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乳腺良性结节微波消融术中及术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30例患者43个乳腺良性结节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术前采用二维超声和超声造影测定病灶位置、数目、体积,观察结节内的血流分布及强度,确定需消融范围,微波消融术后即刻行静脉超声造影检查,观察结节内造影剂增强情况,并根据增强体积将病灶分为1.5~3.5 cm3 、>3.5~5 cm3和 >5 cm3 3组,计算各组病灶消融率,评估消融效果,对消融不彻底的残存病灶行补充治疗。术后1、6、12 个月采用二维超声和超声造影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结节内有无造影剂灌注,测定结节体积及体积缩小率,进行消融术后的疗效评估。
结果 消融术前二维超声和超声造影在全部 43 个乳腺结节内部及边缘均检出血流信号;微波消融结束后15 min,增强体积为1.5~3.5 cm3 、>3.5~5 cm3 和>5 cm3 3组病灶的消融率分别为97.45%、89.99%、6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超声造影显示8个结节边缘仍有少量不规则的造影剂灌注的残余组织,一次消融成功率为81.4%,针对存在的消融不完全区域行补充消融治疗。微波消融前、术后1、 6、12 个月乳腺结节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 6、12 个月体积缩小率分别为44.1%、58.5%、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消融术后1、 6、12 个月临床疗效和总有效率(72.09%、93.02%、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超声造影在微波消融术前更能精准确定病灶位置及血流分布,术后对消融效果进行准确评价,以便对消融不完全区域及时行补充治疗,术后随访能及时准确发现残余病灶有无复发,达到乳腺结节完全消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