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2年 第33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2-11-25
    论文
    肝胰结核1例
    何津;张景华
    2012, 33(11):  0-0. 
    摘要 ( 252 )   HTML   PDF (869KB) ( 15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信息动态
    2012, 33(11):  0-0. 
    摘要 ( 100 )   HTML   PDF (785KB) ( 4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下肢大动脉损伤以远动脉血栓形成2例
    李志;梁忆;张学斌;赵昌平;宋朝晖
    2012, 33(11):  0-0. 
    摘要 ( 89 )   HTML   PDF (1043KB) ( 1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直背综合征合并外伤性胸骨塌陷1例
    苏建辉
    2012, 33(11):  0-0. 
    摘要 ( 105 )   HTML   PDF (945KB) ( 13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髌骨骨巨细胞瘤1例
    尧浩;扈文海
    2012, 33(11):  0-0. 
    摘要 ( 154 )   HTML   PDF (1058KB) ( 1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细胞色素P4501B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与ER相关
    王瑾;笪纪平;徐培培;李雪静;程建新;李利
    2012, 33(11):  1241-1241. 
    摘要 ( 303 )   HTML   PDF (1235KB) ( 14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检测子宫内膜癌及正常子宫内膜中细胞色素P4501B1(cytochrome P450 1B1,CYP1B1)、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的表达差异,探讨其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0例子宫内膜癌及3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切片进行染色,使用奥林巴斯公司DP70成像系统完成采图,应用Image-Pro Plus5.1图像分析系统对染色标本进行图像分析处理.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织腺上皮胞浆中CYP1B1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5);而COMT的表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YP1B1表达随雌激素受体表达增强而增强(P<0.05).CYP1B1与COMT表达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存在正直线相关关系(r=0.384,P<0.05).结论 CYP1B1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其作用发挥依赖雌激素受体,而COMT起保护性作用.此2种酶共同维持机体内正常的雌激素代谢,防止过多致癌物的产生.
    rhG-CSF动员后联合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观察
    周亚茹;李春芝;栾峰;孟建波;胡晓东;王战建
    2012, 33(11):  1245-1245. 
    摘要 ( 344 )   HTML   PDF (853KB) ( 15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rhG-CSF)动员后联合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3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采用rhG-CSF动员后联合骨髓干细胞对患肢进行治疗,以治疗前作为自身对照;治疗后1~6个月观察患者肢体肤色、皮温、肢体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及经皮氧分压(transcutaneous pressure of oxygen,TcPO2)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患者肢体皮肤颜色、皮温、肢体麻木疼痛症状、间歇性跛行及ABI、TcPO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无相关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rhG-CSF动员后联合骨髓干细胞移植可有效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此治疗方法安全、有效,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水林佳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
    何冬娟;刘加和
    2012, 33(11):  1248-1248. 
    摘要 ( 295 )   HTML   PDF (1032KB) ( 2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水林佳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2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饮食及运动指导,给予诺和灵30R控制血糖(剂量随血糖调节),对照组单纯给予以二甲双胍,治疗组给予二甲双胍加水林佳,疗程为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血糖(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PBG)、糖化血红蛋白(glycolated hemoglobin,HbA1c)、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胆固醇(cholesterin,T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FBG、PBG 、HbA1c、ALT、AST、BMI、TC、TG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 ALT、AS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水林佳联合二甲双胍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阿托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对内皮功能的影响
    周鑫洪;钟永舫
    2012, 33(11):  1251-1251. 
    摘要 ( 1095 )   HTML   PDF (849KB) ( 19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对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8年3月-2011年3月,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0例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60例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及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flow-mediated dilator,FMD)、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水平变化.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MT、FMD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IMT、FMD水平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内皮功能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盐酸氨溴索在脑梗死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卢红
    2012, 33(11):  1254-1254. 
    摘要 ( 304 )   HTML   PDF (851KB) ( 2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在脑梗死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5-2010年脑梗死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道感染患者26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治疗组(118例)和对照组(142例).治疗组给予盐酸氨溴索静脉注射2mg·kg-1·d-1联合10mg雾化治疗,对照组只给予静脉注射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78.9%,显著高于对照组6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临床指标均有显著改善,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静脉注射的基础上联合雾化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优于单纯的静脉注射治疗.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在治疗1,2,3-三氯丙烷中毒中的作用
    卢静波;王云中;陶金圣;王洪伟
    2012, 33(11):  1257-1257. 
    摘要 ( 360 )   HTML   PDF (845KB) ( 15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疗法救治1,2,3-三氯丙烷中毒的疗效.方法 将26例群体性1,2,3-三氯丙烷中毒患者分组,对重度肝损害患者9例进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并与轻、中度肝损害患者17例常规治疗的结果相比较.结果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后患者肝酶明显下降,能迅速抑制病情的恶化,缓解症状.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治疗1,2,3-三氯丙烷中、重度中毒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利用影像数据坐标转换定位头颅外体表标志与颅内靶点关系
    李滨;雷学;戴萌;王润辉;毕艳华;范振增
    2012, 33(11):  1260-1260. 
    摘要 ( 333 )   HTML   PDF (1047KB) ( 3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利用螺旋CT图像及其后处理工作站,结合颅外标志,寻找颅内病灶与头皮各点的对应位置关系.方法 使用美国GE公司的CT及后处理工作站(AW4.0),选择患者头颅CT扫描数据,进行三维立体、水平位、矢状位和冠状位等4种图像重建,从中获得双侧外耳门上缘、病灶侧颧弓上前缘皮肤点、手术靶点的原始三维坐标值.设病灶侧外耳门上缘为原点,颧弓上前缘皮肤点位于x轴,对侧的外耳门上缘位于xoy平面上,将原始坐标数据代入坐标转换数学公式,求出上述4个点在新坐标系的新三维坐标值x1,y1,z1,即x1值为靶点距原点外耳门上缘前(后)的距离,z1值代表靶点距原点外耳门上缘上(下)的距离,y1值代表靶点垂直深度距离.该法用于13例需手术定位患者,验证其准确性.结果 所有患者均能成功定位靶点.结论 利用螺旋CT和CT工作站,获得颅外体表标志以及颅内靶点的原始三维坐标值,建立以病灶侧外耳门上缘为原点,眶耳线为x轴的新三维坐标系,通过数学方法转化,获得靶点在新坐标系下的坐标值,实现对颅内靶点的体表定位.该方法实用可靠,是一种新的简易颅内病灶定位方法.
    应用抗反流引流袋对神经外科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预防效果观察
    桑琳霞;魏忠梅;王秀丽;高增敏;刘莉
    2012, 33(11):  1264-1264. 
    摘要 ( 324 )   HTML   PDF (855KB) ( 3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抗反流引流袋对神经外科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10月-2009年3月住院的患者120例,导尿前无尿路感染,并随机分为A、B、C、D共4组.A组应用抗反流引流袋每7d更换1次,B组应用抗反流引流袋每10d更换1次,C组则应用普通引流袋每3d更换1次,D组应用普通引流袋每1d更换1次,比较各组菌尿的发生率.结果 神经外科患者应用普通引流袋3d更换菌尿发生率低于每天更换者.应用抗反流引流袋菌尿发生率低于普通引流袋,而抗反流引流袋7d更换菌尿发生率低于10d更换者.结论 神经外科患者应用抗反流引流袋尿路逆行感染的风险低于普通引流袋,以抗反流引流袋每7d更换1次为宜.
    Wnt5a、CyclinB2在甲状腺肿瘤组织及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王建功;胡万宁;王晓红;李义慧;刘卫东
    2012, 33(11):  1268-1268. 
    摘要 ( 278 )   HTML   PDF (851KB) ( 2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Wnt5a、细胞周期蛋白B2(cell cycle protein B2,CyclinB2)在甲状腺癌患者组织及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Wnt5a、CyclinB2在甲状腺癌患者(30例)及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30例)手术切除组织及外周血清中的表达.结果 Wnt5a及CyclinB2在甲状腺癌组织及血清中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nt5a、CyclinB2可作为鉴别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甲状腺良性病变的重要参考指标,联合检测效果更好,更有实用价值.
    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冲击联合高压氧治疗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的疗效分析
    王扬生;黄鑫
    2012, 33(11):  1271-1271. 
    摘要 ( 333 )   HTML   PDF (858KB) ( 19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methylprednisolone,MP)冲击联合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无骨折脱位型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2年8月-2011年11月非手术治疗的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的病例39例.其中A组(MP+HBO治疗组)17例,在伤后8h内使用MP冲击治疗,在持续心电监护下15min内经静脉快速滴注 MP 30mg/kg(冲击治疗),45min后继续给予 MP 5.4mg·kg-1·h-1,持续23h.冲击治疗后72h内即开始HBO治疗,连续30d.B组(MP治疗组)12例,大剂量MP冲击治疗后未进行HBO治疗.C组(HBO组)10例,仅HBO治疗,未使用MP治疗,仅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3组均给予20%甘露醇脱水及奥美拉唑针预防应激性溃疡治疗.随访6个月,评估3组患者治疗后感觉及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伤后6周,A组和B组的感觉及运动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C组(P<0.01);而A组和B组的感觉及运动功能改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时,A组感觉及运动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B组和C组,而C组感觉及运动功能恢复最差.3组消化道溃疡 、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骨折脱位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采用大剂量MP冲击联合HBO治疗可以有效预防脊髓的继发性损伤、改善脊髓神经功能.同时消化道溃疡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未增加.
    促黄体生成素水平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
    商微;王蔼明;舒明明;汤晓蓉;李敏;闫玲
    2012, 33(11):  1275-1275. 
    摘要 ( 452 )   HTML   PDF (851KB) ( 5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测定复发性流产患者黄体期促黄体生成素的水平,探讨促黄体生成素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方法 选择有复发性流产史患者43例为试验组,选择有正常生育史组妇女30例为对照组.监测卵泡发育,于排卵后第3天和第5天测定血清中促黄体生成素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排卵后第3天和第5天促黄体生成素水平均明显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体早期低促黄体生成素水平与复发性流产直接相关,改善黄体早期低促黄体生成素水平可降低复发性流产的发生.
    新生儿TORCH感染状况及早期检测的应用
    赵立敏;鹿雷鸣;陈志诚;陈素哲;赵刚
    2012, 33(11):  1278-1278. 
    摘要 ( 321 )   HTML   PDF (843KB) ( 17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新生儿TORCH即弓形虫(toxoplasma,TOX)、单纯疱疹病毒(rubella virus,RV)、巨细胞病毒(cytomegalic virus,CMV)、风疹病毒(herpessimpiex virus,HSV)的感染情况,对筛查阳性的患儿其母按年龄、职业、区域进行分类,了解TORCH在孕妇中的感染情况,达到早期预防,减少新生儿感染的目的.方法 2010年11月-2011年11月收住的新生儿35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分别检测血清CMV、TOX、HSV、RV、IgM抗体.结果 350例新生儿中CMV-IgM阳性9例,TOX-IgM、RV-IgM、HSV-IgM各1例,感染率分别为2.6%、0.25%、0.25%、0.25%,TORCH总感染率为3.4%,临床无特异表现,孕妇以农民居多.结论 新生儿TORCH感染危害性大,对新生儿进行筛查是必要的,预防须从母孕期开始.
    五官科小儿全身麻醉术后躁动的原因分析
    周鑫
    2012, 33(11):  1280-1280. 
    摘要 ( 331 )   HTML   PDF (924KB) ( 3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五官科小儿全身麻醉术后躁动的引发因素,并给出护理措施.方法 针对2009年3月-2011年6月五官科全身麻醉术后躁动的引发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其因素给出护理措施.结果 420例患儿麻醉手术全麻过程顺利,麻醉效果满意.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发生发生躁动患儿143例(34.0%),其中耳鼻喉科手术66例(46.1%),口腔科手术52例(36.4%),眼科手术25例(17.5%).结论 根据患儿躁动因素进行护理并及时采取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预防术后躁动,对患儿术后恢复有重要意义.
    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与骨髓形态学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邢江涛;张玉娜;孙洁;陶朝欣;刘璐;朱芸
    2012, 33(11):  1283-1283. 
    摘要 ( 284 )   HTML   PDF (854KB) ( 2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小板相关抗体(platelet-associated antibody,PAIg)与骨髓形态学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以及PAIg与血小板计数的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ITP患者PAIg,同时对血象、骨髓形态学进行观察.结果 血小板抗体阳性率80.0%(24 /30),其中IgG79.0%,IgA33.0%,IgM62.0%.3项同时阳性者3例(12.5%),2项同时阳性者12例(50.0%),1项阳性率9例(37.5%).骨髓象显示巨核细胞增多,以成熟受阻为主要表现,有少数患者巨核细胞正常或减少.结论 3种血小板抗体IgG、IgA、IgM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存在以下趋势,即血小板计数越低,血小板抗体水平越高.PAIg检测是诊断ITP的有效指标,也可了解ITP的发展程度,还可以用于治疗ITP预后的疗效观察.
    注射用盐酸头孢唑兰无菌检查法验证
    魏建层;赵珊;苏五缺;齐晓光
    2012, 33(11):  1286-1286. 
    摘要 ( 285 )   HTML   PDF (855KB) ( 1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注射用盐酸头孢唑兰的无菌检查方法,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 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Ⅺ H)无菌检查法,采用酶中和结合薄膜过滤法消除头孢唑兰的抑菌活性.结果 注射用盐酸头孢唑兰的抑菌活性被消除.样品管无菌生长,六株阳性对照菌生长良好.结论 酶中和薄膜过滤法可作为注射用盐酸头孢唑兰无菌检查的常规方法.
    2型糖尿病胱抑素C与骨质疏松的关系
    王庭俊;王中心;陈纯娴
    2012, 33(11):  1290-1290. 
    摘要 ( 444 )   HTML   PDF (862KB) ( 1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胱抑素C与骨质疏松、骨密度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放射比浊法测定胱抑素C,根据Cockcroft-Gault公式推算出的肾小球滤过率,182例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肾小球滤过率由高到低分为A、B、C 3组,比较3组骨密度及骨质疏松的患病率等.182例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及非骨质疏松组,比较2组尿素氮、肌酐、尿白蛋白/肌酐及肾小球滤过率.将肾小球滤过率与骨密度、尿素氮、肌酐、尿白蛋白/肌酐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控制年龄和体质量指数,按性别将骨密度与肾小球滤过率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 肾小球滤过率水平低的腰椎1~4骨密度低(P<0.05),骨质疏松患病率高(P<0.05).骨质疏松组肾小球滤过率低(P<0.01),尿白蛋白/肌酐高(P<0.01).肾小球滤过率与尿素氮、肌酐、尿白蛋白/肌酐呈负相关,与双股骨骨密度呈正相关.女性控制了年龄及体质量指数后,双侧股骨骨密度及腰椎1~4骨密度仍与肾小球滤过率呈正相关.男性控制了年龄及体质量指数后,双股骨骨密度与肾小球滤过率呈正相关.结论 骨质疏松的防治中,除了关注患者的年龄、性别、种族、女性的绝经状态、体质量等情况外,也应关注患者肾功能变化,可以通过简便的检测手段胱抑素C的测定来监测肾功能.
    甘精胰岛素联合短效人胰岛素控制血糖的临床观察
    楼丽颖;徐华永;裘静英;罗志芳;董志春
    2012, 33(11):  1293-1293. 
    摘要 ( 421 )   HTML   PDF (853KB) ( 3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短效人胰岛素治疗前后的血糖控制情况.方法 选择应用预混人胰岛素(优泌林70/30 R)治疗血糖控制欠佳的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30例,改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短效人胰岛素控制高血糖治疗12周,比较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全天平均血糖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①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全天平均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下降(P<0.01);②平均胰岛素用量少于治疗前(P<0.05);③低血糖发生率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夜间低血糖发生次数明显低于治疗前.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短效人胰岛素控制血糖较预混人胰岛素好,糖化血红蛋白更易达标,日间血糖波动性减少,但注射次数增加,对患者的依从性有一定的影响.
    泼尼松联合口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Graves病疗效分析
    饶谟师
    2012, 33(11):  1295-1295. 
    摘要 ( 358 )   HTML   PDF (843KB) ( 1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泼尼松联合口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Graves病的疗效.方法 收集Graves病患者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应用泼尼松联合口服抗甲状腺药物丙基硫氧嘧啶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丙基硫氧嘧啶治疗,观察随访1年,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临床有效率90.3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7.74 %(P<0.05);治疗后研究组较对照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水平下降及促甲状腺素升高更明显(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03%(P<0.05).结论 泼尼松联合口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Graves病效果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药物性肝损伤临床综合分析和防范
    李学;李玉杰;李莹;李华琳;李剑锋;王志明
    2012, 33(11):  1297-1297. 
    摘要 ( 308 )   HTML   PDF (831KB) ( 20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药物性肝损伤的病因、临床特点与发病规律等,促进对该病的提早认识和警醒.方法 回顾性分析156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统计和分析其用药史、临床表现、血液生化以及治疗效果等相关因素,最后给予综合判断.结果 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种类和剂型很多,其中以中草药最多,其次为抗结核药物,与患者年龄、疾病类型、用药时间以及并发其他疾病等相关,绝大多数治疗预后较好.临床表现以肝细胞损伤型多见,其次是胆汁瘀积型,混合型较少见.治愈131例,好转21例,加重或未愈3例(其中癌变1例),死亡1例.结论 中草药和抗结核药仍然是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病因,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临床类型为肝细胞损伤型,虽然大多预后较好,但是临床医生必须在源头上及各个环节高度警醒和充分重视,注意监测肝功能,并严加防范.
    难治性抽动障碍的立体定向手术治疗
    李玉辉;李东升;赵开;王美清
    2012, 33(11):  1300-1300. 
    摘要 ( 313 )   HTML   PDF (844KB) ( 24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总结立体定向下双侧内囊前肢射频毁损术治疗难治性抽动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MRI定位,立体定向下行双侧内囊前肢射频毁损术,治疗难治性抽动障碍.术前和术后6个月应用临床总评量表(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CGI)对抽动障碍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术后6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各种抽动障碍的临床表现均有明显的改善,CGI评分明显好转,没有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 立体定向下双侧内囊前肢射频毁损术治疗难治性抽动障碍是可行、有效的方法,并发症及不良反应轻微.
    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38例临床分析
    卢庆;许恩赐;江玮;蔡伟忠
    2012, 33(11):  1302-1302. 
    摘要 ( 323 )   HTML   PDF (845KB) ( 2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2011年38例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者32例,无症状经体检发现者6例,均行内分泌常规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肿瘤位于左侧21例,右侧17例,肿瘤直径2.5~6.5cm.结果 全部患者均经手术成功切除肿瘤,无手术死亡病例.手术时间45~160min,术中出血量40~400mL,术后住院时间5~9d,无重大手术并发症,术后病理报告均为嗜铬细胞瘤.随访3~50个月,术后1个月内血压恢复正常患者36例,另2例血压较术前低,但仍需口服降压药物,所有肿瘤均无复发.结论 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具有安全、出血少、恢复快、微创等优点,值得在具备条件的医院临床推广.
    综合疗法预防膝关节损伤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
    田雳;刘淑红;仇小华;宗文仓
    2012, 33(11):  1305-1305. 
    摘要 ( 274 )   HTML   PDF (834KB) ( 1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及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预防膝关节损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月膝关节损伤住院患者350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150例,给予基本预防措施;治疗组200例,在基础预防措施基础上采取低分子肝素及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综合预防DVT形成.入院后第1、14天,2组患者均行患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价DVT形成情况.结果 对照组DVT形成18例,DVT发生率12%,治疗组形成DVT 4例,DVT发生率为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疗法能够有效预防膝关节损伤患者DVT的发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引流加中药消脓汤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疗效观察
    杜建华;李晓民
    2012, 33(11):  1307-1307. 
    摘要 ( 402 )   HTML   PDF (844KB) ( 2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引流配合中药消脓汤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临床确诊为细菌性肝脓肿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48例)和治疗组(B组,48例).A组患者采用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引流,联合应用抗菌药物;B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服自拟中药消脓汤.观察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79.0%,B组总有效率为96.3%,B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A组(P<0.05);B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中药消脓汤治疗细菌性肝脓肿是一种有效、不良反应小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EAS混合溶剂体外溶石的研究
    张建群
    2012, 33(11):  1309-1309. 
    摘要 ( 298 )   HTML   PDF (852KB) ( 1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纯乙基叔丁醚,氨羧混合液以及5%氨氧化钠(EAS)混合溶剂分别对人胆道结石的直接溶解作用.方法 通过体外对比试验表明,EAS混合溶剂对常见类型的各种胆道结石有很强的快速溶解作用.结果 0.2g左右的结石在4h内体外溶石率可达90%~100%.结论 该溶剂有可能成为一种实用的胆石快速接触性溶剂.
    胆总管术后胆道压力和流速监测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干预
    林秀红;张茜;任瑞芳
    2012, 33(11):  1311-1311. 
    摘要 ( 360 )   HTML   PDF (853KB) ( 35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胆总管探查术后胆道压力和流速的变化并探讨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将择期行胆道探查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的方法夹闭T管,试验组术后1、3、5d经T管监测胆总管压力及胆管流速,并对2组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后T管夹管、闭管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3、5、7d出现胃肠道反应的例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T管监测胆道压力和流速可提早夹闭T管,必要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和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糖尿病性肾衰竭患者动静脉内瘘37例手术体会
    苏铁柱;白惠;幺文博
    2012, 33(11):  1313-1313. 
    摘要 ( 329 )   HTML   PDF (845KB) ( 3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早期手术方式,更好杜绝动静脉内瘘的失败.方法 手术前行双上肢彩超后,在肘上选择肱动脉-肘正中静脉或肱动脉-贵要静脉端侧吻合建立动静脉内瘘或桡动脉头静脉端侧吻合建立动静脉内瘘,供透析使用.结果 37例内瘘术后通畅均良好,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2~24个月,平均11个月.其中20例仍在继续使用.7例因家庭条件放弃治疗,8例因患者不在本地失访,2例因并发症死亡.结论 糖尿病性肾衰竭患者早期确定手术方法,在肘上高位建立动静脉瘘维持透析是比较好的方法.
    CINⅠ、CINⅡ及CINⅢ发病高危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王丽双;毛原夫;杨晶;韩世愈
    2012, 33(11):  1315-1315. 
    摘要 ( 338 )   HTML   PDF (857KB) ( 2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的发病高危因素进行分析,为CIN患者的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09年12月-2011年6月收治的218例CIN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CIN高危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CINⅡ、Ⅲ组较CINⅠ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率显著升高(P<0.05).HPV总转阴率为75.78%,总有效率为99.08%,术后随访6~18个月,发现病灶残留4例,复发2例(0.92%).回归性对照研究发现流产史、HPV阳性、过早的性生活、多性伙伴,不洁性交、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lled diseases,STD)、口服避孕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PV阳性、STD、多性伙伴、过早的性生活、不洁性交、流产史与CIN发病高危因素显著相关,是CI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IN是子宫颈癌发生的前期病变,发现其发病危险因素,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以有效控制CIN的发生,提高临床治愈率.
    欣普贝生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临床观察
    赵宏侠;郭君
    2012, 33(11):  1318-1318. 
    摘要 ( 333 )   HTML   PDF (844KB) ( 43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欣普贝生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9月初产妇140例,按照用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给予欣普贝生治疗,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治疗.观察2组Bishop评分、疗效评价、产程评价、剖宫产率、羊水粪染率、引产失败率和产后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Bishop评分在治疗前和用药6、12、24h分别为(4.38±1.37)、(5.98±1.39)、(7.18±1.53)、(8.62±1.62)分,而对照组分别为(4.41±1.42)、(4.79±1.40)、(5.62±1.28)、(6.21±1.33)分.2组用药6、12、24h的Bishop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但观察组升高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第1产程和总产程[(4.63±1.68)h和(5.59±1.54)h]较对照组[(5.78±1.98)h和(7.12±1.87)h]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剖宫产率、羊水粪染率、引产失败率和产后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或者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出生1min和5min后Apgar评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欣普贝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促宫颈成熟的药物,可缩短产妇的临床分娩时间,降低剖宫产率.
    盐酸利托君用于先兆早产的研究
    孙雪英
    2012, 33(11):  1320-1320. 
    摘要 ( 340 )   HTML   PDF (856KB) ( 35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盐酸利托君在先兆早产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8年10月-2011年5月收治的先兆早产孕妇12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给予盐酸利托君治疗,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对比2组显效时间、胎龄延长时间、保胎成功率、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生后胎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用药后显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胎龄延长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保胎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胎儿窘迫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盐酸利托君用于先兆早产的治疗,疗效确切,可作为先兆早产的首选药物,但用药中需注意不良反应的监测.
    干扰素α1b联合氨溴索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杨丽萍;刘彦霞;杨艳辉
    2012, 33(11):  1322-1322. 
    摘要 ( 371 )   HTML   PDF (856KB) ( 2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干扰素α1b联合氨溴索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2月临床确诊毛细支气管炎患儿6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干扰素α1b及氨溴索雾化吸入;观察2组咳嗽消失、喘憋消失、喘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扰素α1b联合氨溴索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IL-13、IFN-γ和TNF-α水平变化的研究
    孟淑英;孟祥海;段红艳;郭春红;王欣颖;郑秀环
    2012, 33(11):  1324-1324. 
    摘要 ( 344 )   HTML   PDF (860KB) ( 18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检测毛细支气管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干扰素-γ(interferon gamma,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的水平变化,探讨其在发病中的意义及与哮喘发病的关联.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毛细支气管炎、非喘息性肺炎患儿和健康儿童血清IL-13、IFN-γ和TNF-α的水平.结果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IL-13、TNF-α水平明显高于非喘息性肺炎患儿和健康儿童(P<0.05),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IFN-γ的水平明显低于非喘息性肺炎患儿和健康儿童(P<0.05),而非喘息性肺炎患儿与健康儿童上述3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毛细支气管炎存在机体免疫功能异常,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升高,Th1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降低.
    普米克令舒联合博利康尼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
    袁潮钢
    2012, 33(11):  1326-1326. 
    摘要 ( 383 )   HTML   PDF (844KB) ( 28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普米克令舒联合博利康尼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0年12月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90例,根据区组化随机分组法将患儿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2组患儿经明确诊断后均给予抗病毒和抗生素以及止咳和吸氧等综合性治疗,研究组患儿则在系统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普米克令舒与博利康尼的联合治疗.对2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症状和体征持续时间等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患儿治愈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气促缓解、哮鸣音消失、肺部啰音消失、咳嗽消失时间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普米克令舒联合博利康尼对于提高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和改善临床症状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胎儿心室内强回声灶在胎儿先心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李吉英;孙萍
    2012, 33(11):  1328-1328. 
    摘要 ( 318 )   HTML   PDF (843KB) ( 50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胎儿心室内强回声灶在胎儿先心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心室内强回声灶的胎儿1 0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分析心室内强回声灶大小、数量与胎儿心脏结构异常的相关性.结果 1 068例中,其中心室单发强回声灶983例(左心室965例,右心室18例),心室多发强回声灶62例(左心室48例,右心室14例),双心室强回声灶23例;心室单发强回声灶直径<2mm者547例,强回声灶直径2.0~2.5mm者420例,强回声灶直径>2.5mm者14例.在1 068例有心室强回声灶的胎儿中不伴发心脏结构异常者985例,伴有心脏结构异常者83例.结论 胎儿右心室强回声灶、心室多发强回声灶、双室强回声灶及左心室单发强回声灶直径较大者与胎儿心脏结构异常相关性大.
    基层医院产前超声筛查20例相关问题分析
    刘静怡;周爱霞;王嘉悦
    2012, 33(11):  1330-1330. 
    摘要 ( 308 )   HTML   PDF (843KB) ( 16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进一步明确基层医院超声检查在胎儿畸形筛查中的作用,分析产前超声诊断引起相关问题的原因,寻找解决此类问题的办法,提高基层医院产前超声诊断水平,减少因产前筛查引起的医疗纠纷.方法 对20例产前超声筛查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产前超声筛查相关的医患矛盾,符合孕期18~24周必须检查出来的畸形占15%.结论 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和减少基层医院产前超声引起的纠纷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ERCP与MRCP在胆总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
    吴广忠;王征宇;常茂叶
    2012, 33(11):  1332-1332. 
    摘要 ( 276 )   HTML   PDF (854KB) ( 2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c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ERCP)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MRCP)在胆总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9月-2011年9月行ERCP或MRCP检查的胆石症患者260例,观察其诊断的确诊率及并发症.结果 260例胆石症患者中,256例经ERCP确诊,阴性4例,确诊率为98.5%; MRCP诊断257例,假阳性4例,阴性3例,确诊率为98.1%;ERCP检查患者出血3例,并发急性胰腺炎2例,经内科治疗后痊愈;MRCP检查患者除偶尔腹部不适外,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MRCP可以作为确诊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检查方法,联合应用ERCP和MRCP可以提高胆总管结石的确诊率,但行ERCP有并发症发生的可能.
    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小肝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王善军
    2012, 33(11):  1334-1334. 
    摘要 ( 266 )   HTML   PDF (854KB) ( 18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多平面重建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临床病理确诊的小肝癌患者82例,进行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增强扫描,分析比较病灶的特点和检出率.结果 本组82例患者共发现病灶97个,单个癌结节67例,2个癌结节15例,其中位于肝右叶病灶76例,肝左叶15例,肝尾叶6例.三期增强扫描的检出率分别为87.63%、69.07%和76.2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37,P<0.05).结论 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能获得肿瘤在各期增强征象,可为小肝癌的早期诊断提供线索.
    鼻骨骨折136例CT检查的回顾性分析
    徐启怀;王丰富;徐晓剑;辛宏伟;戚洪波;杨旦君
    2012, 33(11):  1336-1336. 
    摘要 ( 291 )   HTML   PDF (853KB) ( 2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3种影像学方法,确定合理的鼻部外伤影像学检查方法.方法 对鼻骨骨折患者136例均进行X线鼻骨侧位像、冠状和横断位CT扫描.以冠状位并联横断位CT扫描的结果为准,比较各种检查方法之间对鼻部外伤影像学征象的检出率.结果 冠状位CT扫描并联横断位CT扫描诊断效果最佳.X线鼻骨侧位片仅能检出61.0%鼻骨骨折,对上颌骨额突骨折等其他鼻部外伤均不能诊断.在鼻骨和(或)上颌骨额突骨折的诊断中冠状位CT扫描均显著优于横断位CT扫描,而在鼻泪管骨折、鼻颌缝分离、鼻骨间缝增宽的诊断上横断位CT扫描均显著优于冠状位CT扫描.结论 冠状位CT扫描是鼻骨骨折最佳首先检查方法,横断位扫描是准确诊断的有效补充.
    乳腺钼靶X线表现局限性结构扭曲阴影43例分析
    张俊梅;孟庆波;赵林;刘晓鹏
    2012, 33(11):  1338-1338. 
    摘要 ( 458 )   HTML   PDF (886KB) ( 36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乳腺内局限性结构扭曲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X线特点,以提高其在乳腺疾病中的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43例钼靶X线表现为乳腺内局限性结构紊乱的患者,总结其影像学特征,于术后分别与病理对照,对病灶的形态结构、密度及细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 良性病变12例,恶性病变31例.结论 对局限性结构紊乱进行仔细分析,加深认识,提高乳腺钼靶X线诊断符合率.
    CT动态增强扫描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价值
    徐泉平
    2012, 33(11):  1340-1340. 
    摘要 ( 296 )   HTML   PDF (1029KB) ( 17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CT动态增强扫描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008年3月-2011年3月收治海绵状血管瘤患者84例(后均经手术病理确诊),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增强CT扫描,观察组使用动态增强CT扫描,比较2组的扫描情况及确诊率.结果 对照组疾病确诊率为42.9%,观察组疾病确诊率为85.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动态增强是一种先进的影像学检查方式,可以显著提高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确诊率,为切实的治疗提供保障,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使用.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毛青
    2012, 33(11):  1342-1342. 
    摘要 ( 258 )   HTML   PDF (849KB) ( 1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腹腔镜手术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及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6月普通外科、妇科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的腹腔镜手术麻醉,观察组45例在腹腔镜手术麻醉诱导前给予氟比洛芬酯,观察比较2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在给予氟比洛芬酯或对照组患者麻醉诱导前15min时(T0)、气管插入后2min(T1)、切皮后30min(T2)、气管撤除后2min(T3)及术后1h(T4)时,分别采取患者静脉血进行血清皮质醇及血糖的测定观察,同时记录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术中出血量及瑞芬太尼使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5例(11.11%),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3例(6.67%),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为(2.3±0.8)分,对照组为(4.5±1.0)分,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4时间点血糖为(5.45±0.65)mmol/L、皮质醇为(19.25±6.58)mg/L、MAP为(102.45±18.90)mmHg,对照组分别为(6.05±0.57)mmol/L、(25.63±6.12)mg/L及(116.87±15.78)mmHg,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其他4个时间点血糖及皮质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手术麻醉诱导前给予氟比洛芬酯可明显减轻术后疼痛及抑制患者内分泌反应.
    中老年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王艳侠;陈立敏;王颖
    2012, 33(11):  1344-1344. 
    摘要 ( 281 )   HTML   PDF (838KB) ( 17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诊治
    毛伟坤
    2012, 33(11):  1346-1346. 
    摘要 ( 327 )   HTML   PDF (848KB) ( 40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脏未分化胚胎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
    李智峰;赵忠良;张绍东
    2012, 33(11):  1347-1347. 
    摘要 ( 348 )   HTML   PDF (945KB) ( 4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血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23例临床分析
    杨颖丽;邸禄芹;刘玲
    2012, 33(11):  1349-1349. 
    摘要 ( 246 )   HTML   PDF (838KB) ( 1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糖尿病神经病变及神经性疼痛的治疗进展
    邱轩
    2012, 33(11):  1351-1351. 
    摘要 ( 327 )   HTML   PDF (836KB) ( 20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潜在风险因素评估与护理对策
    梁书荣
    2012, 33(11):  1355-1355. 
    摘要 ( 297 )   HTML   PDF (836KB) ( 2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下腰痛的发生机制与影像学检查
    张旭静
    2012, 33(11):  1357-1357. 
    摘要 ( 290 )   HTML   PDF (846KB) ( 1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电子健康档案的应用研究进展
    石晶;符青远
    2012, 33(11):  1360-1360. 
    摘要 ( 302 )   HTML   PDF (856KB) ( 4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