状态及心理情况的特殊性,焦虑、抑郁情绪的比例和严重程度可能更高[13]。所以,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焦虑及抑郁情绪的研究,对于改善妊娠结局、提高分娩及新生儿质量均有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存在确定的焦虑和抑郁不良情绪后,选择剖宫产的比例达到16.48%,相比单纯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2.90%明显升高,而顺产率为73.63%,相比正常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91.30%明显降低。表明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在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下,产妇可能出现更加严重的疼痛以及不规律的宫缩情况,从而增加剖宫产率、降低顺产率,故焦虑和抑郁情绪可能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分娩方式有明显的影响。而在妊娠期与围生期并发症统计中,存在明显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围产期感染、羊水异常、产后出血和胎膜早破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期糖尿病产妇。表明焦虑和抑郁情绪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围产期感染、羊水异常以及胎膜早破等明显增加,提示心理状态对于产妇有明显的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产妇在妊娠期出现焦虑和抑郁不良情绪,均可能影响妊娠期产妇身体健康,与早产儿、新生儿呼吸障碍、新生儿低血糖等不良分娩结局均有直接关系。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存在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早产儿比例高达12.09%。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由于血糖水平异常,营养摄入调节难度较高,容易出现营养不良或者摄入热量过量的情况,早产儿与巨大儿发生率明显升高。同时存在焦虑和抑郁情绪的产妇分娩后新生儿出现低血糖及呼吸障碍的比例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期糖尿病产妇,表明异常心理状态可能导致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出现机体异常,最终导致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出现。
综上所述,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存在焦虑与抑郁情绪,可能导致分娩方式选择中剖宫产的比例明显升高,同时围产期和妊娠期并发症明显升高,新生儿出现不良结局。所以,在处理存在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过程中,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改善其心理状态,这对于产妇妊娠结局改善有良好的作用。
[1] 苏日娜,朱微微,魏玉梅,等.北京地区妊娠期糖尿病发病情况及妊娠结局的回顾性调查[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6,19(5):330-335.
[2] 袁坤,尹丽娜,赵慧波,等.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疾病抑郁症产妇生活质量影响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6,37(11):1334-1337.
[3] 李珊珊,贝为武,张晓庆,等.孕妇焦虑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26(24):124-128.
[4]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妊娠合并糖尿病协作组.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2014)[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4,17(8):537-545.
[5] 魏小华,雷春梅,闫慧,等.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27(1):23-25.
[6] 车洋洋,郭艳巍,王志宏,等.不良妊娠结局危险因素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2):230-233.
[7] 陈小丽,王士艳,潘芳,等.孕前不同体质指数妊娠糖尿病患者医学营养治疗(MNT)后结局剖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6,27(3):53-55.
[8] 马晓旻,范玲.动态血糖监测在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4,35(11):1273-1276.
[9] 董青青,姚菲,赵庆国.妊娠期糖尿病与围产抑郁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205-206.
[10] 宋永慧,徐倩.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9):1998-2001.
[11] 刘志茹,郭欣,高海红.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焦虑及抑郁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刊,2013,48(4):60-62.
[12] 包怡榕,苏平平,谢涵,等.不同心理干预对不同程度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及家属焦虑、抑郁症状的效果评价[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6,43(3):302-307.
[13] 张红,洪彩香,赖海燕,等.孕期个性化营养保健改善高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21):5221-5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