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5 ›› Issue (2): 221-225.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4.02.017
摘要: 目的 探讨骨髓腔穿刺技术用于创伤性失血休克患者输液通路建立对抢救成功率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40例创伤性失血休克患者,均接受经骨髓腔穿刺建立血管通路,另选骨髓腔穿刺技术开展前(2020年1月—2020年12月)40例创伤性失血休克患者,均接受中心静脉穿刺建立输液通路治疗。观察2组4 h内治疗效果、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建立输液通路时间、血压回升时间、救治生存率,比较血管通路建立2 h后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酶凝血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enzyme thromb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及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arterial blood carbon dioxide,PaCO2)、乳酸],观察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2组性别、年龄、创伤原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救治生存率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建立输液通路时间、血压回升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APTT、PT、TT时间显著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后观察组乳酸、PaCO2水平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aO2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与对照组(P<0.05)。
结论 利用骨髓腔穿刺技术为创伤性失血休克患者建立血管通路,可提高抢救成功率,且快速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