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43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22-08-05
    《尿液检验有形成分名称与结果报告专家共识》解读
    杨洪乐, 杨丽妙, 杜欢欢, 张曼娜, 李彦会, 胡蕊
    2022, 43(8):  869-871,908.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8.001
    摘要 ( 864 )   HTML   PDF (382KB) ( 46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21年7月在中华医学检验杂志上发表了《尿液检验有形成分名称与结果报告专家共识》,该共识对尿液形态学检验中有形成分进行了系统详实的命名与完善,为形态学检验人员提供了规范、标准的理论依据,为尿液检验的标准化和检验结果互认提供坚实而可靠的理论基础。本文对该共识进行解读,以达到让检验人员对共识有更好更深的理解,提高临床检验的准确报告水平。
    早期肠内营养对胆道闭锁幼鼠的肠道黏膜结构及微生态保护作用的研究
    吴宙光, 王斌, 左桃燕, 陈思琦, 付静茹, 张文杰
    2022, 43(8):  872-876.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8.002
    摘要 ( 235 )   HTML   PDF (401KB) ( 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胆道闭锁(biliary astresia ,BA)幼鼠的肠道黏膜功能及微生态保护作用的研究。
    方法 40只造模成功的BA幼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假手术组、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 PN)组、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组、抗生素组,每组10只;另选10只幼鼠作为假手术组。所有组均予以常规自由饮水,假手术组予以普通饲料灌胃治疗,抗生素组予以普通饲料联合氨苄青霉素灌胃治疗,PN组全肠外营养制剂治疗,EN组全肠内营养制剂治疗;造模前后分别称量各组幼鼠体重,造模10 d后处死幼鼠,采血检测血清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 ALB),取小肠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染色,取肠系膜淋巴结进行细菌培养,比较各组动物体重、营养状况、小肠黏膜形态学(厚度、深度、高度)、肠系膜淋巴结细菌培养。
    结果 造模成功后,各组幼鼠的体重均先减轻后增长,与假手术组比较,抗生素组、EN组和PN组体重减轻后增长的较为缓慢,4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后,与假手术组比较,抗生素组和PN组TP、ALB水平下降,与抗生素组、PN组比较,EN组TP、ALB水平升高(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抗生素组和PN组黏膜厚度、腺隐窝深度、绒毛高度下降,与抗生素组、PN组比较,EN组黏膜厚度、腺隐窝深度、绒毛高度水平升高(P<0.05);系膜淋巴结细菌培养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抗生素组、PN组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数量升高,与抗生素组和PN组比较,EN组上述细菌数量均下降(P<0.05)。
    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可增加BA幼鼠体重,改善营养状态和肠道结构,促进肠黏膜修复和稳定微生态平衡。

    阿格列汀通过miR-497-5p/GPLD1信号通路抑制高糖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纤维化的研究
    常杨, 杨俊静, 赵艳荣
    2022, 43(8):  877-883.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8.003
    摘要 ( 537 )   HTML   PDF (650KB) ( 23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阿格列汀对高糖诱导的小鼠心肌成纤维细胞(mouse cardiac fibroblasts,MCFs)纤维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使用5.50、25.00 mmol/L葡萄糖处理MCFs细胞,设为低糖组和高塘组。阿格列汀(0.05、0.10、0.20 μmol/L)治疗高糖诱导的MCFs细胞6 h,筛选最适浓度0.10 μmol/L。使用脂质体法将mimics-NC组(转染mimics-NC)、miR-497-5p组(转染miR-497-5p)、anti-NC组(转染anti-NC)、anti-miR-497-5p组(转染anti-miR-497-5p)、si-NC组(转染si-NC)、si-糖基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D(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 specific phospholipase D,GPLD1)组(转染si-GPLD1)、阿格列汀+mimics-NC组(转染mimics-NC)、阿格列汀+miR-497-5p组(转染miR-497-5p)、阿格列汀+miR-497-5p+pcDNA组(共转染miR-497-5p和pcDNA)、阿格列汀+miR-497-5p+pcDNA-GPLD1组(共转染miR-497-5p和pcDNA-GPLD1)转染至MCFs细胞,并用25.00 mmol/L葡萄糖或0.10 μmol/L的阿格列汀处理。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WB)实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各组细胞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胶原Ⅰ(collagenⅠ,ColⅠ)、ColⅢ的蛋白表达及 miR-497-5p、GPLD1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实验检测细胞的荧光活性。
    结果 与NG组相比,HG组MCFs细胞中α-SMA、ColⅠ、ColⅢ的蛋白表达显著升高,miR-497-5p显著降低(P<0.05),而阿格列汀(0.10、0.20 μmol/L)呈浓度依赖性显著抑制高糖诱导的MCFs细胞中α-SMA、ColⅠ、ColⅢ蛋白升高和miR-497-5p的降低。过表达miR-497-5p后,高糖诱导的MCFs细胞中α-SMA、ColⅠ、ColⅢ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并且miR-497-5p抑制野生型GPLD1细胞的荧光活性,负向调控GPLD1蛋白表达。敲减GPLD1具有与过表达miR-497-5p相似的抑制高糖诱导MCFs细胞α-SMA、ColⅠ、ColⅢ蛋白表达的作用。过表达GPLD1则能够显著削弱阿格列汀和过表达miR-497-5p对高糖诱导MCFs细胞α-SMA、ColⅠ、ColⅢ表达的抑制作用。
    结论 阿格列汀可抑制高糖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的纤维化,其机制与调控功能miR-497-5p/GPLD1信号通路有关。

    依达拉奉右莰醇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的疗效观察
    焦俊萍, 鲍军强, 王志伟, 田书娟
    2022, 43(8):  884-889.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8.004
    摘要 ( 640 )   HTML   PDF (859KB) ( 36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依达拉奉右莰醇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研究,将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患者95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阿替普酶组40例、阿替普酶+依达拉奉右莰醇组55例,主要终点事件为发病后14 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90 d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1的患者比例,治疗后36 h内症状性颅内出血(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sICH)的发生率;次要指标:入院时、14 d后采集2组血清,免疫组化定量分析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 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MMP-9)水平,流式细胞学分析CD4阴性T淋巴细胞(CD4-negative  T-lymphocytes,CD4-T)+CD8阴性T淋巴细胞(CD8-negative  T-lymphocytes,CD8-T)细胞数及总占比;分析应用依达拉奉右莰醇组的时间、入院的NIHSS)评分和卒中病因分型(Trial of Org10172 in Acute StrokeTreatment,TOAST)等因素与终点事件的关系。
    结果 2组14 d时NIHSS评分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0 d时mRS≤1比例分别为45%和67%,阿替普酶+依达拉奉右莰醇组更高(P<0.05)。治疗后,2组SOD、IL-6、 TNF-α 、MMP-9水平均低于治疗前,rt-PA+依达拉奉右莰醇组SOD、IL-6、 TNF-α 、MMP-9水平低于rt-PA组(P<0.05) 。治疗后,2组血清中CD4-T+CD8-T的计数及其所占比例均低于治疗前,且静脉溶栓+依达拉奉右莰醇组低于静脉溶栓组(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终点事件与入院的NIHSS评分、依达拉奉右莰醇的开始用药时间有相关性(P<0.05)。
    结论 依达拉奉右莰醇组能改善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抗炎、保护血脑屏障、调节免疫有关。

    老年首发脑梗死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对早期结局的影响
    逯青丽, 刘仲仲, 刘佩, 王静, 蔺雪梅, 吴松笛
    2022, 43(8):  890-894,914.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8.005
    摘要 ( 438 )   HTML   PDF (427KB) ( 6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老年首发脑梗死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 associated pneumonia,SAP)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其对早期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通过西安卒中登记研究,纳入西安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老年首发脑梗死患者,根据院内是否发生SAP分为非SAP组和SAP组,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临床特征差异。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首发脑梗死患者SAP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SAP发生对患者早期结局事件[转归不良(mRS评分:3~6分)、卒中复发和死亡]的影响。
    结果 共纳入老年首发脑梗死患者1039例,平均年龄(71.58±7.62)岁,男性577例(55.5%),发生SAP 64例(6.2%)。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73,95%CI:1.025~1.123,P<0.001)、入院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OR=1.114,95%CI:1.047~1.186,P<0.001)、吞咽障碍(OR=3.042,95%CI:1.523~6.084,P=0.002)及白细胞计数(OR=1.153,95%CI:1.023~1.299,P=0.020)是老年首发脑梗死患者S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SAP发生与更高的早期转归不良(OR=3.194,95%CI:1.516~6.730,P=0.002)、卒中复发(OR=3.368,95%CI:1.271~8.926,P=0.015)和死亡(OR=2.706,95%CI:1.111~6.588,P=0.028)事件风险相关。
    结论 年龄、入院NIHSS评分、吞咽困难及白细胞计数是老年首发脑梗死患者S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SAP发生显著增加该类患者早期不良预后风险。

    OSAHS患者血清琥珀酸表达水平及其对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影响
    韩彩莉, 董丽萍, 乔彤, 张金俏, 张继华, 宋冬梅
    2022, 43(8):  895-899.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8.006
    摘要 ( 558 )   HTML   PDF (401KB) ( 24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血清琥珀酸水平及其对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影响。
    方法 采用连续入组的方式,选取OSAHS患者85例(轻中度组38例,重度组47例),选择与其年龄、性别、吸烟饮酒等基线特征匹配的健康对照组25例。比较OSAHS患者及健康对照组人群血清琥珀酸表达水平,同时比较OSAHS患者弗雷明翰心血管风险评分(framingham risk score,FRS);通过单因素回归分析,明确各指标对FRS的影响;进一步使用多重线性逐步回归明确琥珀酸对FRS的独立影响。
    结果 OSAHS患者的血清琥珀酸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且随疾病程度的升高而升高;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琥珀酸、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与FRS呈显著正相关,最低血氧饱和度和平均血氧饱和度与FRS呈显著负相关(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OSAHS患者血清琥珀酸水平是FRS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血清琥珀酸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密切相关。

    H-FABP、miRNA-21、GDF15对急性胸痛的预测价值研究
    刘勋, 戴领, 冯源, 赵貤
    2022, 43(8):  900-903,925.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8.007
    摘要 ( 440 )   HTML   PDF (560KB) ( 9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type-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微小RNA-21(microRNA-21,miRNA-21)、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GDF15)对急性胸痛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取急性胸痛患者60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体检人员6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2组受试者血清H-FABP、miRNA-21、GDF15,受试者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s curve,ROC)分析H-FABP、miRNA-21、GDF15对急性胸痛的预测价值。
    结果 急性胸痛组H-FABP、GDF15、miRNA-2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与轻度相比,中、重度患者H-FABP、miRNA-21、GDF15水平升高(P<0.05),与中度相比,重度患者H-FABP、miRNA-21、GDF15水平升高(P<0.05)。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评分≥7、HEART评分≥5、肾功能下降患者H-FABP、miRNA-21、GDF15表达水平较高(P<0.05)。ROC分析H-FABP、miRNA-21、GDF15诊断急性胸痛灵敏度低于三项联合(0.692、0.726、0.785、0.867)。
    结论 H-FABP、miRNA-21、GDF15在急性胸痛患者血清中高表达,测定H-FABP、miRNA-21、GDF15变化对急性胸痛患者病情预测具有意义。

    达格列净联合厄贝沙坦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ACR、肾小球滤过率、 CysC水平的影响
    李文亚, 高颖, 汤颖, 邓雁北
    2022, 43(8):  904-908.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8.008
    摘要 ( 1297 )   HTML   PDF (426KB) ( 2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达格列净联合厄贝沙坦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microalbumin/creatinine ratio,ACR)、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血清胱抑素 C(serum cystatin C,Cys C) 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达格列净治疗。分析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尿ACR、eGFR、Cys C 、血脂指标差异,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不良事件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19%(33/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57%(24/3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2个月后,2组患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血脂指标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血脂下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患者的尿ACR、Cys C水平显著下降,eGFR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变化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1例(2.70%)终点事件,显著少于对照组的6例(1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结论 采用达格列净联合厄贝沙坦治疗DN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eGFR,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ACR和Cys C,保护患者肾功能,减少治疗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患者预后治疗提供有利条件。

    HFHD联合西沙必利对慢性CRF患者的炎症因子、肾功能指标及临床疗效分析
    高艳玲
    2022, 43(8):  909-914.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8.009
    摘要 ( 243 )   HTML   PDF (430KB) ( 9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high throughput hemodialysis,HFHD)联合西沙必利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患者的炎症因子、肾功能指标及临床疗效。
    方法 收集152例CRF患者为治疗对象,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76例。对照组以HFHD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西沙必利(必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肾功能指标、胃肠激素、临床疗效、治疗安全性等指标进行评估比较。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serum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FGF-23)、热休克蛋白47(heat shock protein 47,HSP47)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肾功能指标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尿素氮(urea nitrogen,BUN)、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胃泌素(gastrin,GAS)、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胃动素(motilin,MO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总有效率为92.11%(70/76),高于对照组患者80.26%(61/76)(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47%(11/76)、10.53%(8/76)(P>0.05)。
    结论 HFHD联合西沙必利对慢性CRF患者治疗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患者的炎性反应水平,改善患者的胃肠激素水平,提高患者的肾功能,治疗安全性较好。
    AQP4、FASN、EphA2在脑膜瘤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李丽青, 冯景, 刘东旭, 刘颖
    2022, 43(8):  915-919.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8.010
    摘要 ( 386 )   HTML   PDF (490KB) ( 10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AQP4)、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N)、上皮细胞激酶 A2(epithelial kinase A2,EphA2)在脑膜瘤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方法 选取脑膜瘤患者43例,对患者行手术切其脑膜瘤组织,分为脑膜瘤组,同时选取因外伤手术而切除的脑膜组织43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AQP4相对表达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FASN、EphA2相对表达量,对AQP4、FASN、EphA2在脑膜瘤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进行分析。
    结果 相比正常脑膜组织,脑膜瘤组织中的AQP4、FASN、EphA2表达升高(P<0.05);AQP4、FASN、EphA2相对表达量与脑膜瘤分级、瘤周水肿、骨侵犯具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Ⅱ级、Ⅲ级、有瘤周水肿、存在骨侵犯的脑膜瘤组织中的AQP4、FASN、EphA2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脑膜瘤组织的AQP4、FASN表达呈正相关(r=0.506,P<0.001);FASN、EphA2表达呈正相关(r=0.528,P<0.001);AQP4 EphA2表达呈正相关(r=0.507,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与AQP4、FASN、EphA2单项诊断相比,三项联合对脑膜瘤的诊断价值最高(P=0.001)。
    结论 AQP4、FASN、EphA2在脑膜瘤中的相对表达量升高,且与患者病理特征相关,临床可依照其相对表达量的高低来对疾病进行评估。

    miR-142-3p、miR-216a、miR-107-5p在ICU血液净化AKI患者中的表达及对疗效的评估价值分析
    杜菲, 郑丽环, 王征, 房健健, 焦清海
    2022, 43(8):  920-925.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8.011
    摘要 ( 286 )   HTML   PDF (461KB) ( 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miR-142-3p、miR-216a、miR-107-5p在ICU血液净化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中的表达及对疗效的评估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ICU收治的行血液净化治疗的AKI患者132例作为AKI组,同期选取于我院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志愿者80例作为健康组。检测miR-142-3p、miR-216a、miR-107-5p表达量,分析其在ICU血液净化AKI患者中的表达,所有患者均行血液净化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及不同疗效下上述指标表达量,分析三者对疗效的评估价值。
    结果 与健康组相比,AKI组miR-142-3p、miR-107-5p表达升高,miR-216a表达降低(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AKI组患者miR-142-3p、miR-107-5p表达升高,miR-216a表达降低(P<0.05)。根据治疗是否有效分为治疗有效组110例,治疗无效组22例。与治疗有效组相比,miR-142-3p、miR-107-5p在治疗无效组表达升高,miR-216a在治疗无效组中表达降低(P<0.05)。与存活患者相比,miR-142-3p、miR-107-5p在死亡患者中表达升高,miR-216a在死亡患者中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iR-142-3p、miR-216a、miR-107-5p对ICU血液净化AKI患者疗效的评估价值均较高(P<0.05)。
    结论 ICU血液净化AKI患者miR-142-3p、miR-107-5p高表达,miR-216a低表达,且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可用于患者疗效的评估。

    胫骨平台伴髁间棘骨折术后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因素分析
    顾叶, 彭育沁, 王秋霏, 朱锋, 徐耀增
    2022, 43(8):  926-930.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8.012
    摘要 ( 296 )   HTML   PDF (479KB) ( 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Logistics回归分析胫骨平台伴髁间棘骨折患者术后关节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因素,建立风险模型预测,进一步为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奠定基础。
    方法 选取胫骨平台伴髁间棘骨折患者328例作为研究对象,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HSS)评估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效果,Logistics回归分析术后关节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进一步评估该模型预测术后关节功能康复效果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结果 胫骨平台伴髁间棘骨折患者328例,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82.93%,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不良17.07%;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得知,年龄、体重指数、术前(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手术时间、骨质疏松、术前膝关节活动度、术后疼痛是胫骨平台伴髁间棘骨折患者术后关节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因素(P<0.05);当Logistic(P)>3.87时预测价值最优,敏感度为67.9%,特异度为93.5%。
    结论 受年龄、体重指数、术前ASA分级、手术时间、骨质疏松、术前膝关节活动度、术后疼痛等因素影响,胫骨平台伴髁间棘骨折患者术后存在膝关节功能恢复不良风险,临床应加强预防性干预,以提高康复效果,改善预后。

    宫颈癌组织中HPV16 E6、E7蛋白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路玲, 张媛媛, 徐瑶, 吴宝华, 徐蕾, 吴海燕
    2022, 43(8):  931-934,955.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8.013
    摘要 ( 394 )   HTML   PDF (593KB) ( 1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宫颈癌组织中16型人乳头瘤病毒E6蛋白(human papilloma virus type 16 E6 protein,HPV16 E6)、16型人乳头瘤病毒E7蛋白(human papilloma virus type 16 E6 protein,HPV16 E7)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选取行宫颈癌根治术87例患者的肿瘤组织、癌旁组织、正常宫颈组织标本进行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HPV16 E6、HPV16 E7蛋白表达情况,并结合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患者3年生存情况,采用COX回归分析各项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肿瘤组织中HPV16 E6、HPV16 E7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P<0.05); HPV16 E6及HPV16 E7蛋白阳性表达患者3年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患者(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HPV16 E6、HPV16 E7阳性是宫颈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HPV16 E6、HPV16 E7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阳性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相关,可能作为治疗宫颈癌的新靶点发挥作用。

    改良综合消肿疗法对妇科盆腔肿瘤术后中重度下肢淋巴水肿的疗效分析
    黄烈弥, 任国兴, 吴念, 张鼎, 孙瑞, 张伦
    2022, 43(8):  935-939,949.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8.014
    摘要 ( 291 )   HTML   PDF (433KB) ( 1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改良综合消肿疗法(complex decongestion therapy,CDT)对妇科盆腔肿瘤术后中重度下肢淋巴水肿(lower limb lymphedema,LLL)的疗效。
    方法 随机将妇科盆腔肿瘤术后中重度LLL患者78例分为对照组(39例)和改良组(39例)。对照组患者用传统CDT治疗,包括手法淋巴引流(manual lymphatic drainage,MLD)、多层低弹力绷带包扎、功能锻炼以及自我皮肤护理;改良组用负压淋巴回流促进系统替代MLD,其余不变。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以卷尺测定患肢周径,计算肢体体积(lower limb volume,LLV),淋巴水肿相关症状量表评价淋巴水肿症状,多频生物电阻抗人体成分分析仪测定细胞外水分比率,超声显像检测皮肤全层增厚度、皮下组织增厚度、深筋膜增厚度、皮下组织回声评分、皮下组织形态评分,对患者情绪进行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评分。
    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对照组、改良组患者患肢周径、LLV、细胞外水分比率降低,淋巴水肿症状改善,皮肤全层增厚度、皮下组织增厚度、深筋膜增厚度、皮下组织回声评分、皮下组织形态评分降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改良组患者治疗后患肢周径、LLV、细胞外水分比率降低,淋巴水肿症状改善,深筋膜增厚度、皮下组织回声评分降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改良CDT可改善中重度LLL,缓解焦虑抑郁情绪,且治疗效果优于传统CDT,不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在提高临床治疗效率上优于对照组改良消肿疗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血清学指标水平变化对儿童急性骨关节感染继发脓毒症的早期预测价值分析
    冯彦华, 任强, 甄磊, 郝建宗, 张放, 田苡任
    2022, 43(8):  940-944.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8.015
    摘要 ( 308 )   HTML   PDF (368KB) ( 11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清学指标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D-二聚体变化对儿童急性骨关节感染继发脓毒症的早期预测价值分析。
    方法 选取急性骨关节感染患儿149例为研究对象,定义为骨关节感染组,并根据是否继发脓毒症将急性骨关节感染组分为普通感染组(108例)和脓毒症组(41例),另外选择同期正常儿童71例为对照组,所有患儿均检测CRP、ESR、PCT、IL-6及D-二聚体并进行相关比较。
    结果 急性骨关节感染组CRP、ESR、PCT、IL-6、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普通感染组CRP、ESR、PCT、IL-6、D-二聚体水平均低脓毒症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RP、ESR、PCT、IL-6及D-二聚体升高是急性骨关节感染继发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5项联合检测的AUC大于单独检测,其敏感度和特异度也高于单独检测,分别为95.43%、94.53%。
    结论 CRP、ESR、PCT、IL-6、D-二聚体检测在儿童急性骨关节感染中明显升高,是急性骨关节感染继发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5项联合检测对预测价值更高,对继发脓毒症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超声引导行DSN阻滞对单侧肩胛间区疼痛患者疗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祖宝利, 石胜驰
    2022, 43(8):  945-949.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8.016
    摘要 ( 426 )   HTML   PDF (418KB) ( 18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肩胛背神经(dorsal scapular nerve,DSN)阻滞治疗单侧肩胛间区疼痛的疗效以及安全性。
    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单侧肩胛间区疼痛患者156例,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78例。对照组采用颈肩部手法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超声引导下DSN阻滞治疗。比较2组患者疼痛程度、肩关节活动度、上肢功能、生活质量差异。
    结果 2组治疗4周、12周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肩关节前屈被动关节活动度(passive range of motion,PROM)、后伸PROM、内旋PROM、外旋PROM、Fugl-Meyer 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Fugl-Meyer motor Function Scale upper limb,FMA-UE)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4周、12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肩关节前屈PROM、后伸PROM、内旋PROM、外旋PROM、FMA-UE评分、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超声引导下DSN阻滞可有效降低单侧肩胛间区疼痛患者疼痛程度,改善颈肩活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深度肌松低腹压与深度肌松高腹压用于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丰陈, 仇晓娟, 邢凡, 胡建, 章壮云
    2022, 43(8):  950-955.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8.017
    摘要 ( 302 )   HTML   PDF (436KB) ( 10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比分析深度肌松低腹压与深度肌松高腹压用于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96例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研究组(47例,应用深度肌松低腹压)和对照组(47例,应用深度肌松高腹压)。分析2组患者的近期临床治疗效果,远期临床治疗效果,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瘦素(leptin,LEP)、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肠道黏膜损伤程度,肠道功能恢复情况,麻醉前、麻醉后气腹前、建立气腹60 min后脑氧平衡指标变化。
    结果 研究组患者近期临床治疗效果和远期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CEA、血清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血清LE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肠道损伤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0.05);研究组患者的各项肠道功能恢复指标较对照组相对更短(P<0.05);2组在建立气腹后数值均产生明显波动,相对而言研究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脑血流量/脑氧代谢率比值(cerebral blood flow/cerebral oxygen metabolic rate ratio,PjvO2)、脑动-静脉血氧含量差(cerebral arteriovenous oxygen content difference,Ca-jvDO2)、颈内静脉血氧含量(internal jugular vein oxygen content,CjvO2)、颈静脉血氧饱和度(jugular vein oxygen saturation,SjvO2)波动程度更轻。2组在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深度肌松高腹压相比,深度肌松低腹压用于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CEA、LEP、VEGF水平,减轻患者术后肠道损伤,加快患者肠道功能恢复,同时稳定患者脑氧平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3D pCASL灌注成像及Rapid分析对症状性颅内动脉动脉硬化性狭窄危险因素的评估
    颜立群, 颜瑾, 侯亚平, 董倩波, 穆晓丹, 刘荣丽
    2022, 43(8):  956-961.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8.018
    摘要 ( 300 )   HTML   PDF (1710KB) ( 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采用两个标记后延迟时间(post labeling delay,PLD)的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three-dimensional pseudo-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 pCASL)成像和MR灌注成像Rapid软件评估有和无临床症状的2组单侧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患者的脑血流灌注差异及患者出现临床症状的危险因素。
    方法 101例单侧大脑中动脉M1段动脉硬化性狭窄患者,均行两个PLD(1.5 s和2.5 s)的3D pCASL及磁共振灌注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的Rapid软件分析。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以有无症状作为二分类因变量,将局部动脉狭窄率、狭窄动脉下游的早期到达血流比率(early-arriving flowproportion, EAFP)、晚期到达逆向血流比率(late-arriving retrograde flow proportion,LARFP),低灌注指数比(hypoperfusion intensity ratio, HIR)和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同型半胱氨酸、血压、血脂及血糖指标作为自变量纳入模型进行分析。
    结果 症状组与无症状组暴露因素的单因素比较显示2组间LARFP和HIR有显著差异,在校正了EAFP、动脉管腔狭窄率和其他临床相关指标后的症状性狭窄患者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代表着侧支血流的LARFP和HIR是症状性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颅内动脉狭窄下游管腔内的侧支血流是患者临床症状的决定因素。

    心力衰竭中心肌能量代谢的研究进展
    王家琦, 刘立天(综述), 张飞飞, 齐晓勇(审校)
    2022, 43(8):  962-965.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8.019
    摘要 ( 311 )   HTML   PDF (343KB) ( 4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也是导致死亡的原因之一。研究显示心力衰竭的5年存活率仅50%,严重增加了社会经济负担。心脏是高耗能器官,需要持续消耗大量的三磷酸腺苷来维持其正常收缩功能。生理状态下主要通过脂肪酸、葡萄糖代谢供能,此外也可通过酮体、氨基酸提供部分能量。心肌代谢重构包括能量代谢底物转换、代谢过程紊乱、线粒体生物合成受损,均可加剧心力衰竭的病程进展。现就正常心肌能量代谢特点、心力衰竭时心肌能量变化及针对心力衰竭心肌能量代谢治疗取得的进展作一综述。

    外泌体在肝癌耐药中的研究进展
    张尧雨, 杨淑琳(综述), 魏林, 宋小天(审校)
    2022, 43(8):  966-970.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8.020
    摘要 ( 346 )   HTML   PDF (398KB) ( 2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的主要类型,由于患者初期常无明显自觉症状,易被人们忽视,大部分肝癌患者被确诊时已经到了疾病的中晚期,失去了根治性手术的机会。随着分子靶向药物和免疫疗法的出现,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治疗有了新的治疗方案。但也伴随了耐药现象的产生,主要表现为治疗过程中肿瘤持续增长,药物减量或停药后肿瘤的远处转移。目前上述耐药现象的具体机制仍未完全阐明。外泌体是近年来受到关注的一类小分子囊泡,研究数据表明,外泌体作为信息传递的重要媒介,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耐药性密切相关,并且因外泌体组织相容性好、半衰期长、不易被酶降解等优点,可作为药物递送载体被应用于癌症的治疗。本文就外泌体在肝癌耐药发生及治疗中的作用展开综述。

    子宫结合带在常见妇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朱博雅(综述), 甄秀丽, 吕翠婷(审校)
    2022, 43(8):  970-973.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8.021
    摘要 ( 1732 )   HTML   PDF (378KB) ( 5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子宫结合带(junctional zone,JZ)是子宫解剖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子宫肌层与子宫内膜之间,为子宫肌层的内1/3,由外层的应属于固有肌层的过渡区以及内层的致密层组成。子宫结合带的厚度和收缩力可以用作子宫功能、妊娠早期以及子宫内膜癌早期检测的诊断和预后指标。也在经血排出、精子运输及胚胎着床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其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可能导致与之有关的生殖疾病及不良妊娠结局。现将着重介绍子宫结合带在常见妇科中的研究进展,以期更好的为生殖医学临床诊疗提供指导意义。

    安氏Ⅱ类错牙合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远移上颌磨牙的研究进展
    吴洁, 李文静 (综述), 崔占琴, 韩瑜(审校)
    2022, 43(8):  973-977.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8.022
    摘要 ( 299 )   HTML   PDF (399KB) ( 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于非拔牙安氏Ⅱ类错牙合病例,可以采用推上颌磨牙向远中移动的正畸治疗来改善牙弓间的Ⅱ类牙合关系,同时获得间隙改善上颌的拥挤或前突。近年来,随着隐形矫治技术逐渐成熟,越来越多医生及患者倾向于美观、舒适且可控的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本文就运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推上颌磨牙向远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正畸医生在进行矫治设计时提供理论依据和临床指导。

    肩关节镜手术中肩胛上神经阻滞对膈肌麻痹影响的研究进展
    莫永广, 卢永媚(综述), 李艳华, 张鑫(审校)
    2022, 43(8):  977-980.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8.023
    摘要 ( 384 )   HTML   PDF (368KB) ( 13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肩关节镜手术具有术野清晰、微创、高精度等优势,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术中行肩胛上神经阻滞可能导致膈肌麻痹并难以避免。但随着超声、穿刺等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局部麻醉药扩散的情况变得可视化,膈肌麻痹的发生率也有了更多的控制方法,如降低麻醉药的容量、浓度等。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未来还将出现更多降低膈肌麻痹发生率的手段,这也是目前研究的一大热点。

    当前脑侧支循环的影像学评价手段和临床应用
    董倩波, 颜瑾(综述), 颜立群(审校)
    2022, 43(8):  981-986.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8.024
    摘要 ( 180 )   HTML   PDF (411KB) ( 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和综述目前对脑侧支血流的多种影像学方法,探讨各种影像学评价手段的优缺点及临床应用。查阅文献,从概念、方法、优缺点及临床适应性等多方面对目前在临床应用的包括超声、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磁共振成像及核医学在内的用于评价脑侧支血流的影像学技术进行介绍和综述,并展望了相关技术的未来发展。当前对于脑侧支血流的评估方法多种多样,但每种方法都有它的特点也有局限性,随着由更加强大的影像硬件设备及影像分析软件支撑的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未来会形成以功能成像及分子影像为主、多种成像手段相结合的脑血流动力学评估模式和方法。

    艰难类梭菌表面蛋白研究进展
    张慧敏(综述) , 李志荣, 赵建宏(审校)
    2022, 43(8):  987-991.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8.025
    摘要 ( 333 )   HTML   PDF (398KB) ( 2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艰难类梭菌是一种革兰染色阳性专性厌氧芽孢杆菌,是医院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艰难类梭菌拥有多种表面蛋白,可参与菌体的黏附定植,影响细菌生物代谢,并调节毒素表达,对艰难类梭菌感染致病至关重要。基于艰难类梭菌表面蛋白的研究,对开发艰难类梭菌感染防治的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投稿中常见统计学错误及分析
    刘斯静, 薛鹏, 高霞, 张晓琳, 何祯, 杜媛鲲
    2022, 43(8):  991-992,封三.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8.026
    摘要 ( 483 )   HTML   PDF (273KB) ( 5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学统计学是医学科研真实性和准确性的重要保障。统计分析结果是科研论文的核心组成部分,是论文价值的重要载体以及论文水平的集中体现。本文对《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投稿过程中存在的统计学错误进行总结,分别从统计描述常见错误和统计推断常见错误两方面进行认真梳理和细致分析,并提出相应修改方案。希望能够为作者提供重要参考,同时引起期刊编辑和审稿专家的重视,从而提高论文质量和期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