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摘要] 目的 观察豚鼠实验性近视眼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探索近视发病机制。方法 选用出生后 2 周龄的
豚鼠 39 只,随机分为 A 、 B 、 C3 组,每组 13 只,选取任意一眼戴 -10.
00DS 凹透镜,分别于 10 、 30 、 50d 后去除镜片,
验光,测眼球长度,摘除眼球行光镜电镜检查。结果 诱导后实验眼和对照眼均出现近视,眼轴增长,与诱导前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且随时间延长,眼屈光度、眼轴变化越严重(
P <0.05 )。实验眼眼屈光度低于对照
眼,眼轴长于对照眼( P <0.05 )。实验眼 3 组间巩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C 组巩膜厚度较 A 组
薄( P <0.05 )。 C 组实验眼巩膜厚度较对照眼薄(
P <0.05 )。 A 组巩膜胶原纤维排列稍紊乱。 B 组巩膜胶原纤维
排列稍紊乱、粗细不均、间隙变大。 C 组巩膜胶原纤维排列紊乱、粗细不均、间隙变大,胶原纤维板层结构不清,局部
纤维母细胞增生。 C 组视网膜外核层细胞核变小、变圆,排列不均,视细胞层外节、内节排列紊乱。结论 豚鼠可作为
研究实验性近视的一种经济有效的哺乳类模型动物。实验性近视眼的巩膜、视网膜均发生了一系列的退行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