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编者·读者·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2-2018年主要评价指标变化趋势分析

杜媛鲲

(河北医科大学期刊社,河北 石家庄 050017)

[摘要] 目的 分析《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2-2018年评价指标变化,科学性评价期刊学术水平现状。方法 基于2013-201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收录的统计数据,对期刊被引用计量指标(主要包括核心总被引频次、核心影响因子)、期刊来源计量指标(主要包括来源文献量、AR论文量、平均引文数、平均作者数、基金论文比、引用半衰期)及学科分类内期刊计量指标(主要包括综合评价总分、学科影响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比较7年来各项指标变化趋势。结果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2-2018年主要评价指标中核心影响因子、综合评价总分进步明显,其他各项指标处于平稳状态,说明本刊学科地位不断升高、学术影响力不断扩大。结论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的发展需要广大编委、专家、作者、读者以及编辑部同仁的共同努力,大家唯有团结一致、群策群力,才能使杂志更上一层楼,从而更好地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服务。

[关键词] 期刊评价;被引用计量指标;来源计量指标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简称《学报》)创刊于1960年,是由河北省教育厅主管、河北医科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2019年11月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北京召开了“2019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研究发布会”,《河北医科大学学报》再次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由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图书馆研制,《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出版的2019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结果显示,《河北医科大学学报》在医药卫生综合类期刊中的影响力指数(CI值)为398.289,复合类影响因子为1.017,影响因子排序为29/214(即在214种期刊中排名第29位),综合类影响因子为0.926,期刊分区升至Q1区。为了探讨本刊近几年发展情况,科学地评价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学科地位,笔者分析了2012-2018年《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期刊评价指标,包括期刊被引用计量指标、期刊来源计量指标及学科分类内期刊计量指标的变化趋势,旨在为本刊今后更好的发展提供借鉴与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所有数据来源于科学文献技术出版社出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编辑的2013-201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收录的统计数据[1-7]

1.2 期刊评价指标 ①期刊被引用计量指标:包括核心总被引频次、核心影响因子;②期刊来源计量指标:包括来源文献量、AR论文量、平均引文数、平均作者数、基金论文比、引用半衰期;③学科分类内期刊计量指标:包括综合评价总分、学科影响指标。

2 结 果

2.1 期刊被引用计量指标

2.1.1 核心总被引频次 核心总被引频次指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绝对影响力。本刊自2012-2018年总体为上升趋势,在2015年有个小的回落,自2016-2018年一直呈上升趋势,见表1,图1。

2.1.2 核心影响因子 核心影响因子指期刊评价前2年发表论文的篇均被引用的次数,用于测度期刊学术影响力。《河北医科大学学报》自2012-2018年一直呈上升趋势,至2018年达到0.748,在医药大学学报类期刊中位居第11位,见表1,图1。

2.2 期刊来源计量指标

2.2.1 来源文献量 来源文献量指符合统计来源论文选取原则的文献的数量,在期刊发表的全部内容中,只有报道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成果的学术技术类文献用于作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工作的数据来源。本刊自2012-2018年呈略微下降的趋势,见表2。

2.2.2 AR论文量 AR论文量指期刊所发表的文献中,文献类型为学术性论文(Article)和综述评论性论文(Review)的论文数量,用于反映期刊发表的内容中学术性成果的数量。本刊自2012-2018年总体为升高趋势,见表2。

2.2.3 平均引文数和平均作者数 平均引文数指来源期刊每一篇论文平均引用的参考文献数,是衡量该期刊科学交流程度和吸收外部信息能力的一个指标。平均作者是指来源期刊每一篇论文平均拥有的作者数,是衡量该期刊科学生产能力的一个指标。平均引文数本刊2012-2018年呈上升趋势,而平均作者数这些年相对稳定,见表2。

2.2.4 基金论文比和引用半衰期 基金论文比指来源期刊中,国家、省部级以上及其他各类重要基金资助论文占全部论文的比例,这是衡量期刊论文学术质量的重要指标。本刊2012-2018年总体呈平缓上升趋势;引用半衰期指该期刊引用的全部参考文献中,较新一半是在多长一段时间内发表的,通过这个指标可以反映出作者利用文献的新颖度。本刊2012-2018年该指标相对平稳,见表2。

表1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2-2018年被引用计量指标
Table 1 Cited indexes of Joun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2012to 2018

年份核心总被引频次核心影响因子核心影响因子排名20125320.1375420138390.24250201410390.3224420159240.34146201612850.54724201713900.65113201815690.74811

图1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2-2018年核心总被引频次和核心影响因子变化趋势
Figure 1 Cited frequency and core impact factor of Joun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2012to 2018

2.3 学科分类内期刊计量指标

2.3.1 综合评价总分 综合评价总分是指根据中国科技期刊综合评价指标,计算多项科学计量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重要指标的权重,分学科对每种期刊进行综合评定,计算出每个期刊的综合评价总分。本刊在2012-2018年该指标总体呈上升趋势,在2013年有个回落,综合评价总分排名一直呈上升趋势,在医药大学学报类期刊中排名由2012年的第54位升至2018年的第35位,进步明显,见表3。

表2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2-2018年来源计量指标
Table 2 Source indexes of Journ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2012to 2018

年份来源文献量AR论文量平均引文数平均作者数基金论文比引用半衰期20125591149.203.140.153.8201347415711.013.690.233.7201448217611.274.300.414.1201547925412.204.700.343.7201641231515.904.400.333.5201737133918.704.500.463.5201834732619.604.300.433.5

2.3.2 学科影响指标 学科影响指标指期刊在所在学科内,引用该刊的期刊数占全部期刊数量的比例。本刊2012-2018年该指标稳中升高,见表3。

表3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2-2018年学科分类内期刊计量指标
Table 3 Indexes for journal in subjeot category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2012to 2018

年份综合评价总分综合评价总分排名学科影响指标201219.80540.31201311.00540.39201417.50540.38201520.83550.38201626.00500.43201736.40400.55201838.10350.52

3 讨 论

期刊的评价指标很多,本研究仅就主要研究指标进行了分析,《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2-2018年被引用计量指标包括核心总被引频次、核心影响因子呈上升趋势,说明本刊的学术影响力在不断提高,这与本刊近些年始终坚持“专家办刊”以及对稿件“三审制”的原则,本着对作者、读者、社会负责的态度,编辑流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密不可分;期刊来源计量指标中来源文献量这些年下降可能与本刊要求文章篇幅增大有关,近些年本刊要求来稿文章字数超过5 000字,所以每期发表的文章数量会较之前减少,来源的文献量会相应的减少,AR论文量、基金论文比及综合评价总分逐年增加说明本刊学术质量在提高。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近些年学术水平和影响力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跟中文核心期刊的优秀学报比较,我们还有一些差距,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建议加强如下几方面改进:①加强编辑队伍建设,在“互联网”、“新媒体”数字化时代,编辑不仅要有编校的基本功,还要努力学习新媒体时代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与时俱进;②充分发挥编委、专家的力量,为杂志争取到优质的稿源;③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及时获取最近的科研进展,在交流和学习中获取新知识、新方法[8],同时虚心向优秀的兄弟期刊学习办刊经验;④培养优秀作者群,作为医学专业期刊,本刊稿件以自由来稿居多,因此拥有强大而稳定的作者群是期刊发展的推动力,可在稿件审校过程中培养作者,也可对于来稿较多的相关单位对新作者进行写作指导,提供最新的科研信息,引导科研人员进行相关科研创造,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来稿质量。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的发展和进步与编委、专家、作者和读者的努力和帮助密不可分,在期刊界竞争激烈的今日,我们需要时刻铭记编辑人的使命、责任和担当,不忘初心,更好地为医学科研工作者服务,为医药卫生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3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3:65,172.

[2]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4:65,174.

[3]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5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5:77,194.

[4]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6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6:66,176.

[5]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7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7:66,178.

[6]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8:62,182.

[7]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9:67,182.

[8] 李文娟.我国编辑人才队伍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出版与印刷,2017,(4):5-12.

The trend analysis of main evaluation index of Journ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2012 to 2018

DU Yuan-kun

(Department of Periodicals,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17,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evaluation indexes of Journ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2012 to 2018, to evaluate journal academic status scientifically. Methods Based on statistical data in 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core edition)from 2013 to 2019 version,cited indexes,source indexes and indexes for journals in subject category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Cited indexes mainly included core cited frequency and core impact factor. Source indexes mainly included source literature,article and review volume, mean citations,mean number of authors, fund paper ratio and cited half-life. Indexes for journals in subject category mainly included overall evaluation score and subject impact indicators. Above-mentioned indexe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among 7 years. Results Cited frequency and core impact factor of Journ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show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from 2012 to 2018. Other indexes were relatively stable, which showed that subject status and academic influence of the journal improved greatly. Conclusion Development of Journ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needs efforts of all the experts,authors,readers and editors.To get our journal a higher level,to serve the majority of researchers better, we should unite together and make plan together.

[Key words] journal evaluation; cited indexes; source indexes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0.03.030

[中图分类号] R73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3205(2020)03-0370-03

[收稿日期]2020-03-05;[修回日期]2020-03-16

[作者简介]杜媛鲲(1980-),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医科大学期刊社副编审,医学硕士,从事期刊出版研究。

(本文编辑:赵丽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