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01年 第22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01-09-25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分泌链霉亲和素菌株的筛选及所产链霉亲和素性质的研究
刘丽;王秀芳;宋淑霞;侯洁;吕占军;闫振权
2001, 22(5): 257-257.
摘要
(
202
)
HTML
PDF
(202KB) (
40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筛选分泌链霉亲和素的菌株.方法在河北省范围,于不同的时间、地域、植被状态取土,接种高氏一号培养基,选取可能的放线菌菌落,接种葡萄糖-天冬酰胺液体培养基;用ELISA方法检测菌液以判断是否产生链霉亲和素,筛选出1株产链霉亲和素较高者,命名为L-183,大量培养L-183后,用亲和层析提取链霉亲和素,并对其性质做鉴定.结果L-183分泌的链霉亲和素产量高,达76 mg/L;相对分子质量为 62.2 ku,等电点为6.0.结论L-183有可能成为生产链霉亲和素的菌株.
17β-雌二醇和晚期糖化终末产物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陈永春;孔德娟;李恩;刘昆;赵京山
2001, 22(5): 261-261.
摘要
(
195
)
HTML
PDF
(206KB) (
1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17β-雌二醇(17β-estrodiol)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及雌激素(estrogen)与晚期糖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product,AGE)共存对成骨细胞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17β-雌二醇加入大鼠成骨细胞培养体系,不同作用时间,观察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以及17β-雌二醇与AGE共存时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17β-雌二醇>10-9 mol/L主要表现为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10-10和10-11 mol/L则显著促进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P<0.01,P<0.05);10-12~10-14 mol/L的17β-雌二醇培养48 h 显著抑制成骨细胞增殖(P<0.01),10-6~10-8mol/L 17β-雌二醇存在下培养24、48、72 h,均表现出显著抑制成骨细胞的分化;10-10 mol/L 17β-雌二醇与400~1 000 mg/L AGE共同存在,培养24 h则均表现出促增殖作用(P<0.01).结论雌激素在生理浓度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产生抑制作用,低于生理浓度具有促增殖活性,浓度进一步降低,再次出现抑制作用,且适量浓度的雌激素与高浓度AGE共存时,促进大鼠成骨细胞增殖.
肺癌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误诊1例
南国珍;王绵;赵占胜
2001, 22(5): 264-264.
摘要
(
246
)
HTML
PDF
(43KB) (
1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鼠输卵管结扎术后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血浆雌二醇水平及其形态学的变化
张明;曹全伟;马春玲;侯广琪
2001, 22(5): 265-265.
摘要
(
252
)
HTML
PDF
(170KB) (
2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输卵管结扎术后子宫内膜形态学变化及月经失调的发病机理.方法分别对12只正常大鼠及14只扎管后大鼠的动情前期和动情期血浆雌二醇(estradiol,E2)和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endometrial estrogen receptor ,EEr)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adioimmunoassay,RIA)和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法(peroxidase antiperoxidase,PAP)进行测定,观察了子宫内膜的形态学变化.结果动情前期血浆E2水平和EEr含量明显高于动情期;子宫内膜粘膜大乳头及空泡状粘液细胞在动情前期较多,动情期明显减少;扎管后动情前期血浆E2水平基本不变,但EEr含量明显减少,粘膜大乳头较对照组动情前期明显增多,空泡状粘液细胞减少;扎管后动情期血浆E2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EEr含量及粘膜大乳头均较对照组动情期增加.结论结扎术后输卵管卵巢系膜间血管网被破坏,影响子宫的血供及激素由卵巢到子宫的传递,并破坏卵巢的黄体化过程,雌、孕激素比例失调,EEr合成发生障碍,导致子宫内膜的功能紊乱.
WAB生命胶在腹部刀口中的应用
王洪贞
2001, 22(5): 268-268.
摘要
(
219
)
HTML
PDF
(45KB) (
15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取材来源肝细胞体外培养的比较
韩聚强;胡大荣;胡聪;修贺明;徐铮;张普洪;刘树贤
2001, 22(5): 269-269.
摘要
(
182
)
HTML
PDF
(173KB) (
29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比较体外培养正常成年大鼠、大鼠乳鼠及人胎肝细胞的生物学性能.方法采用不同的分离方法获取肝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台盼蓝染色法测定细胞活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通过检测白蛋白分泌反映肝细胞的功能.结果人胎肝细胞生长活力和蛋白合成功能最佳,乳鼠肝细胞次之;乳鼠肝细胞较人胎肝细胞易传代;成年大鼠肝细胞分离操作方便,但在体外存活时间较短.结论不同取材来源的肝细胞体外培养性能有显著性差异(P<0.05).
宫底植入性胎盘与前置胎盘并存1例
商素洁;将玉清
2001, 22(5): 272-272.
摘要
(
191
)
HTML
PDF
(43KB) (
1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管活性肠肽对大鼠离体逼尿肌肌条自发性收缩作用的实验研究
陈宇东;赵新求;宋波;金锡御;邱功阔;李龙坤;李新
2001, 22(5): 273-273.
摘要
(
174
)
HTML
PDF
(148KB) (
2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观察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对离体逼尿肌肌条自发性收缩频率及收缩幅度的作用.方法建立Wistar大鼠下尿路梗阻动物模型,6周后行充盈性膀胱测压,根据逼尿肌稳定与否将下尿路梗阻动物分为逼尿肌稳定组和逼尿肌不稳定组,用拉力传感器观察VIP对离体逼尿肌肌条的自发性收缩频率及收缩幅度的影响.结果大鼠下尿路梗阻6周后膀胱逼尿肌不稳定发生率为 62.1 %;VIP能明显抑制逼尿肌的自发性收缩,降低逼尿肌肌条自发性收缩频率及收缩幅度(P<0.05),但梗阻后逼尿肌不稳定组、逼尿肌稳定组及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VIP能显著抑制正常和梗阻后逼尿肌自发性收缩,但其在逼尿肌不稳定发生中的作用仍需深入研究.
耐多药结核分支杆菌突变基因检测
梁建琴;李洪敏;张广宇;吴雪琼;王淑华;张俊仙
2001, 22(5): 276-276.
摘要
(
224
)
HTML
PDF
(173KB) (
10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研究耐多药结核分支杆菌耐药分子机制,建立快速检测耐药基因型的分子药敏试验方法.方法通过16S rRNA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PCR-SSCP)方法对30株耐多药分离株和20株药物敏感株进行初步分子菌种鉴定;通过PCR-SSCP分析30株耐多药结核病临床分离株的rpoB、katG、rpsL基因.结果经16S rRNA PCR-SSCP菌种鉴定,所分析菌株均为结核分支杆菌;30株耐多药分离株经SSCP分析,56.7 % 存在rpoB基因突变,43.3 % 有katG基因突变,91.3 % 有rpsL基因突变.结论rpoB、rpsL 、katG 基因突变分别是结核分支杆菌耐利福平、链霉素、异烟肼的分子机制,耐多药结核病是药物靶基因突变所致.通过PCR-SSCP可简便、快速地检测大部分耐多药结核病的耐药基因.
胸中段食管癌纵隔淋巴结肿大的CT评价
周道安;刘明;李彩英;许茜;彰俊杰
2001, 22(5): 280-280.
摘要
(
263
)
HTML
PDF
(125KB) (
35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胸中段食管癌上纵隔淋巴结肿大的CT特征.方法分析了72例胸中段食管癌治疗前上纵隔淋巴结肿大CT扫描资料,72例均行CT平扫,18例行增强扫描.结果胸中段食管癌纵隔淋巴结肿大部位:右上纵隔气管旁沟56例(68.3 %),左上气管旁沟9例(10.8 %),隆突下6例(7.3 %),胸部查体及X线胸片该区常为阴性;纵隔淋巴结肿大与病变大小不成正比.结论CT是胸中段食管癌治疗前发现纵隔淋巴结肿大较佳的检查方法,对临床治疗有很大实用价值,可提供临床医师参考.
多巴酚丁胺对硬膜外阻滞后低血压时血流动力学影响
徐国辉;庄心良;李士通;王珍娣;陆惟俊
2001, 22(5): 283-283.
摘要
(
205
)
HTML
PDF
(201KB) (
1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观察多巴酚丁胺对硬膜外阻滞后低血压时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犬硬膜外阻滞后低血压时,静脉滴注5或10 μg/kg 多巴酚丁胺药液,观察用药后5和10 min时对全身血流动力学和肝肾血流量的影响, 心输出量、肝肾血流量均用电磁血流量仪直接测定.结果两组药量静脉滴注后平均动脉压和外周血管阻力均未恢复到阻滞前水平;对肾血流量无明显影响,肝血管阻力较阻滞后增加,但仍低于阻滞前水平.结论本文剂量的多巴酚丁胺对硬膜外阻滞后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
河北汉族人群D3S1358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研究
闫玉仙;丛斌;彭郁葱;姚玉霞;王俊霞;尤红煜
2001, 22(5): 286-286.
摘要
(
208
)
HTML
PDF
(50KB) (
9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肥胖者与非肥胖者24小时动态血压对比观察
张桂芹;张志强
2001, 22(5): 287-287.
摘要
(
288
)
HTML
PDF
(145KB) (
7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比较肥胖者和非肥胖者24 h动态血压变化与高血压检出率.方法采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技术,对肥胖者和非肥胖者24 h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白昼与夜间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血压负荷,平均心率,24 h血压波动趋势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肥胖者各项血压指标及平均心率均较非肥胖者有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肥胖者高血压检出率明显高于非肥胖者,动态血压监测技术对肥胖者血压的评估有一定临床意义.
金刚砂磨光钻处理根管内断针3例
池学谦;陈惠珍;曹翠丽
2001, 22(5): 289-289.
摘要
(
220
)
HTML
PDF
(46KB) (
18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院内溶栓时间延迟因素分析(附146例报告)
高颖;周谨;都伟;郭志强
2001, 22(5): 290-290.
摘要
(
198
)
HTML
PDF
(79KB) (
1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管异物并发症86例
任秀敏;蒋新霞;曲雁
2001, 22(5): 291-291.
摘要
(
218
)
HTML
PDF
(40KB) (
9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症肌无力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研究
张义芳;叶贤坤;赵振军;王小会;牛丽霞;陈燕玲
2001, 22(5): 292-292.
摘要
(
224
)
HTML
PDF
(81KB) (
19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得力生联合化疗的体外抗癌活性
刘建新;张玉珍;路华;张桂珍
2001, 22(5): 294-294.
摘要
(
179
)
HTML
PDF
(113KB) (
2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鼻内窥镜下微波治疗舌扁桃体炎及增生
穆俊晌;丁秀萍;栾峰
2001, 22(5): 296-296.
摘要
(
181
)
HTML
PDF
(34KB) (
17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先天性心脏病二尖瓣闭锁不全的外科治疗(附32例报告)
赵宏;陈立华;张文立
2001, 22(5): 297-297.
摘要
(
180
)
HTML
PDF
(70KB) (
20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脑外伤后并发尿崩症16例
李和平;王红斌;周景儒
2001, 22(5): 298-298.
摘要
(
205
)
HTML
PDF
(42KB) (
1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症13例临床分析
李莉
2001, 22(5): 299-299.
摘要
(
185
)
HTML
PDF
(76KB) (
1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镇痛600例
吴笑爱
2001, 22(5): 300-300.
摘要
(
190
)
HTML
PDF
(35KB) (
2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碱性品蓝血细胞染色法
朱芸;张静;石广和
2001, 22(5): 301-301.
摘要
(
201
)
HTML
PDF
(41KB) (
29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细胞周期蛋白D1与胃癌
符雪松;白文元
2001, 22(5): 302-302.
摘要
(
169
)
HTML
PDF
(117KB) (
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肌成纤维细胞与肾间质纤维化
林琼真;于洁
2001, 22(5): 304-304.
摘要
(
207
)
HTML
PDF
(157KB) (
8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内皮素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现状
郝冰;齐晓勇
2001, 22(5): 308-308.
摘要
(
217
)
HTML
PDF
(122KB) (
1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白细胞介素4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
胡桂英;李惠娟
2001, 22(5): 311-311.
摘要
(
244
)
HTML
PDF
(116KB) (
1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服脉冲式药物输送系统及国内研究进展
纪立伟;潘振华;陈桂兰
2001, 22(5): 313-313.
摘要
(
174
)
HTML
PDF
(96KB) (
29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乳腺癌临床治疗新概念
耿翠芝;吴祥德
2001, 22(5): 316-316.
摘要
(
224
)
HTML
PDF
(113KB) (
13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Graves眼病的治疗
周卫华;任淑芹;王芳
2001, 22(5): 319-319.
摘要
(
196
)
HTML
PDF
(127KB) (
1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