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5 ›› Issue (8): 922-926.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4.08.010
摘要: 目的 探索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中克氏针和缝线法挡肝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并对克氏针的用法做出了改良。
方法 选择代谢综合征并行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缝线组和克氏针组,各44例。缝线组常规缝线至腹壁与膈肌脚,呈“V”型挡肝,克氏针可分别选取不同位点,挡肝或挡腹腔内脂肪暴露视野。比较2组肝功能、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术中情况(肝脏有无出血)及克氏针并发症(感染、出血等)。
结果 缝线组住院时间为(4.80±0.70) d,住院费用(52 423.22±3 956.57)元,手术时间为(100.14±5.51) min、肝脏出血2例,克氏针组住院时间为(4.77±0.80) d,住院费用(50 986.61±4 114.21)元、手术时间为88.00(5.75) min、肝脏出血0例。2组在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及肝脏出血情况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的丙氨酸转移酶、天冬氨酸转移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缝线法相比,克氏针的应用可明显扩大术野暴露范围,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不增加套管针的使用,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在安全性、美观、人力、经济等方面取得了较大优势,应用效果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