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白紫合(综述), 李娟, 吕雅蕾(审校). Her2低表达晚期乳腺癌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3, 44(7): 860-865. |
[2] |
崔博, 张智翔, 解非, 李天云, 董军强, 魏梦绮. DCE-MRI与DWI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及预后评估价值
[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3, 44(10): 1210-1215. |
[3] |
张摇, 付瑞环, 陆静, 马力. SPARC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2, 43(7): 768-774. |
[4] |
郑国红, 曹钢, 杨海芳, 米蕊, 王晓红. 放射治疗对乳腺癌患者心脏损伤指标影响的Meta分析[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2, 43(5): 530-535. |
[5] |
陈莉, 任玉艳, 韩凌, 张宝亮. 白蛋白与纤维蛋白原比值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
[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2, 43(12): 1423-1427. |
[6] |
覃莉丽, 成宏, 匡思杰, 王开权. 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AKT1对判断局部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效果及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2, 43(11): 1297-1301,1327. |
[7] |
赵若兰(综述), 王影 (审校). 女性乳腺超声背景特征与乳腺癌关联性的研究进展
[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2, 43(11): 1351-1355. |
[8] |
郭奕阳, 马伟丽, 曹诗茹, 郭秀娟, 邓艳丽, 张金艳. 血清外泌体Glypican-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应用价值
[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2, 43(10): 1183-1187. |
[9] |
吴晓, 刘佳妮, 彭鑫宇, 李晓明, 毛晶晶. 乳腺癌患者术后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及临床预测模型的建立[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1, 42(8): 900-903,943. |
[10] |
吴安山, 艾红艳, 廖妮, 易坚胜, 谭米多. 免疫相关LncRNA与乳腺癌预后关系分析及预后风险模型建立[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1, 42(7): 789-794. |
[11] |
王鑫, 王锦辉, 王建华, 李甲, 柳浩然. 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1, 42(7): 795-798,836. |
[12] |
杨天宇(综述), 吕雅蕾(审校). microRNA在HER2阳性乳腺癌曲妥珠单抗耐药中的研究进展[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1, 42(5): 613-617. |
[13] |
李丽娜(综述),邓会岩,刘月平*(审校). 乳腺癌多基因预后新时代[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0, 41(9): 1108-1112. |
[14] |
鲍双振, 杨进强, 王志超, 赵风龙, 尹长恒, 邢宏利. 阿托伐他汀早期干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研究[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0, 41(8): 915-918,932. |
[15] |
杨会钗,尹丹静,刘月平.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标记CK(AE1/AE3)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冰冻剩余组织中表达的意义[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0, 41(5): 524-527,5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