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5 ›› Issue (11): 1330-1335.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4.11.015
摘要: 目的 了解河北省儿童医院血培养阳性患儿病原菌的分布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为临床血流感染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河北省儿童医院门诊、急诊及住院患者血培养阳性患儿974例进行细菌培养及鉴定。其中468例患儿进行了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排除混合感染和共同感染,最终纳入219例单纯血培养阳性患儿作为病例组,250例体检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血流感染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
结果 2022年血培养分离菌株中居前五位的依次为表皮葡萄球菌(25.20%)、人葡萄球菌(11.20%)、金黄色葡萄球菌(9.00%)、肺炎链球菌(7.00%)和肺炎克雷伯菌(6.40%);2023年血培养分离株中居前五位的血培养阳性菌株依次为表皮葡萄球菌(23.21%)、人葡萄球菌(17.93%)、肺炎克雷伯菌(11.60%)、金黄色葡萄球菌(7.59%)和大肠埃希菌(6.75%)。革兰阳性菌感染患儿和血培养阳性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一致,均表现为外周血总T细胞、辅助性T细胞、抑制性T细胞和双阴性T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1),而B淋巴和NK细胞百分比则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革兰阴性菌感染患儿外周血总T细胞、抑制性T细胞和双阴性T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1),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和双阳性T淋巴细胞、B淋巴和NK细胞百分比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患儿均存在细胞免疫功能抑制现象。但是,与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患儿不同,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患儿还存在体液免疫和固有免疫功能的异常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