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 2023, Vol. 44 ›› Issue (7): 830-835.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3.07.016
摘要: 目的 利用治疗期间的CT图像评估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在全盆腔调强放疗期间小肠位置的变化,探讨妇科恶性肿瘤盆腔淋巴结引流区勾画时是否需要避开小肠。
方法 31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接受盆腔放疗,分为手术组(n=15)和非手术组(n=16)。获取治疗期间第10、15和20次放疗时的CT图像,与初始计划CT图像相比,记录观察区域与小肠相交形成规避区域的变化。将初始计划扫描图像中盆腔血管外扩形成的盆腔淋巴结引流区CTV放射治疗范围定义为观察区域,其与小肠的相交体积定义为小肠规避区域。
结果 放射治疗期间小肠停留在计划靶区肠道规避区域的体积占比在未手术组的左侧髂总、右侧髂总、左侧髂内、右侧髂内、左侧髂外、右侧髂外、左侧闭孔、右侧闭孔、骶前观察区域分别为16.52%、28.05%、18.65%、37.16%、39.18%、49.67%、23.74%、50.07%、42.65%;手术组分别为39.57%、34.41%、18.45%、31.21%、44.21%、43.39%、31.32%、49.67%、27.59%。
结论 无论患者是否接受过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放疗期间观察区域内小肠停留在计划靶区肠道规避区域的体积占比为50%或更低。结合肠道本身的移动性以及重叠体积的占比,对于妇科恶性肿瘤的盆腔淋巴结的勾画,建议是无需规避小肠。