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兔缺血后肢静脉动脉化后远端形态学及微循环的改变

›› 2004, Vol. 25 ›› Issue (2): 71-71.

• 论文 • 上一篇    下一篇

兔缺血后肢静脉动脉化后远端形态学及微循环的改变

李锰;张峰;张民英;张金文;陈康   

  1.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管外科,河北,石家庄050000
  • 发布日期:2004-03-25

  • Published:2004-03-25

摘要: 目的研究静脉动脉化对兔后肢缺血形态学及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制备兔单侧后肢缺血动物模型,在此基础上即刻行股浅动脉近侧端与伴行股浅静脉的端侧吻合,完成缺血-动静脉转流模型.于实验的第1周、第4周时,分别取缺血组、缺血-动静脉转流组术肢远端的腓肠肌及胫神经组织作光、电镜观察,并于术前、术后4周采集转流组的股动脉、股深静脉血做血气分析.结果缺血组术肢可见跛行,肢体坏死,动物1周后死亡.光、电镜观察显示:转流组术后1周肌肉、神经组织变性坏死;术后4周肌肉、神经组织出现修复性改变.血气分析显示:术前灌注动脉血和回流静脉血与术后4周血液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分期静脉动脉化可使缺血肢体的组织营养、微循环得到有效改善.

关键词: 局部缺血, 动静脉转流术, 外科, 显微镜检查, 电子, 血气监测, 经皮,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