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 著·
随着交通事故伤等意外创伤的增多,严重面部损伤患者常行手术治疗,但面部外伤术后常会发生凹陷性瘢痕,部分患者需采用手术修复,术后留有不同程度的凹陷性瘢痕,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亦会影响婚恋、社交、工作等。对于面部外伤术后凹陷性瘢痕患者既往多采用物理磨削和化学剥脱术等方法治疗,效果都不满意[1]。随激光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技术的诞生为凹陷性瘢痕提供了较理想的治疗方法,但是术后红斑持续时间较长,且会出现疼痛、皮肤干燥紧绷不适感等不良反应[2-3]。为进一步提高疗效、减轻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术后不良反应,满足患者对面部外观美学的要求,近年来通过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重组牛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面部术后凹陷性瘢痕,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九八〇医院收治的面部术后凹陷性瘢痕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病例号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2组性别、年龄、瘢痕形成时间、瘢痕面积、瘢痕分级[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between two groups (n=50)
组别性别(例数)男性女性年龄(x-±s,岁)瘢痕形成时间(x-±s,月)瘢痕面积(x-±s,cm2)瘢痕分级(例数,%)Ⅰ级Ⅱ级Ⅲ级Ⅳ级观察组321827.4±2.63.0±0.55.2±1.112(24.0)13(26.0)17(34.0)8(16.0)对照组302027.9±2.43.1±0.45.4±1.014(28.0)11(22.0)13(26.0)12(24.0)t/χ2值0.1700.9991.1040.9511.654P值0.6800.3200.2720.3440.647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因面部外伤行手术修复遗留术后凹陷性瘢痕;②近6个月无日光暴晒史及服用光敏性药物史;③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④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妊娠、哺乳期妇女;②精神异常;③瘢痕周围皮肤感染性疾病;④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皮肤恶性肿瘤及血液系统疾病;⑤瘢痕体质;⑥依从性差。
1.3 治疗方法 治疗期间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给予皮肤保湿、注意补水等基本护理,严格控制日间阳光照射时间。治疗后均外用金霉素眼膏(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2120300H3)预防感染,2次/d,连用3 d。
1.3.1 对照组 给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面部瘢痕形成区域采用复方利多卡因(北京紫光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02603H466)外涂,保鲜膜封包40~60 min局部麻醉。清除利多卡因乳膏,皮肤黏膜消毒液(北京万金兆元消毒技术有效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25696)消毒治疗区域后进行激光治疗,采用北京华杰先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功率15 W(对皮肤厚者可调至18 W),波长10 600 nm,点间距0.5~2.6 mm,覆盖率9%~50%。先调至磨削模式,汽化瘢痕边缘组织,至瘢痕底部与边缘平缓过度后,更换点阵模式,手具焦距100,点距1~3 mm,能量输出30~60 mJ。根据患者年龄、肤色、瘢痕情况设置激光治疗参数,根据瘢痕面积选择点阵图形的大小及密度,能量密度6.0~10.0 J/cm2,光斑重叠率10%~20%。治疗后即刻冰袋冷敷。2个月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重组牛碱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每次激光治疗后应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珠海亿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S20050100)20 d,2次/d。
1.4 观察指标及评判标准 1个疗程后进行观察和评价。①比较2组临床疗效。痊愈:新生皮肤平坦,瘢痕修复>80%,肤色正常;显效:新生皮肤较平坦,瘢痕修复60%~80%,皮肤有轻微色素沉着;有效:凹痕修复<40%或加重,皮肤有明显色素沉着,但消退较慢;无效:瘢痕修复不明显,皮肤色素沉着未消退[5]。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比较2组创面结痂时间、红斑持续时间、创面疼痛时间、皮肤干燥紧绷感情况。③比较2组患者满意度。治疗结束后按患者主观表达评判2组患者满意度,满意度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满意率=(满意+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④比较2组治疗期间感染、水肿、新生瘢痕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2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Table 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wo groups (n=50,例数,%)
组别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观察组21(42.0)18(36.0)7(14.0)4(8.0)46(92.0)对照组20(40.0)17(34.0)7(14.0)6(12.0)44(88.0)χ2值0.444P值0.505
2.2 临床指标比较 观察组结痂时间、红斑持续时间和疼痛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皮肤干燥紧绷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临床指标比较
Table 3 Comparison of clinical indexes between two groups
组别结痂时间(d)红斑持续时间(d)疼痛时间(h)皮肤干燥紧绷(例数,%)观察组7.0±0.410.3±0.61.5±0.23(6.0)对照组10.2±0.517.2±0.32.6±0.18(16.0)t/χ2值2.3612.8721.7252.017P值0.0330.0290.0380.031
2.3 2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满意度比较
Table 4 Comparison of satisfaction between two groups (n=50,例数,%)
组别满意较满意不满意满意度观察组28(56.0)18(36.0)4(8.0)46(92.0)对照组23(46.0)14(28.0)13(26.0)37(74.0)χ2值5.741P值0.017
2.4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期间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Table 5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wo groups during treatment (n=50,例数,%)
组别感染水肿新生瘢痕合计观察组1(2.0)2(4.0)0(0.0)3(6.0)对照组4(8.0)5(10.0)1(2.0)10(20.0)χ2值4.332P值0.037
目前面部外伤较为常见,部分患者需采用手术修复,术后常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凹陷性瘢痕,对患者的身心可造成巨大伤害。既往临床对于凹陷性瘢痕多采用化学剥脱术、皮肤磨削术等术式修复,虽治疗效果肯定,但术后患者满意度较低,感染、粟丘疹、水肿、新生瘢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对日常工作生活影响较大,使得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6]。因此临床亟需寻找更佳的面部凹陷性瘢痕治疗方法。
自从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技术诞生以来,引起了本学科领域专家的高度关注,研究证实,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凹陷性瘢痕效果显著[7-8]。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仪配有特殊的电脑图形发生器手具,可按要求调整7种图形(正六边形、菱形、正方形、长方形、条形、三角形和空心圆)的大小和密度[9-10]。本研究采用波长10 600 nm的点阵激光,治疗模式包括磨削和点阵,当治疗激光进入瘢痕组织深部并通过物理性破坏和局部热刺激,使得瘢痕深部胶原纤维束和弹力纤维进行再生和重排[11-12]。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是通过光热性局灶原理发出矩阵样微小光束形成柱形微小热损伤区作用于凹陷性瘢痕,激活皮肤再生修复机制,使全层皮肤再生重建,达到治疗目的[13]。研究显示,面部凹陷性瘢痕的修复过程可以持续到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后3~6个月,且治疗深度大、能量高,疗效明显、结痂恢复时间缩短[14]。
重组牛碱性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主要成分为重组牛碱性表皮生长因子,可促进血管再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组织水肿,加速创面愈合,促进皮肤全层修复和再生,减少色素沉着[15-16]。笔者复习文献认为重组牛碱性表皮生长因子与碱性成纤维细胞受体特异性结合后,通过细胞膜信息传递系统激活细胞内蛋白激酶,引起胞内各种生理生化反应,陆续经过局部炎性反应、细胞增殖分化、肉芽组织形成及组织重建等阶段,促进创伤皮肤修复[17]。
本研究对比观察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和单独应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面部凹陷性瘢痕的效果,结果显示,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结痂时间、红斑持续时间、疼痛时间短于对照组,皮肤干燥紧绷感发生率和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提示2种治疗方法疗效相当,但是联合治疗能加速创面修复,减轻创面疼痛、皮肤干燥紧绷等不适感,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艾俊俊等[18]研究显示,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外用可加速修复受伤创面,增加皮肤湿润度及弹性,降低皮肤黑素指数,缓解术后皮肤干燥紧绷等皮肤不适,同时还可减轻术后不良反应,本研究结果与之相符。
综上所述,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重组牛碱性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面部术后凹陷性瘢痕,能加速创面修复,减轻创面疼痛、皮肤干燥紧绷等不适感,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王琪,陶诗沁.痤疮凹陷性瘢痕的治疗进展[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7,50(3):221-224.
[2] 曹斌.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痤疮后表浅凹陷性瘢痕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7,23(34):36-38.
[3] 曹兰,李惠琴,李彩霞,等.超脉冲CO2点阵激光多模式联合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疗效观察[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6,37(10):59-61.
[4] 李贞,富秋涛,孙永艳.Plasma等离子束与2 940nm像素激光联合医用胶原复配型凝胶敷料治疗痤疮瘢痕疗效及安全性评估[J].中国医疗美容,2019,9(3):47-52.
[5] 谭军,李高峰,吴东辉,等.点阵激光治疗面颈部浅表性瘢痕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08,17(10):1508-1509.
[6] 贾彦敏,丁媛,康晓静.痤疮凹陷性瘢痕的治疗进展[J].中国医疗美容,2018,8(1):102-106.
[7] 吴昊,杨洋,钱芳,等.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疗效观察及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5,24(21):41-43.
[8] 周李燕,李静波,高以红,等.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疗效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4,23(13):1089-1091.
[9] 肖卫棉,陈晓琼.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用毫针针刺治疗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7,26(11):68-71.
[10] 刘孝兵,宋印娥,杨帆,等.超脉冲CO2点阵激光与微针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疗效对比[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7,16(4):315-317.
[11] 姜嵩,张艺琼,陈媛,等.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针刺疗法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自身对照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7,31(8):912-915.
[12] 王世东,李韶平,任海红.超脉冲CO2点阵激光与Nd:YAG激光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临床疗效[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17,26(3):148-151.
[13] 袁艳丽.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E光治疗面部凹陷性瘢痕43例临床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7,46(1):92-94.
[14] 朴金波.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5):79-80.
[15] 李庆娟,许莉,王丽,等.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临床观察[J/CD].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82):16,18.
[16] 李小燕,聂磊,刘科峰.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疗效观察[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8,21(1):58-60.
[17] 张海荣,周炳荣,骆丹.CO2点阵激光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凹陷性瘢痕的疗效分析[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15,24(6):308-311.
[18] 艾俊俊,宋为民,查伟锋,等.外用细胞生长因子对点阵超脉冲CO2激光术后创伤修复的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2,45(4):25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