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摘要: 目的 研究促表面活性物质对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作用,为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探索新的途径.方法 采用灭活的肺炎链球菌鼓室内注射,建立分泌性中耳炎模型,并腹腔注射促表面活性物质盐酸氨溴索,观察治疗前后咽鼓管黏膜光镜和电镜的变化.结果 造模完成后,鼓膜均变浑浊、充血、光锥消失.咽鼓管黏膜水肿、增生、炎性细胞浸润明显,暗颗粒细胞分泌功能受损,表面活性物质板层体结构明显减少或消失.应用促表面活性物质后,炎症反应减轻,暗颗粒分泌细胞结构近正常,胞浆内有散在分布的板层体样物质.结论 促表面活性物质可以改善分泌细胞的病理变化,对豚鼠分泌性中耳炎有治疗作用.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