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32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11-10-25
    论文
    信息动态
    2011, 32(10):  0-0. 
    摘要 ( 151 )   HTML   PDF (815KB) ( 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气管导管用做留置肛管在重症农药中毒导泻治疗中的应用
    刘靓;姬汉书;宋亚琦;贾莉莉
    2011, 32(10):  0-0. 
    摘要 ( 125 )   HTML   PDF (823KB) ( 1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护理人员共情能力调查分析
    张春舫;张燕;周金娜;王博玉;袁爱军
    2011, 32(10):  0-0. 
    摘要 ( 219 )   HTML   PDF (849KB) ( 27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兔角膜上皮细胞体外原代培养和鉴定
    王丹;李彦;孙桂媛;汪卓
    2011, 32(10):  1117-1117. 
    摘要 ( 301 )   HTML   PDF (1233KB) ( 2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体外原代培养兔角膜上皮细胞简单经济实用的方法,并观察其体外生长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全角膜组织培养法培养兔角膜上皮细胞并进行传代培养,通过形态学观察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细胞进行鉴定.结果 兔角膜上皮原代培养第2天,组织边缘有细胞游出,细胞和细胞核均呈圆形,胞核位于细胞中央或旁中央区;第3天,细胞呈扁平多边形,相互连接成片;兔角膜上皮原代培养第7天,局部可见悬浮细胞生长;兔角膜上皮细胞培养第2代第2天,细胞生长旺盛,部分细胞贴壁呈片状多边形.兔角膜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广谱角蛋白单克隆抗体阳性.结论 全角膜培养角膜上皮细胞简单实用,可获得状态良好的连续传代扩增的细胞.
    胱抑素C在急性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赵娟;孟令权;李冰冰;史连义;刘星;张祎
    2011, 32(10):  1120-1120. 
    摘要 ( 265 )   HTML   PDF (788KB) ( 2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胱抑素C在急性肾损伤(actue kidney injury,AK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ICU患者141例,每例患者入ICU即刻及每天早晨留取血尿标本,检测血胱抑素C(serum cystatin C,scys C)、尿胱抑素C(urinary cystatin C,Ucys C)和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结果 32例AKI患者较109例非AKI患者的Scys C、Ucys C、Scr均明显升高(P<0.05).ROC分析证实,ScysC和UcysC在AKI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8%、93%和81%、77%.结论 胱抑素C可以作为重症患者并发AKI的诊断指标.
    射频消融治疗97例肝癌患者的生存期及其预后因素分析
    柴枫;吕桂泉
    2011, 32(10):  1123-1123. 
    摘要 ( 213 )   HTML   PDF (790KB) ( 2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治疗后的疗效、生存期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1年5月-2009年11月浙江省萧山医院经射频消融治疗肝细胞性肝癌9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10项与生存期相关的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分别计算各亚组间患者的生存率,并用Log-Rank卡方比较2组的差异,多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 射频消融治疗肝细胞性肝癌的1、2、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2.1%、70.1%、54.1%、45.0%,其中≤3cm小肝癌的1、2、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8.1%、78.3%、60.8% 和 51.3%.单因素分析显示生存率与临床分期、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治疗前甲胎蛋白浓度、肿块大小、肝硬化、血管癌栓形成有关.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AFP值、血管癌栓形成和肝功能分级3个因素与生存期相关.结论 射频消融术是一种有效的肝癌治疗方法,对早期肝癌可获得与手术切除相近的治疗效果,对中晚期肝癌、肝癌术后复发等病例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抗HIV-1P24单克隆抗体纯化方法的研究
    王从印;张红中;史希媛;苏彦辉;王惠芬
    2011, 32(10):  1127-1127. 
    摘要 ( 246 )   HTML   PDF (788KB) ( 2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从小鼠腹水中纯化抗人重组HIV-1 P24单克隆抗体的方法.方法 含抗P24单克隆抗体的腹水经离心、过滤及缓冲液变换等处理后,先经盐析处理,去除杂蛋白.再经DEAE sepharose CL-6B、protein G亲和层析柱进一步纯化.结果 经纯化后获得的抗P24单克隆抗体,其生物学活性、抗体效价保持良好,纯度达到96.1%,抗体回收率达63.3%.结论 建立的单克隆抗体纯化方法简便,高效,所得的单克隆抗体纯度高,生物学活性好.
    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建立及COX-2、MMP-9的表达
    聂红峰;张萍;檀增宪;赵发
    2011, 32(10):  1130-1130. 
    摘要 ( 244 )   HTML   PDF (1254KB) ( 1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细胞免疫反应性动物模型,观察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在肠黏膜的表达.方法 应用复合法(2,4-二硝基氯苯+乙酸)制备细胞免疫反应性UC大鼠模型;观察大鼠一般状态,结肠质量变化,大体形态黏膜损伤程度评分,HE染色病理、扫描电镜观察肠黏膜损伤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COX-2、MMP-9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结肠质量,大体形态黏膜损伤程度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COX-2、MMP-9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 复合法建立UC大鼠模型是一种较理想的UC模型,肠黏膜COX-2、MMP-9表达增加,其可能是UC的发病机制之一.
    抑癌基因RUNX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程智勇;韩猛;门晓彦;易喜贤
    2011, 32(10):  1135-1135. 
    摘要 ( 220 )   HTML   PDF (779KB) ( 1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RUNX3基因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技术和图像分析技术,研究RUNX3在胃癌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阳性表达面积、强阳性表达面积,分析与病理参数的关系,并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表达水平对术后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发现胃癌组织RUNX3表达阳性率、阳性面积、强阳性面积均明显低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1).胃癌组织RUNX3表达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转移、肿瘤分期明显正相关(r=0.86,P<0.05),术后3、5年生存率低表达者明显低于高表达者(P均<0.05).结论 RUNX3基因表达低下或丢失与胃癌发生、浸润、转移有关,可作为预测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率的指标.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N012a组淋巴结清扫术的策略(附10例分析)
    秦瑞峰;袁增江;孙广新
    2011, 32(10):  1138-1138. 
    摘要 ( 206 )   HTML   PDF (769KB) ( 18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N012a组淋巴结清扫术的策略.方法 对2009年9月-2011年3月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10例术中N012a组淋巴结清扫术的策略、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患者全部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手术,全胃切除术8例,远端胃切除术2例.均行N012a组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3~18个月,均无黄疸发生.结论 对于有丰富腹腔镜手术经验的术者,完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行N012a组淋巴结清扫术是安全可行的.
    子宫颈癌患者180例术后放疗的临床观察
    李魁秀;刘红;房朝晖;牛书怀;宋藏珠;樊晓妹
    2011, 32(10):  1140-1140. 
    摘要 ( 227 )   HTML   PDF (781KB) ( 19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子宫颈癌术后放疗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1983年8月-2003年5月收治子宫颈癌术后患者180例,术前临床分期Ⅰ期128例,Ⅱa期52例.根据病情将患者分为2组,一组为术后及时放疗组,共131例,因宫颈癌术后有盆腔淋巴结转移、残端或宫旁残留癌、深肌层受侵,病理分化差、脉管有瘤栓高危因素而在术后1个月内追加放疗;另一组为术后复发或未控再放疗组,共49例,治疗时间为术后3个月~3年,平均9个月,全部患者均采用外照射加腔内治疗.结果 180例子宫颈癌患者术后放疗总5年生存率为61.11%,其中术后及时放疗组为74.05%,术后复发再放疗组为26.5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b期5年生存率为77.34%,Ⅱa期为2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完全缓解125例,5年生存率为86.4%,部分缓解42例,5年生存率为4.76%,稳定或进展13例,5年生存率为0%(P<0.01).鳞癌组与腺癌组疗效相近(P>0.05).结论 临床分期、术后放疗是否及时、放疗后近期疗效及未控复发肿瘤大小是判断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因此,子宫颈癌术后有高危因素者应及时放疗,对术后放疗后近期疗效差者,应再追加化疗,能否提高疗效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血脂代谢变化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影响
    吴雯君
    2011, 32(10):  1143-1143. 
    摘要 ( 259 )   HTML   PDF (774KB) ( 20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高症)患者临床血脂代谢变化特点.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妊高症患者64例、正常妊娠孕妇64例及正常未妊娠妇女2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3组对象血液中血脂代谢相关指标,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载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 A1,ApoA1)、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和脂蛋白α(apolipoprotein α,LPα)的含量差异.结果 2个妊娠组与正常未孕组相比,TG、TC、LDL、ApoA1、ApoB和LPα等均显著升高(P<0.05),HD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高症组与正常妊娠组相比,TG、TC、LDL、ApoA1、ApoB和LPα等均显著增高(P<0.05),而HDL降低(P<0.05).结论 妊高症患者与正常妊娠妇女和正常未妊娠妇女的血脂代谢存在明显差异,其为检测、诊断和预防该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手足口病轻症与重症患儿口腔溃疡临床特征比较
    蔡永海;邱亦明;项素素
    2011, 32(10):  1145-1145. 
    摘要 ( 255 )   HTML   PDF (777KB) ( 1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手足口病轻症与重症患儿口腔溃疡临床特征的差异,探讨口腔溃疡在早期鉴别重症患儿中的预警作用.方法 收集2010年3月1日-8月31日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患儿276例的完整资料,其中轻症组215例,重症组61例,比较2组患儿年龄、性别、口腔溃疡部位、数目、发生时间、愈合时间等临床特征.结果 轻症组与重症组患儿口腔溃疡发生率分别为88.84%和65.57%,口腔溃疡的数目分别为(9.32±3.74)个和(6.18±3.12)个,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分别为(4.65±1.72)d和(6.72±1.91)d,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患儿年龄、性别及口腔溃疡的发生部位和发生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足口病患儿不出现口腔溃疡或口腔溃疡数目较少而溃疡愈合时间较长可能是病情危重的预警信号.
    奥曲肽对兔小梁切除术后瘢痕增殖的影响
    刘丽霞;卫玉彩;杨涛
    2011, 32(10):  1148-1148. 
    摘要 ( 230 )   HTML   PDF (1299KB) ( 20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兔小梁切除术中巩膜瓣下应用奥曲肽(octreotide,OCT)和(或)术前3d点眼对术后滤过道瘢痕增殖的影响,并与丝裂霉素C(mitomycine-C,MMC)作对比.比较2种用药方式作为青光眼滤过抗瘢痕增殖药物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40只随机分成A、B、C、D、E 5组.各组均行双眼标准小梁切除术.A组作为空白对照组,仅行标准小梁切除术.B组作为标准对照组,术中切小梁前用蘸有0.2g/L MMC的棉片巩膜瓣下作用5min.C组,术中切小梁前用蘸有0.1g/L OCT的棉片巩膜瓣下作用5min.D组,在行C组处理的同时联合术前3d 0.1g/L OCT点眼,4次/d.E组,单纯术前3d 0.1g/L OCT点眼,4次/d.术后3、7、14、28d时分别观察眼前节及眼底情况,并每组随机处死2只兔,取手术区全层眼球壁做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与A组相比,C、D、E各组均未出现对角膜、结膜以及对视神经和视网膜功能的明显不良反应.HE染色,术后除第3天,各组增殖均不明显外,其余各时间点B、C、D、E 4组术后瘢痕的增殖均较A组减轻.滤过泡和滤过道也更明显.滤过道内增殖程度术后7d时,A>E>C>D>B组.术后14d时,A> B >E >C>D组.术后28d时,A>E>C=B>D组.Masson三色染色,各组的增殖程度与HE染色结果一致.PCNA染色,细胞的标记指数,术后7、14d时,C、D、E 3组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4d时C、D、E 3组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OCT巩膜瓣下应用或术前3d局部点眼,能有效抑制手术区域瘢痕的增殖.OCT巩膜瓣下应用抗瘢痕增殖,远期效果优于术前3d局部用药点眼.巩膜瓣下应用联合术前3d局部点眼抗增殖作用明显增强.浓度为0.1g/L OCT与浓度为0.2g/L MMC抗增殖效果相近.OCT局部点眼及巩膜瓣下应用无明显不良作用.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学生视疲劳疗效观察
    董坤丽;郑艳霞;杨继君;张沧霞;陈露;裴付彬;冯会英;于江浩
    2011, 32(10):  1152-1152. 
    摘要 ( 546 )   HTML   PDF (770KB) ( 7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学生视疲劳的疗效.方法 将眼科门诊就医的学生视疲劳患者100例(200眼),详细询问病史并记录,详细检查,排除眼部及全身其他疾病,除外干眼症、神经衰弱及三叉神经疾患的患者,矫正屈光不正,矫正斜视、隐斜视后,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35例70眼)给予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滴眼,3次/d;对照组(35例70眼)给予珍珠明目滴眼液滴眼,3次/d;空白组(30例60眼)给予生理盐水滴眼,3次/d,20d后观察视疲劳症状消失的情况.结果 七叶洋地黄滴眼液治疗组有效率77.14%,对照组有效率54.2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组有效率16.67%.结论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学生视疲劳与珍珠明目滴眼液比较更安全、有效.
    WHOQOL-BREF量表评估喉癌患者两种术后生存质量的比较
    贺伶;武彦昭;张兰;赵珍;景尚华;施惠晶
    2011, 32(10):  1154-1154. 
    摘要 ( 259 )   HTML   PDF (782KB) ( 14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应用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WHOQOL-BREF)评估外科治疗喉癌患者的生存质量,从而探讨影响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因素.方法 2006年1月-2008年6月,对35例喉部分切除和30例喉全切除的喉癌患者进行WHOQOL-BREF量表问卷调查,比较2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差异,分析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喉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WHOQOL-BREF量表评分提示,喉部分切除组在生理状况、心理状态以及对生存质量主观感受、自身健康状况总主观感觉等得分明显高于喉全切除组(P<0.05).结论 喉部分切除患者生存质量高于喉全切除患者,因此,在彻底切除喉癌组织的同时尽量保留喉功能,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预注不同药物对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的影响
    赵艾华;李淑先;贾慧群;宋子贤;王合梅;李超
    2011, 32(10):  1157-1157. 
    摘要 ( 361 )   HTML   PDF (786KB) ( 30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预注不同种类非去极化肌肉松弛药对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的影响.方法 行择期全麻手术的患者45例,ASA Ⅰ~Ⅱ级,分为3组,预注罗库溴铵组(Ⅰ组),预注顺式阿曲库铵组(Ⅱ组),和对照组(Ⅲ组).Ⅰ组预注罗库溴铵0.06mg/kg,Ⅱ组预注顺式阿曲库铵0.01mg/kg,Ⅲ组预注生理盐水1mL,4min后给予剩余剂量顺式阿曲库铵(Ⅰ组、Ⅱ组为0.14mg/kg,Ⅲ组为0.15mg/kg).观察起效时间、气管插管条件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Ⅲ组比较,Ⅰ组、Ⅱ组起效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Ⅱ组比较,Ⅰ组起效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注1/5倍95%有效剂量的罗库溴铵或顺式阿曲库铵,预注间期为4min,可明显缩短顺式阿曲库铵的起效时间,且前者起效更快.
    0.4%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半数有效量
    张颖辉;伊敬东;韩云云
    2011, 32(10):  1160-1160. 
    摘要 ( 299 )   HTML   PDF (783KB) ( 2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确定0.4%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半数有效剂量.方法 拟在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下行上肢手术的患者35例,在超声引导下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定位成功后注入0.4%罗哌卡因.采用Dixon序贯法进行试验,起始剂量为0.4%罗哌卡因28mL,相邻剂量比为1.1∶1.若阻滞效果完全,则下一例患者采用低一级剂量;若阻滞效果不完全,则下一例患者采用高一级剂量.阻滞效果完全定义为0.4%罗哌卡因注药后20min时,腋路臂丛神经支配区无痛觉和运动反应.计算0.4%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半数有效量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 0.4%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半数有效量为22.0mL,95%可信区间为(21.3~22.7)mL.结论 0.4%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半数有效量为22.0mL.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容积再现技术在骨埋伏牙诊治中的价值
    李占军;游云华;汪跃平;梁军;李坤玮
    2011, 32(10):  1163-1163. 
    摘要 ( 281 )   HTML   PDF (789KB) ( 27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 三维重建牙列容积再现技术(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VRT) 的成像方法,评价其在骨埋伏的定位、矫治和拔除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颌骨内埋伏牙患者43例,行多排螺旋CT 三维容积再现图像重建,同时行多平面重建(multi- planar reformation,MPR),比较两者CT 影像的显示特性.结果 VRT 技术可立体直观地显示骨埋伏牙异常形态改变及与邻牙的位置关系,无骨因素干扰; MPR为平面图像,可测量埋伏牙与邻牙、下齿槽神经管的距离,两者比较各有其特点.结论 VRT其独特的影像征象,对骨内埋伏牙的定位诊断明确,为埋伏牙的牵引矫治或拔除提供有意义的影像学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地塞米松、654-2及两者合用对预防子宫输卵管造影不良反应的疗效比较
    梁罟;王景诗
    2011, 32(10):  1166-1166. 
    摘要 ( 424 )   HTML   PDF (775KB) ( 25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地塞米松、654-2及两者合用对预防子宫输卵管造影不良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例子宫输卵管造影患者随机分成ABCD 4组,每组50例,A组检查之前不用药物;B组肌内注射地塞米松5mg;C组肌内注射654-2 5mg;D组同时肌内注射地塞米松和654-2各5mg.观察4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轻重程度.结果 A组与B、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程度明显轻于前3组.结论 预防子宫输卵管造影的不良反应,给予地塞米松或者654-2比不采取预防措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2种药物同时注射比单独用一种药物效果更好.
    联合检测妊娠相关蛋白A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中的应用
    张文霞;王玉新
    2011, 32(10):  1169-1169. 
    摘要 ( 315 )   HTML   PDF (781KB) ( 43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中,联合检测妊娠相关蛋白A(pregnancy associated plasma protein-A PAPP-A),以避免假阳性及假阴性的价值.方法 收集胶体金早早孕试验为弱阳性的89例患者血清,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未稀释及1∶500倍稀释的HCG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PAPP-A.结果 化学发光法未稀释及稀释500倍后的结果,在检测值高于试剂检测限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1例因后带效应产生了假阴性,PAPP-A检测结果验证阳性;4例HCG结果为阳性的标本,PAPP-A检测结果为阴性,加入中和试剂后,HCG结果变为阴性,为嗜异性抗体的干扰.结论 对于胶体金早早孕试纸初筛为弱阳性的标本,可采用PAPP-A与HCG联合检测的方法,避免漏诊及误诊.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下介入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临床分析
    吴苏亚
    2011, 32(10):  1171-1171. 
    摘要 ( 224 )   HTML   PDF (784KB) ( 15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介入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房间隔缺损患者72例随机分成2组,分别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 引导38例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引导34例.结果 TEE引导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TTE引导组,且手术操作时间、曝光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TTE引导组(P<0.05).术后随访12个月,TEE引导组术后完全闭合率显著高于TTE引导组(P<0.05).TEE引导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与TTE引导组相当(P>0.05).结论 TEE较TTE在定量诊断房间隔缺损大小、部位及其与周围解剖结构关系方面在更具优越性,操作简便、安全,更易掌握及推广,对术后疗效评价有重要临床价值.
    ICU危重症患者血糖浓度与血清炎性因子CRP、TNF-α、IL-6相关性分析
    章昕;王秋雁;张勇
    2011, 32(10):  1173-1173. 
    摘要 ( 241 )   HTML   PDF (801KB) ( 1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糖浓度与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lcin-6,IL-6)对ICU危重症患者病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 60例ICU危重患者(危重患者组),根据患者血糖控制的程度分为A、B、C 3组.A组27例,空腹血糖6.10~6.65 mmoL/L;B组21例,空腹血糖6.66~9.99 mmoL/L;C组12例,空腹血糖>10.00mmol/L.并且健康体检者60例做为正常对照组.在入院第1天、第3天、第7天测定空腹血糖、血清CRP、TNF-α、IL-6,追踪观察 1个月后的疗效,分析与ICU危重症患者病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血糖与CRP、TNF-α、IL-6水平呈正相关(r=0.632、0.717、0.685,P<0.05);3组患者血清经胰岛素治疗后,其中血清 CRP、TNF-α在第7天与其他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 组较C组血清 IL-6在第 7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血糖控制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较C组血清IL-6水平的下降在第 7天有更明显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较B组和C组明显低(P<0.01).而且在预后比较时,血糖水平越接近正常值预后越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治疗将血糖控制于正常水平更有助于降低危重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患者预后.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重叠综合征患者肺功能及血氧的影响
    陈墩顺;张特
    2011, 32(10):  1177-1177. 
    摘要 ( 222 )   HTML   PDF (763KB) ( 1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重叠综合征患者肺功能及血氧的影响.方法 重叠综合征患者40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2组都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效率为80%,治疗组肺功能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动脉血氧饱和度和颈静脉血氧饱和度,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pH值变化不大(P>0.05).结论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重叠综合征患者能有效提高肺功能,同时改善患者的血氧状态,值得推广应用.
    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100例
    李强
    2011, 32(10):  1179-1179. 
    摘要 ( 243 )   HTML   PDF (774KB) ( 20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对H.pylori的根除情况.方法 2008年6月-2010年6月,H.pylori相关性胃溃疡患者20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00例采用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对照组100例采用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比较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和H.pylori根除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腹胀、嗳气和反酸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pylori根除率为96.0%,与对照组9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ylori相关性胃溃疡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为临床治疗H.pylori相关性胃溃疡提供了新的选择.
    四肢多发骨折合并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处理
    宋朝晖;白晓谊;彭阿钦;吴春生;宋连新;张世强
    2011, 32(10):  1181-1181. 
    摘要 ( 220 )   HTML   PDF (754KB) ( 26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四肢多发骨折合并腹部闭合性损伤处理原则.方法 对2003年7月-2009年7月收治的四肢骨折合并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12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7例患者中行腹部手术89例(70%),非手术治疗38例(30%).行一期骨折内固定12例(9.4%),行二期骨折内固定98例(77%),非手术治疗7例(5.5%),延迟诊断8例(6.3%),死亡2例.结论 多发伤患者应严格遵守治疗原则,避免延迟诊断和漏诊.
    锁骨中段骨折治疗方法的研究
    陈小伟;任少君
    2011, 32(10):  1183-1183. 
    摘要 ( 269 )   HTML   PDF (761KB) ( 3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锁骨中段骨折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自2001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成人锁骨中段骨折病例8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5例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2个月,非手术治疗的平均优良率为77.78%,手术治疗的平均优良率为97.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移位的成人锁骨中段骨折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建议以手术治疗为主.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观察
    章惠斌
    2011, 32(10):  1185-1185. 
    摘要 ( 255 )   HTML   PDF (773KB) ( 1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方法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7例,随机分为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术组34例和动力髋部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内固定术组33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 PFNA组较DHS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缩短,出血量、输血量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对2组病例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评定结果显示,PFNA组优良率为88.24%,显著优于DHS组的6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病例达到临床愈合,无死亡病例,无内固定移位、断裂,无颈干角丢失,无切口感染.所有病例均获随访5~12个月,平均8个月.结论 PFNA具有固定牢、创伤小、抗旋转性强、并发症少的特点,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较牢靠、有效的内固定方式.
    肿瘤标志物检测在宫颈癌患者诊断与预后分析中的应用
    张燕
    2011, 32(10):  1187-1187. 
    摘要 ( 232 )   HTML   PDF (775KB) ( 1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联合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观察其在宫颈癌诊断及疗效和预后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06年8月-2010年12月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宫颈癌患者76例,同期体检的健康妇女60例作为正常对照,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行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na,SCC)、癌胚抗原(carcino embryonic antigen,CEA)、CA19-9和CA125的水平,观察其与宫颈癌及其临床分期和肿瘤分化程度以及肿瘤组织类型之间的关系并观察其与疗效的关系.结果 各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在宫颈癌患者中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其水平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和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宫颈癌临床分期越晚、肿瘤分化程度越低,各肿瘤标志物的水平越高.SCC在宫颈鳞癌中的水平显著高于宫颈腺癌(P<0.05).CEA、CA19-9和CA125在宫颈腺癌中的水平显著高于宫颈鳞癌(P<0.05).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可提高诊断敏感性,治疗有效的患者在治疗前各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低于无效组且治疗后显著降低(P<0.05).治疗无效的患者治疗前后各肿瘤标志物水平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SCC、CEA、CA19-9和CA125可作为宫颈癌患者诊断和疗效及预后分析的辅助指标之一,并有助于区分组织类型.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载脂蛋白变化对围生儿预后的影响
    孙丽君
    2011, 32(10):  1190-1190. 
    摘要 ( 212 )   HTML   PDF (758KB) ( 16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载脂蛋白变化对围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正常妊娠妇女6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16例,分别测定其载脂蛋白水平.并比较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类型间载脂水平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结果 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载脂蛋白A1水平降低,载脂蛋白B水平增高,随着病情加重,载脂蛋白B明显增加(P<0.05).其中,子痫前期患者随着ApoB水平升高,围生儿体质量下降,Apgar评分减少,胎儿生长受限,早产发生率均明显增加,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存在血脂代谢异常,孕期应严密监测,积极防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适时终止妊娠,对提高围生儿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脓肿41例临床分析
    陈香兰;郭玉琴
    2011, 32(10):  1192-1192. 
    摘要 ( 238 )   HTML   PDF (763KB) ( 1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脓肿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2010年8月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41例盆腔脓肿患者资料.结果 术中输卵管积脓24例,输卵管及卵巢脓肿并盆腔粘连13例,子宫直肠窝脓肿4例.手术成功率100%,全部患者术后第2~3天体温恢复正常,术后第4天复查血常规正常.保留输卵管的14例患者,其中12例术后3个月回院行输卵管通液术,均示输卵管通畅.术后随访36例患者1年,均无复发,妊娠3例.结论 腹腔镜手术联合使用抗生素是目前较好的微创手术方法之一,其安全可靠,术野清晰,有利于保护患者生育功能,对于未生育者尤为适用.
    先天性巨结肠症患儿术后营养支持的护理观察
    谭淑卓;孙艳艳
    2011, 32(10):  1194-1194. 
    摘要 ( 203 )   HTML   PDF (762KB) ( 2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提高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患儿康复进程.方法 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先天性巨结肠症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患儿60例,随机分成A、B 2组,每组30例,A组术后采用单纯肠外营养治疗,B组术后采用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治疗,分别对2组发生腹泻例数、平均营养费用、切口愈合情况、平均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A、B 2组无1例切口裂开.B组腹泻例数及平均营养费用明显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平均住院时间少于A组(P<0.05).结论 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治疗组比单纯肠外营养治疗组术后患儿并发症少,营养费用少,住院时间短,效果良好.
    改良冷牙胶侧方加压技术的应用体会
    郭蕾;启瑞;李英英;韩克难
    2011, 32(10):  1195-1195. 
    摘要 ( 287 )   HTML   PDF (761KB) ( 36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改良冷牙胶侧方加压技术对Protaper镍钛器械预备后的根管充填效果.方法 选择患牙髓病、根尖病的患者70例70颗患牙196个根管为研究对象,采用Protaper镍钛器械根管预备后以改良冷牙胶侧方加压技术行根管充填,术后摄X线片评估根管充填效果及2年后观察疗效.结果 196个根管中,适充186个(94.9%),欠填7个(3.57%),超填3个(1.53%).70颗患牙痊愈64颗,有效3颗,失败3颗.有效率95.71%.结论 改良冷牙胶侧方加压技术是值得基层口腔医生推广的根管充填技术.
    根管封闭剂对System B和Obtura Ⅱ根管充填系统的疗效影响
    金碧燕
    2011, 32(10):  1197-1197. 
    摘要 ( 216 )   HTML   PDF (776KB) ( 10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根管封闭剂对System B和Obtura II(E&Q plus)根管充填系统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74颗患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颗.对照组采用E&Q plus充填,观察组应用根管封闭剂A H plus 联合E&Q plus充填.结果 观察组超填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治疗成功率94.6%,对照组9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Q plus根管充填时是否使用根管封闭剂对治疗成功率无影响,应尽可能避免或控制使用.
    老年手术患者应用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
    徐景涛
    2011, 32(10):  1199-1199. 
    摘要 ( 267 )   HTML   PDF (772KB) ( 1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老年手术患者应用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2007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老年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每组30例.瑞芬太尼组给予瑞芬太尼0.5μg/kg麻醉诱导和0.25μg·kg-1·min-1微量泵持续泵入维持麻醉,芬太尼组给予芬太尼2μg/kg麻醉诱导和1μg·kg-1·h-1微量泵持续泵入维持麻醉.比较2组麻醉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后、切皮即刻、手术结束及拔管即刻的血压和心率,停药后麻醉恢复情况.结果 与诱导前相比,2组麻醉诱导后血压、心率均显著降低(P<0.05).诱导后至手术结束,瑞芬太尼组血压、心率保持相对稳定;芬太尼组血压、心率先升高后降低,波动较大.拔管即刻瑞芬太尼组血压、心率恢复至诱导前水平(P>0.05),而芬太尼组则低于诱导前(P<0.05).诱导前、诱导后、手术结束,2组心率、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切皮即刻、拔管即刻,2组心率、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组自主呼吸、意识、定向力以及拔管时间与芬太尼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用于老年人手术具有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毕患者苏醒快、可早期拔除气管导管等优点,是老年人较为理想的麻醉镇痛药.
    帕瑞昔布钠联合芬太尼对雷米芬太尼麻醉术后疼痛与恢复的影响
    张海龙;于晖;左明章;黄兵
    2011, 32(10):  1201-1201. 
    摘要 ( 273 )   HTML   PDF (789KB) ( 1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帕瑞昔布钠联合芬太尼对雷米芬太尼麻醉术后疼痛与恢复的影响.方法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 Ⅰ或Ⅱ级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P组,麻醉诱导前给予帕瑞昔布钠40mg;F组,手术结束前10min给予芬太尼1.5 μg/kg;PF组,麻醉诱导前给予帕瑞昔布钠40mg,并于手术结束前10min给予芬太尼1μg/kg.3组均用丙泊酚、雷米芬太尼维持麻醉.观察各组在麻醉诱导及拔管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躁动评分(restlessness score,RS)、镇静评分(ramsay score,RSS)、意识状态评分(OAA score,OAAS).记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意识恢复后5min的口述痛觉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RS评分)]、患者术后2、4、8、12、24h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每组术后芬太尼处理例数及用量,术后24h内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发生情况.结果 T4、T5 时P组RS分值高于F、PF组(P<0.05),RSS分值低于F、PF组(P<0.05);F组术后2、4、8、12、24h VAS 均显著高于P组及PF组(P<0.05,P< 0.01);在手术室期间,芬太尼处理例数F、PF组明显少于P组(P< 0.01),病房期间芬太尼处理例数及平均用量P、PF组明显少于F组(P< 0.01),P组VRS分值高于F、PF组(P<0.05);各组间PONV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麻醉诱导前给予帕瑞昔布钠40mg,并于手术结束前10min给予芬太尼1μg/kg,,可以很好地预防雷米芬太尼使用后苏醒期躁动,苏醒质量高,能有效抑制拔管期应激反应,术后不良作用少而轻,术后镇痛药用量明显减少.
    子宫切口妊娠的超声诊断价值
    徐亚芬;朱慧敏;查艺葆
    2011, 32(10):  1205-1205. 
    摘要 ( 206 )   HTML   PDF (766KB) ( 5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切口妊娠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2010年5月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切口处妊娠21例的超声表现.结果 21例切口妊娠病例中,超声诊断子宫切口妊娠19例,超声诊断率90.5%;(宫颈妊娠、宫内不全流产各1例),误诊2例,误诊率9.5%.结论 超声检查是诊断剖宫产子宫切口妊娠最为直观、准确、简便的首选方法,可指导临床采取正确的治疗手段并可动态观察疗效.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诊断颅内动脉瘤中的临床价值
    胡章勇
    2011, 32(10):  1206-1206. 
    摘要 ( 227 )   HTML   PDF (791KB) ( 33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7年5月-2010年5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56例的临床影像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imaging,MSCTA)的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intensity projection,MIP)和容积重建(volume rendering,VR)两种方法在显示血管形态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图像质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于由瘤壁血栓伴钙化导致的血管狭窄,MIP与D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诊断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A 是一种操作简单、容易,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可重复性高的颅内动脉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经桡动脉入路治疗复杂冠脉病变中微导管的作用
    彭育红;汝磊生;孙家安;王冬梅
    2011, 32(10):  1209-1209. 
    摘要 ( 288 )   HTML   PDF (762KB) ( 29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自体移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观察
    李同妙;常立欣;刘兰;张冬雪;王洋
    2011, 32(10):  1211-1211. 
    摘要 ( 220 )   HTML   PDF (760KB) ( 15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校教师高血压患病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刘会茹
    2011, 32(10):  1213-1213. 
    摘要 ( 228 )   HTML   PDF (787KB) ( 1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亚甲蓝在Ⅰ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术中的应用(附15例报告)
    姚宝福;金昌国;许大彬
    2011, 32(10):  1215-1215. 
    摘要 ( 249 )   HTML   PDF (765KB) ( 27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B-lynch缝扎术治疗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21例疗效观察
    于洪波
    2011, 32(10):  1217-1217. 
    摘要 ( 193 )   HTML   PDF (783KB) ( 20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烧伤后残余创面的治疗
    郭宝增;何芨;丁峰;刘剑
    2011, 32(10):  1219-1219. 
    摘要 ( 269 )   HTML   PDF (753KB) ( 2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妊娠期糖尿病55例母儿结局分析
    杨爱华;星阳
    2011, 32(10):  1221-1221. 
    摘要 ( 245 )   HTML   PDF (774KB) ( 25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558例孕妇孕期贫血状况调查与分析
    李文菊
    2011, 32(10):  1223-1223. 
    摘要 ( 217 )   HTML   PDF (775KB) ( 25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串联质谱筛查法诊断遗传代谢病8例分析
    王福顺;赵立明;王红芳;张立荣
    2011, 32(10):  1224-1224. 
    摘要 ( 236 )   HTML   PDF (763KB) ( 4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加强早期喂养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观察
    王淑忠;刘世娟;杨秀娟
    2011, 32(10):  1226-1226. 
    摘要 ( 236 )   HTML   PDF (772KB) ( 1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影像筛选研究
    桑辉;王金榜;齐立卿;王勇
    2011, 32(10):  1227-1227. 
    摘要 ( 227 )   HTML   PDF (782KB) ( 1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心脏康复新进展
    甄严杰;王燕
    2011, 32(10):  1230-1230. 
    摘要 ( 240 )   HTML   PDF (768KB) ( 31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Ⅲ类错(牙合)治疗的研究进展
    苑迎娇;赵利霞
    2011, 32(10):  1232-1232. 
    摘要 ( 223 )   HTML   PDF (775KB) ( 19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OPG/RANKL/RANK系统在口腔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刘丽丽
    2011, 32(10):  1235-1235. 
    摘要 ( 305 )   HTML   PDF (784KB) ( 17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直肠肛门测压对儿童大便失禁的评估
    张雁翼
    2011, 32(10):  1238-1238. 
    摘要 ( 307 )   HTML   PDF (762KB) ( 80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