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5 ›› Issue (10): 1156-1162.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4.10.005
摘要: 目的 探讨肝脾血流动力学及肝脾硬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的预测价值,筛选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列线图得到定量模型。
方法 选择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符合标准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28例纳入研究,根据内镜检查结果,将无静脉曲张(G0)和轻度静脉曲张(G1)的患者分为低风险组;把中度(G2)和重度(G3)静脉曲张的患者分为高风险组。获得2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门静脉直径、门静脉流速、肝动脉收缩期流速、舒张期流速、阻力指数、脾脏厚度、脾门处脾静脉直径、脾静脉流速、肝脾硬度值、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白蛋白、总胆红素、肌酐等数据。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预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各因素及复合指标的诊断效能,通过列线图得到定量模型。
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门脉内径、门脉流速、肝硬度、脾硬度、红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门脉流速、肝硬度、脾硬度是高危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各因素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尤其脾硬度指标曲线下面积高达0.92。
结论 基于肝脾多模态超声可以对乙型肝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风险进行定量预测,脾硬度指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