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34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3-06-25
    论文
    信息动态
    2013, 34(6):  0-0. 
    摘要 ( 240 )   HTML   PDF (894KB) ( 4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下肢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致骨筋膜室综合征1例
    王颖;耿志辉;刘丙木;刘艳茹
    2013, 34(6):  0-0. 
    摘要 ( 163 )   HTML   PDF (945KB) ( 1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手术中输血致过敏性休克1例
    赵艾华;李淑先;刘薇;雍芳芳;贾慧群;李超
    2013, 34(6):  0-0. 
    摘要 ( 179 )   HTML   PDF (875KB) ( 2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透明水凝胶敷料在颅脑损伤患者眼部的应用体会
    谭东;郭玉妍;吕素君
    2013, 34(6):  0-0. 
    摘要 ( 139 )   HTML   PDF (868KB) ( 1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支架成形术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2例
    王文胜;王英杰;王连芹;宋纯彦;王建民;刘科
    2013, 34(6):  0-0. 
    摘要 ( 183 )   HTML   PDF (940KB) ( 16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关系
    郝英杰;羡鲜;李勇;范立侨;焦志凯;张志栋
    2013, 34(6):  621-621. 
    摘要 ( 356 )   HTML   PDF (1737KB) ( 2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在胃癌组织、胃癌区域淋巴结及正常胃黏膜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2,MMP-2)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生物学行为、侵袭转移能力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行胃癌根治术并经病理证实的胃癌标本96例,胃癌区域淋巴结96例,正常胃黏膜60例,全部病例均随访5年以上.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上述标本中MMP-2的表达情况.结果 胃癌组织中MMP-2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并随分化程度的降低、浸润深度的加深表达增加,随临床分期的增加、淋巴结的转移而明显增强(P<0.05或P<0.01).胃癌区域淋巴结组织中,有转移淋巴结组MMP-2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转移淋巴结组(P<0.01).胃癌患者生存期≥5年组MMP-2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生存期<5年组(P<0.01).结论 MMP-2的表达差异与胃癌的侵袭转移及预后关系密切.检测MMP-2对胃癌侵袭转移的预测、预后评估及指导合理的综合治疗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斑块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
    白洪忠;张雪萍;李雯;张庆;陈颜强
    2013, 34(6):  626-626. 
    摘要 ( 311 )   HTML   PDF (867KB) ( 27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ICVD)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ommon carotid artery intima media thickness,CCA-IMT)和斑块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对374例ICVD患者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根据结果分为颈动脉正常组、CCA-IMT增厚组、颈动脉斑块组,并对所有患者行颅内血管结构检查,将患者分为颅内动脉正常组、粥样硬化组,后者再分为轻度动脉粥样硬化组、单支动脉狭窄组、多支动脉狭窄组,分析CCA-IMT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 CCA-IMT增厚组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比率高,颈动脉斑块组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颅内动脉狭窄、多支动脉狭窄的比率高,年龄、高血压病、高脂血症与CCA-IMT增厚有关.结论 CCA-IMT增厚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有关,颈动脉斑块与颅内动脉狭窄关系密切,应积极控制高血压病、高脂血症,预防CCA-IMT增厚.
    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血管弹性关系的研究
    章高华;王海松;廖祥明;吴依娜;金岩;陈海杰
    2013, 34(6):  629-629. 
    摘要 ( 300 )   HTML   PDF (882KB) ( 18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1,TGF-β1)水平与动脉血管弹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超声法检测EH患者腹主动脉(abdominal aorta)和升主动脉(ascending aorta)的血管内径(diameter,Di),评估动脉扩张性(disteonsibility)和僵硬度指数(stiffness index),并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患者TGF-β1水平,将统计结果与健康人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与健康人比较,EH组大动脉僵硬度指数明显增加,动脉扩张性和△d(收缩期与舒张期内径之差)显著减弱,TGF-β1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相关性分析表明EH患者血清TGF-β1水平与血压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EH患者血管弹性功能与TGF-β1水平有关,TGF-β1可独立于血压水平反映EH患者血管弹性功能的变化.
    对癫痫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袁蓓;韩喆;王强
    2013, 34(6):  632-632. 
    摘要 ( 309 )   HTML   PDF (873KB) ( 40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针对癫痫患者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2年6月接受治疗的癫痫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8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施行综合护理干预.随访1~3个月,应用36条目简明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应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等评估患者心理状态.结果 干预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和心理评分均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生活质量及心理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癫痫患者行综合护理的干预,可明显改善其心理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8580例肺结核病网络直报信息分析
    郝志芳;张敏;孙彦军;陈玉梅;侯宏伟;郭丽霞
    2013, 34(6):  635-635. 
    摘要 ( 290 )   HTML   PDF (878KB) ( 3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2005-2011年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上报的8 580例肺结核病信息,找出存在的问题,为提高传染病防治和规范化管理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获取2005-2011年报告的肺结核病例,进行相关指标的比较.结果 8 580例肺结核网络报告信息中留有联系电话者5 665例,占66.03%;留有详细地址者6 684例,占77.90%;疾控中心共追踪患者6 760例,占报告总例数的78.79%.8 580例中菌(-)为1 972 例,占总例数的22.98%;涂(+)为1 446例,占总例数的 16.85%;未痰检者为5 162例,占总例数的60.16%.平均就诊延迟时间为32.2d,其中城镇居民为21 5d,农村居民为43.0d.农村居民最长延迟就诊时间为347d.结论 结核病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医疗机构应努力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同时加大痰菌结果的网络直报系统订正工作,做好患者的住院和出院指导.国家和政府应继续加大结核病减免力度,扩大减免范围,同时研发更科学的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提高传染病的管理质量,最终消灭结核病.
    多种手段联合应用对菌阴不典型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李站领;李艳静;彭勋
    2013, 34(6):  639-639. 
    摘要 ( 297 )   HTML   PDF (881KB) ( 27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梯度高渗盐水雾化导痰联合支气管镜下多指标检查对菌阴不典型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41例菌阴不典型肺结核患者进行常规痰检阴性后行梯度高渗盐水雾化导痰,对雾化导痰未能确诊的77例菌阴不典型肺结核患者进行支气管镜检查行病理活检、刷检涂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涂片、结核菌快速培养以及术后连续3d痰检,对结果分析评价.结果 梯度高渗盐水雾化导痰菌阳确诊60例,其中涂片阳性19例(13.48%)、培养阳性45例(31.91%),涂片和培养同时阳性4例,总阳性确诊率42.55%;77例气管镜检查患者,镜下黏膜活检29例病理见典型结核结节,阳性率37.66%;刷检涂片25例,阳性率32.47%;BALF涂片与结核菌快速培养阳性26例,阳性率为33.77%;镜后痰检涂片与结核菌快速培养阳性16例,阳性率20.78%;总确诊率62.34%;雾化导痰联合支气管镜下多指标检查总确诊率76.60%.结论 上述多种方法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菌阴不典型肺结核的诊断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表格加焦点式病情观察记录单在脑出血性疾病中的设计与应用
    瓮杰慧;张林会;方艳伟;安聪娟;韩海娥;焦保华
    2013, 34(6):  643-643. 
    摘要 ( 374 )   HTML   PDF (870KB) ( 3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制定一套适合脑出血性疾病的专业化个体化病情观察记录单,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方法 根据疾病种类和症状学特点设计脑出血性疾病表格加焦点式病情观察记录单,与原运行的病情观察记录单对照.结果 临床应用120例患者,经效果评定,临床应用效果优于原运行记录单(P<0.05).结论 表格加焦点式病情观察记录单能更科学便捷地记录脑出血性疾病病情及治疗过程,突出个体化、专业化的治疗理念,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关节镜监视下髓芯减压术治疗早期
    刘保一;赵德伟;郭林;杨磊;王本杰;傅维民
    2013, 34(6):  646-646. 
    摘要 ( 319 )   HTML   PDF (875KB) ( 18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关节镜引导下髓芯减压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3月-2009年5月股骨头坏死患者32例(40髋),随机分为对照组即传统髓芯减压组15例(20髋),试验组即关节镜监视下髓芯减压组17例(20髋),比较术前术后Harris评分,进行影像学评价,并分析随访数据.结果 术后随访42~58个月,平均48.7个月.未见感染、股骨近端骨折以及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Harris评分分别为(79.6±7.3)、(73.5±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临床成功率分别为80.0%(16/20)、65.0%(13/20).结论 关节镜监视下髓心减压术能够有效地清除坏死骨组织,达到有效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目的.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免疫治疗前后血清中趋化因子水平变化
    杨素娟;赵志明;郝桂敏;尹桂然
    2013, 34(6):  649-649. 
    摘要 ( 290 )   HTML   PDF (873KB) ( 15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主动免疫治疗前后血清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正常T细胞活化后所表达和分泌的调节蛋白(regulated upon activation nomal T cell expressed and secreted,RANTES)和白细胞介素8(interlukin-8,IL-8)水平变化,探讨其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2011年4月-2012年5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生殖医学科就诊的URSA患者40例为研究组,正常非孕及正常妊娠组各2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免疫治疗前后血清中MCP-1、RANTES、IL-8水平.结果 URSA患者治疗前血清中MCP-1、RANTES、IL-8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非孕组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正常非孕组与正常妊娠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RSA患者免疫治疗后血清中MCP-1、RANTES、IL-8水平明显上升,与免疫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40例URSA患者根据免疫治疗后是否持续妊娠分为持续妊娠组27例和非持续妊娠组13例.持续妊娠组免疫治疗后血清中MCP-1、RANTES、IL-8水平增长率明显高于非持续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主动免疫治疗可提高URSA患者血清中MCP-1、RANTES、IL-8水平,在持续妊娠组升高明显,尤其是RANTES具有封闭抗体效应,更有利于妊娠的持续发展.
    子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李魁秀;牛书怀;宋藏珠;房朝辉;樊晓妹;刘红
    2013, 34(6):  653-653. 
    摘要 ( 281 )   HTML   PDF (957KB) ( 21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子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7年7月-2008年12月159例子宫颈癌患者随机分成同步放化疗组与单纯放疗组,其中154例完成治疗.75例子宫颈癌患者采用外照射(B点总剂量50 4~52Gy)同时顺铂(cisplatin,DDP)加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FP)方案化疗(DDP 70mg/m2,5-Fu 2 400mg/m2),并给予高剂量率腔内后装治疗(A点总剂量36~42Gy).79例采用单纯放疗.2组均在放疗结束后1个月评价疗效.疗效较差者(部分缓解者)给予FP方案巩固化疗2~4个疗程.结果 154例子宫颈癌患者总生存率为69.5%,单纯放疗组为65.8%,同步放化疗组73.3%,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只有近期疗效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同步放化疗组与单纯放疗组相比,Ⅲ~Ⅳ度白细胞下降者较多(P<0.05),但经及时治疗后均得以恢复.结论 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没有提高生存率,不良反应较大,但可耐受,其确切疗效尚需全国范围内大宗病历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低分子肝素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侵袭抑制实验研究
    庞新;王鹏
    2013, 34(6):  657-657. 
    摘要 ( 287 )   HTML   PDF (887KB) ( 16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侵袭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检测LMWH素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黏附的影响,采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LMWH对该细胞的迁移、侵袭的抑制作用,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法半定量检测LMWH处理细胞24h后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MTT比色法分析检测显示,LMWH对MCF-7细胞与细胞外基质成分Matrigel黏附力的抑制作用呈剂量效应依赖关系.迁移和侵袭实验显示,LMWH对MCF-7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抑制均呈剂量-效应依赖关系.半定量RT-PCR检测结果显示,LMWH处理后MCF-7细胞TF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 LMWH可通过下调TFmRNA表达水平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CF-7黏附、迁移、侵袭.
    角膜后表面散光对Toric人工晶状体计算的影响
    郭从容;张斌;马景学;崔月先;张珊;史俊芳
    2013, 34(6):  661-661. 
    摘要 ( 367 )   HTML   PDF (878KB) ( 20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角膜后表面散光≥0.5D患者Toric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明确计算角膜后表面对Toric IOL计算结果的影响.方法 纳入Pentacam测量角膜后表面散光≥0.5D患者57例,分别使用角膜曲率计(keratometric corneal astigmatism,KA)法和角膜总散光计算(total corneal astigmatism,TA)法计算角膜散光,对Toric IOL型号进行计算比较.结果 KA法和TA法计算角膜散光的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角膜后表面散光≥0.5D患者TA法与KA法比较有67.5%患者Toric IOL型号发生了改变.结论 使用Pentacam测量角膜前后表面计算的结果可以提高角膜总散光精确性.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水平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规律研究
    陈宏;王越海;朱萍芳;丁娟;蔡薇
    2013, 34(6):  664-664. 
    摘要 ( 258 )   HTML   PDF (876KB) ( 13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复发性生殖器疱疹(recurrent genital herpes,RGH)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水平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规律,探讨RGH患者反复发作的免疫学机制.方法 选择100例RGH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检测IL-2,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对照组100例来自无感染性疾病的健康志愿者.结果 RGH组血清IL-2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RGH组外周血清中的CD3+、CD4+、CD4+/CD8+T细胞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而CD8+T细胞表达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GH组老年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T细胞明显低于青年患者(P<0.05),而CD8+T细胞明显高于青年患者(P<0.05).结论 RGH患者血清中IL-2水平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异常,患者体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失调及免疫抑制现象.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心电图下壁导联钩型R波发生机制探讨
    尹洪宁;吴春玲;毛天杰;王岳恒;张金山;许恩普
    2013, 34(6):  667-667. 
    摘要 ( 488 )   HTML   PDF (882KB) ( 19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不同年龄组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心电图下壁导联钩型R波发生几率,并探讨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心电图下壁导联钩型R波的发生机制.方法 观察116例单发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按照年龄分为儿童组63例和成人组53例.计算儿童组、成人组、卵圆孔未闭组及正常对照组心电图下壁导联钩型R波及不完全型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发生率.结果 儿童组继发孔型房间隔27.0%患者1个下壁导联出现钩型R波,22 2%患者2个下壁导联出现钩型R波,14.3%患者3个下壁导联均存在钩型R波,63.5%患者至少1个下壁导联出现钩型R波;成人组继发孔型房间隔22.6%患者1个下壁导联出现钩型R波,20.8%患者2个下壁导联出现钩型R波,17.0%患者3个下壁导联均存在钩型R波,60.4%患者至少1个下壁导联出现钩型R波;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组继发孔型房间隔55.6%患者存在不完全型右束支传导阻滞,成人组继发孔型房间隔58.5%患者不存在完全型右束支传导阻滞,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年龄组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心电图下壁导联钩型R波和不完全型右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右心室前后径/左心室前后径、房间隔缺损大小与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心电图下壁导联钩型R波发生有相关(r=0.38、0.23,P<0.05或<0.01).结论 心电图下壁导联钩型R波和不完全型右束支传导阻滞在不同年龄组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中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右心室前后径/左心室前后径、房间隔缺损大小可能与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心电图下壁导联钩型R波发生有关.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及相关因素分析
    李宝全;李贵连;安翠平;杨燕;崔文丽;周琰
    2013, 34(6):  671-671. 
    摘要 ( 341 )   HTML   PDF (875KB) ( 3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应用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和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的联合方程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探讨eGFR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并对eGFR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旨在早期发现肾功能受损.方法 测量571例健康体检者SCr和Cys C浓度,应用中国eGFR 课题协作组公式计算eGFR,对eGFR结果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eGFR与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血丙氨酸转氨酶、谷氨酰转移酶、尿酸、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GFR与尿液p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β2微球蛋白肌酐比值均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eGFR可早期提示肾功能异常,对其相关危险因素早期进行干预,可提高健康水平.
    子宫内膜癌端粒酶催化亚单位表达与DNA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赵文波;樊爱军;楼正青;王育瑛
    2013, 34(6):  674-674. 
    摘要 ( 353 )   HTML   PDF (883KB) ( 13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组织中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RT)表达与DNA含量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意义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法对子宫内膜癌4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20例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8例的hTRT表达进行检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种组织细胞的DNA含量.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织hTRT表达阳性率为87.5%,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P<0 01);而且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hTRT表达阳性率(40.0%)高于正常子宫内膜(12.5%).从正常子宫内膜到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DNA指数值与S期细胞百分比值逐渐增高(P<0.05).hTRT阳性肿瘤组织中异倍体肿瘤(28/35)明显高于hTRT阴性肿瘤组织(1/5).结论 从正常子宫内膜到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hTRT表达阳性率及DNA含量逐渐增高,提示hTRT阳性表达和DNA含量的增高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高度相关,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光谱法研究间尼索地平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任晓英;王静;冯翠丽;王伟;王清君;李志强
    2013, 34(6):  678-678. 
    摘要 ( 308 )   HTML   PDF (1144KB) ( 1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不同温度下间尼索地平(m-nisoldipine,m-Nis)与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相互作用.方法 采用紫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在模拟人体生理pH=7.4的0.1mol/L磷酸缓冲溶液中研究不同温度下m-Nis与HSA相互作用的光谱行为.结果 m-Nis没有使HSA的构象发生变化.293K、301K和310K时的猝灭常数为分别为1.03×105mol/L,1.25×105mol/L和1.31×105mol/L;结合点数n近似为1,反应的焓变值为3.695kJ/mol,且ΔG<0,ΔS>0;m-Nis在HSA上的结合位置距色氨酸残基的距离(r)=2.96nm.结论 m-Nis对HSA的荧光猝灭作用不是简单的动态猝灭或静态猝灭,而是形成了1∶1的复合物,造成荧光猝灭;m-Nis与HSA之间发生的是非辐射能量转移过程,二者之间的主要作用力是疏水力.
    树突状细胞在部分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成媛;罗文彦;王翀奎;王荣;张梁;赵松
    2013, 34(6):  683-683. 
    摘要 ( 400 )   HTML   PDF (1705KB) ( 2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测定乳腺癌组织中树突状细胞的计数,探讨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病理分类、组织分化程度、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年龄、月经状况)的关系,阐明乳腺癌中树突状细胞的分布表达与其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方法检测60例乳腺癌组织中树突状细胞的表达.结果 树突状细胞主要分布于肿瘤间质中,少量散布于肿瘤细胞之间,呈卵圆形或不规则形,胞浆丰富,细胞表面突起较短或无突起,与淋巴细胞相伴浸润.树突状细胞计数随着乳腺癌组织分化程度增高而增多,高分化与中分化、低分化之间树突状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树突状细胞计数在患者年龄、月经状况、病理学分类及淋巴结是否转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树突状细胞数目与预后呈正相关(r=0.280,P<0 05).结论 树突状细胞的计数随着乳腺癌组织分化程度增高而增多,其数目与乳腺癌患者生存期呈正相关.
    胃液pH值对十二指肠球溃疡愈合的意义
    范红云;储建坤;李玉平;穆丽娟;牛巍巍;霍晓辉
    2013, 34(6):  686-686. 
    摘要 ( 391 )   HTML   PDF (878KB) ( 2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胃液pH值变化对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球溃疡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球溃疡患者12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40例,治疗疗程均为4周.A组给予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1周后继续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3周完成治疗.B组首先给予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mg,2次/d,1周,再给予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1周后继续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周完成治疗.C组给予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mg,2次/d,2周,再给予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1周后继续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1周完成治疗.结果 A组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为64.9%,B组及C组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分别为95.0%、92.5%,B组、C组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显著高于A组(P<0.05);A组溃疡愈合率70.3%,B、C组溃疡愈合率均为95.0%,B组、C组溃疡愈合率显著也高于A组(P<0 05).结论 改变胃液pH值,增强根除幽门螺杆菌药物疗效,可显著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及溃疡愈合率.
    血脂、cTnI和ET水平与肾脏病变程度的关系探讨
    陈德君
    2013, 34(6):  688-688. 
    摘要 ( 344 )   HTML   PDF (879KB) ( 1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脂、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和内皮素(endothelin,ET)水平与慢性肾脏疾病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慢性肾脏疾病患者156例,其中尿毒症组51例,肾病综合征(nephrol sydrome,NS)组49例,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arnephritis,CGN)组56例.对照组为健康者58例.分析比较4组血脂水平及cTnI、ET含量.结果 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含量,NS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 )含量,尿毒症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C)含量,NS组、CGN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含量,NS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载脂蛋白A(apolipoprotein A,apoA)、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脂蛋白(lipoprotein,LP)含量,尿毒症组、NS组、CGN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TnI、ET含量,尿毒症组、NS组及CGN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脂中apoA、apoB、LP含量是判断慢性肾脏疾病病变程度的良好指标,cTnI、ET水平与肾脏病变程度有关.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2种消化道重建方式的比较
    刘继攀;赵光远;尹长恒
    2013, 34(6):  690-690. 
    摘要 ( 289 )   HTML   PDF (866KB) ( 1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合理选择.方法 选择胃癌全胃切除术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行功能性空肠代胃术,对照组行P形肠袢代胃术,根据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总蛋白、白蛋白和血红蛋白进行营养状态评估,根据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倾倒综合征及吻合口瘘等并发症进行生活质量评估,比较2种术式的效果.结果 2组术后营养状况明显优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反流性食管炎、倾倒综合征及吻合口瘘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功能性空肠间置吻合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手术简单易行,是全胃切除术后比较理想的重建术式.
    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微创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研究
    王国敬;赵红林;李玉峰;吴玉贞;王国纬;刘艳辉
    2013, 34(6):  692-692. 
    摘要 ( 294 )   HTML   PDF (872KB) ( 2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锁定加压钢板微创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微创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35例,按AO分型,C3型23例,C2型10例,C1型2例,急诊手术7例,余均在伤后3~5d内手术.结果 随访2~18个月(平均7.3个月).术后骨折均愈合,无切口感染、畸形愈合、尺腕综合征发生,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及关节面塌陷均获明显改善,腕关节功能按照Gartland-Werley评价系统进行评估,优28例,良7例.结论 克氏针撬拨复位结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微创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术中无需剥离过多骨膜,尽量不干扰骨的生长环境,最大限度保护了骨的血运,有利于骨折愈合,锁定加压钢板增加固定稳定性,防止复位丢失,可早期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临床效果良好.
    椎旁肌间隙入路经伤椎单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彭祥平;魏运栋;孔建军;郁来报;苑乾;吴占勇
    2013, 34(6):  694-694. 
    摘要 ( 333 )   HTML   PDF (863KB) ( 1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椎旁肌间隙入路经伤椎单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23例腰胸椎骨折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经伤椎单节段固定治疗.患者随访3~24个月,平均(14.4±5.8)个月,摄X线片测量伤椎楔变指数、矢状位指数评价影像学效果,用Denis疼痛分级及ASIA分级评价术后腰痛情况及脊髓神经功能.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术后伤椎前缘压缩及后凸角均得到明显矫正.末次随访腰痛程度按Denis疼痛分级,P1(无痛)21例,P2(偶有微痛,不需治疗)2例.6例脊髓损伤患者脊髓神经功能由ASIA分级D级恢复至E级.结论 选择好适应证,椎旁肌间隙入路经伤椎单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及纠正后凸角,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游离腓肠肌皮瓣修复下颌面部缺损骨外露的疗效观察
    沈华军
    2013, 34(6):  697-697. 
    摘要 ( 319 )   HTML   PDF (872KB) ( 17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游离腓肠肌皮瓣修复下颌面部缺损骨外露的疗效.方法 不同原因造成的下颌面部缺损且有骨外露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2组,A组采用游离腓肠肌皮瓣进行修复,B组给予临床常用前臂游离皮瓣进行修复.随访观察术后受区血管和组织瓣成活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出院,均可以口腔进食,无明显障碍,面部外形及功能恢复基本正常,未出现面部不对称及健侧咬颌偏斜等.A组及B组均有1例因静脉炎放弃皮瓣手术,A组有1例皮瓣尖端3/5出现坏死,均记作失败,其余皮瓣均成功存活,2组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皮瓣外形恢复均良好,A组有3例、B组有1例出现面部臃肿,未作特殊处理消退,其余未见明显臃肿;皮瓣颜色与周围皮肤一致,未见色素沉着;皮瓣与周围皮肤温度差别在0.5℃内;A组皮瓣感觉恢复比较慢,平均为(8±3)个月,B组皮瓣感觉恢复平均(7±3)个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植皮区皮肤形态、颜色与周围皮肤稍有差别,B组植皮区皮肤形态、颜色与周围皮肤基本一致;植皮区温度与周围皮肤差别在0.5℃内;2组植皮区皮肤感觉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供区均为出现明显的功能障碍.结论 游离腓肠肌皮瓣对修复下颌面部缺损骨外露成功率比较高,可以恢复面部的外形及功能,满足患者对面部功能及形态的要求,且受区及植皮区的并发症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种固定治疗方法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疗效及其对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
    徐旭冬;舒建国;龚革会;钱建敏;王毅
    2013, 34(6):  699-699. 
    摘要 ( 315 )   HTML   PDF (874KB) ( 18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2种固定治疗方法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疗效及其对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分析胫骨Pilon骨折患者83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固定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切开复位内固定组(A组)和外固定加有限内固定组(B组),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及术后生存质量.结果 A组患者45例,经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优良率为66.67%;B组患者38例,经外固定加有限内固定治疗,优良率为84.21%,B组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8.89%,明显高于B组的1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8个纬度的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B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A组患者.结论 外固定加有限内固定方法对于胫骨Pilon骨折的局部损伤相对小,有利于骨折愈合和踝关节症状、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发生率相对低,术后患者生存质量高,是治疗高能量损伤致胫骨Pilon骨折的理想治疗方法.
    鲑鱼降钙素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的疗效观察
    陈小伟;余卫清;季必池;陈叶荣;潘德标;陈文江
    2013, 34(6):  702-702. 
    摘要 ( 474 )   HTML   PDF (864KB) ( 55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鲑鱼降钙素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0例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患者用鲑鱼降钙素50U 1次/d肌内注射,连续使用30d后改为服用阿仑膦酸钠70mg/周连续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量骨密度、骨代谢指标骨钙素、血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和甲状旁腺素,观察骨质疏松症腰背疼痛症状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骨密度较治疗前明显升高,骨钙素显著高于治疗前,甲状旁腺素和碱性磷酸酶二者显著减低,腰背疼痛等骨病症状减轻甚至消失.结论 鲑鱼降钙素联合阿仑膦酸钠能够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降低骨转换,并能迅速改善腰背疼痛症状,对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治疗效果显著.
    切开复位内固定及早期活动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分析
    陈永军;贾宏岭;冯浩
    2013, 34(6):  704-704. 
    摘要 ( 274 )   HTML   PDF (858KB) ( 1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早期活动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48例移位的踝关节骨折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外踝骨折采用切开复位接骨板螺钉内固定,内踝骨折采用空心拉力螺钉固定,后踝骨折关节面受累超过1/4者行空心加压螺钉固定,对伴有下胫腓韧带损伤者,以全螺纹螺钉固定下胫腓关节.术后患者即刻进行被动活动,术后早期进行非负重功能锻炼,逐渐过渡至部分负重和全部负重.术后随访患者,根据Baird-Jackson系统评定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本组48例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2~20周,平均15周.48例患者获得3~26个月随访,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平均达50°(31~68°),内翻-外翻平均达48°(42~56°).根据Baird-Jackson系统评价,优40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为95.8%.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可使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降低踝关节不稳及远期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率.
    内蒙古东部地区汉族与蒙古族育龄妇女多囊卵巢综合征亚型构成的研究
    杨晓燕;王蔼明;李蓉
    2013, 34(6):  707-707. 
    摘要 ( 307 )   HTML   PDF (876KB) ( 1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内蒙古东部地区汉族与蒙古族育龄妇女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亚型构成.方法 选择2010年8月-2011年8月流行病学调查确诊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205例,其中汉族107例,蒙古族98例,对其临床亚型的分类进行分析.结果 205例患者临床亚型中,总体的亚型构成Ⅱ型最多,其次为Ⅰ型、Ⅳ型,Ⅲ型最少见.汉族以Ⅱ型最多,依次为Ⅰ型、Ⅳ型,Ⅲ型最少.蒙古族也以Ⅱ型最多,依次为Ⅳ型、Ⅰ型,Ⅲ型也最少.汉族Ⅰ型发生率高于蒙古族(P<0.05).结论 内蒙古东部地区汉族与蒙古族育龄妇女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总体以及汉族、蒙古族亚型均以Ⅱ型为主,Ⅲ型最少见.汉族与蒙古族临床亚型构成比不同,汉族Ⅰ型发生率高于蒙古族.
    2种约束姿势对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影响
    魏月琴;郗瑞倩;李霞
    2013, 34(6):  709-709. 
    摘要 ( 354 )   HTML   PDF (869KB) ( 20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操作时的最佳约束姿势,以提高小儿静脉输液成功率,降低对患儿身体和精神的刺激.方法 将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3周岁以下儿童669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36例,采用改良的搂抱式约束方法,即斜卧式搂抱并相对固定好头肩部和四肢再进行静脉输液.对照组333例采用传统的平卧位姿势约束患儿的头部和四肢.结果 观察组在静脉穿刺一针成功率、患儿哭闹平均时间、输液血管外渗率、家长满意程度、护士满意程度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观察组采用的约束方法在静脉穿刺一针成功率、家长和护士满意程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输液血管外渗率和哭闹时间超过1min发生率低于或少于对照组,值得在护理实践工作中推广应用.
    曲安奈德球筋膜下注射治疗Vogt-小柳-原田病的临床观察
    杨世琳;郭莹;孙轶军
    2013, 34(6):  711-711. 
    摘要 ( 436 )   HTML   PDF (880KB) ( 27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曲安奈德球筋膜下注射联合全身糖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Vogt-小柳-原田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m,FFA)和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确诊的Vogt-小柳-原田病18例34眼,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例(16 眼)单纯给予糖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观察组9例(18眼)糖皮质类固醇激素联合曲安奈德球筋膜下注射治疗.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检查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眼前节检查、FFA和OCT检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后所有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对照组11眼(68.7%)的视力>0.4,观察组16眼(88.8%)视力>0.4,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有33眼(97.0%)黄斑中心凹处存在浆液性视网膜脱离,其平均高度为(578±234)μm;治疗后对照组平均高度为(263±68) μm,比治疗前平均下降54.5 %,观察组平均高度为(153±67) μm,比治疗前平均下降73.5 %.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身大剂量糖皮质类固醇激素联合曲安奈德球筋膜下注射治疗Vogt-小柳-原田病,FFA和 OCT行病情随访观察,均显示眼底病变的减轻趋势,该治疗方法有助于缩短Vogt-小柳-原田病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的治疗时间并能减少疾病的复发.
    上腭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矫治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疗效评价
    陈翚
    2013, 34(6):  713-713. 
    摘要 ( 314 )   HTML   PDF (870KB) ( 2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上腭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矫治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7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7例.观察组采用上腭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矫治,对照组采用单纯前方牵引矫治,分别于矫治前后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比较2组软硬组织的变化.结果 矫治后,观察组上下齿槽座角、腭平面与前颅底平面的交角、下颌平面角及Wit′s值的变化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与矫治前比较,矫治后2组面凸角、上唇-审美平面距明显增加,颏唇角、下唇-审美平面距明显减小(P<0.05),而观察组面凸角、上唇-审美平面距及下唇-审症状平面距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上腭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可明显改善颌骨横向发育不调及凹陷型侧貌,是治疗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理想手术方式.
    肾动脉各级血流多普勒参数反映肝硬化病程
    楼丽萍;徐晓飞;王洁;方蕾
    2013, 34(6):  716-716. 
    摘要 ( 376 )   HTML   PDF (979KB) ( 19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肾动脉血流动力学信息,了解肝硬化病情的发展.方法 选择肝硬化患者60例为肝硬化组,根据病程进展分为Ⅰ、Ⅱ、Ⅲ组.同期20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肾动脉检查,并记录血流参数.结果 随着肝硬化病情的逐渐发展,肾主动脉(main renal artery,MRA)、段动脉(segmental renal artery,SRA)、叶间动脉(interlobar renal artery,IRA)的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逐渐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MRA=41.34,PMRA=0.000;FSRA=26.41,PSRA=0.000;FIRA=71.95,PIRA=0.000);MRA、SRA、IRA的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逐渐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MRA=51.90,PMRA=0.000;FSRA=72.45,PSRA=0.000;FIRA=125.31,PIRA=0.000).血流量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66,P=0.000).结论 通过监测肝硬化进程中肾动脉血流参数,可以为临床监护病情、客观评估病情和预后提供有力证据.
    探讨两点法硬膜外麻醉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
    刘学连;刘俊杰
    2013, 34(6):  719-719. 
    摘要 ( 346 )   HTML   PDF (863KB) ( 33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两点法硬膜外麻醉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将140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和B 2组,A组采用T12~L1椎间隙头侧置管和L3~4椎间隙尾侧置管的两点法硬膜外麻醉,B组采用L2~3椎间隙头侧置管的一点法硬膜外麻醉,观察并分析对患者的影响.结果 A组优60例,良6例,差4例;B组优50例,良8例,差12例.结论 两点法硬膜外麻醉在妇科手术中具有肌肉、子宫韧带和宫颈松弛良好,术中牵拉反应少而轻,呼吸循环稳定,局麻药用药量少,维持时间长等优点,明显优于一点法硬膜外麻醉,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硬膜外复合全麻对老年开胸手术患者围术期心肌酶及肌钙蛋白的影响
    李国辉;周宇杰
    2013, 34(6):  721-721. 
    摘要 ( 301 )   HTML   PDF (880KB) ( 20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硬膜外复合全麻对老年开胸手术患者围术期心肌酶及肌钙蛋白的影响.方法 共纳入老年开胸手术患者52例,随机分为2组,A组给予单纯硬膜外麻醉措施,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复合全麻麻醉措施.于术前和术后2、24、48h检测患者的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 、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muscle B,CK-MB)及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T,cTnT)的浓度.结果 与术前相比,A组(单纯硬膜外麻醉组)术后2h的LDH及CK均明显增高,术后24h及48h的LDH、CK及cTnT亦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硬膜外合并全麻麻醉组)术后2h的LDH明显增高,术后24h的CK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组术后2h的CK、术后24h的LDH及cTnT、术后48h的LDH、CK及cTn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复合全麻对预防老年患者开胸手术术后心肌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上述本身可能存在潜在心肌损伤的患者,首选硬膜外复合全麻可以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长期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长时间吸入N2O复合七氟醚对骨髓功能的抑制作用研究
    陈江水
    2013, 34(6):  723-723. 
    摘要 ( 360 )   HTML   PDF (884KB) ( 10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氧化亚氮(N2O)复合七氟醚长时间吸入对患者术后骨髓功能抑制的影响.方法 选取需行吸入麻醉的手术患者3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在七氟醚麻醉下试验组吸入50% N2O/O2的混合气体,对照组吸入50% O2空气的混合气体.测量并比较2组术前以及术后第1、3、6、9、11天的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RET)、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mmature reticulocyte fraction,IRF)、白细胞数(white blood cell,WBC)以及血小板数(platelet,PLT).结果 2组RET均于术后第3天开始增加,第6~9天达到最大值.2组IRF于术后第3天达到最大值后呈下降趋势.2组WBC于术后第1天明显升高,此现象维持至第11天.2组PLT先下降,于第3天后缓慢上升.2组RET和IRF于术后第3天起与术前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和PLT于术后第1天起即与术前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2组的各项指标在术前与术后各时间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2O复合七氟醚长时间吸入对患者术后骨髓功能的抑制无显著影响.
    可调式髋关节置换股骨颈截骨导向器的基础研究
    郑占乐;杨磊;张英泽
    2013, 34(6):  725-725. 
    摘要 ( 278 )   HTML   PDF (1693KB) ( 29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可调式髋关节置换股骨颈截骨导向器的初步临床应用报告
    杨磊;郑占乐;张英泽
    2013, 34(6):  726-726. 
    摘要 ( 294 )   HTML   PDF (1689KB) ( 2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促红细胞生成素与肺心病患者红细胞免疫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张红侠
    2013, 34(6):  727-727. 
    摘要 ( 271 )   HTML   PDF (859KB) ( 1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颅脑损伤最佳手术时机分析
    张建辉
    2013, 34(6):  729-729. 
    摘要 ( 284 )   HTML   PDF (858KB) ( 3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健康教育对孕产妇围产期保健的影响
    胡巧云;翁增亚
    2013, 34(6):  731-731. 
    摘要 ( 300 )   HTML   PDF (859KB) ( 3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气管插管在小儿急性喉炎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廖书杰
    2013, 34(6):  733-733. 
    摘要 ( 383 )   HTML   PDF (852KB) ( 1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腹联合经会阴超声对前置胎盘的诊断价值分析
    张红梅;聂红艳;孙玉革;王利顺
    2013, 34(6):  734-734. 
    摘要 ( 304 )   HTML   PDF (877KB) ( 2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唐山市40岁以上成人脂代谢异常调查
    刘国辉;李秀荣;白波
    2013, 34(6):  736-736. 
    摘要 ( 315 )   HTML   PDF (880KB) ( 7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颅内动脉瘤计算流体力学模型的构建方法
    付凯亮;王春霞;崔慧先
    2013, 34(6):  739-739. 
    摘要 ( 280 )   HTML   PDF (863KB) ( 23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耐药性结核快速诊断的研究进展
    王明芹
    2013, 34(6):  742-742. 
    摘要 ( 321 )   HTML   PDF (864KB) ( 2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