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2年 第33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2-04-25
    论文
    原发子宫内膜小细胞癌2例
    牛书怀;樊晓妹;宋藏珠;李魁秀;房朝辉;刘红
    2012, 33(4):  0-0. 
    摘要 ( 256 )   HTML   PDF (1014KB) ( 20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信息动态
    2012, 33(4):  0-0. 
    摘要 ( 59 )   HTML   PDF (767KB) ( 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童创伤性半骨盆离断伤救治成功1例
    杜顺杰;吴希瑞;张弢;刘月驹;吴天昊
    2012, 33(4):  0-0. 
    摘要 ( 246 )   HTML   PDF (1019KB) ( 4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发区早期食管癌蛋白指纹图谱模型的建立及其筛查价值
    于卫芳;牛巍巍;李超;张立玮;王士杰
    2012, 33(4):  373-373. 
    摘要 ( 265 )   HTML   PDF (1726KB) ( 1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高发区早期、进展期食管癌的蛋白指纹图谱模型并探究筛查价值.方法 使用飞行质谱技术检测高发区内镜筛查的38例正常对照、15例早期食管癌和36例进展期食管癌患者的血清蛋白质谱,支持向量机分别建立蛋白指纹图谱模型,留一法交叉验证判别效果.结果 区分早期食管癌和正常对照的蛋白指纹图谱模型特异性为81.58%,敏感性为80.00%;区分进展期食管癌和正常对照的模型特异性为89.47%,敏感性为83 33%;区分早期食管癌和进展期食管癌的模型特异性为73.33%,敏感性为91.67%.质荷比峰4 291、4 392、4 823、4 975、5 644、5 665、5 932、8 473、8 776、8 910Da的表达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3个蛋白指纹图谱模型的建立,为筛查高发区早期食管癌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构建模型的质荷比峰可能是早期食管癌的潜在生物学标记物.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致伤口出血2例
    王雅辉;吴春生;彭阿钦;张学斌;宋朝晖
    2012, 33(4):  378-378. 
    摘要 ( 322 )   HTML   PDF (768KB) ( 3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血压患者血压、心率变异性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
    李倩;蔡世洁;王艾红;姜芳;李文静;杨慧君
    2012, 33(4):  379-379. 
    摘要 ( 325 )   HTML   PDF (800KB) ( 2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心率变异性与微量白蛋白尿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高血压患者86例及健康人 42例进行动态血压、动态心电图监测及尿微量白蛋白测定.结果 两高血压组与B组比较,其不同时段平均收缩压、24h收缩压标准差及日间收缩压标准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A2组不同时段平均收缩压及24h收缩压标准差显著高于A1组及B组.两高血压组与B组比较,心率变异性降低;A2组减低程度明显高于A1组及B组.结论 高血压患者存在机体自主神经功能受损,而合并有微量白蛋白尿者可加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氯吡格雷在高龄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长期应用及安全性研究
    刘华容
    2012, 33(4):  383-383. 
    摘要 ( 305 )   HTML   PDF (793KB) ( 24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高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长期应用氯吡格雷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7年9月-2010年2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高龄冠心病患者(≥60岁)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2组PCI术后均常规口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6个月,之后观察组继续服用2种药物,而对照组仅服用阿司匹林,治疗6个月.PCI术后随访12个月,主要观察不良心脏事件、支架内血栓及出血情况.结果 2组患者PCI术后均随访12个月,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支架内血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出血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龄患者PCI术后长期应用氯吡格雷,能减少PCI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且不会增加出血的危险.
    老年肥胖者脂肪组织内脂素基因的表达及其相关因素
    蒋蓝英;赵凯;付仲颖;董斌;孙文丽;何炳荣
    2012, 33(4):  386-386. 
    摘要 ( 317 )   HTML   PDF (815KB) ( 15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老年肥胖患者腹部网膜及皮下脂肪组织内脂素mRNA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根据体质量指数不同,将择期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40例分为肥胖组20例,对照组2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内脂素mRNA的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内脂素浓度,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of assessment for insulin resistant index,HOMA-IR),并分析内脂素与人体测量指标和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①2组网膜脂肪组织内脂素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皮下脂肪组织内脂素mRNA的表达量(P<0.05),肥胖组网膜脂肪组织内脂素mRNA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而2组皮下脂肪组织内脂素mRNA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肥胖组血浆内脂素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③合并2组数据,网膜脂肪组织内脂素mRNA的表达水平与腰臀比、空腹胰岛素、HOMA-IR呈正相关(r=0.264、0.108、0 173,P<0.05),而皮下脂肪组织未发现任何相关性因素(r=0.099,P>0.05);血浆内脂素浓度与总胆固醇呈正相关(r=0.257,P<0 05),且与网膜脂肪组织内脂素mRNA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267,P<0.05);④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空腹胰岛素是血浆内脂素浓度和网膜脂肪组织内脂素mRNA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内脂素mRNA主要在内脏脂肪组织中表达,可能与肥胖、胰岛素抵抗有关.
    线粒体D-loop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发病年龄关系的研究
    范海燕;李胜棉;张瑞星;杨华;郭占军;高咏梅
    2012, 33(4):  391-391. 
    摘要 ( 343 )   HTML   PDF (1036KB) ( 9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线粒体D-loop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发病年龄关系.方法 2003-2005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完成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线粒体D-loop区测序55例,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患者发病年龄的关系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组间比较使用Log-rank检验.结果 经Log-rank检验,单核苷酸多态位点16266C/T基因型与发病年龄有关,多态位点16266T基因型患者发病早于16266C基因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线粒体DNA D-loop区基因多态性位点可作为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发病年龄的预测标记,同时线粒体D-loop区多态性位点有助于识别早发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
    头孢呋辛联合硝酸甘油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临床应用研究
    张富
    2012, 33(4):  394-394. 
    摘要 ( 398 )   HTML   PDF (790KB) ( 2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头孢呋辛联合硝酸甘油预防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eatography,ERCP)术后胰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5年12月-2010年12月拟行ERCP检查的胆总管结石患者46例,单盲抽样法分为试验组34例,分别于术中、术后加用头孢呋辛和硝酸甘油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对照组12例,不给予任何药物预防.结果 术后24h,试验组胰腺炎发生率(2.9%)及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5.8%)比对照组(33.3%及41.7%)显著降低(P<0.05).对照显示,术前试验组血清淀粉酶值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而术后6h及术后24h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 05).试验组患者共发生不良反应1例,发生率为2.9%,与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呋辛联合硝酸甘油应用于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
    索文军
    2012, 33(4):  397-397. 
    摘要 ( 276 )   HTML   PDF (781KB) ( 21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保留肋间臂神经(intercostobrachial nerve,ICBN)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91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上臂内侧及腋窝部皮肤感觉功能及肿瘤局部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53例中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正常49例(92.5%),感觉障碍4例(7.5%),而对照组均有感觉障碍(1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12,P<0.01).随访1年,91例均无肿瘤局部复发.结论 乳腺癌腋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ICBN是可行的,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对机体应激及内脏蛋白的影响
    陈欣;吕振晔
    2012, 33(4):  399-399. 
    摘要 ( 231 )   HTML   PDF (798KB) ( 1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对机体应激及内脏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9月-2011年9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132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治疗组(62例)与对照组(70例),治疗组采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采用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对比2组患者在术前,术后第1、3、5天血浆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丙二醛(malondialehyde,MDA)和超氧歧化物(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含量高低.结果 2组患者术后1d内的CRP、IL-6、TNF-α均明显高于术前,但对照组术后上述指标始终高于治疗组平均水平,治疗组于第5天时上述指标水平恢复正常;治疗组术后MDA低于对照组,SOD高于对照组,于第5天时2组患者的MDA、SOD均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 腹腔镜手术根治直肠癌效果好、创伤小、术后炎症反应轻,且机体氧化应激反应较开腹直肠癌手术低、恢复快.
    Krackow缝合法修复闭合性跟腱断裂
    田晓晨;王鹏程;杨勇
    2012, 33(4):  402-402. 
    摘要 ( 668 )   HTML   PDF (800KB) ( 2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Krackow缝合法治疗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效果.方法 回顾2008年1月-2011年12月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患者25例,按采用的手术缝合方法不同分为Krackow法组及Bunnell法组,术中使用抗菌薇乔线缝合跟腱断端,术后给予石膏外固定,逐渐功能锻练,随访2组的术后并发症、功能恢复情况及患者对术后恢复的满意程度.结果 2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采用 Arn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对2组种手术术后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总优良率为96.2%,Krackow法组优良率100.0%,Bunnell法组优良率92.3%,2组术后早期(4个月)功能恢复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患者术后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Krackow法修复闭合性跟腱断裂,利于跟腱早期功能恢复,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患者满意率高.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脊柱骨折的临床分析
    郭宇松;靳晓波;高学峰;赵昌平;李增炎
    2012, 33(4):  406-406. 
    摘要 ( 312 )   HTML   PDF (955KB) ( 34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脊柱骨折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选择2003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脊柱骨折的患者18例.其中行手术治疗11例,非手术治疗7例.结果 除1例颈椎骨折患者因呼吸衰竭死亡外,其余17例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0个月.1例L4~5骨折患者术后7个月复查骨折未愈合,经再次手术,后路椎弓根钉更换,前路切开植骨融合,术后骨折愈合.非手术患者脊柱活动范围及后凸畸形程度等较入院前无加重.X线片显示椎体骨折愈合好,手术患者内固定物亦无松动和断裂现象.16例脊髓损伤患者中,10例1年后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脊柱骨折患者因病情特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处理.定期复查,密切关注骨折愈合情况及神经恢复情况,进行合理的功能锻炼,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手法整复胸腰椎后关节紊乱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马永健;王强;张丽娜
    2012, 33(4):  409-409. 
    摘要 ( 341 )   HTML   PDF (790KB) ( 26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手法整复胸腰椎后关节紊乱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1,IL-1)含量的影响.方法 患者12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手法整复胸腰椎后关节紊乱治疗和精氨酸布洛芬颗粒+乙哌立松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清IL-1含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在降低血清IL-1含量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腰椎后关节紊乱是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一个重要病理改变,手法整复胸腰椎后关节紊乱在临床取得良好疗效且作用持久.
    新生儿泪囊炎的综合治疗及Ritleng泪道插管术的时机选择
    封秀蓉;韩立坡;王凤仙;王争;刘秀平
    2012, 33(4):  412-412. 
    摘要 ( 332 )   HTML   PDF (797KB) ( 2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新生儿泪囊炎的综合治疗效果及Ritleng泪道插管的时机.方法 新生儿泪囊炎168例202眼,依据年龄及轻重程度分别采用泪囊区按摩、泪道冲洗、加压泪道冲洗等方法,无效者行泪道探通术或泪道插管术,观察治疗效果,选择插管时机.结果 经按摩通畅18例22眼,泪道冲洗、加压泪道冲洗治愈82例108眼,泪道探通1次治愈34例36眼,泪道探通2次治愈5例6眼,经探通3次治愈2例2眼,探通无效(3次均未探通)1例1眼,经多次探通后泪道再次堵塞或狭窄者26例27眼,对此类患眼行Ritleng泪道插管术,治愈25例26眼,好转1例1眼,总治愈率99.01%.结论 新生儿泪囊炎应及早诊治,对泪囊区按摩、泪道冲洗、加压泪道冲洗无效的患儿,可在出生2个月后行泪道探通术;对探通后泪道反复堵塞或狭窄,以及探通后多次冲洗泪道黏液脓性分泌物较多者,5月龄后行泪道插管术,治愈率明显提高.
    早期视力干预对幼儿园儿童视力的影响
    应秀清
    2012, 33(4):  416-416. 
    摘要 ( 251 )   HTML   PDF (790KB) ( 19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早期视力干预对幼儿园儿童视力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辖区内2所幼儿园儿童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23例儿童实行早期视力干预,对照组495例儿童不采取干预措施.1年后观察2组儿童视力变化.结果 干预前2组各年龄段儿童的视力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3~4岁、>4~5岁及>5~6岁儿童的视力异常率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1),而对照组均无明显变化(P>0.05);且观察组各年龄段儿童的视力异常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早期视力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幼儿园儿童的视力异常率,值得推广应用.
    根尖外科手术去除根管内折断器械的临床观察
    张朝辉;詹颖;杨捷;胡玉柱
    2012, 33(4):  419-419. 
    摘要 ( 346 )   HTML   PDF (776KB) ( 3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根管内折断器械的外科去除方法.方法 对33例根管内器械折断的病例,用常规方法不能取出的,应用根尖外科手术的方法,去除断针并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应用根尖外科手术成功去除根管内折断器械31例,成功率为93.9%.结论 根尖外科手术可作为复杂的根管内折断器械的去除方法,提高患牙的保存率.
    氨溴索对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组织损伤NF-κB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马玉腾;刘建辉;苏建玲;郭宪立;高恒波;姚冬奇
    2012, 33(4):  421-421. 
    摘要 ( 258 )   HTML   PDF (1233KB) ( 2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氨溴索(ambroxol,AT)对百草枯(paraquat,PQ)中毒大鼠急性肺损伤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PMN)凋亡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108只大鼠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组)、AT对照组(AT组)、急性肺损伤组(PQ组)和急性肺损伤+AT干预组(PQ+AT组).取肺组织HE染色来评价肺组织损伤情况;ELISA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水平;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PMN的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p65表达; Western Blot分析定量检测PMN中胞浆蛋白IκBα的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PMN凋亡率.结果 C组和AT组大鼠的肺组织结构基本完整;PQ组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增多;肺组织损伤程度加重.PQ+AT组肺组织损伤程度较轻.PQ组血清IL-8水平较C组显著增加(P<0.01),PQ+AT组较PQ组降低,较C、AT组高(P<0.01).PQ中毒能够引起BALF中PMN的NF-κB亚基p65核易位和PMN胞浆蛋白IκBα的降解,AT对此具有抑制作用.PQ组3d时PMN的凋亡率最低,PQ+AT组相应时间点与PQ组相应时间点相比凋亡率均增加(P<0.05).结论 PQ中毒导致了大鼠急性肺损伤,经AT治疗后,使延缓的PMN凋亡恢复正常,从而有效地减轻了PQ中毒所致的大鼠急性肺损伤.
    铜绿假单胞菌抗菌物质对白色念珠菌的
    杨宝友;李仲兴;秦金喜
    2012, 33(4):  425-425. 
    摘要 ( 375 )   HTML   PDF (902KB) ( 1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铜绿假单胞菌抗菌物质对白色念珠菌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 用交叉条带实验方法测定铜绿假单胞菌对18株白色念珠菌等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抗菌物质对白色念珠菌体外抑菌活性良好,第6和8株铜绿假单胞菌对白色念珠菌的抑制率均达到了100%,铜绿假单胞菌产生色素的菌株抗真菌活性显著优于不产色素的菌株.铜绿假单胞菌抑制白色念珠菌的生长,主要是铜绿假单胞菌产生的绿脓素.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产生的抗菌物质对白色念珠菌具有较强的抗真菌活性.
    心-踝血管指数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在动脉硬化评价中的诊断效度比较
    骆金伟
    2012, 33(4):  429-429. 
    摘要 ( 280 )   HTML   PDF (830KB) ( 9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比较心-踝血管指数(cardio-ankle vascular index,CAVI)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复合体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的诊断效度,了解其各自的优势及不足,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依据.方法 对同时进行CMVI和IMT检查的12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其左右测定值的差异.对无动脉硬化危险因素和动脉硬化疾病35例、脑梗死患者45例和冠状动脉狭窄40例,分别进行CAVI和IMT特异度及敏感度比较,并比较各自ROC曲线下面积.结果 心-踝血管指数和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左右测定值将绝对值相同的正负浮动百分比的例数合并后,CAVI和IMT两侧测定值上下浮动在10%以内的频度分别为98.7%,29.2%.以IMT≤1.0 mm和CAVI≤9 0为相对正常值,在诊断的敏感度上CAVI无论在冠状动脉硬化或是在脑动脉硬化均明显高于IMT,而诊断的特异度CAVI低于IMT.结论 在整体动脉硬化诊断效度的比较中,新的动脉硬化指数CAVI优于IMT.
    螺内酯对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mRNA及BaxmRNA表达影响
    许香梅;任晓敏;刘曙光;刘海云;王晓燕;董士民
    2012, 33(4):  431-431. 
    摘要 ( 253 )   HTML   PDF (798KB) ( 1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对心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mRNA及BaxmRNA表达的作用.方法 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造大鼠左心室大面积心肌梗死模型.术后存活大鼠共72只,随机分为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对照组(AMI组)、螺内酯(spironolactone,Spi)治疗组(Spi组)及假手术组(Sham组),每组24只.分别于术后48h,7、14、21d用PCR方法测定非梗死区心肌细胞Bcl-2mRNA和BaxmRNA的表达.结果 与Sham组相比较,AMI组和Spi组大鼠非梗死区心肌细胞Bcl-2表达在48h,7、14、21d显著降低(P<0.01),BaxmRNA 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AMI组比较,Spi组大鼠非梗死区心肌细胞Bcl-2和BaxmRNA基因表达在48h、7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21d时心肌细胞BCL-2基因表达均升高(P<0 05和P<0 01),BaxmRNA基因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和P<0.01).结论 螺内酯可增加急性心肌梗死后大鼠非梗死区心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mRNA的表达和减弱BaxmRNA的表达.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脏损害相关因素探讨
    徐重天
    2012, 33(4):  433-433. 
    摘要 ( 295 )   HTML   PDF (789KB) ( 2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性肝脏损害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选择甲亢患者262例,其中合并肝功能损害96例,分析所有患者性别、年龄、甲亢病程、甲亢治疗情况、甲亢家族史、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自身抗体等因素与甲亢性肝损害的关系.结果 单纯性甲亢与甲亢性肝损害患者在性别、甲亢家族史、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年龄、甲亢病程、甲亢治疗情况、甲状腺功能指标[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otal three iodine thyroid original ammonia,TT3)、总甲状腺素(total thyroid hormone,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hree iodine thyroid original acid,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甲亢性肝损害与年龄、甲亢病程、甲亢治疗情况、甲状腺激素水平(TT3、TT4、FT3、FT4、TSH)等关系密切,对年龄较大、甲亢病程较长、甲状腺激素水平较高且未经正规系统治疗的甲亢患者应提高警惕,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注意肝功能的监测并给予相关保肝治疗.
    炎症性肠病患者生存质量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周柬
    2012, 33(4):  435-435. 
    摘要 ( 253 )   HTML   PDF (793KB) ( 2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炎症性肠病患者生存质量及其相关因素,为对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炎症性肠病患者68例进行生存质量的调查,并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 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分为(108.47±9.37)分,其性别、年龄、职业类型、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支持及病情程度与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分呈相关性(P<0.05).结论 炎症性肠病患者生存质量不甚理想,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个性化护理,加强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管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旋菌感染性慢性萎缩性胃炎64例临床疗效观察
    朱红树;魏征
    2012, 33(4):  437-437. 
    摘要 ( 407 )   HTML   PDF (785KB) ( 23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益胃汤.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7.5%)相比,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6.9%)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都有不同程度地改善,治疗组在嗳气、纳差、胃痛症状改善方面,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经过相应治疗后,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的检测,均正常.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腔内隔绝术治疗高龄腹主动脉瘤患者8例
    郭清旭;赵克强;张贵富;张军
    2012, 33(4):  439-439. 
    摘要 ( 270 )   HTML   PDF (777KB) ( 19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腔内隔绝术治疗高龄腹主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并探讨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原则.方法 采用Zenith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治疗高龄腹主动脉瘤患者8例,手术中8例均使用Zenith分叉形带膜支架移植物系统,8例均采用经双侧股总动脉途径置入释放.结果 所有患者腹主动脉瘤瘤体均成功隔绝,技术成功率达100%,无中转外科手术治疗,无瘤体破裂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平均住院时间为13.2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9.0d.术后3~6个月多排螺旋CT随访,瘤体内均见血栓形成,无支架移位及内漏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腔内隔绝术治疗高龄腹主动脉瘤具有技术可靠、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成功率高等优点,但患者的手术指征及禁忌证需严格掌握、治疗需全面仔细.
    AEG-1与ICAM-1、MMP-2、MMP-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刘凯军;王文韬;魏娉
    2012, 33(4):  441-441. 
    摘要 ( 297 )   HTML   PDF (810KB) ( 1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星形细胞上调基因-1(astrocyte elevated gene-1,AEG-1)、细胞间黏附因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对胃癌和癌旁组织标本45例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AEG-1与ICAM-1、MMP-2、MMP-9在2种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中AEG-1、ICAM-1、MMP-2、MMP-9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8%、62 2%、73.3%、71.1%,癌旁组织中分别为26.7%、77.8%、35.6%、37.8%,AEG-1、MMP-2、MMP-9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均比癌旁组织高(P<0.01);而ICAM-1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表达低于癌旁组织(P<0.05).相关分析显示,AEG-1与MMP-2、MMP-9表达呈正相关(r=0.379 2、0.485 3,P<0.05);ICAM-1与MMP-2表达呈负相关(r=-0.297 6,P<0.05).结论 AEG-1在胃癌组织中过表达,其可能通过调节MMP-2、MMP-9表达而增强胃癌细胞的侵袭黏附能力,促进胃癌的侵袭进展.
    齿状悬吊固定加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86例分析
    姜晓文
    2012, 33(4):  443-443. 
    摘要 ( 248 )   HTML   PDF (780KB) ( 15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齿状悬吊固定加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方法 混合痔患者86例均采用齿状悬吊固定加外痔切除术治疗,观察术后切口疼痛情况及愈合时间等.结果 86例患者共治愈80例,好转6例;术后切口疼痛,Ⅰ级36例,Ⅱ级48例,Ⅲ级2例;切口愈合时间(14.5±4.6)d.结论 齿状悬吊固定加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具有创伤小、痔复位充分、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胸腔灌注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雷国荣;胡坚
    2012, 33(4):  445-445. 
    摘要 ( 440 )   HTML   PDF (774KB) ( 6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胸腔内灌注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200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肺癌伴有胸腔积液患者12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56例),治疗组采用胸腔置管灌注顺铂治疗,对照组胸腔置管灌注利尿药物,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组恶性胸腔积液控制率为83 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9.3%(P<0.05),而且治疗组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内灌注顺铂可有效治疗肺癌引起的恶性胸腔积液,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轻微.
    热化疗联合白细胞介素-2治疗晚期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马玉泉;刘晖;韩丽英;贾涛
    2012, 33(4):  447-447. 
    摘要 ( 282 )   HTML   PDF (796KB) ( 1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胸腔热化疗和热化疗联合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对晚期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晚期肺癌恶性胸腔积液住院治疗患者69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受胸腔热化疗(热疗组,n=37)和热化疗联合IL-2胸腔灌注治疗(联合组,n=32),6周后评价疗效、不良反应及Karnofsky评分改变情况,随访1年计算中位生存时间及生存率.结果 热疗组有效率为45.95%,联合组有效率为77.88%;热化疗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17例(45.95%),联合组改善23例(71.88%);2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7.5个月和10.5个月,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64.9%和87.5%,1年生存率分别为20.6%和25.9%.除1年生存率外,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化疗联合IL-2胸腔灌注是治疗晚期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一种有效方法.
    辅助药物在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中的应用
    王丽亚;牛会忠;刘春义;耿建磊;刘锋;任慧
    2012, 33(4):  449-449. 
    摘要 ( 253 )   HTML   PDF (784KB) ( 2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总结辅助药物在小儿肠套叠中的临床应用,提高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率.方法 对2009年5月-2010年5月行空气灌肠治疗的小儿肠套叠246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6例患儿中,经空气灌肠治疗复位成功239例(97.15%),7例患儿手术治疗复位.结论 镇静、654-2、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药物在小儿肠套叠治疗过程的辅助应用,可大大提高空气灌肠的整复率.
    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研究
    张建辉;李吉;张远炎;刘卫怀
    2012, 33(4):  451-451. 
    摘要 ( 303 )   HTML   PDF (775KB) ( 16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外科治疗的方法和原则.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常规行胃肠道减压,维护重要脏器的正常功能,调节水、酸碱、电解质平衡.患者根据病变部位分别行一期结肠切除吻合术、一期结肠或乙状结肠切除术、结肠造瘘等.结果 临床分期B期8例(13.33%)、C期44例(73.33%)、D期8例(13.33%);腺癌49例(81.67%)、黏液腺癌6例(10.00%)、未分化癌5例(8.33%).本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6 67%),与与周兵、闫保功、李祥世报道的并发症发生率(13.16%、10%、1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2、5.28、8.49,P<0.05).结论 对急性结直肠癌的外科手术治疗,应以态度积极、早期手术为原则;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多为晚期癌症,外科手术是最好的治疗手段.
    胫骨平台后外侧劈裂压缩骨折不同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研究
    陈贺;王伟;杜顺杰;吴希瑞
    2012, 33(4):  453-453. 
    摘要 ( 268 )   HTML   PDF (873KB) ( 1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后侧和外侧2种固定方式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劈裂压缩骨折的强度差别,找出客观依据,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收集6对完整成年防腐股骨标本依照预先设计的方法制作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模型,将6对标本用随机数字法分成2组,后侧固定组采用后侧五孔重建钢板固定,外侧固定组采用外侧L型钢板固定.将2组标本固定在CSS.44020生物力学试验机上,对2组标本进行垂直加压实验.用拉力引申计分别测量加载至500、1 000N时胫骨后外侧髁的垂直位移并记录失效载荷(后外侧平台垂直移位2mm时的载荷).结果 当垂直负荷500N时,后侧固定组位移(0.187±0.005)mm,外侧固定组位移 (0.186±0.004)mm,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负荷1 000N时,后侧固定组位移 (0.471±0.005)mm,外侧固定组位移 (0.498±0.005)mm,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骨折位移>2mm为失效载荷,后侧固定组失效载荷(3 430±201)N,而外侧固定组失效载荷(2 959±151)N.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后侧固定组和外侧固定组在生理负荷下稳定性无明显差异,因此采用经外侧入路钢板固定胫骨平台后外侧塌陷骨折,可以维持生理负荷下骨折稳定性.
    单独顺行交锁髓内钉与加用阻挡钉、小钢板3种不同方法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生物力学的研究
    高学峰;陈国江;郭宇松;李增炎
    2012, 33(4):  455-455. 
    摘要 ( 299 )   HTML   PDF (939KB) ( 16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生物力学实验研究评价单独顺行交锁髓内钉、顺行交锁髓内钉加用小钢板、顺行交锁髓内钉加用阻挡钉3种不同方法治疗股骨远端AO:33-A3型骨折的稳定性.方法 实验标本来自9具(18个股骨)青壮年防腐尸体.将实验标本随机分成A、B、C 3组,标本均制成由顺行交锁髓内钉固定的AO:33-A3型骨折模型.A组标本使用髓内钉加小钢板固定(双皮质,髓内钉从后侧穿过);B组标本使用髓内钉加阻挡钉固定;C组标本单独使用髓内钉固定.将A、B、C 3组标本分别置于生物力学测试机上进行轴向压缩及三点弯曲负荷实验,负荷600N.计算机自动记录加载后产生的位移数据.结果 A组骨折端轴向压缩和三点弯曲平均位移分别为(0.96±0.04)mm、(1.57±0.16)mm;B组分别为(1.72±0.07)mm、(2.57±0.18)mm;C组分别为(1.89±0.07)mm、(3.94±0.28)mm.A、B、C组轴向压缩及三点弯曲的位移结果两两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顺行交锁髓内钉加用阻挡钉、小钢板均比单独顺行交锁髓内钉固定股骨远端骨折显著增加生物力学稳定性;相对于阻挡钉,小钢板的增强作用更加明显.
    纽扣钢板技术重建肩锁关节初期疗效
    朱建国;夏才伟;恽常军
    2012, 33(4):  458-458. 
    摘要 ( 368 )   HTML   PDF (795KB) ( 1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纽扣钢板技术重建喙锁韧带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初期疗效,探讨其可行性及优势.方法 2010年12月-2011年6月行纽扣钢板技术重建喙锁韧带的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12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3例,年龄25~55岁,平均38.8岁.比较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s,VAS)及Constant 评分,随访6个月后评估肩关节功能.结果 12例患者均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42min,平均术中出血量75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6d,未出现切口感染、缝线松动断裂、钢板移位、肩锁关节复位失败等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前VAS评分平均6.2分,术后1个月平均1.5分;术前Constant评分平均27.3分,术后1个月平均85.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肩关节功能按Karlsson标准评定,优良率100%.结论 初期临床结果表明纽扣钢板技术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复位稳定,疗效满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子宫位置与药物流产成功率的分析
    姚爱静;高大为;刘丽霞;李彦红
    2012, 33(4):  460-460. 
    摘要 ( 269 )   HTML   PDF (777KB) ( 2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不同子宫位置与药物流产成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因非意愿怀孕自愿终止妊娠的2 145例女性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子宫前屈、后屈位与水平位、前倾、后倾位药物流产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子宫前倾、后倾位与水平位药物流产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前倾与后倾位,前屈与后屈位药物流产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位置与药物流产效果有关.
    难产与胎膜早破关系的临床研究
    黄美环;张英钗;朱元梅
    2012, 33(4):  462-462. 
    摘要 ( 288 )   HTML   PDF (787KB) ( 2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与难产的相关性和内在机制.方法 收集2005-2010年胎膜早破产妇400例和正常破膜产妇400例的临床资料,并作统计分析.结果 胎膜早破组剖宫产率(48.0%)、难产率(83.0%)均高于正常破膜组(10.5%、29.0%)(P<0.05).距临产≤6h亚组正常顺产率(23.5%)高于距临产>6h亚组(10.2%),剖宫产率(33.3%)低于距临产>6h亚组(63.3%);胎膜早破组骨盆狭窄率(30.0%)远高于正常破膜组(6.5%),胎膜早破组中存在的胎儿异常情况发生率(61.0%)均高于正常破膜组(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胎膜早破与难产有关,胎膜早破可影响产道、胎儿、产力、孕妇,或与上述因素互为因果,对难产的发生起直接或间接作用.
    羊水栓塞7例抢救成功体会
    安晓敏;王伟;王晓娜;张治国
    2012, 33(4):  463-463. 
    摘要 ( 360 )   HTML   PDF (792KB) ( 16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如何尽早应用糖皮质激素和罂粟碱快速有效地缓解肺动脉高压,大量糖皮质激素抗过敏解痉稳定溶酶体,提高羊水栓塞抢救的成功率.方法 高浓度供氧抗过敏缓解肺动脉高压,抗休克防止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预防肾衰竭及感染产科处理.结果 治疗成功率77.8%(7/9).结论 提高羊水栓塞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尽早识别羊水栓塞的前驱症状和不典型症状,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甲基泼尼松龙),快速应用罂粟碱及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合理使用缩宫素避免创伤性阴道手术.
    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处理
    傅朝霞;高洋
    2012, 33(4):  465-465. 
    摘要 ( 314 )   HTML   PDF (782KB) ( 37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 选择2008年6月-2011年6月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2 355例.回顾分析各类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导致并发症的不同因素及不同并发症处理方案.结果 附件手术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0.27%,与其他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穿刺及气腹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42%,占所有并发症的43.5%;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为0.38%,占所有并发症的39.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17%,占所有并发症的17.4%.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并发症主要与手术操作难度有关.
    儿童腹泻病合并心肌损害38例临床分析
    姜荣邦
    2012, 33(4):  468-468. 
    摘要 ( 286 )   HTML   PDF (784KB) ( 30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儿童腹泻病合并心肌损害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7年3月-2010年5月儿童腹泻病合并心肌损害患儿38例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抗腹泻和心肌保护综合治疗后,患儿腹泻、心肌损害症状体征消失,实验室检查除肌酸激酶同工酶(异常率2.63%)外均正常.结论 儿童腹泻病合并心肌损害经抗腹泻和心肌保护综合治疗,预后良好.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陈昌晖
    2012, 33(4):  469-469. 
    摘要 ( 275 )   HTML   PDF (776KB) ( 3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慢性牙周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分别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和甲硝唑棒进行辅助治疗,观察后2组患者的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及临床症状.结果 治疗组的牙龈指数及牙周袋深度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牙周相关指数及临床症状,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意义.
    玉环县2034例体检者腹部超声结果分析
    朱金凤
    2012, 33(4):  471-471. 
    摘要 ( 239 )   HTML   PDF (783KB) ( 13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浙江省玉环县2 034例体检者腹部超声结果,了解本地区腹部疾病的发病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2010年2 034例体检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 034例体检者共发现腹部疾病533例,总发病率为26.2%,男、女发病率分别为25.7%和2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超声对检查腹部疾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为早发现、早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观察
    李萍
    2012, 33(4):  473-473. 
    摘要 ( 261 )   HTML   PDF (775KB) ( 1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总结分析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剖宫产术麻醉管理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行剖宫产手术的心脏病患者5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46例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另11例患者因重度肺动脉高压或肥厚性心肌病等采用全麻.术中完善监护措施,积极防治心力衰竭.结果 全部病例麻醉成功,手术顺利完成.硬膜外麻醉对患者生命体征影响小,新生儿Apgar评分高;全麻对患者生命体征影响相对较大,新生儿Apgar评分相对较低.但母婴均顺利度过围手术期.结论 对于心脏病不严重的患者,硬膜外麻醉是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剖宫产术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综合医院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朱耘生;王纯玲;于溯洋
    2012, 33(4):  475-475. 
    摘要 ( 271 )   HTML   PDF (784KB) ( 28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综合医院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与研究,提出维护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的相应对策,预防医护人员心理危机的发生.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elf reporting inventory,SCL-90)和自行设计的影响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的压力量表对综合医院医护人员600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医护人员在SCL-90调查中有7个因子高于全国常模,说明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压力调查中,医护人员的精神压力非常大,中重度压力达87 63%以上.医护人员对自身职业评价极低、心理能力调节不足是导致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水平低下、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结论 维护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已迫在眉睫.
    经Chaput结节外固定治疗胫骨远端开放骨折的解剖学研究
    黄晓丹;张英泽;潘进社
    2012, 33(4):  476-476. 
    摘要 ( 397 )   HTML   PDF (839KB) ( 10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药物治疗中老年人带状疱疹临床疗效观察
    王曙霞;张燕;高顺强
    2012, 33(4):  478-478. 
    摘要 ( 283 )   HTML   PDF (787KB) ( 20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伤性脾破裂保脾治疗30例
    胖红雯;邱林;于柏龙
    2012, 33(4):  479-479. 
    摘要 ( 263 )   HTML   PDF (793KB) ( 2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西医联合治疗经行乳房胀痛40例
    王嘉悦;刘丽;张春青;闫秀静;强春香;郭桂芝
    2012, 33(4):  481-481. 
    摘要 ( 256 )   HTML   PDF (785KB) ( 2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IgA肾病中医证候学分析及瘀血阻络病机探讨
    王聪慧;王筝;许庆友
    2012, 33(4):  482-482. 
    摘要 ( 294 )   HTML   PDF (804KB) ( 30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稳定骨盆骨折内外固定方法的生物力学研究
    刘连涛;任栋
    2012, 33(4):  485-485. 
    摘要 ( 231 )   HTML   PDF (794KB) ( 1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右美托咪定与心跳骤停
    任建军
    2012, 33(4):  489-489. 
    摘要 ( 265 )   HTML   PDF (806KB) ( 89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的护理进展
    张荣芳
    2012, 33(4):  494-494. 
    摘要 ( 287 )   HTML   PDF (780KB) ( 17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