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 )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在2008年12月-2009年6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住院并成功行PCI治疗的患者60例,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y angiography,CAG)的患者60例.对所有的患者分别在术前,术后0.5、4、12h采集血样测定IMA的浓度;在术前,术后4、12h采集血样测定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的浓度.对接受PCI 的患者,记录术中球囊扩张的压力、时间、次数.结果 PCI组患者血清IMA浓度在术后30min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1),4h开始下降,12h回到术前基线水平(P>0.05);有34例患者的血清cTnI浓度在术后12h明显升高(P<0.05);IMA、cTnI的浓度和球囊扩张的总压力、总时间、总次数呈正相关.CAG组患者血清IMA及cTnI的浓度在CAG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IMA在PCI术后明显增高,且早于cTnI出现,与球囊扩张的总压力、总时间、总次数明显相关.所以IMA不但是早期诊断心肌缺血的敏感生化指标,而且是缺血严重程度的指标.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