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34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13-10-25
    论文
    儿童腰椎管内巨大室管膜瘤伴出血1例
    赵晔;李维彬;李书奎
    2013, 34(10):  0-0. 
    摘要 ( 260 )   HTML   PDF (614KB) ( 1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银屑病1例
    郑学军;冯冬梅;杨金良;罗寰;阮海玲
    2013, 34(10):  0-0. 
    摘要 ( 202 )   HTML   PDF (229KB) ( 25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巨大子宫肌瘤1例
    李岚;王丽丽
    2013, 34(10):  0-0. 
    摘要 ( 138 )   HTML   PDF (140KB) ( 20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Dieulafoy病2例
    朱莉军;武秀文
    2013, 34(10):  0-0. 
    摘要 ( 137 )   HTML   PDF (151KB) ( 10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厄贝沙坦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血浆脑钠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研究
    韩巍;韩艳丛;夏岳;戚国庆
    2013, 34(10):  1117-1117. 
    摘要 ( 229 )   HTML   PDF (764KB) ( 2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了解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药厄贝沙坦对急性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大鼠血浆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用40只雄性Wistar大鼠,10只不结扎冠状动脉列为假手术组(A组),其余30只结扎左冠状动脉主干制成心肌梗死模型后,存活的20只再随机分为对照组(B组)和厄贝沙干预组(C组)各10只.3组大鼠在14d内不同时间点取尾血检测BNP、内皮素1(entothelin-1,ET-1)及一氧化氮(nitrogen monoxide,NO)指标.结果 ①3组大鼠BNP、ET-1及NO水平在每个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B组BNP呈双峰分泌,且第1峰值高于C组;C组BNP浓度只有1个峰值;A组BNP浓度变化平坦.③C组大鼠各时间点的ET-1水平高于A组但低于B组(P<0.05).④C组大鼠各时间点的NO水平高于B组但低于A组(P<0.05).结论 ①血清BNP和ET-1的升高及NO的降低参与了AMI后病情演变过程.②大鼠AMI后血清BNP的浓度呈双峰分泌.③厄贝沙坦能改善AMI后血清BNP升高的程度,降低BNP峰值水平,同时避免BNP第2峰出现.④厄贝沙坦可以改善AMI后血管内皮功能.
    石杉碱甲对电休克模型大鼠记忆及P-ERK蛋白表达的影响
    成敬;李承晏;王高华;肖玲;舒畅
    2013, 34(10):  1121-1121. 
    摘要 ( 239 )   HTML   PDF (778KB) ( 2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石杉碱甲对电休克模型大鼠记忆和海马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hosphorylated extracellular-signal related kinase,P-ERK)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电休克对照组和电休克组,2组再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CS组、ES组)和石杉碱甲组(CH组、EH组).第1~17天行生理盐水或石杉碱甲灌胃;第8 ~ 17天给予假电痉挛刺激或电痉挛刺激;第18天水迷宫定位航线实验;然后各组大鼠再随机分成2组,其中一组大鼠处死取海马用Western-Blot法检测P-ERK蛋白表达水平,另一组大鼠于48h后行水迷宫空间位置探寻实验.结果 电休克导致大鼠显著记忆障碍,P-ERK蛋白表达水平较假电休克对照组显著下降;而石杉碱甲干预的电休克大鼠记忆保持较好,P-ERK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干预的电休克大鼠,与假电休克大鼠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石杉碱甲能减轻电休克模型大鼠记忆损害,其机制可能与海马P-ERK的表达增加有关.
    脑干梗死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变化研究
    崔泽岩;王惠凌;王德超;霍玉娥;刘斌
    2013, 34(10):  1125-1125. 
    摘要 ( 271 )   HTML   PDF (212KB) ( 1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脑干梗死患者肠黏膜屏障变化.方法 选取脑干梗死患者36例,于患病后24h、72h、1周、2周采集静脉血,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抽取外周血,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D乳酸(D-lactic acid,D-LAC)含量.结果 脑干梗死在患病后很快出现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变,在患病24h血浆D-LAC、DAO明显增高,在72h至1周达高峰,2周内无降低趋势.结论 脑干梗死患者患病后24h内即可出现黏膜屏障功能损伤,并且损害可持续2周或更长时间.
    Disc-FX经皮髓核钳夹、射频消融术与椎间盘内亚甲蓝注射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对比研究
    刘元彬;张为;申勇;丁文元;刘鹏飞;汤优
    2013, 34(10):  1128-1128. 
    摘要 ( 303 )   HTML   PDF (307KB) ( 3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Disc-FX系统经皮髓核钳夹、射频消融术与椎间盘内亚甲蓝注射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3月-2011年2月收治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4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20例,Ⅰ组行椎间盘内亚甲蓝注射术,Ⅱ组行Disc-FX系统经皮髓核钳夹、射频消融术.对2组患者术前,术后3d、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s,VAS)及末次随访时MacNab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6~27个月,平均19.3个月.随访期间未发现手术相关并发症.2组术后3d、3个月、6个月、12个月ODI和VAS与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术前、术后3d ODI及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Ⅱ组ODI和VAS较Ⅰ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isc-FX系统经皮髓核钳夹、射频消融术与椎间盘内亚甲蓝注射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均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但Disc-FX系统经皮髓核钳夹、射频消融术的近期和中期疗效与椎间盘内亚甲蓝注射术相比更加明显.
    血管化同种异体神经复合体桥接修复兔坐骨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高宏阳;韩金豹;刘新晖;沙子义;董威;张国平
    2013, 34(10):  1132-1132. 
    摘要 ( 264 )   HTML   PDF (840KB) ( 66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将经化学去细胞处理的同种异体神经复合体预血管化处理后移植修复兔长段坐骨神经缺损的可行性,以及早期血管化移植体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雪旺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联合培养后种植于经化学去细胞处理的同种异体神经段中,形成预血管化的神经复合体并将其用于修复兔坐骨神经缺损(实验组),对照组移植体中单纯种植雪旺细胞无血管内皮细胞.术后4、8、16周对2组动物行肌电图检查,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然后,手术取材,应用光镜、电镜观察坐骨神经再生和髓鞘形成情况,应用图像分析系统对髓鞘厚度以及有髓神经纤维轴突的直径、数目进行量化分析.结果 大体观察,术后4、8、16周2组动物全身及局部均未出现明显的排斥反应.无论是在足部溃疡恢复,还是在神经传导速度、再生神经纤维的数量、超微结构的恢复方面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预血管化的组织工程人工神经移植体修复兔坐骨神经缺损,能有效地促进受损神经的功能恢复.
    射频消融辅助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谢延平;刘振武;颜继英;杨朝晖;刘炳智;江丽强
    2013, 34(10):  1137-1137. 
    摘要 ( 296 )   HTML   PDF (291KB) ( 19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辅助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行RFA辅助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的32例脊柱转移瘤(研究组)和单纯行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的51例脊柱转移瘤患者(对照组).记录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于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疼痛缓解情况;并采用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和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分级评价脊髓功能;记录复发及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2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术后6个月VAS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疼痛缓解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7.50% vs82.35%,P>0.05).2组术后Frankel分级和ECOG分级平均改善1级.随访期间研究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8.13% vs 68.63%,P<0.05),但2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63% vs 13.73%,P>0.05).结论 RFA辅助椎体次全切除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复发率,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较单纯椎体次全切除术有一定优势,值得临床借鉴.
    肾上腺髓质素对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在肾肿瘤细胞中表达的影响
    王东彬;乔娜;瞿长宝;黎玮;杨书文;汪鑫
    2013, 34(10):  1141-1141. 
    摘要 ( 318 )   HTML   PDF (217KB) ( 15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DM)对肾肿瘤细胞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肾肿瘤细胞分为对照组、ADM作用组、肾上腺髓质素受体shRNA (adrenomedullin receptor shRNA,ADMR shRNA)作用组,每组又设置24、48、72h 3个时间梯度.细胞培养完成后提取细胞总蛋白,Western-Blot检测各组细胞总蛋白中eNOS的表达,观察ADM对其影响.结果 ADM作用组各时间梯度eNOS的表达均高于同时段对照组和ADMR shRNA作用组(P<0.05).结论 ADM通过其特异性受体诱导肾肿瘤细胞中eNOS表达升高.
    人工耳蜗手术中预防面神经损伤的临床研究
    李广盛;王岚;周艳玲
    2013, 34(10):  1144-1144. 
    摘要 ( 243 )   HTML   PDF (1213KB) ( 3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对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进行总结,为避免损伤面神经提供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35例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术前用128排螺旋CT 0.6mm薄层扫描患者颞骨,然后行多平面重组(multi planar reformation,MPR)及曲面重建(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CPR)重建,模拟经面神经隐窝施行的手术路径,在CT上测量面神经管垂直段与外耳道后壁、面隐窝底与面神经管的距离,并对围手术期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术后无面瘫、外耳道后壁及鼓膜损伤发生,共发生术后一过性眩晕6例,头皮血肿3例,发热(>38℃)3例,余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人工耳蜗植入术相对安全,但也有面神经损伤等并发症.规范操作标准,针对不同患者进行个性化处理,以保证手术的成功.经面神经隐窝径路的重要解剖学标志在128排螺旋CT扫描时可得到清晰显示,面神经管与周围组织的测量结果对人工耳蜗植入术可提供重要参数,有极佳的临床指导价值.
    内镜引导下口内切口单端固定治疗颧弓骨折的临床研究
    李敬东;高学舸;李培光;李晓晨
    2013, 34(10):  1148-1148. 
    摘要 ( 256 )   HTML   PDF (153KB) ( 23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内镜引导下口内切口治疗颧弓骨折单端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2例颧弓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在上颌后牙相应部位的前庭沟做小切口入路,内镜监控下确定颧弓骨折线位置后,适当调整两侧骨断端,将移位的骨折断端按解剖关系准确复位.在靠近颧骨的颧弓骨折断端行单端固定.通过手术效果、有无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调查等对此手术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52例患者手术全部60min内结束,术后切口均无感染、血肿及气肿.口内切口瘢痕隐蔽.全部患者颧部对称,颧牙槽嵴等骨折部位无骨性台阶形成,侧压颧部有极好的稳定性.结论 内镜引导下行颧弓骨折复位固定术,避免了传统方法单凭感觉复位导致断端复位不齐的弊端,并且口内切口加以单端固定,保证了复位后的稳定性及美观性,并有效减轻患者术后并发症.
    神经元移行异常MRI诊断
    刘斋;赵彦昭;何丽;王伟秀;任庆云
    2013, 34(10):  1150-1150. 
    摘要 ( 287 )   HTML   PDF (866KB) ( 76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总结神经元移行异常的MRI特征,以提高对其MRI影像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神经元移行异常患者的临床及MRI表现,总结MRI影像特征.结果 90例患者中,脑裂畸形18例,灰质异位32例,多微脑回畸形20例,巨脑回畸形15例,无脑回畸形3例,半侧巨脑症2例.脑裂畸形表现为大脑半球的横行裂隙,裂隙边缘衬有灰质信号.灰质异位表现为室管膜下及白质内结节状、团块状或带状病灶,在所有序列上都与正常脑灰质信号相同.多微脑回畸形表现为脑回增多、细小而浅,相邻蛛网膜下腔增宽.巨脑回畸形表现为脑回体积增大、皮质增厚、白质变薄.无脑回畸形表现为脑表面平滑,脑回脑沟消失,皮质增厚,白质变薄.半侧巨脑症表现为患侧大脑半球体积增大而对侧大脑半球体积缩小,患侧皮层发育不良.结论 MRI是诊断神经元移行异常的最佳影像学方法.
    鞘内注射补体调节蛋白衰变加速因子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
    王金保;张在旺;王琪;程建征
    2013, 34(10):  1154-1154. 
    摘要 ( 310 )   HTML   PDF (769KB) ( 19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鞘内注射补体调节蛋白衰变加速因子(decay accelerating factor,DAF)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P)的影响,探索其在NP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体质量200~250g,选取鞘内置管成功的大鼠3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n=10),即假手术组、CCI组和DAF组.后2组采用慢性坐骨神经损伤法制作动物模型,假手术组分离大鼠坐骨神经干后逐层缝合.DAF组于术前1d开始鞘内注射DAF溶液20μL,1次/d,连续7d,假手术组和CCI组在相同时间点鞘内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于术前,术后1、3、7d,用热刺激和机械刺激法测定大鼠的痛阈值变化.术后7d处死大鼠,取L4~6段脊髓背角,用Western-Blot测定其DAF蛋白含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CCI组和DAF组大鼠术后1、3、7d热痛阈值和机械痛阈值降低(P<0.05);与CCI组相比,DAF组大鼠术后3、7d热痛阈值和机械痛阈值升高(P<0.05).Western-Blot 检测显示,CCI组大鼠脊髓背角DAF表达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与CCI组相比,DAF组大鼠脊髓背角DAF表达上调(P <0.05).结论 鞘内注射DAF可抑制大鼠NPP的痛觉过敏,脊髓背角DAF的表达变化与NPP形成有关.
    氟比洛芬酯联合盐酸曲马多片剂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镇痛的疗效
    马建新;刘日;王欣;董江涛
    2013, 34(10):  1158-1158. 
    摘要 ( 484 )   HTML   PDF (215KB) ( 7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采取氟比洛芬酯联合曲马多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将48例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24例.试验组(A组)术前晚给予盐酸曲马多片剂0.1mg口服,术后回房即开始应用氟比洛芬酯50g,8h后给予盐酸曲马多片剂0.1mg;对照组(B组)输注生理盐水+安慰剂.患者术中均采用全身麻醉,术后不应用镇痛泵自控镇痛.比较2组术后不同时间点膝关节静息痛和活动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VAS)、不良反应发生率、屈膝90°的时间、膝关节活动度.结果 ①试验组术后12、24、48、72h静息痛及术后24、48、72h活动痛VA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第2天内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术后屈膝达到90°的时间试验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术后3、6个月膝关节运动范围数值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氟比洛芬酯联合盐酸曲马多片剂能减轻术后早期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并对患肢远期恢复有益处.
    基于B/S模式的智能细菌耐药监测管理系统
    刘晓雷;赵建宏;强翠欣;李志荣;时东彦;宋淑然
    2013, 34(10):  1161-1161. 
    摘要 ( 253 )   HTML   PDF (332KB) ( 2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开发与建立基于B/S (Browser/Server)模式的区域性细菌耐药网管理系统.方法 由医学检验专业人员应用最新的Ajax、C#(C sharp)、独立冗余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RAID)等信息技术,面向区域性细菌耐药监测工作独立开发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结果 成功建立了智能化的细菌耐药网管理系统,该系统操作简易、数据传输可靠、运行速度快,完成了实时在线统计、展示结果、分地区汇总、直观比较、自动审核与报警等功能.配合中心及时的菌种复核,实现了跨平台、高保密性、智能化、数据挖掘及可与各高校数据库对接等特点.结论 基于B/S模式的智能细菌耐药管理系统有利于及时准确掌握区域内细菌耐药状况,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督和管理,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
    石家庄市2014例职业人群健康体检结果分析及预防干预
    周琰;杨燕;李贵连;李宝全;邢文晓;秦光艳
    2013, 34(10):  1165-1165. 
    摘要 ( 292 )   HTML   PDF (286KB) ( 3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各系统职工总体健康状况及疾病谱,增强其自我保健意识,为健康干预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1-2012年在石家庄市中心医院检验科健康体检的2014例职工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结果 2014例健康体检者中,查出异常者1391例(69.1%);共检出28种异常症状或实验室指标,发生率居前5位的分别是高血脂、脂肪肝、慢性结膜炎、高血压、慢性咽炎.男性检出率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群体患病率有所不同,5种疾病的不同职业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活方式性疾病与当代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可能是影响现代群体健康的主要因素.应加强职工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积极应对环境污染,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乳酸左氧氟沙星胃漂浮缓释片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陈晶;王乐;薛娜;边虹铮;杨欣
    2013, 34(10):  1169-1169. 
    摘要 ( 336 )   HTML   PDF (1225KB) ( 50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制备乳酸左氧氟沙星胃漂浮缓释片,考察其漂浮性和体外释放行为.方法 以湿法制粒压片法制备乳酸左氧氟沙星胃漂浮缓释片,分别考察处方中各辅料对制剂漂浮性和体外释放行为的影响.结果 处方中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ypromellose cellulose,HPMC)黏度规格、用量及十八醇、碳酸氢钠用量对制剂的漂浮性或体外释放行为均有影响,处方中HPMC K100M用量为l00mg/片、十八醇用量为40mg/片、碳酸氢钠用量为40mg/片时其漂浮性能和释放行为较好.结论 本制剂具有良好的胃漂浮和缓释效果,且工艺稳定性好.
    冠状动脉病变性质及程度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关系研究
    魏淑岩;胡文宇
    2013, 34(10):  1172-1172. 
    摘要 ( 227 )   HTML   PDF (226KB) ( 2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探讨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121例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和心脏超声检查,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均≥50%.根据临床诊断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和心绞痛组,并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组(主干病变按双支病变入组,如合并右冠状动脉病变按三支病变入组),比较各组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eft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心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舒张早期充盈峰的最大充盈速度(E峰)、舒张晚期充盈峰的最大峰值速度(A峰)及E/A比值.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较心绞痛组明显,单支病变组左心室舒张指标(LAD、LVEDD、LVESD)与双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患糖尿病临床医务人员对糖尿病教育的认知及依从性的分析
    刘月芹;侯晓娟;赵钦;李永咏;张瑞;王富军
    2013, 34(10):  1175-1175. 
    摘要 ( 272 )   HTML   PDF (247KB) ( 40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患有糖尿病的临床医务人员对糖尿病教育的认知及依从性.方法 选择河北省三所三级甲等医院患有糖尿病的临床医务工作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利用自制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患有糖尿病的临床医务人员对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掌握较好,但对于糖尿病的基本技能掌握较差,对健康教育的认知存在很多误区,遵医行为较差.结论 健康教育是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糖尿病专职教育人员不应因为患者为医务工作者而放弃教育指导,应对患者进行糖尿病基本技能薄弱点与日常不正确行为进行评估,为患者设立有针对性、个体化的教育目标,以期达到改变患者不良行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治疗效果及病情观察
    张金荣;瓮杰慧;胡军;马丽红;朱莉
    2013, 34(10):  1177-1177. 
    摘要 ( 272 )   HTML   PDF (231KB) ( 19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的作用.方法 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治疗组于伤后24~48h留置鼻胃管并开始鼻饲能全力;对照组于受伤24~48h后先给予静脉营养,1周后改为胃肠内营养.治疗2周后分别测定2组患者血生化指标,记录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后,治疗组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总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消化道溃疡出血、腹泻及电解质失衡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对于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有助于增强患者体力,并能促进神经系统损伤的恢复.
    腹腔镜结合快速康复外科在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
    王炬;边浩鹏;苏玉国;郭华;李志玲;朱明
    2013, 34(10):  1179-1179. 
    摘要 ( 251 )   HTML   PDF (338KB) ( 2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合快速康复外科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收治的粘连肠梗阻患者394例随机分为2组,腹腔镜组199例,开腹手术组195例,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开腹手术组.结论 腹腔镜联合快速康复外科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创伤小,恢复快,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同时可以减少粘连性肠梗阻的再次发生,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值得推广.
    KLF5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及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
    王文韬;刘凯军;魏娉
    2013, 34(10):  1183-1183. 
    摘要 ( 286 )   HTML   PDF (293KB) ( 2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检测转录调控因子(Krüppel-like factors 5,KLF5)蛋白、金属基质蛋白酶2(metalloproteincoe,MMP2)、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 of matrixmetalloproteinase-1,TIMP-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KLF5蛋白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48例结肠癌组织及30例癌旁组织中KLF5、MMP-2、MMP-9、TIMP-1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关系;记录结肠癌各项临床病理资料,分析KLF5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结肠癌组织中KLF5、MMP-2、MMP-9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TIMP-I在癌旁组织中表达强于原发肿瘤组织(P<0.05).KLF5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肠癌肿瘤组织中KLF5与MMP-2、KLF5与MMP-9、MMP-2与MMP-9之间表达均存在正相关关系(rs=0.387、0.447、0.519,P<0.05),MMP-9与TIMP-1表达存在负相关关系(rs=-0.322,P<0.05);KLF5与TIMP-1之间、MMP-2与TIMP-1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rs=0.218、0.261,P>0.05).结论 结肠癌组织中KLF5蛋白表达上调,该蛋白与部分临床病理特征有关,其机制与KLF5蛋白可能调节MMP-2、MMP-9而促进肿瘤侵袭转移有关.
    AEG-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肿瘤多药耐药性的关系
    刘凯军;王文韬;魏娉
    2013, 34(10):  1186-1186. 
    摘要 ( 282 )   HTML   PDF (223KB) ( 17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检测星形细胞上调基因1(astrocyteelevatedgene-1,AEG-1)的表达强度与胃癌细胞体外化疗药敏性的关系,并分析AEG-1可能参与胃癌多药耐药性的机制.方法 取58例胃癌患者的组织标本,一份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four 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检测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顺铂(cisplatin,DDP)、紫杉醇(taxol,PTX)、表阿霉素(epirubicin,eADM)、奥沙利铂(oxaliplatin,L-OHP)的体外敏感性;另一份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多药耐药相关基因AEG-1与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lutathione-S-transferase-π,GST-π)、生存素(Survivin)、Bcl-2的蛋白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中AEG-1阳性表达率为81.03% (47/58),强表达率为55.17%(32/58);AEG-1强表达组对5-FU、DDP、L-OHP具有更强的耐药性(P<0.05),而PIX、eADM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AEG-1与P-gp、AEG-1与Survivin具有正相关性(r=0.305、0.413,P<0.05),AEG-1与GST-π、Bcl-2表达无明显相关关系(rs=0.225、0.138,P>0.05).结论 AEG-1与胃癌的MDR有关,其机制可能在于AEG-1能调节P-gp、Survivin的表达.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
    张远成;王玲;韩立民;王照平;冯志永;何嘉;杨亚军
    2013, 34(10):  1189-1189. 
    摘要 ( 274 )   HTML   PDF (701KB) ( 37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在有限切开辅助复位下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手术技巧和疗效.方法 2006年6月-2011年6月,对48例股骨远端粉碎骨折患者(A3、C型),采用前方的髌旁切口入路,有限切开精确复位关节面后经皮肌肉隧道插入锁定钢板固定,合理应用锁定螺钉和普通皮质骨螺钉,术后进行有计划的康复锻炼.结果 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7.2周,浅表感染2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无内固定物断裂骨折再移位者.按Kotmert股骨远端功能评价法,优27例,良17例,可4例,优良率91.7%.结论 锁定钢板经前方的髌旁切口入路,有限切开复位插板固定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提供了稳定的固定,骨及软组织血运干扰小,骨折愈合率高,是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首选治疗手段;骨折良好的间接复位及按照锁定钢板固定原则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双钢板与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成人肘内翻的疗效比较
    程安源;索文军;张妍;索文丽;刘杰
    2013, 34(10):  1191-1191. 
    摘要 ( 370 )   HTML   PDF (232KB) ( 29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应用双钢板与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成人肘内翻对术后肘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回顾性分析比较9例双钢板内固定与12例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成人肘内翻的疗效及对肘关节功能的影响.结果 21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截骨处均完全愈合.双钢板内固定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83~100分,平均(96.2±2.1)分;克氏针内固定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67 ~81分,平均(71.2±1.8)分.术后均矫形满意,双钢板内固定组在肘功能恢复上明显优于克氏针内固定组(t=29.345,P<0.01).结论 应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肘内翻在术后肘功能恢复上比克氏针内固定具有明显优越性.
    断指再植骨折内固定方法探讨
    马秀军;乔刚;李幕刚;段宏波;蒋峰
    2013, 34(10):  1193-1193. 
    摘要 ( 279 )   HTML   PDF (703KB) ( 29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克氏针及钢丝套圈型固定在断指再植骨折内固定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2005年10月-2012年10月,应用1枚克氏针及两钢丝套圈型固定对112例断指再植进行治疗,其中76例为近节指骨处离断,36例为中节指骨处离断.结果 术后所有再植断指均存活,无骨折再移位或松动,术后6~8周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随访1~12个月,平均7个月.结论 克氏针及钢丝套圈型固定能有效地固定断指骨折,并在术后3周进行功能锻炼,是一种实用而可取的方法,值得推广.
    物理疗法配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观察
    支立英;赵海军;张月棉
    2013, 34(10):  1195-1195. 
    摘要 ( 334 )   HTML   PDF (240KB) ( 2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物理方法配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评价治疗效果,期望寻找新的、能够缩短疗程、见效更快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2009年6月-2012年6月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医院乳腺科门诊就诊的乳腺增生患者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每组50例,分别给予物理方法配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单纯物理方法治疗和单纯桂枝茯苓胶囊治疗,通过3个月治疗,动态观察对比各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在减轻疼痛、缩小肿块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物理方法配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疗效肯定,较单纯物理方法和单纯桂枝茯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效果更好,更有优势,起效更快.
    宫腔粘连术后球囊子宫支架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陈云燕;吴晓云;周媛萍;夏莉花
    2013, 34(10):  1198-1198. 
    摘要 ( 870 )   HTML   PDF (152KB) ( 18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球囊子宫支架预防宫腔镜术后宫腔粘连复发的效果.方法 对宫腔镜确诊的78例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术后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n=36)放置节育器,3个月后取出;试验组(n=42)则放置球囊子宫支架,1周后取出.术后2组均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及补佳乐配伍黄体酮人工周期治疗.结果 术后1、3、12个月随访,术后3个月复查宫腔镜,试验组有效率90.5%,对照组有效率72.2%,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宫腔镜粘连分解术后使用宫腔内放置球囊子宫支架较使用节育环治疗效果更显著.
    圆锥动脉干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价值
    张越;郝晓一
    2013, 34(10):  1200-1200. 
    摘要 ( 305 )   HTML   PDF (609KB) ( 3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圆锥动脉干畸形产前超声诊断方法,分析产前超声诊断圆锥动脉干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2012年36例胎儿圆锥动脉干畸形头侧偏转法和三阶段分析法检查的超声资料,总结产前诊断圆锥动脉于畸形的方法,探讨产前诊断圆锥动脉干畸形的价值.结果 法洛四联症12例,肺动脉闭锁7例,永存动脉干3例,大动脉转位5例,右心室双出口9例.结论 单一的四腔心切面较难发现圆锥动脉干畸形,双流出道切面及三血管-气管切面可提高其诊断率,对于部分大血管发育不良的病例,应用心脏三阶段分析法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率.产前超声诊断圆锥动脉干畸形,观察其心室及大动脉发育,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乳腺癌早期诊断的最佳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钼靶X线
    徐秀红;蒋春兰;薛爱珍
    2013, 34(10):  1202-1202. 
    摘要 ( 378 )   HTML   PDF (628KB) ( 38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钼靶X线摄影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07年8月-2012年5月早期乳腺癌(TNM分期1期,直径≤2cm)患者33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钼靶X线检查,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33例乳腺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正确26例,诊断准确率78.79%,对局部血管及血流异常的显示率为90.91%;显示钙化4例,钙化显示率为12.12%.钼靶X线诊断正确28例,诊断准确率84.85%,对局部血管及血流异常的显示率为30.30%;显示钙化22例,钙化显示率为66.67%.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乳腺癌局部血管及血流异常的显示率明显高于钼靶X线,钼靶X线对微小钙化显示率明显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两者在诊断中各有优势,联合应用对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乳腺癌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的临床观察
    丁利刚;王胜军;李颖;凌丽;姜山;孙迪
    2013, 34(10):  1204-1204. 
    摘要 ( 367 )   HTML   PDF (156KB) ( 2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应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8月-2012年8月腹腔镜择期手术患者70例,其中妇科手术42例,普外科手术28例,ASA分级1、2级.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在气管插管后给予氟比洛芬酯静脉滴注,对照组在手术结束时给予氟比洛芬酯静脉滴注,对比2组的镇痛效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疼痛感觉情况,同时记录麻醉时间、麻醉苏醒时间、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术后4、8、12、24h VA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麻醉时间、麻醉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镇痛加用哌替啶治疗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应用于腹腔镜术后镇痛,可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降低阿片药用量,对麻醉恢复不造成影响.
    喷他佐辛超前镇痛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后舒芬太尼自控镇痛效果的影响
    李栓起;马晓静;王春平;杨运亮;丁娜;宋铁鹰
    2013, 34(10):  1206-1206. 
    摘要 ( 335 )   HTML   PDF (225KB) ( 27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喷他佐辛超前镇痛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后舒芬太尼自控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6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40~64岁,体质量50~70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手术结束前30min肌内注射喷他佐辛30mg.观察组和对照组均采用舒芬太尼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舒芬太尼100μg+昂丹司琼8mg+生理盐水100mL,持续输注速度为2mL/h,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量为0.5mL,锁定时间为15min.观察2组患者术后4、8、12、24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镇静程度评分(Ramsay评分),术后24h内PCA总次数和PCA有效次数、舒芬太尼累积消耗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4、8、12、24h的VAS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4h PCA总次数和PCA有效次数均减少(P<0.05),24h舒芬太尼累计消耗量少(P<0.05),Ramsay评分升高(P<0.05).观察组术后头晕嗜睡、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喷他佐辛超前镇痛效果好,可减少术后自控镇痛舒芬太尼的用药量及不良反应.
    亚甲蓝复合液注射治疗面肌痉挛61例临床观察
    赵龙辉
    2013, 34(10):  1208-1208. 
    摘要 ( 399 )   HTML   PDF (232KB) ( 30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亚甲蓝复合液多点重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采用低浓度亚甲蓝复合液局部多点重复注射治疗偏侧面肌痉挛61例,观察疗效,评价其安全性.结果 完全缓解38例(62.3%),明显缓解20例(32.8%),部分缓解3例(4.9%),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疗效可持续3~6个月以上,复发者重复注射治疗依然有效.结论 局部多点重复注射亚甲蓝复合液治疗面肌痉挛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呼吸道标本培养出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意义
    白现英;马芳;孙鑫晔
    2013, 34(10):  1210-1210. 
    摘要 ( 257 )   HTML   PDF (219KB) ( 45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研究呼吸道标本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所需呼吸道标本接种培养的同时涂片染色镜检,及时与临床沟通了解患者相关资料,判断该菌为定植菌或致病菌.结果 分离出100株铜绿假单胞菌,致病菌71株,定植菌29株.结论 临床用药前一定要对标本涂片、培养及患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治疗真正的致病菌.
    北京市门头沟区农村居民颈动脉粥样硬化流行病学调查
    周桂荣;刘爱萍
    2013, 34(10):  1212-1212. 
    摘要 ( 274 )   HTML   PDF (305KB) ( 2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北京市门头沟区农村居民中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流行情况.方法 2010年5月-2012年10月,整群抽取门头沟区6个乡镇年龄在45岁以上农村居民3 276例为研究对象,对符合入选标准者进行一般项目和脑卒中常见危险因素现况调查,筛出脑卒中高危人群2216例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并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脑卒中高危人群中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检出率48.7%,斑块检出率58.1%;狭窄检出率6.8%.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与年龄呈正相关.
    股骨内外髁切线位X线投照临床意义的初步研究
    郑占乐;杨磊;于昆仑;张英泽
    2013, 34(10):  1215-1215. 
    摘要 ( 273 )   HTML   PDF (682KB) ( 3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髋关节置换等长标准测量尺的研制与应用方法
    郑占乐;杨磊;陈伟;张英泽
    2013, 34(10):  1216-1216. 
    摘要 ( 273 )   HTML   PDF (612KB) ( 2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轻量级补片在复发性股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应用
    杨淑平;张久新
    2013, 34(10):  1218-1218. 
    摘要 ( 293 )   HTML   PDF (243KB) ( 3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老年性骨折相关性研究
    徐彦霞;刘桂秀;刘月暂;徐辉
    2013, 34(10):  1220-1220. 
    摘要 ( 244 )   HTML   PDF (139KB) ( 15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60例白塞病患者的护理
    张文新
    2013, 34(10):  1221-1221. 
    摘要 ( 277 )   HTML   PDF (233KB) ( 1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优质护理服务在内分泌科病房中的应用
    董丽英
    2013, 34(10):  1223-1223. 
    摘要 ( 276 )   HTML   PDF (225KB) ( 20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价
    徐敏;赵正平
    2013, 34(10):  1225-1225. 
    摘要 ( 262 )   HTML   PDF (158KB) ( 32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鼻内镜术后患者食欲下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赵艳丽;杨香芝;王春梅
    2013, 34(10):  1229-1229. 
    摘要 ( 349 )   HTML   PDF (236KB) ( 3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肌源性干细胞的特性和应用研究进展
    黄官礼
    2013, 34(10):  1231-1231. 
    摘要 ( 302 )   HTML   PDF (325KB) ( 35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Kummell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戴益科
    2013, 34(10):  1234-1234. 
    摘要 ( 1169 )   HTML   PDF (242KB) ( 31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肩关节前方不稳的研究进展
    张鹏;张进
    2013, 34(10):  1237-1237. 
    摘要 ( 277 )   HTML   PDF (342KB) ( 5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