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 2022, Vol. 43 ›› Issue (9): 1037-1041.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2.09.010
摘要: 目的 观察比较经后外侧入路切开与闭合复位内固定于后踝骨折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合并后踝骨折的踝关节骨折患者87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切开组(n=44)和闭合组(n=43)。切开组采用经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闭合组采取闭合复位内固定。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术后12个月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术前、术后2周、4周骨代谢指标[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arboxy Ⅰ terminal peptide,β-CTX)、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rocollagen type Ⅰ carboxy-terminal peptide,PICP)、骨钙素(bone gla protein,BGP)]、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踝关节活动度。
结果 闭合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切开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切开组(P<0.05)。2组血清β-CTX水平呈逐渐降低趋势,PICP、BGP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闭合组血清β-CTX、PICP、BGP水平变化幅度较大,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闭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切开组(P<0.05)。2组术后6个月、12个月跖屈、背屈、外翻、内翻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2个月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经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相比,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具有手术便捷、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骨代谢指标改善及骨折愈合快等优点,且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