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43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22-07-25
    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结核病报告要点解读
    高静韬, 刘宇红
    2022, 43(7):  745-749 .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7.001
    摘要 ( 672 )   HTML   PDF (392KB) ( 39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和持续对结核病防控工作带来巨大负面影响,将近年来全球各国尤其结核病高负担国家在结核病控制各领域已取得的进步无情逆转,使全球终止结核病目标实现进程上遭遇前所未有的危险。本文将对2021年全球结核病报告进行要点解读,并深入剖析历经24年后WHO年度报告全新的改变,以数字化引领、资源开放共享的理念和创新精神加速知识的传递,便捷知识向行动的转化,号召全球各国全力以赴、全面投入、全速行动,从重建或恢复结核病基本诊疗服务入手,尽快回到奔向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终止结核病策略目标的轨道。

    经颅直流电刺激配合镜像神经元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效果观察
    徐唱, 孙文琳, 张亚洁
    2022, 43(7):  750-753,774.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7.002
    摘要 ( 463 )   HTML   PDF (394KB) ( 20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配合镜像神经元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的效果。
    方法 选取8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另给予镜像神经元疗法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给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两组均治疗20 d。治疗前后采用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Boston Diagnostic Aphasia Examination,BDAE)、语言功能评分(Western Aphasia Battery,WAB)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对两组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治疗后2组BDAE等级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WAB评分均升高(P<0.05),且试验组更高(P<0.05),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P<0.05),且试验组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经颅直流电刺激配合镜像神经元疗法可提高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的语言功能,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

    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联合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风险的价值
    刘志东, 王贤方, 余丽琼, 钟炜
    2022, 43(7):  754-758,780.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7.003
    摘要 ( 368 )   HTML   PDF (458KB) ( 1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联合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infarction related artery,IRA)自发再通风险的价值。
    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375例急性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将IRA血流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 )2~3级患者纳入自发再通组(114例),将IRA血流TIMI 0~1级患者纳入非自发再通组(261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否吸烟、有无高血压或糖尿病、有无梗死前心绞痛等,记录患者心率、病变支数和梗死部位,检测血清空腹血糖、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白蛋白(albumin,Alb)、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脂蛋白α[Lipoprotein alpha,Lp(α)]水平,计算FIB/Alb比值(fibrinogen to albumin ratio,FAR)值;以ROC曲线分析FIB、CK-MB、FAR、Lp(α)预测急性STEMI患者IRA自发再通风险的价值;采取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急性STEMI患者IRA自发再通的影响因素;以一致性分析多项预测因素联合预测急性STEMI患者IRA自发再通风险的价值。
    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与非自发再通组相比,自发再通组吸烟患者比例较低、梗死前心绞痛患者比例较高,并且自发再通组患者FIB、CK-MB、FAR、Lp(α)水平较低(P<0.05);经ROC分析证实,FIB≤359.440 mg/L、CK-MB≤73.460 U/L、FAR值≤9.585、Lp(α)≤150.947 nmol/L是急性STEMI患者IRA自发再通的最佳截断值,且均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显示,吸烟、梗死前心绞痛、FIB水平≤359.440 mg/L、CK-MB水平≤73.460 U/L、FAR值≤9.585、Lp(α)≤150.947 nmol/L是急性STEMI患者IRA自发再通的影响因素(P<0.05);经一致性分析,多项预测因素联合预测急性STEMI患者IRA自发再通的敏感度为0.930、特异度为0.931、准确率为0.931、Kappa值=0.840。
    结论 FIB水平≤359.440 mg/L、CK-MB水平≤73.460 U/L、FAR值≤9.585、Lp(α)≤150.947 nmol/L是急性STEMI患者IRA自发再通的最佳截断值,吸烟和梗死前心绞痛可能是自发再通的影响因素,多项因素联合预测急性STEMI患者IRA自发再通风险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双水平气道正压对OSAHS患者预后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陆怡安, 包永健, 陈林
    2022, 43(7):  759-762,786.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7.004
    摘要 ( 351 )   HTML   PDF (414KB) ( 1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双水平气道正压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 将100例OSAHS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及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行BiPAP
    ,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检查指标(低通气指数、呼吸暂停指数、呼吸暂停及低通气时间、90%以下血氧饱和度次数、90%以下血氧饱和度时间)、心肺功能[脑钠肽(brainnatriureticpeptide,BNP)、右心室Tei指数、左心室Tei指数、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orced vital capacity,FEV1/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占预计值%)]、血管内皮功能[内皮素1(endothelin-1,ET-1)、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凝血酶Ⅲ(antithrombin Ⅲ,AT-Ⅲ)]及生活质量。
    结果 观察组低通气指数、呼吸暂停指数、呼吸暂停及低通气时间、90%以下血氧饱和度次数及时间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BNP以及Tei指数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FEV1/FVC、FEV1占预计值%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治疗后ET-1、AT-Ⅲ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NO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各项目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BiPAP治疗能够改善OSAHS患者的预后情况及血管内皮功能,效果确切。

    老年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褪黑素、AOPP水平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研究
    卢海源, 蒋海涛, 史国辉, 王国乙
    2022, 43(7):  763-767.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7.005
    摘要 ( 375 )   HTML   PDF (482KB) ( 13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褪黑素(melatonin,MT)、高级氧化蛋白产物(advanced oxidized protein products,AOPP)水平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5例,统计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比较骨质疏松症患者和非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MT、AOPP水平和骨密度,老年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MT、AOPP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老年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urve,ROC)分析血清MT、AOPP水平预测老年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质疏松的效能。
    结果 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质疏松症发生率为45.71%;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AOPP水平均高于非骨质疏松症患者(P<0.05),血清MT水平和骨密度(腰椎L1~4和双侧股骨颈和Ward′s氏)均低于非骨质疏松症患者(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老年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AOPP水平与不同部位骨密度均呈负相关(P<0.05),血清MT水平与不同部位骨密度均呈正相关(P<0.05);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骨钙素、透析龄水平与与非骨质疏松症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透析龄、血清AOPP、MT、性别均是老年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MT、AOPP水平预测老年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质疏松的最佳截断点为90.99 μmol/L和21.66 ng/L,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59和0.713。
    结论 老年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AOPP水平异常升高,血清MT水平和骨密度异常降低,血清AOPP、MT水平与老年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密度相关,且二者均可作为预测患者骨质疏松症敏感指标。

    SPARC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张摇, 付瑞环, 陆静, 马力
    2022, 43(7):  768-774.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7.006
    摘要 ( 579 )   HTML   PDF (2387KB) ( 19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半胱氨酸的分泌性酸性蛋白(secreted protein acidic and rich in cysteine,SPARC)蛋白在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探讨SPARC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随机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术后标本122例以及正常乳腺组织标本38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组标本中SPARC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 法、Log-rank 检验、COX回归模型进行生存分析和危险因素分析。
    结果 SPARC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上皮细胞的阳性率高于正常乳腺组织(24.6% vs. 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质细胞的阳性率分别为54.9%、6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肿瘤组织中上皮细胞的着色定义为阳性。乳腺癌组织中SPARC蛋白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物直径、淋巴结状态、TNM分期、脉管瘤栓、组织学分级、分子分型、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状态等均不具有相关性(P>0.05),与病理类型、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状态相关(P<0.05)。SPARC蛋白表达阳性与阴性的乳腺癌患者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病生存(disease-free survival ,D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ARC蛋白表达不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 [P=0.052,HR=0.142(0.019~1.060)]。
    结论 SPARC在乳腺癌组织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且与病理类型和PR状态相关。SPARC蛋白的表达与患者OS相关,可能是影响患者死亡的独立预后因素,可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

    SIRT7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免疫浸润水平相关性分析
    王首寒, 武艳, 孙小单
    2022, 43(7):  775-780.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7.007
    摘要 ( 386 )   HTML   PDF (2237KB) ( 20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7(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2 homolog protein 7,SIRT7)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免疫浸润水平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Oncomine数据库和GEPIA数据库中SIRT7 mRNA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收集27例临床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SIRT7蛋白水平表达情况。分析SIRT7与胰腺癌免疫浸润水平的关系。利用cBioPortal平台中胰腺癌样本的RNA测序数据,分析SIRT7基因突变情况。利用STRING数据库预测胰腺癌中与SIRT7相互作用的蛋白并进行基因富集分析。
    结果 Oncomine、GEPIA数据库分析及临床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均显示在胰腺癌组织中SIRT7的转录与蛋白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SIRT7表达水平与胰腺癌肿瘤浸润的效应记忆CD8+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自然杀伤T细胞等表达呈负相关,与辅助性T细胞17呈正相关。cBioPortal平台检索到的749例胰腺癌样本中13例发生SIRT7基因变异,总变异率为1.73%。组蛋白脱乙酰酶1/2/4/6/8/11(HDAC 1/2/4/6/8/11)、肿瘤蛋白p53、叉头盒转录因子O3等蛋白与SIRT7有明显相互作用,上述蛋白参与了组蛋白去乙酰化、调节DNA转录等多种生物过程,且与细胞周期、Notch等多条肿瘤相关通路有关。
    结论 SIRT7在胰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与肿瘤免疫浸润水平密切相关,与其相互作用的蛋白参与胰腺癌相关分子通路。SIRT7可能成为胰腺癌诊断、治疗及免疫疗效评估的潜在靶点。

    Hh信号通路相关因子Shh、Ptch-1和Gli-1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张航, 张建坤
    2022, 43(7):  781-786.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7.008
    摘要 ( 752 )   HTML   PDF (1464KB) ( 19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刺猬信号通路(hedgehog,Hh)信号通路相关因子Sonic刺猬信号通路(Sonic hedgehog,Shh)、Patched-1(Ptch-1)、脑胶质瘤相关癌基因1(glioma related oncogene homology-1,Gli-1)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收集60例前列腺癌、前列腺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标本中Shh、Ptch-1、Gli-1阳性表达情况,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法检测各标本中Shh、Ptch-1、Gli-1 mRNA表达情况,分析Shh、Ptch-1、Gli-1与前列腺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含量的相关性。
    结果 Shh、蛋白阳性信号主要表达于细胞质或细胞膜;Ptch-1蛋白阳性信号主要表达于细胞质中;Gli-1蛋白阳性信号主要表达于细胞核或细胞质中。前列腺癌组织标本Shh、Ptch-l、Gli-l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前列腺癌组织标本中Shh与Ptch-1呈正相关(P<0.05),Shh与Gli-1,Ptch-1 与Gli-1无相关性(P>0.05) 。不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血清PSA含量前列腺癌组织Shh、Ptch-1、Gli-1 mRNA表达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织Shh、Ptch-1、Gli-1 mRNA表达情况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血清PSA含量均呈正相关(P<0.05)。
    结论 前列腺癌组织中Shh、Ptch-1、Gli-1表达水平上调,其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临床分期及分化程度有关,提示Shh、Ptch-1、Gli-1与前列腺癌的发生与进展有密切关联,抑制Hh信号通路对前列腺癌的诊治具有重大意义。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非治愈性切除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周璇, 李洪, 冯志杰, 刘丽
    2022, 43(7):  787-791.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7.009
    摘要 ( 352 )   HTML   PDF (455KB) ( 18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了解非治愈性切除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后情况。
    方法 收集接受ESD治疗的EGC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及随访预后情况,分为治愈性切除组和非治愈性切除组。
    结果 纳入99例患者,40岁后病例数明显增多,65岁左右达到高峰,病变直径(2.32±1.73) cm,病变部位以位于胃上1/3为主。整块切除 99例(100.0%),完全切除 79例(79.8%),治愈性切除71例(71.7%)。治愈性切除组与非治愈性切除组病变直径、术后病理、浸润深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病理、浸润深度是非治愈性切除的危险因素(P<0.05)。术后随访,进行eCura评分分层的患者中,8例追加外科手术,3例低风险组,5例中风险组,其中1例发现局部癌残留及区域淋巴结转移属于中风险组。
    结论 对EGC患者进行术前评估时应更加注意病变直径、术前病理分型及浸润深度的判断,把握适应证标准。非治愈性切除患者术后治疗方案或许可参考eCura评分系统。
    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刘星, 董长征, 周笋, 康进生, 马万东
    2022, 43(7):  792-795,826.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7.010
    摘要 ( 368 )   HTML   PDF (946KB) ( 2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经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的难治性癫痫患者12例,根据McHugh评级标准对术前1个月、术后第3、6、9、12个月评估治疗效果,瑞文推理测验评估智商,简单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蒙特利尔知识量表北京版(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估认知功能水平。
    结果 随治疗时间延长,发作频率逐渐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发作缓解率大于50%以上占33.3%,术后6个月发作缓解率大于50%以上占66.7%,术后9个月发作缓解率大于50%以上占75.0%,术后12个月发作缓解率大于50%以上占83.33%。术后12个月智商、MMSE评分、MoCA北京版评分均高于术前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难治性癫痫安全、有效,不仅可以降低患者癫痫发作频率,并且可以提高癫痫患者的智商水平及认知能力。

    miR-205-5p、PDCD5、Beclin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刘秋颖, 李晓妍, 张亚云, 张凤
    2022, 43(7):  796-800,816.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7.011
    摘要 ( 331 )   HTML   PDF (2041KB) ( 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微小RNA(microRNA miR-205-5p)、程序性细胞坏死因子5(programmed cell necrosis factor 5,PDCD5)、Beclin1的表达情况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75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和距离癌组织边缘5 cm癌旁组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miR-205-5p、PDCD5、Beclin1的表达情况,分析miR-205-5p、PDCD5、Beclin1的相关性及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
    结果 癌组织中miR-205-5p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DCD5、Beclin1表达低于癌旁组织(P<0.05)。不同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子宫内膜癌患者miR-205-5p、PDCD5、Beclin1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中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1/2肌层浸润子宫内膜癌患者miR-205-5p表达升高,PDCD5、Beclin1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病理类型子宫内膜癌患者miR-205-5p、PDCD5、Beclin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R-205-5p、PDCD5之间呈负相关,miR-205-5p、Beclin1之间呈负相关,PDCD5、Beclin1之间呈正相关(P<0.05)。三项联合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价值高于miR-205-5p、PDCD5、Beclin1单项诊断(P<0.05)。
    结论 miR-205-5p表达升高,PDCD5、Beclin1表达降低对子宫内膜癌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参与子宫内膜癌的演变进程,临床可根据上述指标对子宫内膜癌进行预测。

    不同卵巢反应预测指标对不孕女性卵巢反应功能的评价效果比较
    卜晓萌, 牟天伊, 崔乐乐, 刘艳君, 贾婵维, 马延敏
    2022, 43(7):  801-805.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7.012
    摘要 ( 347 )   HTML   PDF (502KB) ( 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年龄、窦卵泡个数、基础血清促卵泡激素、抗苗勒管激素、基础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比值、卵巢反应预测指数评价卵巢反应功能的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生殖医学科首次行体外受精/胞浆内精子注射治疗不孕症的4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以上指标进行测量和计算。用操作者特征曲线分析变量的预测精度,计算截断值及敏感度和特异度。
    结果 490例不孕症患者中卵巢低反应61例(12.45%),卵巢正常反应352例(71.84%),卵巢高反应77例(15.71%)。年龄、窦卵泡个数、基础促卵泡激素、抗苗勒管激素、基础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比值和卵巢反应预测指数在卵巢高反应组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4、0.964、0.674、0.842、0.716、0.915,敏感度分别为93.5%、92.2%、84.4%、79.2%、63.6%、83.1%,特异度分别为60.5%、97.7%、44.1%、77.0%、73.8%、89.5%;截断值分别为35.5岁、15个、7.75 U/L、4.325 mg/L、1.633、1.985;在卵巢低反应组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16、0.844、0.589、0.789、0.573、0.834,敏感度分别为57.4%、75.4%、44.3%、70.5%、62.3%、78.7%,特异度分别为69.0%、99.8%、55.7%、84.8%、59.2%、85.3%,截断值分别为35.5岁、4个、8.945 U/L、1.085 mg/L、2.252、0.207。
    结论 对于不孕女性窦卵泡计数和卵巢反应预测指数在评估卵巢反应性方面优于其他变量,且在预测卵巢过度反应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效果,在预测卵巢低反应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更有预测价值的指标。

    GDM母亲婴儿脐血脂联素与糖脂代谢、胎儿生长发育的关系
    韩雁雁, 邱锐琴, 乔木, 姚文秀, 张洁
    2022, 43(7):  806-810.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7.013
    摘要 ( 354 )   HTML   PDF (393KB) ( 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母亲婴儿脐血脂联素与糖脂代谢、胎儿生长发育的关系。
    方法 选取148例GDM母亲婴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胎儿出生体重和胎龄分为小于胎龄(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组48例、适于胎龄(appropriate gestational age,AGA)组59例、大于胎龄(large than gestational age,LGA)组41例。检测其脐血中血清脂联素及血糖、血脂指标水平,分析脐血中脂联素水平与糖脂代谢、胎儿生长发育各指标的关系。
    结果 3组胎龄、出生体重、出生体重指数、脐血脂联素、脐血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脐血胰岛素、母血胰岛素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性别、脐血血糖、脐血三酰甘油、脐血胆固醇、脐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脐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脐血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HOMA-I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母亲年龄、孕前体重、分娩时体重、孕前体重指数、孕期体重指数增加量、母血血糖、母血HbA1c、母血HOMA-IR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胎儿脐血中脂联素与新生儿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出生体量指数、脐血HOMA-IR呈正相关,与脐血HbA1c、脐血胰岛素呈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出生体重指数、脐血脂联素、脐血HbA1c、脐血胰岛素是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脐血脂联素与胎儿糖脂代谢及生长发育呈正相关关系,其水平可反映胎儿糖脂代谢及生长发育情况,可为促进胎儿正常生长发育提供指导依据,减少胎儿发生胰岛素抵抗。

    炎性细胞因子与儿童脓毒症相关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相关性
    徐梅先, 刘刚, 曹利静, 白新凤, 康磊, 刘兰平
    2022, 43(7):  811-816.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7.014
    摘要 ( 349 )   HTML   PDF (443KB) ( 7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与反映脓毒症患儿凝血功能的主要指标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纳入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儿80例,根据中国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积分系统(Chinese Integral system for diagnosis of diffuse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CDSS评分)诊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并将入组患儿分为DIC组和非DIC组。收集2组患儿基本资料、血常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炎性指[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IL-4、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m,TEG)指标,分析炎性指标与CDSS、凝血四项、D-二聚体和TEG的相关性。
    结果 DIC组血白细胞明显低于非DIC组;CRP、IL-6高于非DI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性别、年龄、淋巴绝对值、PCT、IL-2、IL-4、IL-10、TNF-α、IFN-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IC组PT、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TT、DD、R值均高于非DIC组,FIB、Angle角、MA值、CI值低于非DI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DSS评分与IL-6、CRP、PCT、R值、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INR、APTT、DD呈正相关,与MA值、CI值FIB呈负相关(P<0.05)。PCT与APTT呈正相关,CRP与R值呈正相关(P<0.05)。
    结论 CDSS评分系统与脓毒症儿童TEG、凝血四项和炎性指标存在相关性,IL-6与CDSS相关性最高,可能是DIC发生发展潜在机制之一。

    白蛋白相关比值对儿童脓毒症预后的预测价值
    白新凤, 徐梅先, 曹利静, 康磊, 赵欣
    2022, 43(7):  817-821,838.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7.015
    摘要 ( 351 )   HTML   PDF (894KB) ( 11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相关比值对儿童脓毒症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取脓毒症患儿193例,根据28 d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132例)和死亡组(61例)。收集患儿入院24 h内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rophil count,NEU)、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血乳酸(blood lactic acid,Lac)及血清ALB。记录患儿入PICU 24 h内小儿死亡危险(pediatric risk of mortality Ⅲ,PRISM Ⅲ)评分。分析确定脓毒症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ALB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计算ALB相关比值NEU/ALB、CRP/ALB、Lac/ALB;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ALB、NEU/ALB、CRP/ALB、Lac/ALB、PRISM Ⅲ评分对脓毒症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并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
    结果 死亡组PRISM Ⅲ评分高于存活组,ALB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B与PRISM Ⅲ评分、NEU、CRP、Lac呈正相关(P<0.05)。死亡组NEU/ALB、CRP/ALB、Lac/ALB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c/ALB对脓毒症患儿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最高,敏感度最高,特异度仅次于CRP/ALB;CRP/ALB对脓毒症患儿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不及Lac/ALB,敏感度较低。以脓毒症患儿28 d预后为结局,ALB、PRISM Ⅲ评分、NEU/ALB、CRP/ALB、Lac/ALB正常水平组存活率高于相应指标的异常水平组,平均生存时间长于相应指标的异常水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NEU/ALB、CRP/ALB、Lac/ALB是很容易获得的预后指标,可以识别预后较差的脓毒症患儿。Lac/ALB提高了对脓毒症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和敏感度。

    舒芬太尼联合七氟烷复合麻醉用于小儿腺样体肥大切除术对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躁动的影响
    白小丽, 张立立, 陈蕾, 魏利娜, 郭春阳, 李芳
    2022, 43(7):  822-826.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7.016
    摘要 ( 268 )   HTML   PDF (424KB) ( 7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舒芬太尼联合七氟烷复合麻醉用于小儿腺样体肥大切除术对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躁动的影响。
    方法 前瞻性研究171例腺样体肥大切除术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86例和对照组85例。观察组行舒芬太尼联合七氟烷复合麻醉,对照组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比较2组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以及术后躁动率、面部表情量表法(faces pain scale,FPS)评分、警觉/镇静清醒指数(observer′s assessment of alertness/sedation,OAAS)评分,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2组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呈先降低再升高趋势,心率(heart rate,HR)呈先升高再降低趋势,观察组SpO2、MAP、HR波动幅度大小对照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OAAS评分呈先降低再升高趋势,FPS评分呈先升高再降低趋势,观察组OAAS评分高于对照组,FPS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 h、术后24 h、术后48 h躁动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相比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舒芬太尼联合七氟烷复合麻醉用于腺样体肥大切除术,可稳定血流动力学,降低术后躁动率,更加安全可靠。

    IFN-γ、IL-6、IL-4在含硼替佐米方案治疗致多发性骨髓瘤感染带状疱疹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彭翔宇, 侯健, 顾佳鑫, 刘蕾
    2022, 43(7):  827-831.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7.017
    摘要 ( 416 )   HTML   PDF (603KB) ( 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在含硼替佐米方案治疗致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感染带状疱疹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选取含硼替佐米方案致MM感染带状疱疹患者60例作为MM感染带状疱疹组,单纯MM患者60例作为MM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60例为健康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法检测3组IFN-γ、IL-6、IL-4水平。分析IFN-γ、IL-6、IL-4在MM感染带状疱疹中的表达与MM感染带状疱疹严重程度的关系。
    结果 MM组、MM感染带状疱疹组IFN-γ水平低于健康组,IL-6、IL-4水平高于健康组,MM感染带状疱疹组IFN-γ水平较低于MM组,IL-6、IL-4水平高于M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中度感染带状疱疹患者IFN-γ水平低于轻度感染带状疱疹患者,IL-6、IL-4水平高于轻度感染带状疱疹患者;MM重度感染带状疱疹患者IFN-γ水平低于中度感染带状疱疹患者,IL-6、IL-4水平高于中度感染带状疱疹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IFN-γ与MM感染带状疱疹严重程度呈负相关,IL-6、IL-4与MM感染带状疱疹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IFN-γ、IL-6、IL-4是MM感染带状疱疹的危险因素。IFN-γ与IL-6呈负相关,IFN-γ与IL-4呈负相关,IL-6与IL-4呈正相关(P<0.05)。三项联合对MM感染带状疱疹的诊断价值高于与IFN-γ、IL-6、IL-4单项诊断(P<0.05)。
    结论 IFN-γ表达降低、IL-6、IL-4表达升高可加重MM感染带状疱疹患者的免疫功能异常及炎症反应,临床可根据IFN-γ、IL-6、IL-4水平变化对MM感染带状疱疹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判断。

    白藜芦醇通过调节SIRT1改善环磷酰胺诱导的人颗粒细胞氧化应激损伤
    吴海峰, 贾建雷, 李倩, 甄秀丽, 魏雅楠, 乜照燕
    2022, 43(7):  832-838.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7.018
    摘要 ( 440 )   HTML   PDF (1998KB) ( 16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4-过氧化氢环磷酰胺(4-hydroperoxy cyclophosphamide,4-HC)诱导人颗粒细胞(granulosa cells,GCs)氧化应激损伤改善作用。
    方法 收集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卵泡液GCs进行体外培养。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GCs鉴定,Cell Counting Kit-8(CCK-8) 检测4-HC诱导GCs毒性和RES对4-HC诱导GCs毒性改善作用。将GCs分为3组:对照组、4-HC组、RES+4-HC组。CCK-8测定GCs存活率,活性氧荧光探针DCFH-DA检测GCs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溶性四氮唑1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钼酸铵法检测过氧化氢酶(catalase , CAT),Western Blot测定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蛋白表达。
    结果 4-HC(0,1.0,2.5,5.0,7.5 μmol/L) 处理GCs,CCK-8结果显示随4-HC浓度增加,GCs存活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2.5 μmol/L 4-HC为后续4-HC模型浓度。RES(0、5、10、25、50、75 μmol /L)处理GCs 2 h后加入2.5 μmol/L 4-HC,结果显示,RES可提高GCs存活率,与4-H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50 μmol/L RES为后续改善浓度。对3组GCs处理后各项检测结果显示,与CON组比较,4-HC组GCs存活率、SOD、CAT降低,ROS增加(P<0.05)。与4-HC组比较,RES+4-HC组GCs细胞活率、SOD、CAT增加,ROS降低。Western Blot显示RES+4-HC组SIRT1升高,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RES可能通过增加SIRT1表达改善4-HC诱导GCs损伤。

    老年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康复治疗效果相关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闫菁
    2022, 43(7):  839-843.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7.019
    摘要 ( 220 )   HTML   PDF (404KB) ( 7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分析老年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患者康复治疗效果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制定康复治疗方案提供相关依据。
    方法 选取陕西地区医院老年脑梗死后SHS患者227例作为调查对象,均康复治疗3个月,统计其康复治疗效果,并根据其康复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184例)与无效组(43例),收集两组临床资料,经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其康复治疗效果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康复治疗3个月后,227例老年脑梗死后SHS患者总有效率为81.06%(184/227);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水平、肩痛程度、康复介入时间、康复参与度、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焦虑、抑郁、应对方式是老年脑梗死后SHS患者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
    结论 老年脑梗死后SHS患者经综合康复治疗后,表现出良好康复效果,但受多种主、客观因素影响,部分患者疗效受限,加强有关因素干预,有望促进康复治疗效果的提升。

    COVID-19心肌炎的研究进展
    郭子源, 刘一航(综述), 谭琳琳, 李智博(审校)
    2022, 43(7):  843-847.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7.020
    摘要 ( 374 )   HTML   PDF (409KB) ( 18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对人类的健康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COVID-19主要侵袭呼吸系统,但其他器官也可受累。目前已经报道了许多与COVID-19相关的心肌炎病例,但目前尚无明确的COVID-19心肌炎诊断定义,暂以冠状病毒感染和其他病毒性心肌炎诊断经验的见解为指导。临床表现包括心脏相关症状、心电图变化、心脏生物标志物的改变以及心脏功能受损。心脏核磁检查是除外缺血性损伤的重要鉴别手段,心内膜活检的病理学依据是COVID-19心肌炎的确诊方法。目前COVID-19心肌炎的诊治仍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是否存在病毒感染后遗效应而出现类似扩张性心肌病改变,使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拮抗剂是否获益等,仍需进一步关注及探索。

    脑局部血流量与神经元活动耦合机制的研究进展
    李俊宏(综述), 刘菊英(审校)
    2022, 43(7):  848-853.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7.021
    摘要 ( 425 )   HTML   PDF (432KB) ( 7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流动力学信号通常通过神经血管耦合机制与潜在的神经元活动紧密相关。不同脑通路激活过程中血流和神经元活动之间的关系潜在的机制不同。本文简要阐述了由谷氨酸、乙酰胆碱或去甲肾上腺素驱动的感觉刺激等不同脑通路激活过程中血流和神经元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及神经血管耦合机制与大脑状态改变的潜在联系。鉴于NVC是脑功能成像的基础,而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静态脑功能成像技术可能无法恰当地反映区域脑能量需求瞬间变化后神经活动迅速增加局部血流这一动态过程,因此,探索以NVC机制为基础的更为成熟的任务脑功能成像技术具有更深远的临床意义。

    CXC趋化因子受体家族与恶性肿瘤相关性研究
    刘彦权(综述), 陈玉婷, 唐焕文(审校)
    2022, 43(7):  853-859.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7.022
    摘要 ( 381 )   HTML   PDF (455KB) ( 6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机体慢性炎症反应或持续潜在感染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CXC趋化因子受体(CXC chemokine receptor,CXCR)作为CXC趋化因子配体特异性且高亲和力的受体,常以自分泌或旁分泌的方式调节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并通过多种信号转导途径介导恶性肿瘤生物学功能的调控,在肿瘤微环境中扮演极为关键的角色。通过认识CXCR家族在肿瘤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将有助于以全新的视角来看待恶性肿瘤的生物学机制和临床意义,CXCR家族或将成为在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领域中极具潜力和价值的靶标。

    不安腿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于朕楠, 付英(综述), 马芹颖, 王育梅(审校)
    2022, 43(7):  859-865.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7.023
    摘要 ( 290 )   HTML   PDF (453KB) ( 18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安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以有强烈活动双下肢的欲望为特征,常伴有感觉的异常,症状在休息或夜间时发生或加重,运动后减轻。 由于临床医生对其认识不足,常将RLS的感觉运动症状归于肌肉痛性痉挛、抑郁症、焦虑症、失眠等原因,临床上漏诊率和误诊率高。RLS可引起患者睡眠障碍、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患病率增高,也可使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就RLS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新型釉质再矿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王梦阳, 李涛(综述), 张军, 马哲(审校)
    2022, 43(7):  865-868,封三.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7.024
    摘要 ( 315 )   HTML   PDF (350KB) ( 66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龋齿是与饮食有关的流行病,是当代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当代龋病治疗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再矿化的方法无创地治疗非空洞性早期龋齿。最近,已经开发出了一系列新型的基于磷酸钙的再矿化传输系统用于临床应用。包括生物活性玻璃、酪蛋白稳定的无定形磷酸钙以及其他利于再矿化的成分。现有临床实验研究显示其具有应用前途,但还需要更多的实验研究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