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6年 第27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6-01-25
    论文
    JAK/STAT信号介导高糖诱导系膜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及其基质蛋白的分泌
    史永红;段惠军;王丽晖;任韫卓;高峰
    2006, 27(1):  1-1. 
    摘要 ( 283 )   HTML   PDF (331KB) ( 15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观察高糖和AG490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Janus kinase/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JAK/STAT)信号激活以及对系膜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细胞外基质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别给予高糖和AG490干预,采用免疫沉淀和Western印迹检测JAK2磷酸化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信号蛋白STAT1、STAT3、磷酸化-STAT1(phospho-STAT1,p-STAT1)和p-STAT3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adsorbent assay,ELISA)和放射免疫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TGF-β1、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和IV型胶原的分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an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TGF-β1 mRNA表达.结果与低糖对照组比较,高糖培养的系膜细胞JAK2、p-STAT1和p-STAT3表达明显上调,TGF-β1、FN和IV型胶原分泌增加,TGF-β1 mRNA表达增加;AG490能够明显抑制高糖培养系膜细胞JAK2的磷酸化,下调p-STAT1和p-STAT3表达,明显抑制TGF-β1、FN和Ⅳ型胶原的分泌,同时降低TGF-β1 mRNA表达.结论 JAK/STAT 信号途径参与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TGF-β1和细胞外基质的分泌.
    p15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
    王辉;肖辉;徐殿国;齐凤英
    2006, 27(1):  6-6. 
    摘要 ( 348 )   HTML   PDF (636KB) ( 25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p15 mRNA及其蛋白在食管癌中的表达与食管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in suit hybridyzation)技术和链霉卵白素-过氧化物酶(streptavidin-horseradish peroxidase, 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48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18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10例切缘正常组织中p15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p15 mRNA及其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6.3 % 和 47.9 %,二者表达呈明显正相关(χ2=22,P<0.05),均明显低于在正常组织和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P<0.05); 且p15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相关(P<0.05).结论 p15低表达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有关,p15表达对食管癌恶性程度的评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前列腺淋巴肉瘤1例
    卢东;田建华;李铭;张爱利;赵志红;倪晓辰;洪声涛
    2006, 27(1):  9-9. 
    摘要 ( 331 )   HTML   PDF (67KB) ( 12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携蜂毒素基因重组腺病毒对HepG2细胞甲胎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的影响
    李绍祥;李瑞利;凌昌全;张晨;李柏;张亚妮
    2006, 27(1):  10-10. 
    摘要 ( 259 )   HTML   PDF (289KB) ( 20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观察以甲胎蛋白转录调控序列(transcription regulatory element of α-fetoprotein, rAFP)驱动蜂毒素基因转录的重组腺病毒对肝癌细胞生物学性状的影响.方法将蜂毒素基因置于rAFP之后,用细菌内高效同源重组法将目的基因重组入腺病毒质粒中,重组质粒在293细胞中进行腺病毒的包装.携有蜂毒素基因的腺病毒感染肝癌细胞后,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观察蜂毒素基因的转录;甲基噻唑基四唑(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测定蜂毒素基因转染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双抗体夹心法定量检测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流式细胞术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 ase-2,MMP-2)分子表达情况.结果重组腺病毒载体构建成功,体外转染HepG2肝癌细胞后,蜂毒素基因在rAFP的控制下,可以抑制AFP阳性肝癌细胞的增殖,明显降低其AFP的生成量,但MMP-2分子的表达却是升高的.结论蜂毒素基因转染肝癌细胞后,可改变肿瘤细胞的部分生物学行为,使其表达谱发生改变.
    氨氯地平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细胞凋亡及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
    陈骅;李英;张海松
    2006, 27(1):  15-15. 
    摘要 ( 278 )   HTML   PDF (154KB) ( 2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钙通道阻滞药氨氯地平(amlodipine)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细胞凋亡及调控基因bax,bcl-2的影响,以及其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可能机制.方法通过高糖高脂膳食喂养SD雄性大鼠,诱发胰岛素抵抗,再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发高血糖,复制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实验分为 3组,对照组、糖尿病组和氨氯地平治疗组.分别于注射STZ第8和12周后各取6只大鼠,光镜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大鼠肾组织bcl-2以及bax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肾组织细胞凋亡率及bcl-2、 bax表达.结果糖尿病组肾小球系膜基质增生,基底膜增厚及细胞外基质堆积;少部分肾小管轻度萎缩或管腔扩张,上皮细胞肿胀,胞浆内可见小脂肪空泡.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糖尿病组肾小球及肾小管凋亡率高于其他各组,治疗组肾小球及肾小管凋亡率与糖尿病组比较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bcl-2与bax在各组均有不同程度表达,糖尿病组bcl-2与bax表达增强,治疗组与糖尿病组比较bcl-2表达增强,bax表达减弱.结论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 bcl-2/bax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氨氯地平可以通过bax表达下降、bcl-2 表达增加使肾脏细胞凋亡率减少从而达到保护肾脏的作用.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调查分析
    王悦;张鲁涛;史利克;刘燕
    2006, 27(1):  19-19. 
    摘要 ( 302 )   HTML   PDF (138KB) ( 1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调查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espiratory intensive care unit, R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特点.方法对我院2003年3月~2004年2月RICU收治的94例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前瞻性调查.结果 RICU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率为 52.13 %,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 82.23 %.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占优势,分别为 29.97 %、28.22 %.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最低为 16.39 %,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耐药率最低为 19.75 %.结论患者年龄≥65岁,入住RICU时间≥30天,抗菌药物应用≥14天,联合用药≥3种,机械通气时间≥5天,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激素或免疫抑制剂、H2 受体阻断剂的应用以及留置胃管均是构成RICU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
    Nd-YAG激光及过氧化脲漂白剂对釉质表面作用的扫描电镜观察
    李淑娟;黄香河;刘冰;武明轩
    2006, 27(1):  23-23. 
    摘要 ( 312 )   HTML   PDF (518KB) ( 1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Nd-YAG激光及过氧化脲漂白剂对牙釉质表面超微结构的影响,以及Nd-YAG激光漂白牙齿的原理.方法选用临床正畸患者拔除的健康前磨牙20颗,随机分为3组:激光组、单纯涂药组,每组8颗,对照组4颗.激光组涂药后采用Nd-YAG激光照射,再涂药;单纯涂药组直接涂药,然后浸入生理盐水中;2组牙面均采用过氧化脲涂药,1次/d,连续14天.空白对照组不作处理.实验结束后用扫描电镜对釉质表面进行观察.结果激光组牙釉质局部表面有明显溶解、脱矿,涂药组牙釉质表面有轻微脱矿;对照组牙釉质表面光滑,无溶解、脱矿.结论 Nd-YAG激光加过氧化脲对牙釉质有明显的溶解、脱矿作用,且釉质表面出现裂纹,是否伤害牙齿应引起重视和研究.
    Skp2与p27kip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胡洁;齐义新;王秀荣
    2006, 27(1):  26-26. 
    摘要 ( 261 )   HTML   PDF (107KB) ( 2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检测S期激酶相关蛋白2(S-phase kinase associated protein 2,Skp2)和p27kip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意义,探讨其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卵白素-过氧化物酶(streptavidin-peroxidase,S-P)法检测44例乳腺癌组织和45例良性乳腺疾病组织Skp2与p27kip1 表达,比较其差异,并与临床常用病理学参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乳腺癌组织Skp2表达(47.73%)明显高于良性乳腺疾病组织(2.22%)(P<0.01);癌组织Skp2异常高表达与乳腺癌临床分期、病理学分级、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局部复发等因素正相关(P<0.01);癌组织Skp2表达越高,p27kip1表达越低,呈显著负相关(r=-0.452,P<0.01).结论 Skp2表达与乳腺癌p27kip1降解有关,Skp2与p27kip1异常表达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浆尾加压素Ⅱ的变化及运动干预的影响
    于明月;边树怀;张扬;高晶;王智华
    2006, 27(1):  28-28. 
    摘要 ( 233 )   HTML   PDF (108KB) ( 1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SHR)血浆尾加压素Ⅱ(urotensin,UⅡ)的变化及运动干预的影响.方法正常健康Wistar-Kyoto大鼠15只,作为正常对照组;SHR大鼠30只,随机分为SHR对照组和SHR试验组,每组15只.正常和SHR对照组均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SHR实验组行游泳运动实验,平均30 min/d,共3周.实验前后测定3组大鼠血压和血浆UⅡ,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前SHR大鼠血压和血浆UⅡ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大鼠(P均<0.05);实验后正常对照组和SHR对照组大鼠血压和血浆UⅡ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而SHR实验组大鼠血压和UⅡ较正常和SHR对照组大鼠均有明显下降,且较实验前也有明显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UⅡ可能参与了SHR大鼠高血压的发病,且其含量与高血压程度相关;游泳可使SHR大鼠血压和UⅡ下降,提示适宜的运动对调节血压是有宜的,可能是机体的一种内源性保护性反应.
    影响河北省SARS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调查
    刘辉;刘殿武;刘志坤;刘英丽;王伟明
    2006, 27(1):  30-30. 
    摘要 ( 277 )   HTML   PDF (126KB) ( 9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SARS引起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河北省所有SARS确诊病例,设计专用的调查表,通过Excel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1.5 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河北省SARS确诊病例215例,死亡13例,病死率为 6.1 %.患者年龄越大,其病死率越高.导致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中,治愈组与死亡组之间在年龄、并发基础病、确诊时间、住院时间、入院体温等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研究通过对河北省SARS数据库中死亡和治愈病例进行比较,分析了影响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期望对这些因素加以控制,以达到降低患者死亡危险性的目的.
    维胺酯胶囊治疗前后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IL-8和sICAM-1水平检测
    董萍云;魏春波;刘强
    2006, 27(1):  32-32. 
    摘要 ( 304 )   HTML   PDF (107KB) ( 9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进一步探讨维胺酯胶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作用机制.方法 3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口服维胺酯胶囊75 mg/d,4周为1个疗程,2~3个疗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oad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检测治疗前后IL-8及sICAM-1水平.结果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IL-8和sICAM-1均较正常人明显升高(P均<0.01),应用维胺酯胶囊治疗后,患者血清IL-8和sICAM-1均明显下降(P均<0.01).结论血清IL-8和sICAM-1在寻常型银屑病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维胺酯胶囊可降低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IL-8和sICAM-1水平.
    伊贝沙坦治疗老年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疗效观察
    高颖;薛春光;安艳荣
    2006, 27(1):  34-34. 
    摘要 ( 1396 )   HTML   PDF (106KB) ( 2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观察伊贝沙坦对老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0岁以上老年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53例,随机分为2组,伊贝沙坦治疗组27例,服用伊贝沙坦150~300 mg/d;依那普利治疗组26例,服用依那普利5~10 mg/d.治疗期8周.结果伊贝沙坦和依那普利降压有效率分别为 85.2 % 和 76.9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率分别为 7.4 % 和 11.5 %,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伊贝沙坦治疗组无咳嗽发生,而依那普利治疗组有3例.结论伊贝沙坦治疗轻、中度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
    CT引导下肺穿刺切割活检在炎性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李如迅;时高峰;许茜;王亚宁;杨丽;李月考;刘辉
    2006, 27(1):  36-36. 
    摘要 ( 266 )   HTML   PDF (322KB) ( 13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评价CT引导下肺穿刺切割活检对炎性肺癌的诊断价值及炎性肺癌的CT表现.方法回顾分析经肺穿刺切割活检确诊的12例炎性肺癌的CT表现.结果 12例炎性肺癌中低分化腺癌5例,黏液腺癌2例,腺棘细胞癌1例,细支气管肺泡癌2例,小细胞肺癌1例,找到癌细胞1例.CT引导下肺穿刺切割活检可对炎性肺癌明确诊断.结论炎性肺癌以腺癌多见;CT引导下肺穿刺切割活检和增强CT对炎性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临床治疗效果不佳或症状、体征与影像学表现不符的肺炎症样病变,可定期随诊或行CT引导下肺穿刺切割活检组织的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朱砂莲块根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
    崔晓红;袁志芳;杨秀岭;张兰桐
    2006, 27(1):  38-38. 
    摘要 ( 284 )   HTML   PDF (120KB) ( 19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eversed phase-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m, RP-HPLC)测定朱砂莲块根中马兜铃酸A的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测定,C18柱(250 mm×4.6 mm,5 μm)为固定相,以甲醇-水-冰醋酸(59∶4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15 nm,柱温为室温,进样量为20 μL.结果马兜铃酸A与共存的成分能很好分离,在 1.33~26.6 mg/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 98.60 %,RSD为 0.81 %(n=5).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马兜铃酸A的含量测定.
    注射用苦碟子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王彩霞;李彦辉;刘玉兰;高玉清
    2006, 27(1):  40-40. 
    摘要 ( 356 )   HTML   PDF (127KB) ( 20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观察注射用苦碟子[Ixeris Sonchifolia(Bge.)Hance]抗心肌缺血作用,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连续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法制作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通过进行心电图、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谷草转氨酶(glutamic oxaloacetic transaminase,GOT)、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peroxidase,GSH-PX)活力和丙二醛(malondialdhyde,MDA)含量测定及心肌病理组织学检查,探讨苦碟子抗心肌缺血的作用及其机制.结果注射用苦碟子每天以 7.2、 3.6、 1.8 mg/kg 静脉注射,可明显降低缺血性心电图中ST段异常偏移,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用苦碟子预先用药可使大鼠心肌缺血程度减轻,降低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清中CK、GOT、LDH及心肌匀浆中MDA水平,升高GSH-PX、SOD活力,与模型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注射用苦碟子对Iso引起的实验性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稳定细胞膜、抑制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
    马千里;唐闽;于丁;王宪德
    2006, 27(1):  43-43. 
    摘要 ( 286 )   HTML   PDF (90KB) ( 1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生儿重度窒息23例分析
    黄丽华;陈晓青;胡秀荣
    2006, 27(1):  45-45. 
    摘要 ( 243 )   HTML   PDF (95KB) ( 1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内源性眼内炎的临床特点与治疗(附4例报告)
    张斌;叶存喜;马景学
    2006, 27(1):  46-46. 
    摘要 ( 261 )   HTML   PDF (93KB) ( 27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急性消化道出血的介入诊断与治疗(附13例报告)
    张帆;祁建军;孟存良;谷剑
    2006, 27(1):  48-48. 
    摘要 ( 265 )   HTML   PDF (216KB) ( 19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Vitapex根管充填一次法治疗慢性有瘘型乳牙尖周炎的临床研究
    高建国;胥爱文;曲卫国
    2006, 27(1):  50-50. 
    摘要 ( 309 )   HTML   PDF (90KB) ( 19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71例异常精液解脲支原体感染检测与药敏分析
    张征;孙静娜;赵小洁;李亚威;李宝琴
    2006, 27(1):  51-51. 
    摘要 ( 251 )   HTML   PDF (90KB) ( 2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HO/CO系统对内毒素致肾脏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谭家庆;丁春华
    2006, 27(1):  53-53. 
    摘要 ( 286 )   HTML   PDF (141KB) ( 16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龄老人长寿因素研究进展
    刘志坤;张魏丽;刘殿武
    2006, 27(1):  57-57. 
    摘要 ( 453 )   HTML   PDF (119KB) ( 243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研究进展
    王海;杜玉民
    2006, 27(1):  59-59. 
    摘要 ( 348 )   HTML   PDF (146KB) ( 4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肺损伤的疗效与其受体表达水平的关系
    刘丽娟;阎锡新
    2006, 27(1):  63-63. 
    摘要 ( 321 )   HTML   PDF (117KB) ( 13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胶原代谢异常和高血压
    边树怀;高晶;黄希正
    2006, 27(1):  66-66. 
    摘要 ( 326 )   HTML   PDF (118KB) ( 20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中的新进展
    刘志;徐跃峤;华琦
    2006, 27(1):  69-69. 
    摘要 ( 327 )   HTML   PDF (149KB) ( 2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骨肉瘤治疗进展
    刘思源;杨劲松;韩永台
    2006, 27(1):  73-73. 
    摘要 ( 307 )   HTML   PDF (140KB) ( 33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冬虫夏草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韩俊侠;苗庆峰;张永健
    2006, 27(1):  77-77. 
    摘要 ( 340 )   HTML   PDF (90KB) ( 3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窝沟封闭中牙面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曲卫国;刘冬梅;董福生
    2006, 27(1):  79-79. 
    摘要 ( 312 )   HTML   PDF (117KB) ( 1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