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 2021, Vol. 42 ›› Issue (4): 420-424.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1.04.011
摘要: 目的 分析两种微创固定方法治疗青少年(10~14岁)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52例肱骨近端骨折的大龄儿童(10~14岁)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24例,采用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维持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经皮克氏针穿针内固定联合石膏外固定维持治疗。分析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住院时间、术后患肢开始活动时间、术后3、7 d上臂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和肘关节Mayo评分、术后并发症及住院费用,对比临床疗效。
结果 所有患者均为Neer Ⅱ、Ⅲ型骨折,术后连续随访15个月。2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后3、7 d V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术后患肢开始活动时间相比于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但观察组住院费用相比于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2组患者的肩关节Neer评分与肩关节Mayo评分分值均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和术后15个月共3个时间点呈逐渐上升的趋势。2组在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Ⅰ期愈合,无感染、血管神经损伤。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无因骺板早闭或骨桥形成导致的患肢生长紊乱和成角畸形。
结论 两种固定方法治疗大龄儿童肱骨近端骨折均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经皮克氏针穿针内固定后,外固定架维持相比石膏外固定维持,可以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术后患肢开始活动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固定治疗方案,但同时会增加患者的住院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