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31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0-02-25
    论文
    胸壁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瘤2例
    赵瑞兴;刘俊峰;李保庆;孙海滨
    2010, 31(2):  0-0. 
    摘要 ( 299 )   HTML   PDF (165KB) ( 4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戊型肝炎1例
    姜德训;白云静;吉婷;刘坚;张学兰;徐晓华
    2010, 31(2):  0-0. 
    摘要 ( 127 )   HTML   PDF (253KB) ( 17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其他
    2010, 31(2):  0-0. 
    摘要 ( 67 )   HTML   PDF (373KB) ( 6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投稿须知
    2010, 31(2):  0-0. 
    摘要 ( 113 )   HTML   PDF (812KB) ( 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急性有机溶剂(稀料)误服中毒致死1例
    王艳丽;王敏;李晓玲;田玉金;张世棋
    2010, 31(2):  0-0. 
    摘要 ( 149 )   HTML   PDF (235KB) ( 3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发急性偏瘫1例
    康天;王新良;卢艳
    2010, 31(2):  0-0. 
    摘要 ( 162 )   HTML   PDF (290KB) ( 1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鼠脑脊液抽取方法的改良
    王松军;孟小楷;丛斌;马春玲;左敏;张国忠
    2010, 31(2):  125-125. 
    摘要 ( 362 )   HTML   PDF (268KB) ( 12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针对小型动物建立一种简单易行,稳定性好,成功率高的脑脊液抽取方法.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其中1组采用本实验室改良的直视下划破硬脊膜抽取大鼠脑脊液法,其他3组分别采用目前常用的3种大鼠脑脊液采集方法,比较4种方法的抽取成功率.结果 该改良法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其他3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该改良法简单方便、安全高效,对手术人员要求低.
    国人CYP2D6*10基因多态性研究
    翟晓艳;崔炜;张亚楠;韩梅;郑斌;温进坤
    2010, 31(2):  128-128. 
    摘要 ( 730 )   HTML   PDF (301KB) ( 98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较大样本的国人CYP2D6*10的基因多态性,了解C188T位点上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突变频率.方法 随机选取门诊体检的健康人491例,检测其CYP2D6*10基因多态性.结果 CYP2D6*10基因野生型纯合子C/C、杂合子C/T、突变型纯合子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6.7%、43.4%、39.9%.C、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8.4%和61.6%.结论 CYP2D6*10等位基因突变频率在东西方不同人群中有显著不同,在东方人和华人人群中大致相同.
    成人肝母细胞瘤1例
    宋海明;何津
    2010, 31(2):  131-131. 
    摘要 ( 346 )   HTML   PDF (76KB) ( 2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后炎性因子的影响
    王健兵;高晓丽;赵文增;刘颖;戴萌;郝玉明
    2010, 31(2):  132-132. 
    摘要 ( 331 )   HTML   PDF (292KB) ( 27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简称"冠脉")介入患者炎性因子改变的影响,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患者合适的阿托伐他汀剂量.方法 入选128例择期冠脉介入术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6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d,B组6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40 mg/d.观察围手术期血脂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炎性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可溶性CD40配体的变化.结果 2组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6 d后检测血脂各组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12 h炎性因子较术前有明显升高(P<0.01);术后3 d炎性因子较术后12 h有明显降低(P<0.01),且B组较A组患者降低程度更大(P<0.05).结论 冠脉介入术可造成血管炎症反应,阿托伐他汀可降低此炎症反应,并不依赖调脂作用,40 mg/d较20 mg/d治疗效果更显著.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伴心肌损害1例
    张光明;张文博;崔炜;谷国强;杨晓红;刘凡
    2010, 31(2):  135-135. 
    摘要 ( 243 )   HTML   PDF (171KB) ( 2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肾康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内皮素及血脂、血黏度的影响
    郝玉杰;王运红;王桂英;董燕飞;高孝杰;田力铭
    2010, 31(2):  136-136. 
    摘要 ( 458 )   HTML   PDF (211KB) ( 23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应用肾康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及常规降糖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治疗时间均4周.测定治疗前后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尿内皮素(endothelin-1,ET-1)水平、肾功能、血浆黏度、血胆固醇水平的改变.结果 在降低患者UAER、ET-1、血胆固醇及改善肾功能、血脂、血浆黏度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效果不明显.结论 肾康注射液可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和ET-1水平,改善患者血脂、血黏度,从而保护肾功能.
    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中MMP-9、TIMP-1及胶原表达的影响
    王富军;杨立群;齐会卿;甘可欣;杜亚萍;赵允
    2010, 31(2):  139-139. 
    摘要 ( 305 )   HTML   PDF (737KB) ( 3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表达,心肌胶原含量变化及吡格列酮干预作用.方法 8周龄健康SD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10只,给予普通饲料喂养;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模型组20只,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出现胰岛素抵抗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0 mg/kg,继续高糖高脂喂养2周,测空腹血糖>7.8 mmol/L者随机分为2组,T2DM组(B组)和T2DM吡格列酮干预组(C组),继续高糖高脂饲料喂养,C组给予吡格列酮11 mg*kg-1*d-1灌胃8周.于8周末处死动物.观察大鼠心肌组织MMP-9、TIMP-1表达,心肌胶原含量变化.结果 B组心肌MMP-9、TIMP-1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P<0.01),MMP-9/TIMP-1明显低于A组;C组心肌MMP-9、TIMP-1表达水平较B组明显下降(P<0.01),但仍高于A组,MMP-9/TIMP-1较B组明显升高(P<0.01),但仍低于A组.心肌细胞形态,B组大鼠心肌纤维排列紊乱、局灶性坏死,心脏成纤维细胞增多,间质胶原增生,局部脂肪细胞浸润;C组大鼠心肌病变较B组明显减轻.结论 MMP-9、TIMP-1的改变和比例失衡导致的胶原改变是T2DM心肌病变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吡格列酮可通过降低心肌MMP-9、TIMP-1表达水平,改善MMP-9/TIMP-1平衡,减少心肌间质异常重构,减轻T2DM心肌病变的发生、发展.
    消化道肿瘤转移淋巴结凋亡抑制蛋白表达与化疗药敏性的关系
    王安峰;韩杰;檀碧波;耿玮;吕炳蓉;赵建辉
    2010, 31(2):  143-143. 
    摘要 ( 520 )   HTML   PDF (296KB) ( 2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消化道肿瘤淋巴结转移灶凋亡抑制蛋白表达与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对54例胃癌、大肠癌新鲜肿瘤组织及转移淋巴结进行肿瘤细胞培养化疗药敏性实验,原发灶和转移灶行P53、survivin、bcl-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①原发、转移灶survivin表达一致率较低为24.1%(P>0.05);P53、survivin、bcl-2在淋巴结转移灶、原发灶表达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53、bcl-2在原发灶与转移淋巴结间表达具有明显相关性 (P<0.05).②9种化疗药物对原发灶、转移灶肿瘤细胞的平均抑制率不同.长春新碱、羟基喜树碱、奥沙利铂、顺铂、甲氨蝶呤对转移淋巴结肿瘤细胞抑制率均明显低于原发灶(P<0.05),仅足叶乙甙对原发灶的抑制率明显低于转移灶(P<0.05).③肿瘤原发灶及转移灶P53表达程度与9种药物的平均抑制率均无相关性(P>0.05).survivin在原发灶、转移灶表达程度分别与长春新碱和足叶乙甙、紫杉醇的抑制率呈负相关(P<0.05);原发灶、转移灶bcl-2表达程度分别与5-氟脲嘧啶、紫杉醇和足叶乙甙、羟基喜树碱、紫杉醇、奥沙利铂、表阿霉素的抑制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 消化道肿瘤淋巴结转移灶凋亡抑制蛋白表达程度及化疗药敏性均呈现与原发灶不同的异质性,术后辅助化疗靶目标应针对淋巴结转移灶.
    乳腺多发纤维腺瘤病因分析
    赵海军;范微;闫云珍
    2010, 31(2):  147-147. 
    摘要 ( 294 )   HTML   PDF (238KB) ( 59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乳腺多发纤维腺瘤病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医院检查和治疗的62例患者,根据性激素六项化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9例患者(30%)睾酮分泌水平偏高,17例患者(28%)泌乳素分泌水平偏高,6例患者(10%)孕酮分泌水平偏低,20例患者激素六项均在正常范围.结论 乳腺多发纤维腺瘤发病原因非单一因素,雌激素绝对值升高不是主要病因.
    髂骨再塑形的可行性研究
    张纯朴;张奇;孙梁;陈伟;刘长城;张英泽
    2010, 31(2):  150-150. 
    摘要 ( 366 )   HTML   PDF (254KB) ( 27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将髂骨再塑形为预期骨解剖形态的可行性.方法 按预期骨的解剖形态制模(如管状骨),按照宽=1/2股骨周长、长=股骨缺损段的长度取髂骨块,经内、外板间剖开髂骨块,在圆柱体上将内、外板卷制成拱状(有微骨折,但仍保持连续),将拱状骨皮质面向模具内壁,剖开面向模具轴芯装入模具内,拱状骨与模具轴芯间填塞松质骨,将模具包埋于髂骨取骨处,克氏针固定模具.结果 CT扫描显示髂骨在预制的模具内塑形良好.结论 利用模具可将髂骨按预期骨的解剖形态进行再塑形.
    外侧直切口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早期并发症分析
    王振虎;孙辉生;高成杰;侯利军;李天旺
    2010, 31(2):  153-153. 
    摘要 ( 253 )   HTML   PDF (360KB) ( 30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对跟骨外侧直切口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观察,对其并发症进行分析.方法 1999年1月-2008年5月,对70例87足跟骨关节内骨折在适当的时机采用跟骨外侧直切口行手术治疗,观察骨折情况及Gissane角的改变.将骨折撬拨复位并手法挤压塑形,恢复跟骨外形、距下关节解剖形态及足弓,克氏针临时固定,选择合适的可塑性跟骨钛钢板自切口内置入并调整,C型X线机臂下观察跟骨侧位、轴位,骨折复位及跟骨板位置良好,分别用松质骨螺钉经过跟骨板钉孔将骨折三点固定,骨缺损部植入自体或异体骨填充.结果 70例87足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6%(11足).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优良率86.2%.结论 跟骨外侧直切口,创伤小,血运破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是治疗跟骨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烧伤休克期补液公式的改进与临床应用
    王车江;张庆富;刘洪霞;冯建科;白永强;邵洪波
    2010, 31(2):  157-157. 
    摘要 ( 342 )   HTML   PDF (287KB) ( 49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2个烧伤补液公式对烧伤休克复苏的近期影响,探讨补液公式的改进.方法 特重度烧伤患者89例分为2组,参考教科书中"国内常用公式,补液量(mL)=体表面积(total body surface ariea,TBSA)%×体质量(kg)×1.5+水分2 000 mL"进行补液的为对照组(38例),依据"改进公式,补液量(mL)=TBSA(%)×体质量(kg)×2(TBSA/50)+水分3 000 mL"补液的为试验组(51例).比较2组复苏即刻和48 h的心率、尿量、电解质、血浆渗透压及血液浓缩情况.结果 ①伤后8 h内,试验组心率较慢为(101.33±15.28)次/min,与对照组(122.08±20.83)次/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尿量较多为(2.11±0.78)mL*h-1*kg-1,与对照组(1.53±0.41)mL*h-1*kg-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伤后48 h,对照组血浆渗透压为(317.15±11.05)mmol/L,试验组为(303.87±9.52)mmol/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钠(Na+)离子(149.12±9.64)mmol/L,与试验组(141.52±5.84)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红细胞压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人特重度烧伤休克复苏时,依据"改进公式"补液,心率减慢,尿量增加,血液浓缩情况得到改善.
    化脓性眼内炎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疗效的临床研究
    王惠云;忻双华;陆勤康;童奇湖
    2010, 31(2):  161-161. 
    摘要 ( 280 )   HTML   PDF (224KB) ( 20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与单纯玻璃体切除术对化脓性眼内炎的疗效.方法 将42例化脓性眼内炎随机分成2组,A组(对照组)行单纯玻璃体切除术,B组(观察组)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2组同时配合全身及局部使用抗生素及皮质激素治疗.术后随访3~18个月,观察术后眼压、视功能、感染控制及再次手术的情况.结果 随访3~18个月,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较单纯玻璃体切除术有更明显的视力提高(A组26.32%,B组34.78%)、眼压维持(A组1.86 kPa,B组2.21 kPa)及更低的眼内炎复发(A组10.52%,B组0%)、视网膜脱离(A组21.05%,B组4.3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能稳定视网膜功能、控制炎症、减少再次手术引起的创伤及眼球萎缩的机会,是治疗化脓性眼内炎较为有效的方法.
    替奈替普酶诱导兔玻璃体后脱离的实验研究
    姚一民;马景学;叶存喜;柴艳霞;孙瑞雪;靳胜利
    2010, 31(2):  164-164. 
    摘要 ( 329 )   HTML   PDF (313KB) ( 20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替奈替普酶(tenecteplase),TNK变异型组织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TNK-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NK-TPA)在兔眼玻璃体腔注射联合睫状体冷冻诱导玻璃体后脱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30只成年有色兔,排除内外眼病.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每只兔任意一眼为实验用药眼,玻璃体腔注入实验药物500 μg/mL替奈替普酶0.1 mL;另一只眼为对照眼,玻璃体腔注入0.1 mL生理盐水.第1组注药后观察1 h,第2组注药后观察1 d,第3组注药后观察3 d.通过裂隙灯、双目检眼镜、B型超声、视网膜电图等检查,并且在检查结束后摘除眼球做光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检查,观察药物注入后诱导玻璃体后脱离的情况及药物应用的安全性.结果 玻璃体腔注入替奈替普酶后1~3 d,视网膜结构和功能没有任何不良影响;其中,在注药后1 d与3 d, 10只实验眼中分别有8眼和9眼发生了玻璃体后脱离,与对照眼和注药后1 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药1 d与3 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药1 d和3 d后光镜和扫描电镜发现发生了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注射药物1 h、1 d后透视电镜未发现视网膜变性.结论 在破坏血眼屏障后,玻璃体腔内注射替奈替普酶可以诱导玻璃体后脱离的发生.
    豚鼠脑震荡后2~4周听功能与耳蜗扫描电镜的改变
    张颖;路虹;王文利;韩海霞;张喜琴;段茂利
    2010, 31(2):  168-168. 
    摘要 ( 296 )   HTML   PDF (298KB) ( 2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脑震荡后2~4周听功能及耳蜗毛细胞的病理改变.方法 以豚鼠为研究对象,制成脑震荡模型.20只健康豚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脑震荡后即刻组、2周组、4周组.应用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s otoacoustic emissions,DPOAE)观察脑震荡后听功能变化;应用扫描电镜观察耳蜗毛细胞的病理改变.结果 ABR Ⅰ、Ⅴ波潜伏期和Ⅱ~Ⅲ、Ⅱ~Ⅴ波间期均有变化;DPOAE于打击后在0.7、1.0 kHz频率其幅值有明显变化(P<0.05);扫描电镜下见耳蜗毛细胞的纤毛有排列紊乱和倒伏现象.结论 豚鼠脑震荡后2~4周听功能和耳蜗毛细胞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病理改变.
    贲门腺癌中HLTF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探讨
    董稚明;何明;郭炜;郭艳丽;杨植彬;王士杰
    2010, 31(2):  172-172. 
    摘要 ( 272 )   HTML   PDF (432KB) ( 39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贲门腺癌(gastric cardiac adenocarcinoma,GCA)中螺旋酶样转录因子(helicase-like transcription factor,HLTF)基因甲基化、蛋白表达情况及与上消化道肿瘤(upper gastrointestinal cancers,UGIC)家族史的关系.方法 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GCA、相应癌旁及正常组织HLTF基因的甲基化和蛋白表达.结果 GCA组织中HLTF基因甲基化率为45.8%(44/96),显著高于癌旁(8/96,8.3%)及正常对照组织(0/20,0%)(P<0.01).Ⅲ、Ⅳ期GCA患者中HLTF基因甲基化率显著高于Ⅰ、Ⅱ期(P<0.05).UGIC家族史阳性GCA患者HLTF基因甲基化率显著高于UGIC家族史阴性患者(P<0.05).GCA组织中HLTF蛋白表达与相应癌旁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Ⅲ、Ⅳ期GCA中HLTF基因蛋白表达显著低于Ⅰ、Ⅱ期患者(P<0.05).结论 HLTF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导致的基因沉默可能是GCA发生的机制之一,可作为反映GCA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细胞DNA定量分析法在判断良恶性胸、腹水中的临床应用
    刘世正;王永军;王小玲;杜芸;王珩;杨会钗
    2010, 31(2):  177-177. 
    摘要 ( 501 )   HTML   PDF (211KB) ( 21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应用自动细胞DNA定量诊断系统,鉴别诊断良恶性胸、腹水标本.方法 202 例胸、腹水标本,经细胞采集器处理,每例制成4张薄层细胞片,2张细胞片做巴氏染色,用于常规细胞学检查;另2张经 Feulgen染色,用自动细胞DNA定量分析系统检测.结果 202例标本常规检测为阴性胸、腹水112例,DNA定量测定为阴性116例.常规检测找到癌细胞51例,找到可疑癌细胞5例,找到少许异型细胞34例.DNA定量测定可见大量异倍体细胞65例,少量异倍体细胞21例.结论 应用自动细胞DNA定量分析系统可弥补常规形态学工作的不足,二者协同诊断,可发现早期癌变的胸、腹水,使细胞学检查工作更完善、客观.
    子宫颈微偏腺癌6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王爱武;骆利康;冯耀霞;郑莉萍
    2010, 31(2):  180-180. 
    摘要 ( 476 )   HTML   PDF (393KB) ( 36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子宫颈微偏腺癌的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等特征.方法 对6例诊断为宫颈微偏腺癌的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进行观察,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其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及诊断与鉴别诊断.结果 临床症状以大量水样白带和(或)不规则阴道出血为主,查体多为宫颈肥大和(或)宫颈糜烂,病理特征为高分化腺体,呈结构异型性,浸润性生长.免疫组织化学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6/6阳性,组织化学阿尔辛蓝/过碘酸雪夫(pH 2.5)呈红色反应.结论 宫颈微偏腺癌以向宫颈壁深层浸润的腺体、间质纤维组织反应性增生为特征,CEA阳性.由于异型性轻,故早期诊断困难,常易误诊与漏诊.
    七氟烷对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的影响
    陈顺富;楼静芝;叶青山
    2010, 31(2):  183-183. 
    摘要 ( 341 )   HTML   PDF (221KB) ( 20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七氟烷对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 index,AEPI,以A-line ARX Inden为代表,即AAI)、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 ,BIS)、皮质醇(cortisol,Cor)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评价AAI判断七氟烷麻醉深度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行腹部手术美国麻醉医师协会体格检查分级Ⅰ~Ⅱ级的患者50例,在咪唑安定、异丙酚、维库溴铵、芬太尼诱导插管后吸入七氟烷,使呼气末浓度分别达0.8%、1.0%、1.2%,并每个浓度维持20 min后以及停吸七氟烷3 min、5 min、拔管时记录AAI、BIS、血压、心率和血清Cor.结果 随着呼气末七氟烷浓度的增高,AAI、BIS下降,以上变化与呼气末七氟烷浓度呈线性相关(r=-0.816,-0.813),血压、心率、Cor无显著变化.停吸七氟烷后随着呼气末浓度的下降麻醉减浅AAI、BIS、血压、心率和血清Cor显著升高(P<0.05).结论 七氟烷呼气末浓度在0.8%~1.2%的范围内AAI可作为七氟烷麻醉深度的监测指标.
    急性红白血病与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细胞形态学分析
    梅志勤;王彩云;李彦会;王素霞
    2010, 31(2):  186-186. 
    摘要 ( 342 )   HTML   PDF (260KB) ( 50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对急性红白血病(acute myeloblastic leukemia,AML-M6)与巨幼细胞性贫血(megaloblastic amemia,MA)的骨髓涂片形态学分析,为临床诊断、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对30例AML-M6和30例MA患者的骨髓涂片进行复查,观察血细胞形态学的改变及病态血细胞形态特点.结果 AML-M6病态造血占33%,其中环形核粒细胞检出阳性率为3.3%(1/30),幼红细胞巨变占78%.而MA病态造血占97%,其中环形核粒细胞检出阳性率为70.0%(21/30),幼红细胞巨变占100%.结论 细胞特异染色、骨髓涂片形态学分析、尤其特殊成分(如环形粒细胞)等分析可予鉴别诊断AML-M6和MA.
    老年人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株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研究
    张红进
    2010, 31(2):  189-189. 
    摘要 ( 285 )   HTML   PDF (225KB) ( 1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及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的存在状况.方法 测定临床分离的40株肺炎克雷伯菌对2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技术检测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结果 40株肺炎克雷伯菌呈现多重耐药,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3)-Ⅰ、aac(3)-Ⅱ、aac(6')-Ⅰb和aac(6')-Ⅱ的阳性率分别为12.5%、75.0%、7.5%和10.0%.携带2种或2种以上基因的菌株有10株(25.0%).结论 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多重耐药严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携带较高.
    血浆与血清标本在常规生化项目测定中的优劣对比分析
    章万忠;郭立霞
    2010, 31(2):  192-192. 
    摘要 ( 566 )   HTML   PDF (370KB) ( 146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30例高血压患者及健康体检人员血清与血浆29项生化检测结果分析,寻找两者的差异,确定更适合用于常规生化检查的标本类型.方法 同一个患者的样本分为3组,抗凝组、无抗凝剂干燥管组和促凝管组.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29项常用生化指标的测定,并对测得结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 无抗凝剂干燥管组与促凝管组相比,所有29项生化项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凝管组分别与无抗凝剂干燥管、促凝管组相比,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总蛋白(total protein,TP)、葡萄糖(glucose,Glu)、载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A1,apoA1)、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无机磷(inorganic phosphorus,Phos)、钾离子(potassium,K+)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抗凝管组AST、ALP、LDH、apoA1、apoB、K+、Phos水平低于其他2组,而TP、Glu水平高于其他2组.结论 血清与血浆标本在部分生化项目上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浆在离体条件下相比血清更为接近在体状态,结果可信度更高,常规生化检测应当尽量使用抗凝血浆作为检测标本.
    小儿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监测及耐药性分析
    温连英
    2010, 31(2):  196-196. 
    摘要 ( 257 )   HTML   PDF (273KB) ( 3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监测峰峰集团第二医院小儿泌尿系感染常见病原菌,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方法 按照常规培养鉴定方法对疑似泌尿系感染患儿的中段尿进行病原菌培养,分离鉴定病原菌,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实验.结果 培养分离出病原菌128株,革兰阴性菌76株(59.4%),革兰阳性菌36株(28.1%),真菌16株(12.5%).居首位的是大肠埃希菌44株(34.4%),余依次为屎肠球菌16株(12.5%),肺炎克雷伯菌12株(9.4%),粪肠球菌9株(7.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株(3.1%).病原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最高(100%).除亚胺培南外革兰阴性菌对丁胺卡那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很低.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是儿童泌尿系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临床治疗应根据药敏实验结果选择合理有效的抗生素.
    超声显像和数字化乳腺成像对非肿物性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
    房勤茂;朱瑾;冯钰瑾;牛振英;巴双
    2010, 31(2):  200-200. 
    摘要 ( 339 )   HTML   PDF (409KB) ( 17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超声显像和数字化成像在乳腺肿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的94例乳腺非肿物性病变的超声和数字化乳腺成像形态学特征、肿块内血流信号.结果 超声显像地图型、斑点型伴丰富血流的乳腺非肿物病变多为恶性,与乳腺数字化成像相结合可以区分乳腺良性和恶性病变.结论 超声显像和数字化乳腺成像在乳腺病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丹参酮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虞华鹏;赵成军;王涛;贾如意;浦艳华
    2010, 31(2):  202-202. 
    摘要 ( 260 )   HTML   PDF (226KB) ( 2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马来酸桂哌齐特(克林澳)联合丹参酮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9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静脉滴注克林澳160 mg/次联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40 mg/次,对照组静脉滴注硝酸甘油5 mg/次,连用14 d.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心电图改变及血脂水平变化.结果 克林澳联合丹参酮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症状减轻,心电图改善,血脂水平降低.结论 克林澳联合丹参酮能有效控制不稳定型心绞痛症状,改善血脂水平.
    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赵霞;张建岭;单和平;靳宗伟;吴爱升
    2010, 31(2):  204-204. 
    摘要 ( 259 )   HTML   PDF (227KB) ( 2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相关因素. 方法对162例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患者及195例初发患者的彩色多谱勒超声、头颅CT、吸烟、饮酒及血液生化等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在近期感染、颈动脉狭窄程度及脑白质疏松方面复发组与初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复发组在中度及重度颈动脉狭窄及Ⅱ~Ⅲ型脑白质疏松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初发组(P<0.01).而复发组在2次卒中时血压及血糖升高,吸烟及饮酒等因素的发生率反比初发组低(P<0.05).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除了与传统独立危险因素有关外,还与近期感染、颈动脉狭窄程度及脑白质疏松关系密切,应当积极预防与控制.
    食管穿孔72例手术疗效分析
    张翔;刘瑜;孙成超;何志锋;池闯
    2010, 31(2):  206-206. 
    摘要 ( 266 )   HTML   PDF (246KB) ( 16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72例食管穿孔患者手术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以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手术治疗72例食管穿孔患者.所有穿孔均使用肌肉瓣或胸膜瓣覆盖或修复,颈段食管穿孔使用胸锁乳突肌瓣,胸段食管穿孔使用横膈膜瓣,由恶性肿瘤或其他严重疾病引起的穿孔行食管切除术.结果 食管切除术15例,其中发生吻合口狭窄3例;57例患者行食管穿孔修补术,术后发生瘘的比例为9.7%(7例),但均已治愈;一期接受食管修补术的患者死亡1例(病死率1.5%);只有2例患者进行二期食管切除术.结论 食管穿孔患者接受恰当有效的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的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胫骨近端锁定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李淑贞
    2010, 31(2):  209-209. 
    摘要 ( 276 )   HTML   PDF (186KB) ( 45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胫骨近端锁定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胫骨近端锁定板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共20例,按Schatzker分型标准分型,其中4型6例、5型10例、6型4例.在保留骨折块血运的情况下植骨,胫骨近端锁定板内固定及手术后积极的无负重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18个月,平均1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3.2个月.按照Lyshohrl评分标准进行综合评分,优10例,良6例,可4例.优良率80.0%.结论 在保留骨折部血运的情况下,应用胫骨近端锁定板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固定可靠,膝关节可早期功能锻炼,治愈率高,疗效满意.
    腹腔脏器损伤的急诊处理
    张明;李俊美;罗洪
    2010, 31(2):  211-211. 
    摘要 ( 256 )   HTML   PDF (162KB) ( 7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腹部损伤的急诊救治经验,完善"黄金一小时"观念.方法 回顾性分析3年来94例腹部损伤的诊治流程,比较各类辅助检查优劣.结果 治愈87例,死亡7例,病死率8%;手术时间100~260 min,平均住院26 d.结论 强调"黄金一小时"的意义,提倡"控制性处理",B超在急诊抢救中综合评价最高.
    采用"善愈"聚丙烯补片行腹膜前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附63例报告)
    孙春风;吴国斌;王炬;苏玉国;朱明;李伟
    2010, 31(2):  213-213. 
    摘要 ( 242 )   HTML   PDF (153KB) ( 3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总结"善愈"聚丙烯补片行腹膜前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近期治疗效果.方法 对63例腹股沟疝患者在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下采用"善愈"聚丙烯补片行前入路腹膜前修补术,观察其手术效果. 结果 6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切口脂肪液化5例,阴囊积液4例,经对症处理均治愈.63例均随访3~18个月,无复发.结论 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下采用"善愈"聚丙烯补片行前入路腹膜前修补术完全可行,符合生理解剖、无张力,近期疗效满意,适合腹股沟疝患者.
    甘油灌肠剂治疗急诊老年便秘患者的疗效观察
    刘玉华;张淑杰
    2010, 31(2):  214-214. 
    摘要 ( 445 )   HTML   PDF (235KB) ( 30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急诊老年便秘患者应用甘油灌肠剂灌肠的临床疗效,寻找治疗急诊老年便秘的新方法.方法 将急诊老年便秘患者7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试验组采用甘油灌肠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肥皂水不保留灌肠法,分别记录2种方法灌肠过程中患者有无腹胀、心悸、肛门刺激症、灌肠液外流等不良反应及灌肠30 min内大便排出情况.结果 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组为40%,对照组为78.9%;灌肠后30 min内大便排出情况,实验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效率为63.2%;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急诊老年便秘患者宜使用甘油灌肠剂灌肠,此方法具有疗效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操作简便、使用安全、患者乐于接受等优点.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侧入法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刘清仁;王亚军;郑广涛
    2010, 31(2):  216-216. 
    摘要 ( 390 )   HTML   PDF (156KB) ( 4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侧入法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剖宫产手术100例,年龄20~40岁,身高155~175 cm,体质量75~110 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体格检查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为A、B 2组,每组50例.A组为侧入法,取L2~3间隙正中旁开0.5~1.5 cm为穿刺点,垂直进针到达椎板后改变角度突破黄韧带进入硬膜外腔,或者垂直进针不到椎板而直接突破黄韧带进入硬膜外腔,之后用针内针行腰麻穿刺,见脑脊液外流或回抽有脑脊液后注入0.5%盐酸布比卡因2 mL(0.75%盐酸布比卡因2 mL加10%葡萄糖1 mL),注药后退出腰穿针,迅速向头端硬膜外置管3~4 cm固定平卧.B组为直入法,取L2~3间隙正中为穿刺点,垂直进针经过棘上、棘间韧带后突破黄韧带到达硬膜外腔,余操作步骤同A组.结果 A组第1、2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6.0%与100%,明显高于B组的84.0%与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穿刺失败的2例改用侧入法穿刺成功.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侧入法与直入法均可应用于剖宫产手术中,但侧入法明显提高了穿刺成功率,有效减少了反复穿刺引起的出血、感染及腰痛等并发症.
    血清HE4测定在诊断卵巢恶性肿瘤中的价值
    张海荣;商微;冀立娟;王蔼明
    2010, 31(2):  218-218. 
    摘要 ( 273 )   HTML   PDF (137KB) ( 4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清人附睾蛋白(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HE4)和CA125联合测定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分别对25例卵巢癌患者、22例良性卵巢肿瘤以及38例正常妇女血清HE4水平和CA125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卵巢癌患者血清HE4水平为(384.51±97.23)pmol/L,CA125水平为(2 109.08±937.67)U/L;良性卵巢肿瘤患者血清HE4水平为(48.18±16.98)pmol/L,CA125水平为(43.51±9.74)U/L;对照组HE4水平为(20.16±12.76)pmol/L,CA125水平为(18.35±6.82)U/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4与CA125联合诊断卵巢肿瘤敏感性为96%.结论 血清HE4测定对卵巢癌诊断具有较高价值,与CA125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法洛四联症患儿手术前后心电图的动态变化
    张利敏;杜晓华;李增平
    2010, 31(2):  220-220. 
    摘要 ( 343 )   HTML   PDF (187KB) ( 2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患儿手术前后心电图各导联电压幅度的变化规律,评价心电图在监测TOF手术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合并肺动脉高压的TOF患儿50例,每例患儿于术前及术后1周,1、3、6、12个月常规描记十二导联心电图.结果 术后未发生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omplete 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CRBBB)的32例患儿RV1、RV1+SV5于术后不同时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术前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12个月逐渐下降趋于正常,与术后1周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3、6、12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生CRBBB的18例患儿,RV1、RV1+SV5于术后不同时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术后1周、1、3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与术前、术后1周、1 、3个月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OF患儿心电图各导联电压在术后不同时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术后发生CRBBB时,心电图各导联电压幅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沙眼衣原体、支原体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刘淑梅;韩秀娟
    2010, 31(2):  222-222. 
    摘要 ( 434 )   HTML   PDF (154KB) ( 36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沙眼衣原体、支原体感染情况及支原体在体外对抗菌药物的耐药(drug resitiance)趋势.方法 取患者尿道口分泌物行沙眼衣原体、支原体检测.沙眼衣原体采用单克隆免疫层析金标记技术,支原体采用支原体鉴定药敏试剂盒培养鉴定.探讨根据支原体药敏结果进行治疗的有效方法.结果 384例患者中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阳性者共219例,总感染率57.0%.其中沙眼衣原体阳性91例,占23.7%;解脲支原体阳性93例,占24.2%;人型支原体阳性3例,占0.8%;2种支原体均阳性例32例,占8.3%.解脲支原体与衣原体同时阳性24例(6.3%).对支原体的耐药率依次为环丙沙星82.8%、罗红霉素56.3%、氧氟沙星53.9%、司帕沙星51.1%、阿奇霉素38.2%、克拉霉素27.3%、壮观霉素13.3%、美满霉素3.9%、强力霉素3.1%、交沙霉素1.6%.结论 本区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常见的病原体为支原体,其次为沙眼衣原体.对支原体敏感的药物是强力霉素,耐药最强为环丙沙星.
    应用叉形接骨板治疗胸锁关节脱位
    陈伟;张奇;赵昌平;王娟;王博;张英泽
    2010, 31(2):  224-224. 
    摘要 ( 248 )   HTML   PDF (184KB) ( 17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肺纤维肉瘤并发顽固性低血糖1例及文献复习
    王伟;王瑞
    2010, 31(2):  225-225. 
    摘要 ( 275 )   HTML   PDF (167KB) ( 1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闭合复位多针鸟巢状固定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
    梁虎;张惠艳;刘广跃
    2010, 31(2):  227-227. 
    摘要 ( 276 )   HTML   PDF (159KB) ( 2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挂线造口术治疗前庭大腺脓肿(囊肿)临床应用探讨
    侯志敏;石春玲;陈铁福
    2010, 31(2):  228-228. 
    摘要 ( 300 )   HTML   PDF (163KB) ( 57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脑梗死512例再发时间分析
    王连芹;王雪霞;宁海春;何福岭;李国锋
    2010, 31(2):  230-230. 
    摘要 ( 265 )   HTML   PDF (72KB) ( 1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金乌骨通胶囊治疗肝肾亏虚性膝骨关节炎65例临床疗效观察
    白雪;施光其;高文华
    2010, 31(2):  231-231. 
    摘要 ( 321 )   HTML   PDF (153KB) ( 2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原发输卵管腺癌脾转移1例并文献复习
    单淑芝;石彬
    2010, 31(2):  232-232. 
    摘要 ( 292 )   HTML   PDF (240KB) ( 27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的常见人为现象及消除方法
    王永军;王珩;刘世正;杨会钗;吴家宁;王小玲
    2010, 31(2):  234-234. 
    摘要 ( 308 )   HTML   PDF (166KB) ( 45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桡动脉与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分析
    杜雯;刘慧敏;刘佳;魏立业
    2010, 31(2):  236-236. 
    摘要 ( 265 )   HTML   PDF (146KB) ( 28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缺氧诱导因子-1研究进展
    吴相春;冯书文
    2010, 31(2):  237-237. 
    摘要 ( 338 )   HTML   PDF (326KB) ( 18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米非司酮对子宫雌孕激素受体影响的研究进展
    盖牟慧子;闫萍
    2010, 31(2):  241-241. 
    摘要 ( 348 )   HTML   PDF (236KB) ( 87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前列腺素在正畸领域的研究进展
    姬潇;左艳萍
    2010, 31(2):  243-243. 
    摘要 ( 305 )   HTML   PDF (240KB) ( 2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单肺通气的管理及低氧血症的防治
    余德华;楼静芝
    2010, 31(2):  246-246. 
    摘要 ( 271 )   HTML   PDF (245KB) ( 38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