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煜微, 刘清云, 贾友超. 《2022年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治疗中国专家循证共识》解读
[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3, 44(12): 1365-1369. |
[2] |
司君齐, 王美懿, 热西担·努尔买买提, 田晨. 《套细胞淋巴瘤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2年版)》解读
[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3, 44(1): 1-4,34. |
[3] |
亢培颖, 李伊瑶(综述), 史敏, 李永军(审校). JAK/STAT信号通路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研究进展[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1, 42(12): 1460-1464. |
[4] |
陶盛能1,张旭晗2,张睿3,朱小玉2,王小华1. 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hsa-miR-23a、hsa-miR-566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0, 41(9): 1020-1024. |
[5] |
王玉芳;侯博;张晓瑞;李艳景;李晓丽;杨素君. 伪连续性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在高级别胶质瘤和原发性脑淋巴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研究[J]. , 2015, 36(9): 1038-1038. |
[6] |
孙建国;颜醒愚;庄伟. 原发性睾丸淋巴瘤2例[J]. , 2014, 35(3): 0-0. |
[7] |
李如迅;时高峰;焦志凯;李月考;杨丽;彰彤. 原发性胃淋巴瘤的多排螺旋CT诊断[J]. , 2013, 34(8): 918-918. |
[8] |
张俊梅;孟庆波;赵林;田志松. 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X线诊断1例[J]. , 2013, 34(1): 0-0. |
[9] |
刘国鸿;陈燕萍;万志方. 扁桃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与MRI诊断价值[J]. , 2012, 33(5): 541-541. |
[10] |
曲凡;赵春华;刁玉巧;朱秀丽;陈健;李梅. 三氧化二砷对淋巴瘤Raji细胞的抑制效应研究[J]. , 2011, 32(9): 1024-1024. |
[11] |
李艳红. 美罗华与CHOP方案联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对患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J]. , 2011, 32(6): 685-685. |
[12] |
张凌男;郑国华;邵国良.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的CT诊断价值[J]. , 2011, 32(3): 307-307. |
[13] |
王国文;单保恩. 酪氨酸激酶Syk研究进展[J]. , 2010, 31(1): 112-112. |
[14] |
孙亚澎;丁文元. 颈4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J]. , 2009, 30(4): 411-411. |
[15] |
薛贵生;扈玉华. 颅内原发淋巴瘤样肉芽肿病1例[J]. , 2009, 30(12): 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