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34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3-02-25
    论文
    信息动态
    2013, 34(2):  0-0. 
    摘要 ( 190 )   HTML   PDF (830KB) ( 9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用药的影响
    李云霞;张春云;张小娟
    2013, 34(2):  0-0. 
    摘要 ( 129 )   HTML   PDF (888KB) ( 11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上腹部恶性肿瘤的护理
    任菊娜;张宏涛;唐富龙;付宇;刘奎甲;王娟
    2013, 34(2):  0-0. 
    摘要 ( 152 )   HTML   PDF (871KB) ( 3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咯利普兰对佐剂关节炎大鼠肺功能及Th1/Th2平衡的影响
    宋宁;高雪峰;吴建玲;张瑞芳;关继涛
    2013, 34(2):  125-125. 
    摘要 ( 259 )   HTML   PDF (871KB) ( 16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磷酸二酯酶4(phosphodiesterase,PDE4)抑制剂咯利普兰对佐剂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大鼠肺功能及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通过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 建立AA模型,并给予咯利普兰干预,以小动物肺功能仪测定大鼠肺功能,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nent assay,ELISA)法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结果 AA大鼠存在通气功能及小气道功能障碍,咯利普兰能改善肺功能指标(P<0.01);AA大鼠血清中TNF-α显著升高,IL-10显著降低,Th1/Th2增高(P<0.01);咯利普兰使AA大鼠血清中TNF-α减低、IL-10升高、Th1/Th2减低(P<0.01).结论 咯利普兰能下调AA大鼠致炎因子、上调抗炎因子,调节Th1/Th2平衡并改善受损的肺功能,提示PDE4参与了类风湿肺的发病,PDE4抑制剂具有调节免疫治疗类风湿肺的潜能.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的影响及其意义
    李远;肖文良;王涛;张洁芳;贾莲虹;曹艳敏
    2013, 34(2):  129-129. 
    摘要 ( 355 )   HTML   PDF (864KB) ( 1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 )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在2008年12月-2009年6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住院并成功行PCI治疗的患者60例,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y angiography,CAG)的患者60例.对所有的患者分别在术前,术后0.5、4、12h采集血样测定IMA的浓度;在术前,术后4、12h采集血样测定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的浓度.对接受PCI 的患者,记录术中球囊扩张的压力、时间、次数.结果 PCI组患者血清IMA浓度在术后30min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1),4h开始下降,12h回到术前基线水平(P>0.05);有34例患者的血清cTnI浓度在术后12h明显升高(P<0.05);IMA、cTnI的浓度和球囊扩张的总压力、总时间、总次数呈正相关.CAG组患者血清IMA及cTnI的浓度在CAG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IMA在PCI术后明显增高,且早于cTnI出现,与球囊扩张的总压力、总时间、总次数明显相关.所以IMA不但是早期诊断心肌缺血的敏感生化指标,而且是缺血严重程度的指标.
    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对极早期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危险分层的价值
    王忠和;叶琳琳;陈善;胡湘福
    2013, 34(2):  133-133. 
    摘要 ( 268 )   HTML   PDF (862KB) ( 17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对极早期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on-S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NSTEACS)危险分层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0年9月-2011年11月因胸痛≤6h的急诊胸痛患者130例,分为高危NSTEACS组64例(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 44例,高危不稳定性心绞痛20例),非高危NSTEACS组53例(中危不稳定性心绞痛16例,低危不稳定性心绞痛20例,稳定性心绞痛17例),非心源性胸痛组13例.分别在发病后0~3h、>3~6h 内采用快速检测法检测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和肌钙蛋白I,同时比较各项指标在各组不同发病时间段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高危NSTEACS组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阳性率(90.6%)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在0~3h(66.7%、85.2%)和>3~6h(97.3%、91.9%)时间段显著高于肌钙蛋白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0~6h 内,其特异度与肌钙蛋白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肌脂肪酸结合蛋白是早期心肌损伤严重程度的判断指标,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极早期的危险分层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更适用于广大基层医院急诊高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筛查.
    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对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的影响
    王国强;李新华;贯国京;王昕;曹春蕊
    2013, 34(2):  137-137. 
    摘要 ( 358 )   HTML   PDF (853KB) ( 19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体内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水平对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7-2011年收治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66例,按照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水平分为2组,A组34例,B组32例,均给予α-干扰素治疗,疗程为48周,治疗后对2组患者肝功能、丙型肝炎病毒转阴率、活性T淋巴细胞水平以及干扰素应答率进行比较.结果 B组患者治疗后丙型肝炎病毒转阴率为84.4%,持久病毒学应答率为59.4%,均显著好于A组(P<0.05),且治疗后B组在肝功能、T淋巴细胞水平变化也显著好于A组(P<0.05).结论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体内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水平是糖耐量和免疫机制受到损害的体现,可影响干扰素的作用机制,降低其治疗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
    VEGF在SCLC患者血清和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吕立丽;肖建波
    2013, 34(2):  140-140. 
    摘要 ( 297 )   HTML   PDF (1125KB) ( 1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患者癌组织及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及其与SCLC生物学特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CLC患者血清及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结果 SCLC患者血清 VEGF的表达与癌组织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局限期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癌组织VEGF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而二者血清VEGF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限期患者血清及癌组织VEGF的表达均低于广泛期患者(P<0.05).结论 在SCLC患者中,血清VEGF水平与癌组织VEGF表达相关,并与分期有关,VEGF表达变化可能成为SCLC新的肿瘤标志物.
    乳腺癌术后骨转移相关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贾琳;刘巍;王玉栋;吕雅蕾
    2013, 34(2):  144-144. 
    摘要 ( 304 )   HTML   PDF (851KB) ( 2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骨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streptavidin-peroxidase,S-P)法,测定70例原发性乳腺癌石蜡标本中骨唾液蛋白(bone sialoprotein,BSP)表达,以及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癌基因c-erb-B2的表达情况.结果 BSP表达在骨转移及无骨转移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年龄,肿块大小,病理分型,TNM分期,淋巴结状态,ER、PR、c-erb-B2状态,均与骨转移的发生无关.结论 乳腺癌术后骨转移的影响因素为BSP表达.提示靶向诊断治疗在乳腺癌骨转移中的重要性.
    浅静脉留置针简易固定法的改良效果观察
    蔡小哨;陈玉如;肖余
    2013, 34(2):  147-147. 
    摘要 ( 344 )   HTML   PDF (844KB) ( 1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优化浅静脉留置针的固定方法.方法 将100例使用浅静脉留置针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规格统一,由操作熟练的护士统一操作.观察组经静脉穿刺后,给予3M胶布固定针杆,贴3M透明敷贴,3M自黏绷带呈"八"字形固定.对照组常规3M透明敷贴固定.结果 观察组浅静脉留置针的固定方法简单易行,材料来源方便,患者易于接受,明显减少留置针脱落,减少护士工作量,能使患者留置针处皮肤整洁美观,减少因反复穿刺而发生并发症.结论 改良的浅静脉留置针简易固定法简单易行,值得推广.
    小脑动静脉畸形外科治疗疗效及治疗策略分析
    康绍军
    2013, 34(2):  149-149. 
    摘要 ( 286 )   HTML   PDF (855KB) ( 18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及分析位于小脑的颅内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的治疗效果及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2011年6月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完整的位于小脑的AVM,共16例;应用Spetzler-Martin 分级评价AVM病灶缩小情况及临床预后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AVM患者手术的难度和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16例中,完全切除10例,部分切除6例;术前病例Spetzler-Martin评分总得分46分,术后总得分15分,病灶体积及临床预后均大大改善;术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11例(68.8%),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4例(25.0%);患者病情恶化并死亡1例(6.2%);Logistic回归表明,位于小脑的AVM手术难度主要与病灶大小及是否位于小脑深部密切相关.结论 有计划、有步骤的外科手术治疗能有效缩小AVM的病灶体积,改善临床预后;影响手术难度及临床疗效的主要因素是病灶大小及是否位于小脑深部.
    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与开放手术治疗小肾癌的临床疗效比较
    任立新;谷军飞;张勇;王东彬;朱猛;成家佳
    2013, 34(2):  152-152. 
    摘要 ( 323 )   HTML   PDF (863KB) ( 2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与传统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open partial nephrectomy,OPN)比较,探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RLPN)治疗小肾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1年11月确诊为T1aN0M0的肾癌患者67例,其中RLPN组32例和OPN组35例,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肾动脉阻断时间、手术切缘情况、手术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及随访结果等.结果 RLPN组与OPN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肾动脉阻断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78.3±45.7)min和(134.6±43.9)min、(107.3±54.3)mL和(135.5±48.0)mL、(31.3±13.1)min和(21.8±10.5)min、(11.6±4.2)d和(15.1±3.5)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LPN组1例因术中出血影响手术视野,转为开放手术.RLPN组中3例需要输血(9.4%),OPN组中2例需要输血(5.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切缘均为阴性.术后随访4~86个月,RLPN组复发1例(3.1%),OPN组复发2例(5.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RLPN与OPN的手术治疗效果相同,RLPN优势是患者术后恢复快,但此技术难度相对较大,对有经验的手术医生而言,可作为治疗小肾癌的首选方式.
    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肝脏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
    刘文鹏;王倬;曾强;任贵军;王洋;窦剑
    2013, 34(2):  156-156. 
    摘要 ( 232 )   HTML   PDF (858KB) ( 1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前后的肝脏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 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17例手术前后肝动脉和门静脉的内径、最高流速、最低流速、平均流速和流量,应用一次性压力传感器,在监护仪上读取开腹后、脾动脉结扎后、切脾后、断流后的自由门静脉压.结果 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与正常人相比肝动脉直径较小、流速较慢、流量较小,门静脉直径较大、流速较快(P<0.05);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肝动脉直径增大、流速加快、流量增加,门静脉直径减小、流量减少(P<0.05);且术后患者与正常人相比肝动脉直径仍较小,但肝动脉流速较快、流量较大,门静脉直径较小、流速较快(P<0.05),而门静脉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切除可使自由门静脉压大幅下降,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可使自由门静脉压小幅回升,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最终效果是使门静脉压下降.结论 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方案.
    DEHP体外影响大鼠睾丸间质细胞Bax和Bcl-2基因表达的实验研究
    吴维光;葛红雨;韩建秋
    2013, 34(2):  160-160. 
    摘要 ( 272 )   HTML   PDF (970KB) ( 21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对原代培养的大鼠睾丸间质细胞进行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i-2-ethylhexyl phthalate,DEHP)染毒,探讨DEHP体外对大鼠睾丸间质细胞Bax和Bcl-2基因表达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分离和原代培养未成熟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用不同浓度的DEHP(10、50、100nmol/L)染毒24h.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间质细胞Bax和Bcl-2基因mRNA表达,Weastern blot检测间质细胞Bax和Bcl-2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间质细胞凋亡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EHP各组睾丸间质细胞Bcl-2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P<0.05),Bax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P<0.05),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呈浓度依赖关系.结论 DEHP可通过抑制Bcl-2基因表达和上调Bax基因表达诱导大鼠睾丸间质细胞凋亡,进而影响间质细胞功能.
    改良Fox术矫正老年性痉挛性下睑内翻的临床观察
    张荣霞;吕秀昌;赵欣
    2013, 34(2):  164-164. 
    摘要 ( 356 )   HTML   PDF (953KB) ( 25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改良Fox术、Fox术(外眦部梭形皮肤切除术)及Wheeler术(眼轮匝肌缩短法)矫正老年性痉挛性下睑内翻的临床疗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改良Fox术、Fox术及Wheeler术分别对40例(50眼)、36例(45眼)和35例(46眼)老年性痉挛性下睑内翻患者给予矫正的病历记录,比较3种方法在术后近期(6个月)、远期(>6个月~2年)的内翻倒睫复发率、患者满意度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6个月时,改良Fox术组复发内翻倒睫2眼,复发率为4.00%,患者满意评分为(8.13±0.85)分;Fox术组复发内翻倒睫1眼,复发率为2.22%,患者满意度评分为(8.00±0.89)分; Wheeler术组复发内翻倒睫1眼,复发率为2.17%,患者满意度评分为(8.14±0.77)分.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期间,改良Fox术组有轻度的切口皮肤红、肿等炎症反应症状7眼,Fox术组与Wheeler术组分别为8眼和5眼,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6个月~2年内)随访显示,改良Fox术组复发内翻倒睫4眼,复发率为8.00%,患者满意度评分为(7.65±0.83)分;Fox术组复发内翻倒睫13眼,复发率为28.89%,患者满意度评分为(6.86±0.63)分;Wheeler术组复发内翻倒睫16眼,复发率为34.78%,患者满意度评分为(6.54±0.81)分.两两比较后发现,改良Fox术组复发率低、患者满意度评分高(P<0.05),而其他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期间内,未观察到患者发生炎症反应.结论 改良Fox术矫正老年性痉挛性下睑内翻效果稳定、可靠,患者满意度高,无更多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
    高压氧治疗环境对舱内人员血压和脉搏的影响
    李红玲;薛新萍;牛蕾蕾;张会萍
    2013, 34(2):  167-167. 
    摘要 ( 444 )   HTML   PDF (859KB) ( 67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环境对舱内人员血压和脉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高压氧治疗组(患者)136例,高气压环境组(健康正常的陪舱人员)30例,使用欧姆龙智能电子血压计分别在进舱前、加压吸氧(1.8ATA)、稳压吸氧(2.2ATA)、稳压休息(2.2ATA)、吸氧结束(减压前2.2ATA)、减压结束出舱后测量进舱人员的血压和脉搏.测量体位一般取坐位(9例患者取卧位),全部测量右侧上肢肱动脉.测量时间均在上午8:00~10:00高压氧治疗时间段,连续测量2d,取平均值.结果 2组人员在高压氧治疗环境中,无论血压还是脉搏都有波动,减压出舱时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入舱时相比有升高趋势,而脉搏有减慢趋势,但各个时间段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2.2ATA治疗压力下,高压氧治疗环境对患者和陪舱人员的血压和脉搏无明显影响.
    中药配合高压氧治疗围绝经期偏头痛的效果观察
    董艳;邢兰访;朱爱华;王丽萍;孙宝存
    2013, 34(2):  172-172. 
    摘要 ( 271 )   HTML   PDF (857KB) ( 16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自拟更健汤配合高压氧治疗围绝经期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61例围绝经期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1)给予自拟更健汤和高压氧治疗,中药组(n=20)给予自拟更健汤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头痛积分、Kupperman评分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更健汤配合高压氧治疗围绝经期偏头痛效果较好.
    肝脏瞬时弹性值与肝纤维化病理分期的相关性研究
    吴小霞;马春华;杜瑞清;叶立红;盖芳;李振燕
    2013, 34(2):  175-175. 
    摘要 ( 331 )   HTML   PDF (916KB) ( 4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FibroScan弹性成像仪诊断肝纤维化的价值及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165例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穿刺活检术前行瞬时弹性成像检查,以纤维化病理分期结果为标准,对各分期瞬时弹性值进行比较,分析其与纤维化病理分期的关系.结果 S1与S2,S2与S3,S3与S4期的瞬时弹性值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1期95%可信区间为5.095~6.244,S2期95%可信区间为6.230~12.610,S3期95%可信区间为10.452~20.992,S4期95%可信区间为20.523~34.589;肝脏瞬时弹性值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rs=0.818,P<0.01).结论 随着肝脏纤维化程度的增加,瞬时弹性值随之增长.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
    楼天奇;姚列锋
    2013, 34(2):  178-178. 
    摘要 ( 591 )   HTML   PDF (879KB) ( 36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影像学表现,提高对其认识及影像征象正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表现.结果 8例患者均为单发病灶,病灶的直径7~36mm(平均26mm),均为圆形(6例)和椭圆形(2例),密度均匀,未见明显坏死区及钙化影,所有病灶均未见毛刺.增强后1例病灶为不均匀强化,其余7例病灶为均匀强化.2例病灶合并有贴边血管征,1例病灶周缘伴有晕征.结论 肺硬化性血管瘤常见于中年女性,常表现为密度均匀、单发,边界清楚的富血供肺部肿块或结节,具有一定相对特异性的CT表现.
    绍兴市区中老年呼吸道过敏性疾病血清吸入性变应原检测结果分析
    倪铁钧;杨明峰;冯一;叶雅萍
    2013, 34(2):  181-181. 
    摘要 ( 439 )   HTML   PDF (855KB) ( 2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绍兴市区中老年呼吸道过敏性疾病血清中吸入性变应原季节分布特征,为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 2010年12月-2011年11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的确诊为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中老年患者176例,采用德国敏筛变应原检测系统以免疫印迹法定量检测血清中9项吸入性变应原特异性IgE抗体浓度以及总特异性IgE抗体浓度.结果 中老年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患者9项吸入性变应原特异性IgE抗体阳性表达在春秋两季以Mx1菌霉素、D1户尘螨为主,夏季以Mx1菌霉素、W1矮豚草为主,冬季以Tx4梧桐杨树等为主(阳性率>15%);春、夏季中老年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患者变应原总特异性IgE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秋、冬季(P<0.05).结论 中老年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患者应根据变应原季节分布特征加强预防,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季节最好到低污染的山区生活,以降低发病率.
    罗哌卡因切口局部浸润在颅骨修补术中的应用
    陈念平;李玉红;金宝伟;郑羡河;胡双燕;谢凯
    2013, 34(2):  184-184. 
    摘要 ( 358 )   HTML   PDF (862KB) ( 15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在颅骨修补术中缝皮时切口浸润0.375%罗哌卡因对患者苏醒期躁动及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行颅骨缺损修补术患者100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C组,n=50)缝皮时切口浸润生理盐水25mL,罗哌卡因组(R组,n=50)缝皮时切口浸润0.375%罗哌卡因25mL.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前、拔管时、拔管后5min、拔管后10min、拔管后2h血压、心率及血糖变化,记录患者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苏醒期有无躁动、术后镇痛药物需求量以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①R组患者苏醒期的血压、心率及血糖变化较C组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2组患者在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较C组显著降低(P<0.05).③R组患者术后镇痛药物需求量明显低于C组,2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无明显差别.结论 切口浸润0.375%罗哌卡因可以有效减少颅骨修补术患者术后躁动及镇痛药物的用量,不影响患者的苏醒及切口愈合.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
    王英杰;董国岭;涂庆玲
    2013, 34(2):  188-188. 
    摘要 ( 378 )   HTML   PDF (838KB) ( 19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VD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丁苯酞治疗组,于治疗前和治疗28d后分别对其进行简明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并进行比较,同时评价丁苯酞注射液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后的MMSE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ADL评分下降(P<0.01),与对照组相比,丁苯酞组治疗后MMSE和ADL评分改善更为明显(P<0.01),2组显效率比较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VD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可作为临床用药选择.
    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双侧胸腔积液同时引流的效果观察
    李书彦;李梦杰;秦阳;张海燕;秦丽洁
    2013, 34(2):  190-190. 
    摘要 ( 530 )   HTML   PDF (828KB) ( 3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双侧胸腔积液同时引流的效果.方法 2001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双侧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观察组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同时行双侧胸腔闭式引流,对照组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先行一侧胸腔穿刺引流,待一侧胸腔基本引流完后再行另一侧胸腔积液引流.结果 治疗组呼吸困难消失时间为(2.5±0.4)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7±0.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双侧胸腔积液彻底引流时间为(2.8±0.6)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1±1.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双侧胸腔积液同时引流可以更快缓解患者症状,未见不良反应,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尿毒症合并冠心病患者行血液透析的临床护理分析
    吴燕波;徐萍飞
    2013, 34(2):  192-192. 
    摘要 ( 338 )   HTML   PDF (843KB) ( 3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尿毒症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行血液透析的护理措施.方法 2009年3月-2010年4月因尿毒症合并冠心病行血液透析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有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 2组患者透析中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干预组并发症出现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尿毒症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有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透析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
    喉模及喉模管在严重喉气管外伤和喉癌手术中的应用
    李桓;孔秋菊;段鹏;朱向东;张建辉;李萍
    2013, 34(2):  194-194. 
    摘要 ( 344 )   HTML   PDF (825KB) ( 6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喉模及喉模管在严重喉气管外伤和早期声门型喉癌手术中的疗效.方法 总结2000年7月-2010年7月应用喉模治疗声门型喉癌T1、T2病变8例,严重喉气管外伤12例.声门型喉癌早期患者行喉裂开切除癌肿后软骨暴露,创面不能直接拉拢缝合者,用移植皮片覆盖创面,再置入乳胶指套内装碘仿纱布制作的圆柱形喉模,12~14d去除喉模;严重喉气管外伤者,彻底清创止血后,准确对位缝合软组织和软骨碎片,置入硅胶扩张喉模管,用不锈钢丝和纽扣固定1个月左右取出.结果 置入喉模和喉模管20例患者,随访1~10年,均顺利拔除气管套管,无呼吸吞咽困难,无喉狭窄并发症,但均有不同程度声音嘶哑.结论 在严重喉气管外伤和早期声门型喉癌手术中应用喉模或喉模管可起到固定支撑、防止瘢痕狭窄和压迫止血作用,并在喉气管腔内衬托软骨、软组织,形成一个可靠的喉支架,治疗效果良好.
    快通道外科在胃十二指肠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张国信;焦广端;宫文坡;刘永建;李章木;张重辉
    2013, 34(2):  196-196. 
    摘要 ( 291 )   HTML   PDF (884KB) ( 17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运用快通道外科理念,应用液囊空肠导管在胃十二指肠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不禁食水)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68例胃十二指肠手术病例,分为应用液囊空肠导管快通道外科研究组34例和传统治疗对照组34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2组患者均康复出院.研究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液囊空肠导管对胃十二指肠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不禁食水)快速康复是安全有效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案.
    法舒地尔在脑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中的应用研究
    曾善科;陈茂华;徐明跑
    2013, 34(2):  198-198. 
    摘要 ( 288 )   HTML   PDF (838KB) ( 29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在脑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选择50例脑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进行Glasgow昏迷评分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的对比研究.结果 治疗组在Glasgow昏迷评分和影像学检查结果两方面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法舒地尔能够有效治疗脑出血后发生的脑血管痉挛.结论 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能够选择性扩张痉挛的脑血管,改善和预防多种原因引起的脑血管痉挛,改善脑缺血症状及伴随的神经元损伤,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再植术与足趾移植再造术后的感觉功能观察及对比分析
    丁法明;张德志;陈龙华;周程林;唐正华
    2013, 34(2):  200-200. 
    摘要 ( 296 )   HTML   PDF (855KB) ( 1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再植术与足趾移植再造术后患者感觉功能的恢复情况,探讨比较2种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手指离断患者300例,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足趾移植再造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再植术进行治疗.2组术后随访30个月,观察比较2组患者感觉功能的恢复情况,并测量2组术后指尖两点分辨觉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离断手指感觉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患者离断手指感觉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84.0%,观察组感觉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指尖两点分辨觉(9.1±4.9)mm,明显高于观察组术后指尖的(7.1±3.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8,P<0.01).结论 临床采用再植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足趾移植再造术,患者术后感觉功能恢复效果佳,神经损伤程度较轻,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应用.
    p-AKT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增殖和凋亡的相关性
    王文立;闫香庭;张伟;莫中福;毛丽梅;姜博
    2013, 34(2):  202-202. 
    摘要 ( 227 )   HTML   PDF (858KB) ( 14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磷酸化AKT蛋白(phosphorylation protein kinase B,p-AKT)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增殖和凋亡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存档蜡块类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ovarian serous cystadenoma,OSA)12例,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ovarian serous borderline tumors,OS-BT)18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ovary serous cystadenocarcinoma,OSC) 46例;另取正常卵巢组织(normal ovarian tissue,NOT)蜡块10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p-AKT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的表达.结果 与NOT组和OSA组比较,OS-BT和OSC组p-AKT、cyclin D1阳性表达率升高(P<0.05或P<0.01).OSC组p-AKT阳性表达率随肿瘤的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P<0.01),而cyclin D1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KT、cyclin D1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 (r=0.334、0.371,P<0.05),p-AKT与cyclin D1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606,P<0.01).结论 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oinositide 3 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通过对卵巢浆液性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相关信号传导通路的调控,一方面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进一步增强肿瘤细胞的浸润和转移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对肿瘤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促进内源性凋亡抑制物的激活和(或)抑制凋亡相关蛋白激酶的表达和活化,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
    外鼻恶性肿瘤切除并缺损一期修复的临床疗效
    赵雷;高永平;肖二彬
    2013, 34(2):  205-205. 
    摘要 ( 334 )   HTML   PDF (933KB) ( 25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外鼻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并缺损一期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2012年4月外鼻恶性肿瘤13例,在留有安全缘的基础上将肿瘤彻底切除,并采用局部皮瓣行缺损一期整形修复.结果 13例患者皮瓣血运良好,修复效果满意,随访2~12个月无复发.结论对于外鼻恶性肿瘤,因其恶性程度低,病变局限,手术切除并采用局部皮瓣一期修复,效果满意.
    石家庄市省直职工牙列缺损与修复情况的调查分析
    满莎莎;侯晓薇
    2013, 34(2):  206-206. 
    摘要 ( 217 )   HTML   PDF (845KB) ( 20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石家庄市省直职工牙齿缺失及修复情况.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口腔检查方法,随机抽样调查了石家庄市963 例年龄在35~84岁省直职工牙齿缺失及修复情况.结果在抽样调查的 963 例样本中,发现缺牙者 466例,缺牙率48.39%,缺牙修复率54.08%(252/466).在252例缺牙修复者中,牙列缺损者231例(91.67%),牙列缺失者21例(8.33%).男性与女性缺牙及修复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高者缺牙比例高,而修复比例也高.文化程度低者缺牙比例高,但修复比例低.经济状况好者缺牙修复比例高.结论 应针对低收入、低学历人群的缺牙问题采取相关措施,提高修复率,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化学消毒剂对热聚合丙烯酸树脂横向强度影响的研究
    赵晓军;许云海;张英怀
    2013, 34(2):  209-209. 
    摘要 ( 304 )   HTML   PDF (847KB) ( 27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不同化学消毒溶液浸泡热聚合丙烯酸树脂对其横向强度影响.方法 将所有标本分成A组10个标本不做处理作为对照组;B组(40个标本)为实验组,分为4组(每组10个标本)分别浸泡于2%戊二醛、2%碘伏、2.5%次氯酸钠和5.25%次氯酸钠消毒溶液中10min.分别用电子显微镜观察A、B 2组的微观结构,并在万能测力仪上以5mm/min速度做横向强度分析.结果 A组电镜观察,表面平坦,纹理清楚,无气孔,无裂隙,无染色.B组电镜观察,2%戊二醛组、2.5%次氯酸钠组、5.25%次氯酸钠组纹理清楚,均匀,无染色;2%碘伏组纹理清楚,表面平坦,但色泽明显加深.A组横向强度均值(341.25±34.73)MPa;B组横向强度均值,2%戊二醛组(340.7±30.3)MPa,2%碘伏组(347.75±39.70)MPa,2.5%次氯酸钠组(336.92±28.18)MPa,5.25%次氯酸钠组(331.50±33.18)MPa.A组与B组之间横向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2,P>0.05).结论 2%戊二醛、2%碘伏、2.5%次氯酸钠和5.25%次氯酸钠溶液浸泡10min后的热聚合丙烯酸树脂横向强度没有变化,电镜扫描其微观结构也没改变;但2%碘伏溶液浸泡过的热聚合丙烯酸树脂有染色现象,在临床上应该谨慎使用.
    心肌声学造影在冠心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刘晓英;赵玮;魏卫国;赵京山;张荣;刘金波
    2013, 34(2):  211-211. 
    摘要 ( 344 )   HTML   PDF (971KB) ( 15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心肌声学造影(myocardial contrast echocardiography,MCE)早期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疑似或确诊冠心病患者100例,先后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和MCE检查,以CAG结果为标准,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所涉及的心肌节段分为正常组、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对心肌充盈情况进行分析,计算MCE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MCE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为70.0%、特异度为85.0%、诊断符合率为76.0%;MCE与CAG在诊断冠心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组(756个节段)仅有部分(175个节段,30.1%)表现为充盈减低或缺失,其中轻度狭窄组(120个节段)均正常充盈,MCE阳性提示冠状动脉存在中重度狭窄.结论 MCE作为无创、廉价的检查方法,可用于冠心病的临床诊断.
    自制水囊法微探头内镜超声诊断食管癌前病变的价值
    尔丽绵;徐志彬;高扬;袁丽;张立玮;吴明利
    2013, 34(2):  214-214. 
    摘要 ( 286 )   HTML   PDF (967KB) ( 29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自制水囊法微探头内镜超声在食管癌高发区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6月-2010年6月在食管癌高发区河北省涉县、磁县进行普查发现的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115例,分别采用自制水囊法及持续注水法对食管癌高发区内镜普查发现的115例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行术前超声胃镜检查,比较2种方法对病变浸润深度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2种方法行超声胃镜检查,自制水囊法超声检查准确率为85.7%,持续注水法超声检查准确率69.2%,自制水囊法准确率优于持续注水法(P<0.05).结论 采用自制水囊法进行超声内镜优于传统注水法,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瞬时弹性成像和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诊断与病理的对比研究
    林甲育;王朋会;吴锡新
    2013, 34(2):  216-216. 
    摘要 ( 351 )   HTML   PDF (857KB) ( 29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比研究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瞬时弹性成像和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诊断与病理诊断.方法 选择2010年6月-2011年12月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7例,分为肝病组59例,硬化组38例;另选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瞬时弹性成像和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对各组肝纤维化程度进行评价,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采用声触诊组织量化(virtual tough tissues quantification,VTQ)技术测得肝实质剪切波速度.与其他2组相比,硬化组剪切波速度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采用FibroScan检测不同纤维化分期患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均>0.9,且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较高,表明FibroScan对于肝纤维化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结论 VTQ与FibroScan技术均有助于早期肝纤维化水平的评估,不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还对减轻社会的经济负担有重大的意义.
    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42例临床意义
    王明荣
    2013, 34(2):  218-218. 
    摘要 ( 310 )   HTML   PDF (923KB) ( 20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42例急、慢性腹痛的患儿进行检查并记录结果.结果 42例腹痛的患者中肠系膜淋巴结有不同程度的肿大,肿大淋巴结外形光滑、完整,皮髓质分界清,呈低回声,其内回声均匀,中央区为稍强回声,直径1~3cm,纵横比<2∶1.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低回声区内可见分支状血流信号为淋巴门样血流.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简单、及时、无创,准确率高,是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检查方法.
    CT增强扫描在甲状腺单发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王鸿林;黄怀钱;徐启怀
    2013, 34(2):  220-220. 
    摘要 ( 965 )   HTML   PDF (871KB) ( 36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CT增强扫描在甲状腺单发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8年6月-2011年5月收治的甲状腺单发结节138例,其中良性结节96例,恶性结节42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所有病例均经CT平扫与增强扫描,比较良恶性结节CT平扫与增强扫描表现的差异.结果 甲状腺恶性结节的CT征象多表现为结节边缘不清楚或模糊、结节内见微钙化以及周围结构侵犯和颈部淋巴结转移,与良性结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恶性结节的增强后CT值和实性病灶强化幅度均显著低于良性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平扫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边缘不清楚或模糊、结节内见微钙化以及周围结构侵犯和颈部淋巴结转移对恶性结节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69.0%、42.9%、66.7%、61.9%,特异度分别为76.0%、93.8%、100.0%、100.0%,阳性预测值为55.8%、75.0%、100.0%、100.0%.结论 CT增强扫描对甲状腺单发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全面分析各种CT平扫征象及结节的增强扫描后强化峰值和强化幅度能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体温控制对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肝癌手术中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马朋羽;宋贺;詹美玉;高雪梅;杜萍;宋铁鹰
    2013, 34(2):  223-223. 
    摘要 ( 322 )   HTML   PDF (839KB) ( 1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体温控制对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肝癌患者术中发生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试验组患者术中体温控制在36.5~37.5℃,对照组不干预体温;常规麻醉诱导与维持.术中根据脑电双频谱指数、平均动脉压调节丙泊酚及瑞芬太尼靶控浓度.于麻醉诱导前即刻,手术30、90、150和210min记录心率,并记录术中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分别统计2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例数.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在手术90、150和210min时间点心率都偏低,试验组发生心血管事件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体温控制可以有效降低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肝癌手术中合并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发生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的几率.
    腹腔镜胆道镜联合保胆取石术应用艾瑞昔布超前镇痛的效果分析
    王刚林;李栓起;马朋羽;姜博;张光辉;宋铁鹰
    2013, 34(2):  225-225. 
    摘要 ( 342 )   HTML   PDF (840KB) ( 25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保胆取石术应用艾瑞昔布超前镇痛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胆道镜联合保胆取石术的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体质量60~80kg.随机分为2组各30例,Ⅰ组(艾瑞昔布组)和C组(对照组).常规静吸复合麻醉.Ⅰ组术前1h口服艾瑞昔布0.1g.C组术前未口服任何药物.记录麻醉药停用到呼之睁眼的时间(清醒时间)、麻醉药停用到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拔管时间)及患者术后清醒即刻(T0)、1h(T1)、4h(T2)、8h(T3)的视觉模拟评分(完全无痛为0分,剧烈疼痛为10 分).记录术后应用曲马多的例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Ⅰ组术后1、4、8h视觉模拟评分低于C组(P<0.05).Ⅰ组无1 例使用曲马多镇痛,C组5 例需用曲马多镇痛(P<0.05).结论腹腔镜胆道镜联合保胆取石术应用艾瑞昔布超前镇痛安全有效.
    液质联用法同时测定儿宝颗粒中8种化学成分的含量
    王昕;靳怡然;王川平;杜英峰
    2013, 34(2):  227-227. 
    摘要 ( 269 )   HTML   PDF (1018KB) ( 17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一种液质联用法同时测定儿宝颗粒中8种化学成分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Dikma Diamonsil 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0.1‰甲酸),梯度洗脱;正负离子同时监测,源喷射电压分别为5 500V和-4 500 V,离子源温度为650 ℃.8种被测成分的监测离子对分别为525.3/449.1(芍药苷)、479.1/121.1(芍药内酯苷)、193.1/133.1(东莨菪内酯)、217.1/202.0(花椒毒素)、247.1/217.2(异茴芹内酯)、217.1/174.0(佛手柑内酯)、187.2/131.1(补骨脂素)和271.2/203.1(欧前胡素).采用多反应离子监测模式进行定量.结果 儿宝颗粒中待测8个化学成分在9min内完全分离,方法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精密度及稳定性较好,回收率分别为101.3%、98.5%、99.4%、100.3%、100.4%、100.1%、98.1%和99.4%.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专属性高,可用于儿宝颗粒的质量控制.
    急性创伤性凝血病2例并文献复习
    马洪芳;王金荣;刘淑红;吉金芳;陈晓洁;杨国红
    2013, 34(2):  231-231. 
    摘要 ( 256 )   HTML   PDF (849KB) ( 1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MR影像分析
    田志松;孟庆波;张俊梅;赵林
    2013, 34(2):  233-233. 
    摘要 ( 280 )   HTML   PDF (1161KB) ( 26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尿酸与代谢综合征及糖尿病肾病
    刘洁
    2013, 34(2):  236-236. 
    摘要 ( 254 )   HTML   PDF (841KB) ( 1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100A4在甲状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黄冠男
    2013, 34(2):  239-239. 
    摘要 ( 364 )   HTML   PDF (855KB) ( 16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aspin在肿瘤抑制中的作用及机制
    田腊梅
    2013, 34(2):  242-242. 
    摘要 ( 279 )   HTML   PDF (857KB) ( 16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孕妇外周血胎儿有核红细胞检测与优生优育
    王志宏
    2013, 34(2):  244-244. 
    摘要 ( 284 )   HTML   PDF (840KB) ( 99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正畸疗效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
    李艳荣
    2013, 34(2):  247-247. 
    摘要 ( 317 )   HTML   PDF (834KB) ( 57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