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 2021, Vol. 42 ›› Issue (11): 1345-1349.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1.11.022

• • 上一篇    下一篇

3D pCASL及Rapid灌注分析对脑动脉搭桥术后脑血流灌注的评价

  

  1. 1.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医学影像科,河北 石家庄 050000;2.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
    天津 300070;3.河北省血液中心成分科,河北 石家庄 050000
  • 出版日期:2021-11-25 发布日期:2021-11-29
  • 作者简介:颜立群(1972-),男,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从事医学影像诊断研究。
  • 基金资助: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计划(20200919)

  • Online:2021-11-25 Published:2021-11-29

摘要: 目的 利用两种新的磁共振灌注成像方法来评估单侧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患者搭桥手术后脑血流灌注的改善。
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单侧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患者的MRI影像及临床资料,每例患者均采用双标记后延迟时间(post labeling delay,PLD)的磁共振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three-dimensional pseudo-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 pCASL)序列及Rapid灌注分析,计算得到了手术前后病变侧大脑中动脉M1段下游供血区内早期到达血流比率(early-arriving flow proportion,EAFP),晚期到达逆向血流比率(late-arriving retrograde flow proportion,LARFP),低灌注指数比(hypoperfusion intensity ratio,HIR),并且采集得到术前及术后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对患者术前和术后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搭桥手术前、后患者EAFP(P=0.0152),LARFP(P<0.001),HIR(P<0.001)及NIHSS评分(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脑动脉搭桥手术对单侧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患者脑血流灌注(包括顺向血流及侧支血流)均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而且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有了明显的改善。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侧支循环, 脑血管搭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