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 2025, Vol. 46 ›› Issue (6): 689-694.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5.06.011
摘要: 目的 通过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阴道微生态及生殖道病原体的特点,旨在明确阴道微生态及生殖道病原体感染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否具有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就诊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内异症组,58例)及健康体检的育龄期女性(对照组,50例)的阴道微生态及生殖道病原体标本进行数据收集与对比分析,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影响因素。
结果 内异症组与健康对照组的阴道菌群密集度(χ2=5.687,P<0.05)、菌群多样性(χ2=6.711,P<0.05)、白细胞/油镜检出率(χ2=5.680,P<0.05)、Nugent评分(χ2=3.880,P<0.05)、过氧化氢阳性率(χ2=8.810,P<0.05)、pH值(χ2=15.027,P<0.05)及微小脲原体1型阳性率(χ2=3.894,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pH值(OR=6.536,95%CI:2.197~19.442 ,P<0.05)、白细胞/油镜(OR=7.885,95%CI:1.414~43.962,P<0.05)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影响因素。
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阴道微生态环境及生殖道病原体感染情况与正常人相比较为复杂,阴道微生态的失衡及生殖道病原体的感染与EMs的发生可能存在潜在的关系,但其因果关系尚待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